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论青年文化热点透视青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转变
论文摘要: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和特点,在实践功能上具有二重性,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对青年文化热点的发展不能给予正确引导和规范,那么当代青年会在庆幸自己对父辈及传统取得独立、自由地位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被市场和商家炒作所左右。要解决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就必须正视青年文化热点现象对青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论文关键词:青年;文化热点;生活方式;价值观;文化工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文化热点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从网络热点话题到青年电视秀,再到新逃课族、傍老族、校漂族等,都体现了青年在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等方面的变化。青年文化热点在实践功能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另一方面,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青年文化热点的发展,文化热点为盈利而制作,青年文化消费表现出庸俗性和娱乐性。在青年文化热点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和时尚,深刻而崇高的东西却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表现出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和通俗,以满足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因此,必须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青年主流价值观和适宜于青年的生活与休闲观念,积极引导和规范青年文化热点的发展。
  一、青年文化的不同界定与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
  (一)青年文化的不同界定与青年文化热点的类型
  青年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wWw.11665.com青年年龄的界定是随着民族、国家、组织和工作要求的变动而变动着,青年文化(y0uthculture)和青年亚文化(youthsubculture)的界定也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研究者、工作者的视角及切人点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着。不同的界定意味着不同的探讨途径和不同的工作理念。
  目前对青年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青年崇拜中的青年文化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威尼肯。他在1913年的论著《学术与青年文化》中指出:“青年有着自身的美与价值,有着依照自己的式样来形成自己生活的权利,青年应当背离成年人社会的种种劣迹,在新的生活中展现一种新的精神。”第二,冲突或分化论的青年文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存在着疏离的和激进的青年,这些青年对成人社会或主流文化的态度是疏离或反叛,由此形成了两种类型的青年文化,即官方的或正统的、被理想化的青年文化和现实的、自主的青年文化;第三,我国共青团组织认为,青年文化是青年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在青年中存在的主流文化,集中体现了青年的时代精神,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几种观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青年文化中的不同层次,据此可以将青年文化分为角色型、逍遥型、脱离型和反抗(叛)型四种类型。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青年文化热点。目前青年文化热点首先集中在网络中,这主要表现在热点话题(从整容到台风,乃至民族主义问题)、表演类(网络哥哥、姐姐,姐姐当道)、交往类(网聊与网恋)、展示类(博客)、游戏类(网游)等方面;其次是电视秀类,比如“超女”、“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歌手大奖赛等;第三是文学类,比如青春小说、“80后”创作等;第四是生活方式类,出现了“新逃课族”、“傍老族”、“校漂族”、“小私”等。
  (二)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
  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首先体现为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也就是说,任何青年文化热点(包括青年关注的社会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的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文化热点)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冷到热的过程。典型的如20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摇滚和21世纪的网游、超女和博客等现象。
  其次,热点文化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社会基础。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要有相应的社会条件。20世纪80年代朦胧诗的出现,是因为社会价值的断裂和对价值探索的外在表达方式的改变,而木子美、芙蓉姐姐、超女等现象则体现了现代社会中追求世俗化和功利化的一面,博客更是表达出年轻一代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展现私域。”
  第三,商家和媒体影响到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商家以追求利润为根本目的,自然会不遗余力地炒作青年文化热点,而媒体只要有钱赚,也会极力将各种青年文化加以推广,情人节、超女、网游、博客都是典型的例子。当没有钱赚的时候,媒体自然会从这个领域中撤退出来。现代诗歌可能对于许多青年都很陌生,媒体此时的态度是“看不清,玩你自己的吧”,他们奉行的原则是“没有热点,我们没的可炒,你们制造,我们推广”。
  第四,网络和手机为青年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网络已成为青年发挥自身特长的舞台,“不管红客、黑客、博客,来的都是客,还能做主人”。手机也向青年发出信号:“发短信吧,这是你做主的时候。”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网络不跟进,现在就没有热点。
  第五,青年文化热点的形成与青年自身情况有关。“我累、我烦、我郁闷,我要秀”、“别人都在表演,我不能当个看客”、“什么都不为,就是想折腾”等等,都表现出青年逍遥、脱和反叛的特性。

  二、青年文化热点对青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所称的“文化工业”,按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霍克海默尔在其《启蒙辩证法》一书中的观点,就是将文化和资本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以工业化、商品化的方式批量制造或复制文化形式及文化产品,从而形成与高雅文化、精英文化、书斋文化并列的一种文化,一般称为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由于“文化工业”影响下的文化是立足于平民大众的一般文化需求,是以营利为目标指向的文化消费品(即“大餐”式的文化),由此形成的青年文化热点,其着力点往往在于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求“酷”,求“炫”,求“心跳”,而主要不在于心灵的陶冶和智慧的升华。这种功利性、实用性、技术性的文化本身就是文化的意识形态本质的异化,必然影响和导致青年人格的异化,青年的主动性被商业性主导,青年的“反叛性”被时尚追随性消解,青年的批判性被世俗性淡化。青年们在庆幸自己对父辈及传统取得独立、自由地位的同时,却又被市场和商家炒作所左右。
  青年似乎可以在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文化产品中自由选择,而实际上却被产品制造者剥夺了自由,失去了主体性。在“文化工业”背景下形成的青年文化热点,不论其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在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观。
  (一)青年文化热点对青年生活方式的影响
  1.走向休闲娱乐化
  时尚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性,为青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数字化生活,已成为青年追求的时尚。计算机与互联网对青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网络对于青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种信息收集渠道,而是一种交友娱乐方式。青年正试图从严肃、正统的主流意识中寻找一片的宽松的生活空间,于是休闲杂志、报纸和休闲服饰、运动开始走进青年人的生活。
  2.造就消费主义观念
  青年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名牌可谓最大的时尚,青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的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这类消费看做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3.流行“酷”形象
  青年人认为,“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与众不同的特性。从对“酷”的内涵分析中,可以看出,“酷”满足了青年彰显个性的心理需要。在当代时尚过程中,文化制作人已普遍接受了包装意识,目前“酷”相已成为文化市场上走俏的包装形式,从影坛到歌坛,不少人争相扮酷。作为文化形象代言人的流行文化明星就这样成就了“酷”式文化潮流,青年作为时尚文化消费的领导群体,也必然是这一文化潮流的最早接受者。

  (二)青年文化热点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1.价值追求多样化
  青年的价值观日益偏离主体价值,呈多元化趋势,但这种价值偏离并不意味当代青年已走“消极端个人主义”。无论生活条件如何提高,青年依然追求物质享受,尽管这不再占据绝对优势。青年们对自我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同三者之间的统一,有着更强烈的渴望。在道德标准方面,他们对社会道德有着广泛的宽容,表现在他们能从心理上默许甚至认同许多以前并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思想和行为。事实上,青年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宽容了自己。在社会价值方面,当代青年已摆脱以往理想主义的狂热,表现得冷静甚至冷漠,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减少参与政治的热情,尽管其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期性的色彩。他们更尊重法制,讲究理性,遵从社会秩序与政治文化。
  2.价值主体自我化
  一方面,青年对社会交流的渴望越来越高,他们担心自己在时尚文化的潮流中落伍;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强调个性,强调一种自主的选择。他们往往从流行元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然后融入自己的特色、感觉和喜好。时尚文化中的自我至上价值观与青年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青年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他们对“螺丝钉”、“老黄牛”、“铺路石”所象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对他们而言,所谓“多重标准”的背后实际上仅有一个标准,即自我的价值存在。相当一部分青年过于注重自我,他们的“有用”几乎完全是站在个人利益立场上的表态。
  3.价值目标功利化
  当代青少年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人物。明星的成功之途是广大青少年所梦寐以求的,从前些年成千上万的青春少女对“超级女声”大赛所表现出来的狂热中便可略见一斑,这反映了他们“投机取巧”、“一夜成名”的价值观念,体现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误区,实际上也是媒体误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媒体给大众制造了明星之路就是“潇洒走一回”的假象,使千千万万青少年对明星梦趋之若鹜。对明星之路的追求和对明星的崇拜说明了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念的世俗性。青少年对明星的追逐不仅仅是对明星之路的艳羡,同时也是信仰缺失状况下的精神填补。
  青年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功利性还表现在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商业化趋向上。校园文化模仿大众文化的市场操作,使自身的发展更具功利色彩。如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大,如“校园女声”、“k歌之王”比赛等只是模仿文化炒作,只为少数人的“成名”服务。校园文化的世俗性反映出青年一代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当代青年相信金钱和权力的威力,这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倾向已逐渐渗透于他们的价值观中,也体现了文化进程中扬弃和背叛的关系,反映出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迷失。
  三、积极引导青年文化热点
  西方有学者倾向于把青年文化定义为“反主流”、“反社会”的文化,强调了“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两者冲突的一面,这用来概括青年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或在一定时期表现出的突出作用,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中国特色的青年文化则虽有“反叛”、“偏离”的一面,更多的却表现出与主流社会文化融合的一面,因为当代青年是一个散布于多元社会各个阶层的综合群体,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或阶层。青年文化没有独立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支撑,青年文化热点也只是在各种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具有青年特点的文化现象的综合体。因此,要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就不能不正视青年文化热点现象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的影响。对此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引导。
  首先,在青年的认知结构方面,要帮助青年建立起逻辑思维模式,造就理性的人。这是因为“文化工业”影响下的功利性、实用性人格模式,可能培育出只知消费、服从和模仿,玩心跳,过把瘾,跟着感觉走,失去了主体性和自由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格。
  其次,在青年的伦理结构方面,要帮助青年建立道德准则,规范主体行为,造就伦理的人或道德的人。这是因为功利性和实用性人格模式都可能培育出以赚钱谋利为最高目的,只图享受、寻刺激的人格,异化为马克思指出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第三,在青年的审美结构方面,要帮助青年造就审美的人,实现“真”与“善”的统一,使他们在审美领域中得到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自由愉悦。这是因为功利性和实用性人格模式可能将审美异化为仅仅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肢体娱乐,以抢眼球为美,以流行、时尚、奇怪为美的人格。
  早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曾指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宝贵经验与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坚持这一原则,而且要根据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体而言,规范青年文化热点的发展,一是要充分调动青年文化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文化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二是要大力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滥俗,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三是加强大众文化的立法与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粗俗、黄色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党和政府以及共青团组织要积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主流价值观和适宜于青年的生活与休闲观念,同时扮演好赞助者(资金拨付)、制作者(直接参与或主持文化产品生产)、监察者(各类产品与活动的审察与管理)和协调者(冲突协调人)的角色。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张冬利 蒋舟 [标签: 热点 转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素及对…
    青年大学生自杀的社会伦理思考
    浅论核心球员在比赛中的微妙作用
    试析对被征地青年农民的保障制度对策研究
    当代农村青年的缩影
    浅论群众体育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浅论职业性别歧视的社会学理论解释和社会政…
    浅论埃利亚斯的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
    浅论强化土地保障功能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
    浅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浅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及立法建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