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基于农民认知与满意度视角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失地农民  征地制度  认知  征地补偿  满意程度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广大学者的关注。笔者根据对浙江省部分县市地的调查走访时所得数据,分析了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认知和对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探讨了土地征用及其政策对被征地农民生活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农民认知度和补偿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地域范围显著扩大,农村地域范围也相对缩小,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按照世界实际情况计算,中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就需占用耕地约12.7万公顷[1],每征用0.067公顷(1亩)耕地,就会产生1.5个失地农民[2]。因此在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失业农民。据学者推算,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失地农民总数已达到8000万[3],其中浙江失地农民超过200万。而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超过50%,也就是说未来十几年时间里,将有2亿农民转变身份[4]。这就意味着将有大量农民失去长期以来赖以生计的生产资料并走向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解决农民今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将成为矛盾的焦点[5],其结果也必然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因此不少学者和政策研究者都对征地制度和征地补偿方案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讨论,然而不少成果忽视了广大农民对征地制度本身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wwW.11665.cOm但事实上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认知与其对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往往决定了他们对征地的态度,是衡量征地制度及补偿制度合理性的重要依据。鉴于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失地农户的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农民对征地制度认知水平以及对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从而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借鉴。

  二、   调查方案设计

  笔者在2008年7月至11月,和来自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等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一同进行了专题调查。问卷调查涉及浙江省的萧山、温州、宁波、义务、金华、丽水等县、市、区,同时我们还零星走访了浙江部分县、市的一些村庄和农户。抽取的农户调查样本覆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失地(或即将失地)农民,符合随机抽样要求。本次调查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58份,有效问卷239份,其中涉及已征地174份,即将征地65份。

  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农民个人和家庭基本信息,包括农民个人信息、2007年个人及家庭纯收入、家庭月消费水平等;第二部分是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认知,包括对征地相关法规、补偿制度的了解及对征地的意愿等;第三部分是农民对征地所获补偿的满意程度,包括获得的补偿、征地前后生活状况等内容。

  三、   被调查农民基本情况

  从年龄分布区间来看,被调查农民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具有一定比例。从受教育水平来看,调查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不到,大部分处于小学或初中水平,本科或大专水平只占到总人数的2.51%。

  农户2007年家庭总收入水平分布较为广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家庭总收入在2-3万元范围内的较为集中,占到35.56%,而家庭总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农户所占的比重达到20.50%,数据显示低收入农户仍然较多。

  表3-1               被调查农民2007年家庭总收入水平分布            单位%

2007年家庭总收入

1万以下

2-3万

4-5万

6-7万元

8万以上

比例

20.50

35.56

21.76

7.11

15.07

  收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调查显示,务农不再是大部分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单位工资成为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个人经营在农民收入中所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表3-2               被调查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单位%

主要收入来源

务农

单位工资

个体经营

出租房屋

比例

23.43

45.19

22.59

8.79

  注:主要收入来源是指占家庭总收入50%以上的收入来源。

  家庭月消费水平较低。50%以上的农民家庭月平均消费水平在2000元以下,大部分在1000-2000元之间,只有极少数在3000元以上。

  表3-3               被调查农民家庭月平均消费水平                    单位%

家庭月平均消费水平

500以下

5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3000以上

比例

11.76

19.25

56.49

10.46

0.84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农民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大部分农户家庭收入低、消费水平不高的现实没有改变,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低下,文化水平不高的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四、   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认知

  笔者将农民对征地相关法规和补偿制度的了解的调查数据以1-4编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表4-1的结果。

  表4-1        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认知分析

对征地相关法规的了解

对补偿制度的了解

平均数

2.45

2.32

频数

239

239

标准差

0.701

0.637

  注:数据处理方法:1代表不了解,2代表不清楚,3代表知道一些,4代表非常清楚


  从表4-1可以看出,农民对征地相关法规以及补偿制度了解的平均水平只有2.45和2.32,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只有极少数人清楚地知道,这一比例与本科或大专学历水平所占比例基本符合,这也进一步说明农民对征地制度认知的总体水平不高,且与学历的高低具有显著相关性。

  为了便于进行统计分析,笔者将农民的征地意愿进行了相似的数据处理,统计得出农民对征地的平均意愿为2.69,标准差为1.165,处于不太愿意和无所谓之间。而从表4-2可以看出,征地意愿表现为愿意(包括比较愿意和很愿意)的农民只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30.96%,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或处于迷茫状态。

  表4-2                      农民征地的意愿                              单位%

征地的意愿

很愿意

比较愿意

无所谓

不太愿意

很不愿意

比例

4.18

26.78

20.50

30.96

17.58

  注:数据处理方法:1-5分别表示很不愿意、比较愿意、无所谓、不太愿意、很不愿意


  笔者认为调查反映的这一现象与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征地和补偿制度的认知能力有关,同时也和现实的补偿标准以及他们对于补偿标准的满意程度密切相关(笔者将在“农民对现有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中具体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的心理,问卷还就他们愿意被征地与不愿意被征地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大部分愿意被征地的农民认为征地之后生活能有所改善(比例达到50.21%),一部分因为户口可以农转非,还有部分认为补偿还比较高;对于不愿意被征地的农民,大部分由于补偿太低、就业困难或者生活失去保障,还有一部分出于长期以来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心理,不愿意离开土地。

  五、   农民对现有征地补偿的满意程度

  调查涉及已征地农民174人,即将征地农民65人。在已征地农民中有超过65.51%的农民所得到的经济补偿低于3万,5万以上的比例只有17.82%。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后获得的直接经济补偿十分有限。

  表5-1                  失地农民获得的直接经济补偿

直接经济补偿

1-2万

2-3万

3-5万

5-10万

10万以上

比例

42.52

22.99

16.67

16.67

1.15

  除了直接经济补偿这个指标,问卷还对失地农民获得的其他形式补偿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47.70%的失地农民办理了保险,大部分农民获得了其他形式的补偿,但遗憾的是还是有近三分之一的失地农民除获得直接经济补偿外没有获得其他任何形式的补偿,他们不得不为维持生计而面对陌生的环境,这也势必会使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感到焦躁、不安。

  表5-2       失地农民获得除直接经济补偿以外的其他形式的补偿        单位%

其他补偿

保险

留地安置

就业

改善农业

分配土地/住房

其他

比例

47.70

1.15

18.97

3.44

11.49

5.74

29.31

  尽管失地农民获得了直接经济补偿,大部分同时获得了其他形式的补偿,但为了更好地了解失地农民对于补偿标准的满意度。问卷还对失地农民征地以后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于获得的补偿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


  表5-3           失地农民征地以后生活状况及对补偿标准的满意程度

失地农民征地以后生活状况

失地农民对补偿标准的满意程度

平均数

3.19

1.82

频数

174

174

标准差

0.765

0.778

  注:第一组数据处理方法:1-明显好转 2-稍有好转3-和以前差不多 4-有所下降 5-严重困难

  第二组数据处理方法:1-很愿意  2-比较愿意 3-无所谓 4-不太愿意  5-很不愿意

  对生活状况和满意程度的评价由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分别以1-5编号。调查数据直观显示大部分农民认为生活没有改善,进一步分析显示生活状况平均水平为3.19,也印证了初步判断。虽然此项调查数据表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补偿满意度调查显示农民平均满意程度只有1.82,处于低水平,大部分认为补偿太低,不够合理。


  六、   对调查结果的再思考

  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民对征地制度不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征地的态度,而这样的现实又和他们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现实密切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相关制度和法规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应采用农民能普遍接受的方式,让农民有渠道了解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同时要及时了解农民的诉求和想法,做好反馈工作,行之有效地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

  调查还显示,尽管大部分农民在征地以后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变,但依然表示对“征用土地以不低于原生活标准作为安置补偿的适度原则”难以接受,希望能提高补偿标准,按市场价值进行补偿。笔者认为,一方面农民失去了自己依赖的土地,放弃了自己熟悉的生产方式,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促使他们希望以较高水平的补偿换得精神上的慰藉;另一方面,对土地增值的普遍预期和无法参与土地增值分配的现实,加剧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也增加他们的不满情绪。

  为此,笔者认为政府征用农民土地,应改变只按农业用途给予补偿的做法,尝试让开发商与农民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的讨价还价。改变单纯的经济补偿模式,从多方面考虑予以补偿,如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安排适应性就业岗位,完善基本医疗保障等保障制度;同时,政府应致力于促进补偿费的合理分配,乡镇政府违法参与分配行为应杜绝,村集体与失地农民分配比例混乱等应有效控制。此外还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综合技能,帮助和引导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劳动部弄好民工和被征地农民保障综合调研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综合调研报告[m].北京: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编印资料,2006.

  [2]沈关宝等.解读“失业农民问题”——国内外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8.

  [3]王道勇.增加失地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策略分析[j].改革纵横,2008.

  [4]周其仁.产权和制度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吴次芳,鲍海君.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安置途径探索[j].中国土地,2003.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冯敬俊 [标签: 认知 视角 农民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于评价理论的《纯真年代》中埃伦的话语分…
    基于岗位群的递进式—模块化高职课程体系构…
    基于校本教研的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综述
    基于移动设备的图书馆发展
    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上位…
    基于职业角色的社会体育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课程
    基于SPSS分析法的高校宿舍文化与学风建设相…
    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研…
    基于消费者参与方式下的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基于消费理论对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影响的研究
    后人口红利时代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