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毛泽东农民思想对解决现代“三农”问题的启示
[摘要]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对现时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希望通过对历史理论与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出对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有益的方法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毛泽东 “三农”问题 启示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精辟论述和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途径等,对现时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条件是解放农民
  毛泽东认为农民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强调农民自身局限性的同时,更为强调他们蕴藏的积极力量,提出农民“无论是在革命斗争中和建设工作中都是一支最伟大的力量”。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呢?首要的是把农民从旧制度下彻底解放出来。途径一是必须首先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二是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解放农民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早在大革命时期就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通过几次土地改革运动最终改变了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土地制度,农民成了土地真正的主人,到1952年底,全国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以外,土改基本完成,全国大约有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农民每年向地主交纳的70o亿斤粮食的地租。土改的完成,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旧制度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经过土改被彻底摧毁了,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www.11665.com更重要的是,土改的完成使新国家制度从此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基层,彻底打破了中国农村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中国共产党全面整合了农村社会,取得了对农民进行社会动员的能力,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在经济基础上,以土地改革为手段;在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巩固工农联盟、加强提高农民群众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农民从政治外围进入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系,参与了国家的政治生活;文化上,破除农民的封建意识,树立他们的竞争意识、集体意识。真正从经济、政治、文化上解放农民是发挥农民主体力量的关键,也是毛泽东解决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前提条件。
  
  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按农、轻、重发展国民经济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重点集中在如何发动农民、解放农民的话,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则放在如何变革农村社会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以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方面,对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农民和农村问题的重要性,并要求全党以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这样的基本国情作为思考问题、制定政策、安排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出发点。
  那么如何发展国民经济呢?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总结了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按农、轻、重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思想。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毛泽东在论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因此,他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地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同时还提出按农、轻、重的顺序来发展国民经济。
  
  三、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主体环节是对农民自身的改造
  对农民自身的局限性,马克思经典作家是做过精辟论述的,马克思指出:“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而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袋中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列宁对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也是相当警惕的。
  毛泽东对农民的局限性有深刻的认识,强调农民的小生产性不仅直接干扰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而且农民的小生产性影响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转换,认为小生产自发产生资本主义,促使农村新的阶级分化,阻碍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对农民进行改造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这样的分析,毛泽东强调对农民群众采取政治思想教育的手段。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通过制度上的转变,通过严格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激活农民身上的积极因素以克服消极因素。

  四、中国农村、农民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农村新的两极分化,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直以来的理想追求,对此毛泽东论述到:“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出路,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跟你走呀?”,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大大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可以说中国贫穷落后的关键在农村,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农民富裕起来。
  此外,毛泽东在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中,还强调技术革命,在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一系列增产措施和推广的先进经验,内容涉及水利、新式农具、推广优良品种、改良土壤等内容。毛泽东明确提出“技术革命”的口号。
  
  五、工业化方向
  毛泽东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他雄才大略地运用马克思工人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农民问题巧妙地与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在一起,探索出了一条运用工业化手段解决农民问题的新路子。
  其主要方面是: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无产阶级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把农村社会划分为阶级,充分肯定了占绝大多数的贫下中农的无产阶级性质,为制定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农村生产组织的大工厂化,虽然在此过程中,犯了“左”倾的严重错误,但农村集体化方向并没有错,把工厂化生产组织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努力更没有错;农业劳动工具的机械化,在他看来,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实现农业劳动工具机械化,使农业借助工业化的劳动手段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并提出了1980年“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梁柱.毛泽东思想若干理论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3]金春明.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0.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12.
  [5]石仲泉.毛泽东研究述评[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8.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尹春明 [标签: 毛泽东 现代 三农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运用毛泽东军事辩证法分析我国反恐斗争策略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