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生态农业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摘要] 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生态农业逐渐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因而本文选取发展生态农业的典范湖北省五山镇为研究切入点。该镇以茶业为主导,带动整个生态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该镇的发展模式被媒体称之为“五山模式”,即以生态农业为主导,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建设新农村的模式。“五山模式”虽然只是一个个例,但我们却能从这个个例中透析出如何从生态农业着手发展新农村。本文希望通过跟踪调查湖北省五山镇茶叶产业化,来研究生态农业对我国新村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 新农村 五山模式 生态农业 茶业产业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并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项内容。这20字方针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建设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问题,即人口多、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投入高、产出效率相对偏低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www.11665.CoM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05).
  [3]吴文良.论我国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与保障体系建设[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5).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刘美言 陈旭 [标签: 生态农业 社会主义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生态意识下环境艺术设计初探
    构建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
    论循环农业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几点思考
    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影响的分解分析
    传播学视角下高校师生关系的绿色生态研究
    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与生态医学伦理的建立
    儒道伦理思想与构建当代企业生态伦理
    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问题的社会考…
    从清代农业政策看当代农村变革
    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以来农村社会发展实证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