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例谈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实施策略

例谈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实施策略

   猜想是根据不充分的事实(要有事实)、不明显的线索(要有线索)或不严格的推理(要有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幼儿科学猜想活动是指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依托某种特定的环境及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围绕某一科学问题,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通过对这一经验进行整理、加工,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科学假设结论。它类似于科学假说,但幼儿的猜想不是科学假说,幼儿猜想与假设的对象是“人类已知,学生自己未知的”。根据以“科学猜想活动”为研究主线,以“做学玩合而为一”的操作理念,其基本理论架构如下(见图1)。
   在这一理论建构中,整个幼儿猜想活动体系始终围绕“在猜想中获得科学,在科学中学习猜想”的活动目标,牢牢把握“大胆猜想、主动探索”的研究理念,以科学猜想活动为核心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材料”、“支持猜想”、“操作实践”、“再次猜想”、“学习建构”等为具体实践。在开展活动的同时,我们又以“环境烘托”、“经验积累、“教师引导”为辅助策略,激发幼儿猜想的兴趣,积累相关表象经验,使科学猜想活动更具合理性。根据上述建构,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内容应包括事实性猜想、规律性猜想、原因性猜想和方法性猜想等,其具体实施策略如下。WWW.11665.COm
   1.事实性猜想的操作策略
   事实性猜想即对“是什么”的猜想。这类猜想适合小班阶段的幼儿,它可应用于对探索对象的性质、特点的猜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事实性猜想所提的问题一般是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或它长什么样子?要进行事实性猜想,幼儿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从自身经验出发进行联想和类比。例如在进行水、水蒸气、冰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请幼儿进行猜想:“水是什么样的?冰是什么样?水蒸汽是什么样的?”进行此活动之前,教师可提供一些与水有关的线索,引导幼儿通过思考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幼儿进一步的探索活动做铺垫。
   事实性猜想的一般操作策略是:经验积累——科学猜想——实践验证——观察记录。如“泡泡是用什么变成的?”的就属于这一类猜想。
   【案例1】泡泡是用什么变成的?
   李文韬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吹泡泡”,孩子们非常开心地到操场上去吹。不一会儿,泡泡就吹完了,小朋友似乎没过瘾,有点沮丧。“老师,我还想玩!”孩子对我说。
   我发现孩子对泡泡很感兴趣,马上问:“要不我们自己做泡泡好吗?可是怎么做呢?”孩子开始议论起来。李文韬着急地说:“老师,我们不会做啊,这个泡泡怎么做啊?”
   我觉得这时候对孩子的猜想进行引导是个关键,说:“你在哪里看到过泡泡呢?”“我知道,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会有泡泡。”论文联盟http://“妈妈在洗碗的时候会有泡泡。”“妈妈在洗脸的时候会有泡泡。”“在冲厕所的时候会有泡泡”……小朋友议论开了。
   一个孩子说:“是洗洁精。”孩子们马上说:“对,玩洗洁精会有泡泡。”“还有洗面奶、肥皂粉、肥皂、洗手液……”幼儿为自己的发现很自豪,很开心。
   我说:“教室里只有肥皂粉和洗衣液,现在我们就看看小朋友猜想的能不能变泡泡。”整个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非常开心、活跃。
   就这样,教师通过提问“你在哪里看到过泡泡呢?”唤起幼儿的原有经验,很自然地引导孩子去猜想哪些材料可以变成泡泡。在操作过程中,幼儿通过吹、搅拌、在杯中吹、朝外吹等等,使孩子对“泡泡是怎么形成的”的兴趣推向高潮。
   2.规律性猜想的操作策略
   规律性猜想即对“会怎样”的猜想,这类猜想小、中、大班的幼儿都适合。这种猜想在小实验活动中运用的最普遍。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又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幼儿就会努力去猜测、设想出事物的发展规律或可能趋势。幼儿的猜想与假设必须要建立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并把猜想结果记录下来,这样才不容易被推翻,且具有求证价值,并通过主观猜想与客观事实进行对比。如猜猜“纸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冰放在太阳下会怎样”、“水一直滴在石头上会怎样”、“把糖、盐、棉花放在水里会怎样”……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小朋友,如果……,你猜猜它会怎么样?”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他们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无论事实和幼儿先前的想法是否一致,只要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对幼儿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规律性猜想的一般操作策略是:材料提供——科学猜想——实践验证——归纳总结。下面我们以“有趣的吸水现象”为例,加以阐述。
   【案例2】有趣的吸水现象
   在盥洗室里,老师发现有一个孩子饶有兴趣地挤压海绵,并乐此不彼地重复这个动作。可见孩子对吸水现象特别感兴趣。于是大班开展了《有趣的吸水现象》的科学猜想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毛巾能吸汗、砖块能吸水、粉笔能吸水等现象与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孩子的眼睛能够看到的神奇现象。
   在进行该活动时我们提供很多典型的能吸水的(如毛巾、衣服、袜子、粉笔、大白菜)和不能吸水的(如雨衣、雨鞋、塑料夹等)材料,让孩子先熟悉材料,看一看,认一认,摸一摸,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然后猜想:哪些材料会吸水,哪些材料不会吸水?同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在猜想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对照自己猜想的结果进行实验,一一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大家进行分享,归纳总结哪些材料能吸水、哪些材料不能吸水。
   通过熟悉材料——科学猜想——实验验证——分享交流的方式,运用感官观察感知,调动思维去判断和思考“这些材料能吸水吗”这个问题。孩子会有兴趣地探索、质疑或认同自己和同伴的猜想,进而发现吸水的奥秘。
   3.方法性猜想的操作策略
   方法性猜想即对“怎么做”的猜想,这类猜想小、中、大班的幼儿都适合。在猜想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或线索,对活动中探索方法的设计或具体做法进行猜想。面对这类猜想,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小朋友,如果……,你会怎么做?”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造纸》中,教师请幼儿猜想:“造纸过程中你想用什么工具?怎么做?”
   基于幼儿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和直观行动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工具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积极思维,计划行动方法和过程,并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猜想。
   方法性猜想的一般操作策略是:材料提供——科学尝试——猜想——科学尝试。如小班科学猜想活动《怎么让纸站起来》就属于这一类。
   【案例3】怎么让纸站起来
   扁扁的纸片如何站立起来?激起了孩子的关注和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科学猜想活动——小纸片站起来了”的尝试,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空间,目的是让幼儿在玩纸的过程中,体会到使纸站立的方法是很多的,以激发幼儿探索纸的欲望。
   幼儿的第一次探索。教师以简短的故事导入:“小纸片生来扁扁的,非常孤独,它好想像小鸡一样站起来,和我们做朋友,跟我们来一起做游戏,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然后教师提问:“宝贝们,小纸片想干什么呀!”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站起来!”小朋友们答道。
   “宝贝们,来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站起来?(幼儿比较无奈)我这里有很多框子、盒子、橡皮泥、瓶子、剪刀、固体胶等,你们猜猜怎样才能让它站起来?”教师说。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纷纷开始举手了。有的说把它贴在框子上,有的说把它贴在盒子上,有的说把它贴在瓶子上。
   “那除了用贴的办法,还有其它方法吗?”教师继续问道。“夹牢。”一个幼儿很兴奋地说。“很好的办法,那怎么夹呢?”孩子们有的说把它夹在大腿上,有的说把它夹在盒子上,有的说把它夹在瓶子中间。
   “你们想想,还有哪些材料可以让纸站起来?”教师继续问道。
   小朋友们议论开了……
   这是一个科学猜想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孩子去猜想。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进行的,而且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一个幼儿尝试过程。第一次猜想中,小班幼儿容易思维不够开阔,往往受同伴的影响,跟着同伴的思维进行思考。教师在活动中总是适当引导,如:“除了用固体胶,还有其它办法吗?”让幼儿的猜想更广阔,是规律性猜想更丰富了幼儿的思维。同时,孩子的猜测总是围绕辅助物品,未能从怎么做去深入思考,所以教师总是引导:“你的办法很好,那该怎么做呢?”整个猜想活动,幼儿不断地拓展思维,在材料和教师的引导下想出多种猜想,为下一步操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激发了幼儿玩纸的兴趣。
   4.原因性猜想的操作策略
   原因性猜想即对“为什么”的猜想,这类猜想适合大班幼儿。对于幼儿来说原因性猜想是最难的一种猜想,需要原有经验的支撑和教师的提示,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关信息,让幼儿理性推想。在猜想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象或操作结果进行猜测、解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是“为什么……?”通过提问,幼儿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不仅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假设能力,而且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操作活动,使探究活动更具针对性。对幼儿提出诸如“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对幼儿来说虽然难度较大,但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帮助、图书、电子等信息提供,获得相关信息,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积累知识经验。相反,那些无法验证的猜想、那些无法解释的事实,永远是幼儿学习科学道路上的最好向导。
   原因性猜想的一般操作策略是:科学探索——科学猜想——经验链接——找出原因。《摩擦起电》的猜想活动就遵循了这一策略。
   【案例4】摩擦起电
   [设计意图]“摩擦起电”是大班的一个科学活动。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猜想与实践,并在探究中获得快乐和成长。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能识别对经摩擦能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
   1.准备塑料小棒、塑料尺子、黑色绸布、碎纸屑等各种实验材料;
   2.幼儿的个人实验纪录表、集体的实验汇总表。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小纸片被吸起来了”
   师:今天老师做一个游戏,用这块绸布使劲儿快速地摩擦这个塑料小棒,小朋友看看会发生什么事。(然后用小棒靠近纸片。)
   幼1:“小纸片被吸起来了!”幼2:“这是怎么回事呀?”孩子们探着身子,并用他们充满好奇的眼睛盯着我手里的小棒,他们已经被这个小游戏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我说道:“刚才有的小朋友问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够帮助他找一找答案,小棒为什么能吸起小纸片?”
   幼儿根据先前的经验,用“木棒是湿的”、“布是湿的”、“木棒上有胶”等理由来解释,但通过实践(用手触摸)都一一证明不是如此。这时幼3说:“是布带电,在小棒上摩,小棒就可以吸小纸片。”
   他虽然说得不是很准确,但是已经接近摩擦起电的原理了。于是我总结道:“说得有道理!当我们把小棒和布来回摩擦就会产生静电,小棒就把小纸片吸上来了。”至此,幼儿都很想玩这个游戏,纷纷进行了尝试。
   二、猜一猜:“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吸起小纸片”
   经过上面的初步尝试,幼儿对“摩擦起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把探究活动深入下去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除了刚才老师用的塑料小棒,小朋友们还能想到有什么东西在绸布摩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纸片呢?”
   这个问题提出后,幼儿的思维很活跃,做出了许多种猜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吸铁石、塑料、铁、吸管、玻璃、吹起来的气球、不吹起来的气球、卷起来的纸。
   之后,教师鼓励幼儿:“小朋友可以试一试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到科学区来我们一起进行实验。”
   三、实验:“看看我的想法对不对”
   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后,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验。教师应该爱护他们的探究欲望,积极支持他们通过亲自做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想法。于是,根据孩子们的猜想,我们在科学区里投放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同时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份记录表,由幼儿自己来记录实验的结果。
   幼儿拿起塑料尺子用力在绸布上来回地摩擦,然后轻轻地用尺子靠近小纸片,小纸片一下子就吸在了尺子上。“噢,吸住了!”孩子高兴地说,一边说一边在记录表上画上一个长方形表示尺子,并在旁边画了对钩,表示自己成功了。
   “吸铁石可以吗?”我和孩子们又用吸铁石、纸卷、玻璃、吸管等做了实验,幼儿每当做完一次实验,都会把结果记录下来。
   通过观察——探究原因——猜想——验证,在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尽力让孩子充分地进行讨论与猜想,不忽略他们的每一个想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猜想和探究中获得快乐与成长。猜想和验证的过程是最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满足他们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的环节,也是最能培养幼儿科学态度与方法的有效策略。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幼儿的情绪情感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
   当然,在幼儿科学猜想活动中,也要注意内容的挖掘,因为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开展需要一个多元有效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环境,需要一种轻松自由的猜想氛围。教师要善于发现可以进行猜想的科学活动,深入挖掘,在轻松愉快的猜想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同时,在幼儿科学猜想活动的研究中,我们采用制度跟进、过程跟进、培训跟进的“三跟进”方式进行过程管理,使幼儿猜想性活动的课题研究在教师的不断摸索和探讨中逐步深入、逐步完善。其次,幼儿科学猜想活动需要持之以恒,因为幼儿猜想活动的设计与研究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幼儿猜想能力的发展更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实践,不断探索。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陈湘君 [标签: 观察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新时期幼儿体育教育的思考
    幼儿音乐教育之我见
    我对幼儿教育的几点看法
    幼儿美术教育中“借形想象”的探索与运用
    幼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数理逻辑能力的…
    亲子瑜伽与幼儿教育
    双岐三联活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
    幼儿园国学课程建设应立足幼儿视野
    寓国学教育于幼儿教育中的思考
    幼儿园教授中华传统国学教育启蒙《弟子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