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灵魂的碰撞
摘要:本文从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几个代表性观点出发,对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作了重新解读。寻找其中与《狂人日记》思想内容相契合的点去阐释,力图挖掘《狂人日记》更丰富的内涵,展现中西思想文艺大师可贵的灵魂碰撞。
  关键词:狂人;鲁迅;狂人日记;现代西方哲学
  
  一、引言
  
  每当我用心聆听中西方大师们的思想,总感觉那是一场可以穿越时间之河跨越国界疆土的灵魂碰撞。20世纪,无论是西方历经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心灵巨创,及被机器工业文明异化而产生的精神危机,还是东方的中国在被腐朽的封建势力压制的数千年之后喷薄欲出的革新力量,都在这场灵魂的碰撞中达到共鸣。
  十九世纪末尼采一声宣布:“上帝死了!”要重估一切现实价值标准后,西方传统理性大厦坍塌,人们用新的思维审视这个世界。西学东渐,觉醒的中国人也在西方新思潮指导下,思索民族的历史与命运。五四运动的先驱鲁迅打响了文艺反封建的第一枪,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诞生,这不仅使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伟大的思想杰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西思想在文学领域交融的第一篇现代小说。
  文学理论认为读者鉴赏作品事实是对作品的再创造,因为文学形象包孕的丰富性有时超越了作家的主观认识,显示自身的客观内涵;又因为哲学与文学关系密切--哲学为文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文学也为哲学补充哲理性思想。故在前面分析之背景上,浅析《狂人日记》的西方现代哲学解读方式,发前人之所未发,试图挖掘《狂人日记》更丰富的内涵,展现中西方大师灵魂和思想的碰撞。WWw.11665.coM
  
  二、主题:尼采的“上帝死了”与狂人对“仁义道德”的价值重估
  
  (一)尼采的影响
  尼采的“上帝死了”的宣言是他思想中最具批判性的成分。他说:“要做一个创造者,总是要破坏”;“我持着一具天平秤量世界”。[1]尼采要破坏的就是传统的道德和文化标准,打倒一切偶像--欧洲传统文化的支柱基督教这一奴隶道德:“它敌视生命——鼓吹‘原罪说’,助长脆弱——渲染同情、宽恕、慈悲,遏制本能——鼓吹乐天知命等等。所以,他提倡人们重新认识自己,为自己立价值,做自己的支配者。”[2]
  四十多年后,尼采的思想在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在鲁迅早期思想中,对于传统的批判,对于国民劣根性的鞭挞,多少从尼采学说中吸取过力量。这种吸取,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统一在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格调中,这在他的白话小说处女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即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性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二)发现“吃人”与价值重估
  狂人的“狂”是一种尼采所宣扬的非理性主义,是尼采所提倡的从生命本能发动的一场对传统理性进行的革命。在中国,这“传统的理性”就是“吃人的仁义道德”。“吃人”,即压制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压抑人的生命本能的需求。小说中,“吃人”的意象从狂人周围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到“吃人”的社会罗网,再到历史上的吃人传统,最后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层次,与尼采批判西方传统基督信仰对人的欺骗腐蚀——也是一种“吃人”——如出一辙。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表现了强烈的反叛与变革精神,是尼采“一切价值重估”理论的体现。“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无所畏惧地提出质问。这句话体现了对一切价值重估的怀疑精神,是《狂人日记》中最有震撼力的反抗的声音。为什么数千年的“仁义道德”被中国人奉为“上帝”,而到了狂人眼中却看到了“吃人”的本质?因为评价标准改变,才会引起结果结论的变化。尼采说:“‘对一切价值重估’是指以你自己的生命为尺度重新度量一切事物价值”,又指出,“首先是价值的估价者,离开人就没有价值,价值也是相对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价值。”同样,狂人发现了“仁义道德”的“吃人”,是一种违背人权人性的价值体系,这样一重估,当然要推翻了。
  那么,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这个标准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能让国民对之顶礼膜拜而以至于对“吃人”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七擒孟获付出的代价是数以千万计士兵的生命--个体生命的利益,当漫山遍野死尸焦烂,中国人却没有为之动容,反而千古传诵着诸葛孔明的智慧、大度的“仁义道德”。中国传统文化默认了这种以牺牲个体生命为代价的“仁义道德”。中国儒家也提倡“爱人”,“克己复礼”,强调泯灭个性而服从群体。由此,中国人的思维定格了数千年。直到近代,狂人这才发现了个体生命遭践踏的真相--妹妹的死,徐锡林被吃,狼子村吃人……并用他不同于常人的思维重新审视得出新的结论。
  可见,鲁迅《狂人日记》中最深刻的地方是价值重估哲学思想的体现,没有价值重估,《狂人日记》就失去了立论的根据,它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三、艺术手法:帕格森的生命哲学与狂人的心理时空观
  
  (一)生命哲学与意识流小说
  帕格森所强调的只有心理时间才能体现人的内心世界的观念对现代派作家“意识流”创作影响很大,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都是受帕格森影响的意识流名作。对鲁迅《狂人日记》“格式的特别”,我认为除了指日记体外,还可以指全篇行云流水般的狂人精神流动。从这意义上,《狂人日记》也近似为一篇意识流小说。
  帕格森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命之流的绵延。就如同一条壮丽无比,非同寻常的河流,它无底无岸,生机勃勃,永不停息。在流动的每一刹那,既包括了“过去”,又体现了“现在”,也孕育了“未来”。这是一条心理之流、意识之流,就是我们的人生。把握这股人生之流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直觉”--非理性的人生体验,既融合了过去、现在、未来,不绝如缕,有质无量的心理时间。而传统的时间关键是“将时间看成了几何学上一个又一个点,一分一秒向前移动的东西,人生被曲解,心理绵延被空间化了”。[3]
  (二)《狂人日记》的意识流手法:心理时空观
  在《狂人日记》中,以混乱的思维组织篇章,物理的时空逐渐被狂人心理时间与心理空间所代替,构成了这篇意识流小说独特的文学时空。
  1、心理时间结构。日记体却省略了时间,目的在于脱离客观物理的时间可以混合许多时间,来违背时间之顺序性。在狂人的心理世界中,时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扩展交织,“现实的吃人”与“历史的吃人”在他心中突奔闪现,可谓“思接千载”。时间的缺席有时表现为时间的静止。例如写同一件事--佃户告荒,第三章与第十章都用了“前天”——一样的时刻,透露出“我”的时间观念的崩溃。到后来“晚上总睡不着,”“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太阳也不出”,“日日是两顿饭”,表明客观、公共的时间转化为主观心理时间。
  2、心理空间结构。小说的空间大体上分为两个空间,及以大门和房门之里外为中心的客观的物理空间,以及在这个空间消失之后代替其出现的主观的心理空间。
  陈老五硬把“我”拖回家中,回到屋里不是“我”的意志,还是别人强迫。于是,大门阻隔了“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沟通功能。房门的开关与“我”的意志无关。而且,这是一个敌对的暴力性空间,每个人都压抑和管制着“我”。“我”克服暴力世界的意志的表现形式是门槛,它意味着从暴力世界到充满人性世界的转换。最后,“横梁椽子塌下来”,象征客观物理的空间消失,剩下了主观、心理的空间。狂人的空间感受是异常诡异而紧缩的,屋内与屋外的压迫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暴力空间的紧缩,他“冲出门槛”,企图向暴力空间作一番抗争,但他失败了。

在狂人流水洪涛般的意识流动中,却隐含着深刻的逻辑与理性,据此,小说分三个阶段:第一,逻辑推理阶段(推理敌对的世界“吃人”到所有人“吃人”);第二,对推理结果怀疑及否定阶段(“我”反思自己之存在根源——自我反省,自我解剖);第三,第二个逻辑推理阶段(我把对世界的颠覆的认识推到对自己的颠覆)。“流动的河”中蕴藏巨大的理性:对吃人环境、社会、历史及自我的反思,这也是比较于西方纯意识流小说鲁迅的超越之处。
  
  四、人物形象:存在主义哲学与狂人的生存理念和状态
  
  (一)存在主义与介入文学
  二战后,西方社会精神世界全面崩溃,使得存在主义(产生于一战后,早期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东山再起,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将存在主义推向了高峰。同时代的加缪是与萨特齐名的存在主义文学大师。他们的思想给劫后余生的人们指出了精神与现实的出路。存在主义影响深远。它的触角深进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甚至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咖啡馆、夜总会、歌剧院、电影院。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哲学回答了百孔千疮的社会境域下的人们对生存的疑问,人生口号“造就你自己”成为千万青年的精神支柱。
  萨特作为文学评论家,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观点,主张文学介入生活。在《什么是文学》中提出:写作即揭露,揭露即改变,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这正是鲁迅所毕生实践的。《狂人日记》决非为写一个精神病人而写狂人,旨在揭露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虚伪,制度和文化体系的根深蒂固与顽强,从而警示改革者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再看萨特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无不都为战后人们受创的心灵和精神危机指出一条活路。无疑,两位作家的创作目的、社会责任在此交融。那么,不妨将《狂人日记》看作一篇介入文学。
  (二)行动哲学与对狂人形象的再审视
  萨特存在主义核心理论是“人是自由的”。在本体论上,他强调“存在先于本质”,驱逐了上帝,否定了人性,取消了决定论,他说:“人被判自由这种徒刑。”由此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本质是其行动的总和。他呼吁:在冷漠的世界,面对惨淡的人生,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显示人的存在--“行动哲学”。对比类似的社会环境,重新审视狂人这个人物形象,有人提出了“是启蒙先驱,还是奴才?”的置疑。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发现狂人形象的反封建不彻底性与妥协性,与萨特的“行动哲学”背道而驰,应予以正视和批判。
  首先,心理素质坚实完备的战士,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至于因制度的囚禁与迫害而致狂。鲁迅对狂人心理的精细刻画,其效应,一方面在于对制度及文化、黑暗与顽强的揭露;另一方面在于他对“狂人”不堪重压的软弱心理的批评。其次,狂人企图劝“吃人”者改正吃人的恶习,也希望弱势者不在互吃,鲁迅同时写了“狂人”劝转言行的无效与失败,这恰恰是鲁迅对于“和平进化”这一观点的重新思考、严厉剖析和彻底否定。再次,当狂人无比痛恨黑暗时,却没有能力展示一条走向将来的切实的途径,描绘出一幅召唤未来的美好画卷。难怪几年之后鲁迅反思《狂人日记》,自然会感到“救救孩子”式的呐喊之“空空洞洞”。最后,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乃是“狂人”身体恢复后的“赴某地候补”。他委曲求全,回到现实,沉沦下去,只是一瞬的觉醒。《狂人日记》的“忧愤深广”恰恰在此。
  (三)狂人形象悲剧性的根源
  重审狂人形象,狂人是一个“无行动”的悲剧。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狂人的觉醒是被毁灭了的悲剧。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那人人冷漠麻木、人与人相互伤害的社会环境,正如萨特在他的戏剧《禁闭》中提出的格言:“他人即地狱”。这有三层含义:恶化与他人的关系;依赖别人的判断;不能自我认识与修正。因此萨特唤醒人们用自由的意志杂碎精神枷锁。狂人面临的同样是地狱--他的精神地狱及周围地狱般的环境。
  在小说中“地狱”具体指什么呢?家族制度及血缘关系给狂人带来的伤害、民众对先觉者的伤害、社会“正常”思维对狂人的抛弃、狂人痛苦的自我发现与自我剖析。
  1、家族制度及血缘关系给狂人带来的伤害。中国传统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中心,由它而延伸的家族制度在中国人心中是至高无上的。他误将哥哥的“爱”当作伤害,发出绝望和悲哀的叹息:“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被爱者体会到的是幸福与快乐,有时却是痛苦和伤害。鲁迅在1925年写的另一文中说:“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勿进的毒药。”[4]人类命运是这样可怕又可悲的反讽,它是狂人的地狱,触破了他内心最后的亲情,那唯一的希望,这也是鲁迅在《药》、《明天》中反复书写的主题。
  2、民众对先觉者的伤害。“狂人”最早感到惊讶的是世人尤其是下层民众对他显示的恐惧和敌意。革命家、先觉者的鲜血在现实中遭到民众的恐惧与敌意,是时代的悲哀。鲁迅在《药》中以“人血馒头”表达这一悲哀。法不制众,礼教的毒害让国民默认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伤害这一社会准则,麻木冷漠——人精神所受的炼狱之苦他们也许并未察觉,但这的确是国民劣根性中顽固的一疾。
  3、社会正常思维对狂人的抛弃。说到存在主义,就不能不提到加缪,他的存在主义文学名篇《局外人》似乎可以解释狂人被周围人群抛弃的原因。加缪曾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其中隐藏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这个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背弃它或反抗它的人都在惩罚之
  列。《局外人》中的默尔索过着“局内人”的生活方式,内心却随心所欲,甚至不可理喻,他不想哭就是不哭,哪怕是母亲的葬礼。而狂人将内心的出轨以精神病态外在表现出来,是十足的“局外人”,尽管他说的是先觉者的真理,但由于背弃了社会的准则而被抛弃。默尔索的命运也是如此,最终走向死亡。“正人君子”们深深地迷恋“局内”,无知而愉快地活着,或有知而违心地活着。这就是社会的悲哀。这也是社会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冲突,当后者违背了前者,社会就是自我的地狱。
  4、狂人痛苦的自我发现与剖析。这也是一个炼狱过程。狂人第一次觉醒是洞察了世上有罪。虽然狂人起初陶醉于自己的“义勇与正气”,但经过反省后恢复被遗忘的、被自我压抑的吃人记忆,终于达到“难见真的人”这种冷峻又痛彻的觉悟。这第二次觉醒,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明:“然而我虽然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5]改革“吃人”,不仅是为民众赎罪,而首先是为自己赎罪。民众与自己的合一,历史与个人的结合,如此深切而自觉地作战,这就是人间鲁迅。
  
  五、尾声
  
  研究中西文化的融会交流,感受到的是思想大师们灵魂的碰撞,心灵仿佛受到一场洗礼,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震撼,一个思索,一次启迪。
  写完《狂人日记》的七年后,鲁迅在散文诗《墓碣文》里再度表现一种颠覆的感情:“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那种曾像命运突如其来那样根本上把“狂人”的人生摇撼得深远的感情。鲁迅的精神内核在于独创和反叛,解剖中国与自己,这才使得他与尼采的批判哲学遥相呼应,使他与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观点相吻合,使他的心理刻画与帕格森的生命直觉学说相重合。伟大的灵魂在《狂人日记》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参考文献:
  [1]张玲霞.探骊寻珠——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导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苏隆.编译.世界著名大师柏拉图、尼采、弗洛伊德——经典十讲[m].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
  [3]李珠鲁.试论鲁迅《狂人日记》的文学时空[j].苏州大学学报.2001.2.
  [4]金彦河.论《狂人日记》:“寻找父亲”[j].鲁迅研究月刊.2001.7.
  [5]李靖国.鲁迅《狂人日记》重探[j].文学评论.2002.4.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辛文 [标签: 灵魂 碰撞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宗教人类灵魂学与第六感的现代哲学分析
    灵魂的铸就 ——公共艺术设计理念的思考
    论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实在区…
    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碰撞——在Devitt与Dum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