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地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汶川地震对我国地震预报管理的启示

汶川地震对我国地震预报管理的启示

 地震是由地下深处的岩层产生破裂塌陷或者因火山爆发等原因发生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传递到地表,这种现象便是地震[1]。地震是一种巨大的突发论文联盟http://性灾害,当它发生在人类聚居区时,便会造成可怕的损失,给人们的家园和正常的生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我国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处全球大陆地震频发的区域,这是由于位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导致的。因此,对地震进行及时的预报管理,减少损失,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这项工作至今仍是科学界难以攻克的难题,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为此孜孜不倦的研究。本文就汶川地震中的预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地震预报的现存问题
   1.1地震理论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对于地震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之前积累下的理论经验也非常少,因而对于某地震孕育的原因、爆发的机理等还是一知半解。在预报地震时,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但这种经验本身就是不完备的,这使得预报的成功率普遍不高。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足以支持一些科学研究,对于地球内部的动力过程和动力学背景等都不能展开有效的观测探讨,因而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来构建物理模型,将观测信息和地震建立一定的物理和统计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前兆预报体现也是很不完善的,即使知道一些地震发生的前兆也不能下准确的判断,因为很难排除这些前兆异常是否是其他干扰导致的,若冒然下预报结论则会导致社会恐慌,造成一些难以预估的后果。
   1.2大尺度范围的地球物理场观测能力欠缺
   目前我国的大尺度区域下的物理场观测能力较低,西部地区的测站较少,无法满足各类基础性研究,更不要提地球板块动力研究;在分析地震前兆时,缺乏大尺度物理场的动力动态图像构建的想法,而且在前兆学科预报地震这块,它的基础理论较为薄弱,并且和其他的学科交叉融合欠缺,较为孤立;对于不同的参考资料阅读起来较为困难,这些资料缺乏系统的整合,没有适当的物理过程关联图解;另外在地震发生后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做出地震震级的判断,不能及时给政府救援工作的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WWW.11665.cOM
   1.3新研究技术和新地震现象研究难度大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研究地震的技术设施也在不断更进,如gps、电离层层析、热红外、电磁波、太空卫星重力感应技术等,显示了更广阔的应用研究前景。此外,人类在地震研究方面也逐渐取得一些成果,如岩石圈内部深处的活动和浅层地区岩石破裂之间的关系现象被发现。这些新现象的发现,为全人类的地震研究都带来益处,我国也可沿着这方面继续开展地震前兆研究,去探索更新的地震前兆现象。然而在利用现有的研究技术和地震现象时,要掌握并为己所用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打好基础,掌握好原有的地震知识理论,再结合一定的现实经验认真努力的攻克技术难关。目前现有的地震现象有洋中脊转换断层上的“慢地震”、逆冲断层下的周期性缓慢滑动现象等等。
   2.浅析汶川地震
   2.1引起汶川地震的原因
   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省境内,位于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上。该地震为浅源地震,深33千米,震级为里氏8级,是一种集逆冲、右旋、挤压为一体的多类型地震。龙门山本身的构造活动并不强烈,但它却在不断聚集应力。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冲撞,造成地表抬升即青藏高原的隆升,这个过程也在不断向东扩进,最终触及龙门山,它所积蓄的应力最终爆发,并以映秀——北川裂缝为爆发口,最终导致了地震。
   2.2汶川地震的特点
   汶川地震属于高角度逆冲地震,露出地表的断层甚至超过50度,这在全世界实属罕见。断层运动的速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率也比较小,据资料表明每年不足2毫米。汶川余震区域尺度较大,余震的分布在南部向西北方向延伸,这个是南部的龙门山断裂逆冲导致的。汶川余震区的长轴较长,达330千米,有关专家认为它已经超过了8.0级的破裂尺度认知范围。余震深度平均有15千米(南部为20千米),这个深度即为破裂深度。
   2.3汶川地震的损失
   汶川地震造成的损失巨大,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据统计,共有67183人遇难,361822人受伤,20790人失踪,累积受灾人数达4561.2765万人。灾区很多基础性设施被毁,房屋、道路、水利及通讯设施等受损严重。四川省境内被毁的房屋近400多万间,甘肃省有40多万间,陕西省也有30多万间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都江堰市的电网和一些管道网被毁严重,市政设施也普遍受损。
   3.汶川地震对地震预报工作发展的启示
   3.1布设均匀的gps观测点
   布设密集而均匀的观测点很重要,它们可以横跨构造板块带。利用这些站点,可以对相关区域进行连续性观测和对比分析。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gps相关算法进行解算来分析哪些区域或边界附近有较为显著的低速闭锁现象。在这些“低速区”,很有可能发生强震,可以把它们作为备选监控区,并布置更加密集的gps观测台网进行监控。
   3.2重视地震地下介质和动力参数动态重构
   选取一些试验点,例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进行地壳变形监测、地下电磁和流体的调查观测。此外,主动源技术在研究地下介质和动力参数等的动态重构也较常用[2]。对地震前的前兆异常变化和特征标志的监测探索对于地震研究也很重要。
   3.3强化地震预报社会服务功能
   在备选监控区,即较危险的地震频发区和潜在的发生区,强化地震预报的社会服务功能。首先要进行连续密集的地震数据观测,基于此展开综合分析,加强研究地震前兆的预报方法并进行预报实验,合格后要应用到实际,落实到实处。
   3.4遵守抗震设计规范
   汶川地震中房屋倒压是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房屋的抗震强度十分重要,那么首先遵守抗震设计规范便是第一道关卡。经灾后调查表明,加强抗震设计的建筑的毁坏率明显低于未采取任何抗震设计措施的房屋。除了要加强遵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施工时还必须按照设计工程图施工。
   4.已取得的地震预报管理工作的成果
   4.1明确并重视地震预报的法律地位
   现在我国的地震预报法律体系已经有了初步的基本构建,包括国家法律、地方法规、部门之间的规章等。2008年,我国又基于多年的地震抗震预报经验,并结合汶川地震的经验启示对现有的《防震减灾法》进行了修订。
   4.2进一步完善全国的监测网络
   我国现有的地震台站达1244个,观测站为2263个。其中国家级的台站为191个,以北京为首的观测圈可以检测出1到1论文联盟http://.5级以上的地震,且发出报告时间缩短至10分钟内。此外监测地下形变的站点有358个,地下电磁观测站点有294个,前兆观测分析站点有1271个(注:本段数据为2011年12月之前统计)。
   4.3建立了实际观测数据库
   我国经过长时间的艰苦跟踪观测,已经获得了大部分区域内发生的地震产生的特征数据,包括地下形变、地下电磁、前兆特征、卫星对地等等观测数据。这些数据珍贵无比但是数量又很大,因此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它们的存储、分析都有积极意义。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庄涛 [标签: 汶川 地震预报 汶川 地震 汶川 地震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地下热气对火山、地下溶洞和大地震的形成的…
    昆明9度地震带钻孔桩施工
    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
    一天五次地震敲响地震保险警钟
    地震灾后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地震来了
    地下热气对火山 地下溶洞和大地震的形成的作…
    地下热气对火山 地下溶洞和大地震的形成的作…
    浅谈地震施工组织方法的探讨
    地震勘探工程计价单位要从模拟型进入到数字…
    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临震预报的深层次问题(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