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农业科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业科学论文   水产渔业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园艺林业论文   畜牧兽医论文
释放大唼蜡甲控制红脂大小蠹技术效果评价

                 作者:赵建兴 杨忠岐 李广武 魏建荣 郭建荣

  摘要利用引进的天敌大唼蜡甲经过室内的繁殖,2003年6月底至7月初,在山西省的3个试验林地,采用“接种法”,按照释放成虫和成虫与幼虫混放2种释放方法进行红脂大小蠹的初步防治试验。天敌被释放后的68~74d调查显示,各试验地受害树的当年红脂大小蠹新坑道中,害虫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在各试验点被剖检坑道里都发现了大唼蜡甲。2004年42 566头大唼蜡甲大量释放后,2005年在多个释放点找到了定居的大唼蜡甲。结果表明,大唼蜡甲在山西省红脂大小蠹发生区已经初步定殖成功。
  关键词大唼蜡甲;红脂大小蠹;天敌释放技术;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abstractapplication of rhizophagus grandis gyll.,introduced from belgium against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rtb) in china,had been carried out from late june to the beginning of july in 2003. after mass-produced r. grandis under artificial conditions,the first mass releas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three sites in shanxi province. about 68 to 74 days later,the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rhizophagus grandis had established and colonized up to 11.4 percent of available dendroctonus valens broods. following the experiment,42 566 r. grandis were released in 2004 and some individuals were found at several sits in 2005.
  key wordsrhizophagus grandis;dendroctonus valens;release technique of natural enemy;biologicalcontrol;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ere)是我国的重要绿化和经济树种,占我国针叶树种的第2位,主要分布于北纬31°~43°,东经103°~105°地区,跨越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以陕西和山西面积最大[1]。www.11665.CoM
  从1998年以来,山西省部分地区的油松林中开始发现红脂大小蠹严重危害油松干部和根部,造成立木树势衰弱甚至死亡,随后又在河南、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发现该虫,到1999年底,各地发生面积526万hm2,死亡的油松树600余万株[2]。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及各地林业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来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危害和扩散,取得了一定效果,其中药物熏杀和成虫引诱剂的使用起到了及时扑杀、压低种群的积极作用[3,4]。但是,这些措施大都费工费时或者成本较高,同时在害虫的低密度下和不同的发育时期其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迫切需要一种长期的、环境友好的措施与其他措施综合运用,才能实现长期控制红脂大小蠹的目标。引进和释放对小蠹虫食量大、适应性强的专食性天敌昆虫是符合现代先进的害虫控制理论的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
  大唼蜡甲(rhizophagus grandis gyll)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天敌昆虫,是欧洲云杉大小蠹的专性捕食者[2]。最早的天敌利用记载是19~20世纪之交的比利时,而最早认识到大唼蜡甲可以作为对云杉大小蠹的生防措施的潜在可能的则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格鲁吉亚[5]。国外应用大唼蜡甲防治云杉大小蠹的成功实践是从1978年由比利时、法国和1983年的英国开始进行的,在随后的几年里连续释放获得了成功,并且实现了林间长期控制云杉大小蠹的目标[6-10]。
  大唼蜡甲能否适应我国红脂大小蠹发生区的环境,在我国林地红脂大小蠹种群间有效地定殖,是成功引进大唼蜡甲作为防治红脂大小蠹的有效生防措施的关键。本课题组在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并且进行了实验室成功大量饲养的基础上,分别选择山西省的3个发生红脂大小蠹的地区进行了2次小规模释放,随后在山西、河北、河南和陕西4个省份进行了大唼蜡甲大量释放,并且对天敌控制红脂大小蠹的效果进行了连续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按照红脂大小蠹主要发生区——山西省的南部、中部、北部设立试验点,选择太岳山林管局灵空山林场、关帝山林管局白虎岭林场、管涔林管局芦芽山自然保护区3个释放点,各点选择红脂大小蠹发生较重的油松林约5 000m2,并且隔5km以上设同等立地条件和害虫发生程度地块各一块作为对照。各点基本自然状况见表1。大唼蜡甲虫源于2002年引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经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天敌昆虫室室内繁殖获得。
  1.2试验方法
  1.2.1大唼蜡甲释放方法。2003年6月29日至7月3日,释放前首先调查各试验地,对有当年新侵入坑道的油松记载并标记、gps定位;以成虫10♀+4♂(当时试验材料的实际情况)和14头成虫+10头幼虫2个处理,放在有当年新侵入坑道的油松基部和坑道口。释放幼虫用软毛笔将天敌幼虫送入害虫坑道。每点处理42株,释放500头成虫和100头幼虫。大量释放时,首先调查受害率和每株平均受害坑道数量,以每坑道释放5~10对成虫于受害株下,用板斧打开红脂大小蠹部分坑道以帮助天敌尽快进入坑道。

  1.2.2大唼蜡甲释放效果评价方法。天敌释放后68~74d,剖查所有标记坑道,记载其中害虫、天敌数量,害虫、天敌的虫态,计算新侵入坑道有虫株率、有大唼蜡甲株率;同时剖查对照地油松,采集同样的数据进行比较。在各释放点,选择与释放时间一致的季节,连续年份在各释放点调查有红脂大小蠹新侵入孔的比例、坑道中有虫比例,进行对照区和释放区红脂大小蠹为害率比较。
  1.2.3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区和对照区各平均数的比较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天敌释放当年释放区和对照区害虫存活情况
  在各点释放后的68~74d,分别对标记树的坑道进行剖查,灵空山、白虎岭、芦芽山试验点分别剖查40、45、30株上的所有坑道。另外对各点的对照地也进行了60~100株的坑道剖查,以坑道中有红脂大小蠹株率进行释放区和对照区比较(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3个试验区油松的当年受害坑道中,释放区有红脂大小蠹的株率比对照区低,平均相差约10%,且在0. 05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大唼蜡甲能显著减少红脂大小蠹为害率和害虫在坑道中的数量。另外,3个释放区间新侵坑道中受害株率有一定差异,反映了各地害虫发生程度和发育期是不一致的。
  2.2大唼蜡甲的定殖
  2.2.1释放时害虫虫态与天敌定殖。释放天敌时,首先剖查部分坑道明确各点害虫的主要虫态。灵空山林场油松受害坑道中,害虫虫态为成虫和卵期;白虎岭和芦芽山释放点坑道中,害虫主要虫态为幼虫期。释放大唼蜡甲68~74d后的坑道剖查中,灵空山释放点发现1株坑道中有大唼蜡甲成虫1头,白虎岭释放点2株坑道中分别发现2头成虫和3头幼虫,芦芽山释放点发现3头幼虫,平均约占调查坑道中有害虫株数的11.4%(见表3)。以上表明,释放时害虫虫态为卵和幼虫时,大唼蜡甲都可以取食和定殖;而且白虎岭和芦芽山释放点发现的天敌数量多于灵空山点,显示释放时害虫发育期是幼虫期更加适合天敌定殖,这与英国和法国的实例相似。
  2.2.2天敌定殖及发育。当年对天敌防治效果检查时,在白虎岭和芦芽山释放点的坑道剖查中都发现了天敌幼虫。认为,虽然在这两地当时都释放了幼虫,但是根据国外资料和室内饲养的情况,大唼蜡甲幼虫期一般为35~40d,所以此时发现的幼虫不可能是当时释放的幼虫,应该是释放的成虫在以后繁殖的,表明天敌成虫在林间可以正常发育繁殖。而在白虎岭和灵空山释放点发现的天敌成虫,既可能是原来释放的成虫也可能是释放的幼虫发育而来。
  2.2.3大唼蜡甲2种释放方法效果比较。由于在2003年释放当年找到的天敌较少,难以对成虫释放与成虫和幼虫混放2种方法的效果做统计分析。但是,从调查的数据看,找到天敌成虫和幼虫的寄主树都处在当时的天敌成虫和幼虫混合释放区。说明天敌的成虫和幼虫混合释放比单放成虫更易定殖成功,因为这样的释放方法增加了天敌适应猎物不同虫态和不同环境条件的可能。
  2.3大唼蜡甲林间大量释放和持续控制红脂大小蠹种群的效果
  2.3.1红脂大小蠹在天敌释放区的种群变化。2004年在4个红脂大小蠹发生省份的多个地区进行了大面积释放天敌防治红脂大小蠹,历时3个月,共释放大唼蜡甲42 566头,随后的连续观察显示,天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见表4)。在山西省的安泽县良马林场、关帝山的白虎岭和三道川林场、管涔山的接官厅林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作为固定监测点,同时在山西、河北、河南和山西的部分地区的21个点作为踏查林地,监测不同年份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和大唼蜡甲的定居、控制效果。
  2.3.2释放天敌的定殖和防治效果的连续监测。2005年,对2002年、2003年、2004年释放的大唼蜡甲在野外的定殖和种群建立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从春季到秋末对4省17点次,利用大唼蜡甲专用诱捕器和林间剖查坑道的2种方法进行广泛和细致的检查。在4个地点找到了大唼蜡甲,分别为安泽县良马林场、白虎岭林场、接官亭林场和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结果表明,大唼蜡甲在山西南部、中部和北部红脂大小蠹目前发生地区都可以顺利越冬并且可以正常发育。特别是在芦芽山地区,2003年7月释放天敌后,间隔2年后仍然查到了大唼腊成虫,表明该天敌已经很好地生存下来,并且可以认为它们已经正常地产生了后代。同时,由表5可知,2005年大唼蜡甲各释放点的红脂大小蠹为害率比2004年平均减少了约14.8%,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外,天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照区平均减少了约5.7%)。
  
  3结论与讨论
  
  林间释放天敌试验表明,在山西的3个红脂大小蠹主要发生区,大唼蜡甲都可以在当地定殖,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红脂大小蠹的种群。释放大唼蜡甲防治红脂大小蠹采用“接种法”是可行的。释放数量以综合林地受害率及平均受害坑道考虑,以每坑道释放5~10对成虫为宜。天敌被释放的时间要选择红脂大小蠹的卵期和幼虫期,特别是幼虫期更适合大唼蜡甲在当地的定殖。
  小规模天敌释放试验取得了平均约11.4%的定殖效果,这低于比利时、法国、英国首次应用大唼蜡甲林间防治云杉大小蠹的定殖率[1]。但是,应用大唼蜡甲林间防治红脂大小蠹的实践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在此之前天敌与该害虫还没有建立起自然的营养关系;另外大唼蜡甲第1次进入我国自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适应,这有别于该天敌在欧洲已经有100多年自然分布的历史。因此,有必要连续几年、多批次释放,以实现大唼蜡甲在我国的完全定殖。
  由于天敌数量的原因,没有实施“淹没法”释放,采用的是“接种法”,设置了释放成虫和成虫与幼虫混放2个处理,还不能完全确定显示的效果是由于成虫还是幼虫的主要作用;另外“接种法”释放不同数量天敌的效果如何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试验,如果取得良好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人工释放天敌的效率。
  引进外来有效天敌控制外来入侵害虫是害虫生物防治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比利时、英国、法国和土耳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大唼蜡甲防治云杉大小蠹取得了极大的成功[6,7,11,12]。在这些国家,由于大唼蜡甲的作用,使得云杉大小蠹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已经完全不再使用药剂防治。截至目前,利用大唼蜡甲控制红脂大小蠹已经得到了林间的验证。但是,对于天敌的使用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其中,进一步提高天敌的生产量并且保证天敌的生产质量,提高天敌的保藏和种群复壮技术,各地的最佳释放时间的确定,天敌林间效果的持续评价都是当务之急。
  天敌释放后的效果评价是困难的,特别是对于生活于隐蔽环境下的害虫种群的影响尤其如此,这是因为人们对于生物防治认识还处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常常只从显效的迅速程度和害虫种群下降的程度与化学农药比较;同时,对这类害虫的评价还缺乏足够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和指标,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对各类害虫、不同类型的天敌昆虫(如寄生性、捕食性)的相互作用效果在评价指标上分别对待,提出能反映其真实生态效应的科学指标,使生物防治的作用更容易令公众信服和接受。
  
  4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山西省林业厅、森防站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太岳山林管局灵空山林场、关帝山林管局白虎岭林场、管涔林管局芦芽山自然保护局、安泽县林业局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帮助和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5参考文献
  
  [1] 郭泉水,徐德应,阎洪.气候变化对油松地理分布影响的研究[j].林业科技,1995(5):394-401.
  [2] 李计顺,常国彬,宋玉双,等.实施工程治理控制红脂大小蠹虫灾——对红脂大小蠹暴发成因及治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森林病虫,2001,20(4):41-44.
  [3] 常宝山,刘随存,赵小梅,等.红脂大小蠹发生规律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1(4):1-4.
  [4] 宋玉双,杨安龙,何嫩江.森林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的危险性分析[j].森林病虫通讯,2000(6):34-37.
  [5] kobakhidze d n.some results and prospects of the utilization of beneficial entomophagous insects in the control of insects pests in georgian ssr(ussr)[j].entomophaga,1965(10):323-330.
  [6] evans h f,king c j.biological control of dendroctonus micans(coleoptera:scolytidae):british experience of rearing and release of rhizophagus grandis gyll.(coleoptera:rhizophagidae)[c]∥in:kulhavy,d. l. & miller,m. c.(eds.),potential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dendroc-tonus and ips bark beetles.nagocdoches,texas:stephen f austin university press,1989.
  [7] gregoire j c,baisier m,merlin j,et al.interactions between rhizophagus grandis gyll.(coleoptera:rhizophagidae)and dendroctonus micans(coleoptera:scolytidae)in the field and the laboratory:their application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dendroctonus micans in france[c]∥in:kulhavy,d.l.& miller,m. c.(eds.),potential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dendroctonus and ips bark beetles.nagocdoches,texas:stephen austin university press,1989.
  [8] vanaverbeke a,gregoire j c.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of rhizophagus grandis gyll.(coleoptera:rhizophagidae) 6 years after release in the foret domanial du mezenc(france)[j].annales des sciences forestieres,1995,52(3):243-250.
  [9] king c j,fielding n j,o’keefe t.observations on the life-cycle and behavior of the predatory beetle,rhizophagus grandis(coleoptera:rhizo-phagidae)in britain[j].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1991(111):286-296.
  [10] evans h f,fielding,n j.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dendroctonus micans in the uk[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4,65(1):17-30.
  [11] fielding n j,evens h f.biological control of dendroctonus micans(col. scolytidae)in great britain[j].biocontrol news and information,1997,18(2):51n-60n.
  [12] gregoire j c,merlin j,pasteels j m,et al. biocontrol of dend-roctonus micans by rhizophagus grandis gyll.(col. rhizophagidae)in the massif central(france).a first appraisal of the mass-rearing and release methods[j].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zeitschrift fur angewandte entomologie,1985(99):182-190.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赵建兴 杨忠岐 李广武 魏建荣 郭建荣  摘要利用引进的天敌 [标签: 释放 控制 小蠹 技术 评价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一种智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环境因子变化对浒苔孢子释放的影响研究
    数字控制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70及其应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