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12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4例,单纯西医治疗组4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93.8%,对照组79.2%,治疗组病理检查有效率95.3%,对照组81.3%(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 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占慢性胃炎的10%~20%[1]。已经证实cag 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之一,癌变率为2.55%~7.46%[2]。现代医学对cag 尚无特效的疗法, 中医药在治疗cag 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笔者在近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药治疗48例作对照,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采用2003年大连全国胃炎研讨会萎缩性胃炎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和病理诊断标准。wWW.11665.COm排除2 周内经抑酸、抗生素、铋剂治疗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11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4例,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48例。

  1.3 治疗方法

  1.3.1 西医治疗组 有反酸予以奥美拉唑;有嗳气、腹胀予以多潘力酮/莫沙比利;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予以奥美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抗hp治疗7天。

  1.3.2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分型治疗。

  1.3.2.1 肝胃不和证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连胁,发作与情绪有关,嗳气频频,嘈杂吞酸,舌苔薄黄,脉细弦。治疗当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香苏饮加减。药用:香附10g,苏梗10g,黄连8g,柴胡15g,陈皮10g,砂仁10g,吴茱萸5g,木香10g,白芍15g,厚朴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易饥,嘈杂、反酸明显者加龙胆草以清泻肝胆湿热;胃脘疼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1.3.2.2 脾胃湿热证 主症:食欲不减和嘈杂易饥者,部分患者伴有恶心或泛酸或胃部灼热,舌苔白腻或黄腻。治疗当清利湿热,健脾和胃。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15g,黄连10g,茯苓15g,黄芩10g,苍术10g,厚朴12g,白蔻仁10g,滑石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 剂。烧心、善饥者加贝母;痞满、恶心、纳呆者加佩兰、砂仁以化湿止呕、健脾开胃。

  1.3.2.3 脾虚气滞证 主症:胃脘隐痛,痞闷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面色萎黄少华,神疲乏力,泛吐清水,大便溏稀,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迟缓。治疗当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10g,半夏10g,白术12g,茯苓12g,山药15g,木香15g,砂仁10g,黄芪30g,陈皮10g,枳壳15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伴有烧心、饥饿、嘈杂、疼痛者加五灵脂、煅瓦楞子以活血化瘀制酸止痛;脘闷、纳呆者加佩兰、砂仁以化湿、健脾、开胃;便溏者加炮姜炭、薏苡仁以温中健脾、止泻。

  1.3.2.4 胃阴不足证 主症胃脘隐痛或有灼热感。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干呕呃逆,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苔薄少,舌红少津,脉细偏数。治疗当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方用益胃汤加减。药用:北沙参15g,生地黄10g,麦门冬15g,石斛12g,玉竹10g,天花粉15g,白术15g,茯苓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伴有阴虚肝郁者加柴胡、当归以养血柔肝;食物难以消化者加神曲、生山楂、枸杞子以酸甘化阴;便秘者加瓜蒌、生地以养阴增液通便;气阴两虚者加生黄芪、生白术以补气健脾养阴;烧心、易饥者加乌贼骨,或煅瓦楞子以制酸止痛。

  上述治疗均以30天为1个疗程,主要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再巩固治疗1周,停药2周后观察分析治疗结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显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或显著好转,胃镜检查转为浅表性胃炎或严重程度减轻2个级别;有效: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严重程度减轻1个级别;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无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 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30~65岁, 平均(44.6±11.7)岁,病程3~15年;西医治疗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5~70岁, 平均(45.6±12.1)岁,病程4~20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12例中胃镜诊断:轻度58例,中度42例,重度12例。病理诊断:肠上皮化生93例(轻度48例,中度39例,重度6例);不典型增生19例(轻度10例,中度6例,重度3例); 两组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73例,其中中西医结合组39例,西医治疗组34例。

  2.2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内镜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内镜疗效比较 (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4],其ⅳ型大肠型不完全肠化与胃癌关系密切[5],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子多样复杂,与种族、遗传、饮食、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hp已被公认为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子[6]。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畴。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药物损害、素体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与本病发病密切相关的脏腑主要为脾、胃、肝、胆。现代医家普遍认为本病的根本是脾胃气虚,而气滞血瘀是本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关键,脾虚血瘀、虚实夹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胃以降为顺,以通为用,治疗胃病应以通降为主,通降方能使气滞、湿阻、食滞、胃火等通畅下降,使上下畅通无阻,血络流畅,从而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针对虚实夹杂、不同病机,辨证论治审因对症,因势利导,标本兼顾。诸多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作用,有助组织细胞黏膜的修复;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流,有助黏膜的修复;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本研究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本研究中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为两实两虚证,但本病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在临床实际治疗中需仔细辨证,灵活加减。

【参考文献】
   1 刘景云.慢性萎缩性胃炎108例诊治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2570.

  2 赵霞,潘华峰,刘静.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研究进展.江西中医学院,2005,17(3):79.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 孟静岩. 慢性萎缩性胃炎.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8.

  5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38-1739.

  6 曹勤,冉志华,萧树东. 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217和幽门螺杆菌igg抗体筛查萎缩性胃炎和胃癌. 胃肠病学, 2006,11(7) :388-394.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观察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似性比较探究
    模拟病人在《西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拟中药清胃解毒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智齿冠
    浅谈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综合评估考核模式研
    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心得
    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