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中医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中医学论文   西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医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腰椎间盘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劳动和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采用腰椎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2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1~30岁13例,31~40岁9例,41~50岁3例,57岁1例。有23例受到闪、扭、撞等外伤而发病,有3例明显外伤史。发病后1~6个月就诊者15例,6~12个月就诊者4例,1年以上2例,3年1例,5年2例,7年1例。

  1.2  治疗方法  复位手法:病人反坐(骑坐)靠背椅上,两脚并在椅子后腿处,医生坐在病人背后,用两手拇指交替触摸患者腰椎脊柱棘突顶部和两侧缘,左右进行比较,仔细察觉棘突偏歪情况,确定偏否方向。如棘突偏右医生左手拇指顶压在偏歪棘突右侧,右手臂穿过病人右腋下抓住病人左手侧后颈肩部,牵拉病人向右侧屈20°,前屈45°~60°,旋转30°左右,此时顶压偏歪棘突之左手拇指向左顶推偏歪棘突,常伴随响声,同时指下感觉偏歪棘突轻度移动,既示复位成功。如棘突向右偏歪,牵拉旋转和顶推棘突方向与此相反。

  理筋手法:偏歪腰椎拨正(复位)以后,让病人端坐,上身稍前倾,医生一手拇指压在患椎上边,另一手拇指在棘上韧带剥离出由上向下顺压2~3遍,将棘上韧带理顺抚平。www.11665.com

  按摩手法:让病人俯卧床上,用双拇指按摩患侧梨状肌,大腿后面腘窝等处2~3遍,如发现梨状肌肿胀或束状坚硬者要加用下压复位手法,以上手法每隔5~7天1次,至体征和症状消失。如复位的腰椎已稳定,停用旋转手法,按摩手法每天1次。

  梨状肌肿胀或束状坚硬严重者,配合封闭,每次用强的松龙25mg加2%普鲁卡因6~8ml,用7号穿刺针头注入梨状肌肌腹。

  2  治疗效果

  2.1  治疗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30°,前驱90°,左右侧弯各20°,患者直腿抬高70°以上。显效:腰腿串痛明显减轻,腰部畸形和形体改善,腰部活动范围及直腿抬高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好转:症状和体征部分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26例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90天,平均3.65天,治愈16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

  3  典型病例

  例1:女,42岁,金属机修厂工人,2007年1月24日就诊,腰伴左腿串痛7年,腰部扭伤史。病人于2000年12月工作中扭伤腰部,当时腰部疼痛,行动困难。2周后开始左腿串痛,经第三人民医院多方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检查:别人搀扶就诊,弯腰歪髋体形,左腿不能迈步,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0°,前驱90°,左侧弯10°,右侧弯20°,患者直腿抬高30°以上。挺腹屈颈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左0°,右60°,左拇指背伸肌力消失,右下肢外侧皮肤感觉消失,腰椎侧弯身理曲度变直,腰4棘突向左偏歪,患椎棘间隙上宽下窄,棘上韧带剥离患椎左侧压痛放射性疼痛(+)。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上述旋转手法先将偏歪腰椎棘突拨正,梨状肌弹拨下压,大腿后右和腘窝处按摩,经三次治疗明显好转,可独自行走数十米,五次治疗后疼痛大减,腰部活动增加,左腿可抬高45°,共治疗2个月。于2007年4月复查,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行动自如,已上班做保管工作。随访:2年保持治疗 ,恢复工作。

  例2:男,48岁,磨具厂瓦工,2006年3月就诊。腰扭伤5年,腰伴左腿放射痛2个月。检查:弯腰歪髋体形,腰椎侧弯,生理曲度变直,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15°,前驱60°,左右侧弯各20°,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左45°,右80°,挺腹屈颈试验(+ +),左下肢股四头肌萎缩1cm,左下肢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腰4~5左侧放射性加痛(+),腰4棘突偏左,棘上韧带肿胀,腰4~5棘间隙小于腰3~4棘间隙。诊断:腰4~5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用上述手法治疗,当即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增加,以后每5天1次,治疗2个月,于5月复查,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达到或接近过身30°,前驱90°,左右侧弯各20°,患者直腿抬高90°,嘱病人休息1个月巩固治疗。随访:于6月上班,恢复工作。

  4  讨论

  本法是现代医学知识同祖国医学传统正骨手法融会贯通的新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简便易行,效果满意,病人欢迎,经5年多临床观察,尚未发现不良反应者,现就其发病和治疗机制等有关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4.1  有关解剖结构与发病的关系  椎间盘及椎间纤维软骨盘,又髓核、纤维环、软骨板三步分组成,是连接椎体起缓冲作用的弹性软垫,它和后关节构成脊柱运动的基础,脊柱前后侧方肌群及其他神经支配是脊柱运动的主要力量,脊柱内外平衡一直来完成正常脊柱功能活动当腰部受到内、扭、冲、撞或不协调的动作,超出生理允许范围时,就会发生关节错位,纤维环破裂,髓核在膨胀力的作用下,向纤维环破裂处突出,由于纤维环前边较厚,后边较薄和前后纵韧带等组织结构的特点,以及受伤多发生在椎间盘突出的后外侧贴近椎间空神经处,因此一旦发病,即出现神经根受压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4.2  手法旋转复位治疗本病的机制  手法旋转复位治疗本病,使脊柱前屈,侧弯拉大棘间隙的形状,起牵引和还纳的作用,在脊椎延纵轴的瞬间拨正偏歪棘突,使该椎体承受一个受伤机理相反的旋转力而产生位移,使错位的后关节归位,同时椎间盘内也产生一种弹性回缩力,使突出的髓核还纳,使破裂的纤维环裂隙闭拢,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跟的压迫。去除椎间韧带的推拉张力,缓解腰背肌痉挛,恢复脊柱内外平衡的稳定,创造了一个尽快恢复健康的条件。按摩手法可疏通经络,分离粘连,调节神经反射,增进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对病损神经、韧带、血管、肌肉等组织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因而临床应用时常出现“立竿见影”的满意效果。

  4.3  注意事项  治疗本病应注意:检查准确,复位确切,手法适宜,医者要做到:“手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稳、准、轻、巧。根据病人的高矮,病变部位高低,棘突偏歪情况,灵活掌握复位时前屈旋转度数。这样复位既顺利又能提高疗效,医生省力,病人不觉痛苦。施行手法后,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卧床休息5~7天。可促进还纳回缩的椎间盘和归位的后关节稳定,2周后,嘱病人适当增加活动,做拱桥式背伸肌锻炼,以利于腰部功能恢复和增加腰椎外围力量,有利于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11665 [标签: 合手 法治 突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似性比较探究
    模拟病人在《西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拟中药清胃解毒汤配合西医疗法治疗智齿冠
    浅谈西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探索
    西医内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综合评估考核模式研
    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心得
    脑卒中中西医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育的通识教育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