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临床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临床综合论文   感染与传染论文   老年病学论文   神经病论文   血液病论文   麻醉论文   泌尿论文   内分泌学论文   肾病论文
 精神病论文   免疫论文   耳鼻喉科论文   传染病论文   核医学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眼科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   生物化学论文
 解剖论文
中草药犁头草内服外敷对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郑晓辉,刘毓 ,张志强 马邦兴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草药犁头草对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非手术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草药犁头草内服外敷。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每2个疗程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667%、8667%,对照组分别为2000%、6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每2个疗程后esr和crp水平持续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 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各疗程结束后esr、crp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草药犁头草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提高临床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显著降低患者外周血esr、crp水平。

【关键词】  骨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犁头草/治疗应用

慢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骨、软组织感染性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是骨外科难治病症。Www.11665.COM近年来,我科在手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岭南中草药犁头草内服外敷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明显提高,复发病例明显减少。为了进一步观察犁头草对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在2004~2008年期间,采用在西医非手术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犁头草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30例,并与30例非手术常规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拟定。(1)病史:既往有急性骨髓炎发病史,或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史,或有外伤、手术后感染病史。(2)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局部红肿热痛,贴骨瘢痕,窦道、流脓。(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升高或正常,血沉(esr)增高,c反应蛋白(crp)增高或正常。(4)x线片提示病变范围较局限,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骨吸收区或空洞,小片死骨,髓腔变窄或闭塞,有时看不到骨髓腔。

  11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并愿意采用非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1)合并临近部位关节腔感染者。(2)病灶范围大,局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或x线检查可见大片死骨者。(3)合并有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糖尿病、结核等疾病。(4)肝功能异常,其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2倍正常值。

  12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其中男33例,女27例;可疑血源性感染7例,既往外伤史者23例,明确术后感染者17例,无明确原因者13例;股骨发病17例,胫骨发病29例,肱骨发病4例,手、足骨发病10例;其中有小片死骨者18例,死腔7例,脓肿17例,窦道渗液22例。全部病例根据电脑产生的随机号码按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330±985)岁;平均病程(316±188)个月。对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713±518)岁;平均病程(324±163)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灶局部情况见表1。表1两组患者病灶局部情况分布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西医非手术常规抗生素治疗:窦道取分泌物或脓肿处取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抗生素使用史者需停用抗生素3~5d),按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静脉用药)或广谱抗生素(先锋v和庆大霉素),病灶局部以无菌纱块或帆纱覆盖,每天换药1次,并根据病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草药犁头草内服外敷。犁头草来自从化山区,经洗净阴干制成干品备用。内服:成人150 g/d,水煎为200 ml煎剂,分2次服用。外敷:干品150 g由中药房高温灭菌下制备为150 ml瓶装水剂,局部纱块湿敷,每天2次。

  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4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每2个疗程末监测记录各组患者外周血esr、crp水平的变化。根据疗效标准观察临床疗效,并在疗程结束时进行统计学分析。

  15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全身和局部症状、体征消失,肢体功能恢复,瘘管闭合,死骨排出,x线片显示患部骨质清晰,病灶稳定(骨质密度均匀,无死骨死腔),esr水平接近或恢复正常,病灶1年未复发。显效:全身和局部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肢体外形基本正常,无疼痛,功能好,窦道基本稳定(窦道明显缩小,分泌物少),x线片对比检查示骨质病灶稳定,死骨排出,骨质破坏在逐渐修复中,esr水平接近或恢复正常。有效:全身症状减轻,肢体时有疼痛,功能部分障碍,窦道分泌物减少(或窦道缩小),x线片显示病灶不稳定,死骨排出或存在,骨密度不均匀,局部骨质硬化,esr、crp水平逐渐降低。无效:症状、体征未消失或加重,窦道不稳或遗留窦道长期不愈,分泌物多,功能未改善,x线片显示病灶无变化或有发展,出现死骨死腔。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数据符合球形检验,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分析表2结果显示,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667%、8667%,对照组分别为2000%、6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esr水平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sr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各疗程结束后对esr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3两组治疗前后esr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较;③p<005,④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均下降,除对照组第2疗程外,两组各疗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或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各疗程结束后对crp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4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

  24毒副反应观察于治疗前及每疗程结束后检测肝肾功能,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治疗过程中也未发现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良反应。

  3讨论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化脓性细菌经血液循环或外伤侵入骨组织引起的感染,属中医“附骨疽”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全身病变和局部骨质破坏逐步演变为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以局部形成死骨、死腔和窦道,表现以增生、修复为主的过程[1],由于病位深、病程长、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成为治疗棘手的顽症。现代医学强调足量、长程、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和彻底的局部手术治疗,临床仍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抗生素治疗存在主要问题有:①针对性差,部分患者入院前有抗生素治疗史,即使停药仍难以培养出敏感细菌株。②多数文献报道,全身抗生素用药难以在局部发挥作用,长期用药治疗副作用多,而且细菌的耐药性增强。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时间也相对较短,但术后复发也比较常见,病灶的清除范围常是争议的问题,反复手术造成骨与软组织结构的严重破坏,甚至不具备再次手术的局部条件,这些都成为临床用药和功能重建上的新难题。中医药治疗骨与关节感染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有很多中药具有抑菌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但单纯中医药治疗也难以取得理想疗效。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在局部手术或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高,特别对于骨髓炎病灶范围小、首次发作的患者常可以得到理想疗效。同时配合中药外敷能迅速清理病灶,并促进局部的血液、淋巴循环,提高全身抗生素在病灶区域内的血药浓度,达到持久、有效地杀菌,缩短了全身应用抗生素时间,增强代谢的修复能力[2]。

  本研究中使用的中草药犁头草,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骨科名老中医陈基长教授的单味中药验方,药物主要来源于山区,文献记载其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带根全草,与中药紫花地丁同科目,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习用,其性味苦、寒[3]。主要功效[4]:清热解毒,治疗热毒疔痈,功同紫花地丁,外用活血止痛止血。近年来,我们对犁头草进行培育并应用于临床,主要配合现代医学方法治疗化脓性关节炎[5]、急慢性骨髓炎等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取得一定的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对于早期的骨与关节感染疗效明显,但对于创面较大,影像学提示大块死骨的治疗作用有限,需结合手术治疗。对长期病情反复发作者常使用黄芪配合犁头草内服,以增强扶正托毒的作用。

  血沉和c反应蛋白作为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炎症观察指标,是临床疗效判断的重要依据。相对单纯抗生素治疗,采用大剂量犁头草内服外敷配合抗生素治疗,血沉和c反应蛋白恢复更快,可以明显减少窦道分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并可促进小片死骨排出,1年复发率明显减少,而且为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确切的中药辅助治疗方法。作为单味中药,用药安全,经济便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传汉,张铁良 临床骨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3.

  [2]张志勇,黄满玉,李东升 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三大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74.

  [3]颜正华 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9.

  [4]张俊荣 岭南中草药提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1.

  [5]郑晓辉,沈泽培,黄枫 犁头草治疗化脓性关节炎[j].中医药学刊,2005,23(8):1526.

  • 上一个医药学论文:
  • 下一个医药学论文:
  •  作者:郑晓辉,刘毓 ,张志强 马邦兴 [标签: 中草 犁头草 内服 慢性骨髓炎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草药与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
    欧盟草药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检测相关要求
    中草药中HIV-1三大酶类抑制剂研究进展
    岭南草药黄鹌菜研究概况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基于FTIR的鸡骨草药材化学成分整体分析与评
    土甘草药理作用研究
    马鞭草药材中马鞭草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大蒜等12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
    发展中草药种植是环保和西部农民致富的可靠
    柞水县中草药资源开发前景与建议内容介绍
    岭南中草药文献著作简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