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其它管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浅析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概念模型构建
论文关键词:管理权威理论 权威关系 概念模型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权威进行了定义,并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管理权威概念模型。
   
  权威问题在任何社会组织中都存在,人们对管理权威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这一概念在每一阶段的发展演化,无不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管理权威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制度权威理论 
  人类社会对权威问题的关注远没有对权力问题关注的久远。在人类没有走向文明、开化的上古世纪及中世纪,没有人会对权威感兴趣,甚至不可能出现权威萌生的土壤。在专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人们感兴趣的是对权力的研究(即不考虑服从的合法性问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发展,经济上从小农经济或庄园经济向以自愿雇佣关系为特点的工业化经济迈进,政治上从封建专制政体向合议制、共和制等以民主、自由为特点的政治体制迈进,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关注传统权力关系的合法性、有效性问题,这就产生了权威诞生的土壤。 
  在韦伯所处的19世纪末,人类社会正处于上述的大变革时期,因此韦伯的权威观就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韦伯首次对“权力”和“权威”进行了区分,在他看来,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而权威应该称之为在可以标明的一些人当中,命令得到服从。wWW.11665.CoM这个意义上的服从,可能建立在极为不同的动机之上:从模糊的习以为常,直至纯粹目的合乎理性的考虑。根据服从的不同基础,权威可分为合法型权威、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三种类型。 
  在三种权威类型中,韦伯最推崇以官僚制为依托的合法型权威。他认为在官僚制下,人们之所以接受管理者的统治是“因为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的合法性,认为他们是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韦伯权威观的突出贡献在于,它超越了对人的权力尊重的认识,开创了一个对制度权威尊重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的权威理论被称为制度权威理论。 
  (二)形势权威理论 
  福列特管理思想形成的20世纪初,正是工业化早期劳资矛盾尖锐爆发的时代。企业内部劳资冲突不断,工人罢工盛行。针对组织内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与冲突,福列特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整合,即统一双方的利益需求。她认为这种“利益整合”是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分歧的最好方法,而利益整合只有在具体的形势中才能实现。福列特认为“应该使命令客观化,统一于情境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发现该情境中的规律,并且遵守它”。同时,这种“非人称化”的命令,能消除组织中“上司”和“下属”这一角色差异,变下属服从上司的命令为双方共同服从于客观形势规律。因此,权威来自形势和规律,上司和下属都可以依据情形、规律向对方施加自己的影响。这种共享的、双向的权威观被称为形势权威理论。 
  福列特的这种权威观首次体现了下属的利益需求,触及到了权威的有效性问题,这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应该看到,福列特的权威理论具有很大的理想色彩。比如命令的客观化,即命令统一于客观情景要求,实践中难以操作,因为同样的客观情境,上下级之间由于所拥有的信息、目标不同,就可能产生不一致的认识,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客观化命令。 
  (三)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巨大的战争机器拉动了战时工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巨型寡头企业。大工业化的企业对组织内部的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巴纳德认为经济组织(乃至各种社会组织)都是一个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人组成的系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巴纳德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于权威的定义,巴纳德认为,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通过它的被接受,组织的贡献者或成员支配自己所贡献的行为,即支配或决定什么是对组织要做的事,什么是不对组织做的事。按照这个定义,权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主体方面,命令的发出者;客体方面,命令的接收者。如果一个命令下达给了命令的接受者,命令对他的权威就被确认或确定了,这成为行动的基础。如果他不服从这个命令,就意味着他否认这个命令对他有权威。因此,按照这种定义,一个命令是否有权威,决定于接受命令的人,而不决定于权威者或命令发出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巴纳德的权威观点被称为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权威理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他首次提出了从管理客体的接受角度来定义权威,这种定义首次触及了权威概念的内核,也使权威概念从权力、命令等概念中独立出来。但是,巴纳德对于权威的“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命令)的一种性质”的这种定义具有较大的模糊性,仍然停留在理念阶段。
  (四)决策权威理论 
  西蒙的管理思想形成于二战后期,正是社会民主、平等意识风靡的时代。在组织内部,越来越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与人的价值的尊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西蒙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巴纳德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权威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西蒙认为,权威是指导他人行动的决策制定权力。权威是上级和下属之间的关系,上级制定并传达预期下属会接受的决策,下属预计上级制定的决策,并根据这些决策来决定个人的行动。 
  权威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按照西蒙的理解,当上级和下属之间出现意见分歧,而意见分歧又无法用讨论、劝说或其它让人信服的手段加以解决时,就必须由一方的权威来处理,这种权威就是组织中的“权威链”,或者叫“最后裁定权”,这种最后裁定权可以看作狭义上的权威。 
  在西蒙看来,“说服”、“建议”等动词描述的是几种不一定包括任何权威关系的“影响关系”。在狭义的“权威关系”中,下属暂时放弃了自己选择行为方案的权力,并使用接收命令或信号的正式准则作为他选择的依据;而在“影响关系”中,接收建议的人,只是把建议当成做出抉择的一项实证依据,但是他的选择取决于他是否相信该建议。“如果我们愿意承受可能出现的术语滥用的代价,就可以广义的使用权威,并且把不经过任何批判性审查或考虑就接受建议的所有情境都理解成权威现象”。因此,广义的“权威关系”可以理解成包含狭义的权威关系和影响关系。 
  西蒙是公认的权威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首先他将权威的“权”首次明确界定为决策权,这使权威的定义减少了较多的歧义;其次他将管理客体的接受度定义为对上级决策权的认同,这种定义使得权威概念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西蒙的权威理论被称为决策权威理论。 
  由此可见,管理权威概念的演进,是随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发展变化而演进的,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管理权威概念逐步走向独立、清晰。
  管理权威理论发展现状及其社会背景 
   
  权威理论在当代不是一个研究热点,相反,它是一个历史上的流行课题。这从对权威理论的综述中可以得到印证。从韦伯开始,经历福列特、巴纳德、西蒙,都已经是近半个世纪以前的学者了。反观近代的管理学大师,几乎没有人对权威理论做出进一步的发展。管理权威理论似乎已经走向了“衰落”,但随着权威理论在管理理论中的“衰落”,与此相反,管理权威却在经济学领域的企业理论中获得了重生。管理权威之所以在企业理论中备受重视,这是由企业理论的研究定位决定的。企业理论首先要回答企业的性质是什么,而科斯所提出的,“企业是一个企业家靠权威来配置资源的装置”这一经典定义,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理论发展的基石。因此,无论企业理论的哪个发展流派,都绕不开对权威的研究。然而,为什么在管理学这一最早对权威进行研究的领域,权威理论反而走向了“衰落”呢? 
  从社会背景看,在韦伯之前的工业化初期时代,君主思想、神权思潮盛行时期,社会组织靠的是“权力”来进行“统治”,所以探讨权威、命令等是符合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在后韦伯时代,特别是二战后,整个社会的思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民主与平等为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在管理学领域,人们对组织的官僚属性产生了怀疑,对企业中的权威或权力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权威理论遭到了管理学家的冷遇,他们转头研究一个更加富有民主与平等意味的概念——领导理论。这就是权威理论衰落的社会背景。 

  然而在近年,有些睿智的学者开始对这一学术现象进行了反思,代表人物首推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教授。他认为,尽管半个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学者或职场人士都断言,组织的官僚属性已经过时了,将会被水平组织、联盟组织、网络组织等平等性组织所取代。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尽管新的组织模式不断出现,但官僚组织并未出局,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至今依然是组织结构的主流。虽然企业的官僚组织属性已经有很多改变,许多组织更加扁平化、团队化;虽然企业的权威属性变得更加模糊、不易察觉。但是,必须承认,大多数企业组织本质上仍是自上而下、权威驱使的组织结构;仍然存在层级权力分配,下级依然要向上级汇报工作;组织中依然充满了控制系统和绩效评价系统及其它一系列限制人们行为的措施。因此,尽管主流价值观在倡导管理的人性化,但并没有改变企业仍然是一个官僚组织,是一个权威机构的现实。 
  综上所述,权威理论并不是因为不适应当代组织现状而走向“衰落”,而是因为社会观念原因被学者们所艺术性淡化。权威从来没有在组织中退出,而且未来也不会退出。因此,权威理论并没有真正衰落,应该让其回归它在管理理论中应有的地位。 
   
  管理权威概念模型构建 
   
  既然企业本质上仍是一个权威机构,要对企业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就不能规避掉企业管理权威这一重要变量。而要对权威这一变量运用现代实证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权威进行定义。 
  应该承认,对权威进行定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究其原因,首先如上文所述,现有的权威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其次由于近年来少有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问津。因此,在当前的理论界还没有对管理权威概念的共同认可。 
  根据前文综述,可以发现,韦伯的定义区分了权力与权威的差别,突出了权威的合法性基础;福列特的定义突出了权威的共享性,实际上触及到了权威的效力问题;巴纳德从管理客体的接受度来定义权威,奠定了权威的合法性与效力性的基石;西蒙将权威定义为下属对上级决策权的认同,使权威的概念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本文认为权威概念的内涵如下: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下级对上级决策制定权力的接受程度。特别当上级制定的决策与下属自己做出的选择相冲突时,下属对上级决策的接受与执行程度。 
  在权威概念的外延上,本文认为,权威概念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影响层面:根据西蒙定义,广义的权威包含说服、建议等影响手段。在这种影响层面下,下级接受上级并不是因为上级具有某种权力,而是基于对上级人格魅力和专家判断力的信任。因此,在这个层面下,下级对上级决策的接受是一种自愿接受。 
  第二个层面,认同层面:根据西蒙及本文定义,权威指的是下级对上级决策制定权力的接受程度,或者说下级认同上级拥有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事项的决策制定权力。通俗地说,下级认为职责范围之外的决策事项天然的归上级决策,自己接受上级决策并执行之。在这种层面下,下级对上级决策的接受是一种自然接受。 
  第三个层面,命令层面:根据巴纳德及本文定义,权威尤其体现在当上级制定的决策与自己做出的选择相冲突时,下属对上级决策的接受与执行程度。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权威关系带有强制性。在这种层面下,下级对上级的决策是一种被迫接受。 
  根据以上定义,本文提出权威关系的三层概念模型(见图1)。 
  权威概念模型的确定是管理学的一项基础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概念模型,就可以对权威关系进行有效测量,就可以运用实证方法,对与权威相关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比如权威与执行力,权威与领导效力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 
  2.玛丽•福列特著.福列特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巴纳德著.经理人员的职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西蒙著.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王力 邓玉霞 [标签: 管理权 理论 的历史 概念模型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古装电视剧服装设计的适合与创新
    RFID在图书馆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培训教育管理策略
    从管理理论演进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趋势
    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论初探
    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风险管理研究
    浅谈印象管理理论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基于价值的管理理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启示
    对财务管理理论结合实践的若干问题分析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科学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