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时代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意愿和流动行为的全过程,以及影响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是知识型员工流动研究的基础。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流动过程和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合理提出减少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管理对策,从而有效地保留、激励企业内部的知识型员工。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人力资源管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大量的个体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了广泛的流动空间。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知识型员工密度最大的四个城市中各行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率为:北京18.6%、上海15.7%、广州14.9%、深圳12.1%。由此可见,知识型员工跨组织的流动已经变得十分普遍,而作为企业重要人力资本的知识型员工的频繁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替换成本,降低团队士气,减弱团队稳定性,导致企业机密资料外泄。因此,对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减轻知识型员工流动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也成为当今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知识型员工流动产生过程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s)被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定义为:掌握并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拥有知识创新意识,追求工作方式自主、工作内容多样化,重视自身职业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强烈的流动意愿。wWw.11665.COM知识型员工与传统员工的需求特点不同,所以,知识型员工流动产生过程和流动影响因素也有自身的特殊性,知识型员工流动产生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二、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而言,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企业和个体三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为知识型员工流动提供了客观的外部环境,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就业机会的增加,知识型员工的流出拉力相应增强。一方面,在社会经济的影响下,科学技术和信息时代成为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宏观背景,知识型员工流动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体现;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员工的知识老化周期缩短,知识型员工试图通过企业间的流动来获取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产生强烈的流动意愿。
  (二)企业因素
  企业因素是知识型员工产生流动意愿的直接原因。组织结构及职位设计不合理、企业愿景和战略意图不明确、组织环境不适宜都会引起知识型员工进行跨组织的流动。首先,合理的构建组织结构是员工职位设计的前提,员工任职要求与知识型员工能力不匹配时,将导致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目标难以实现。其次,如果企业愿景和战略发展不明确,作为核心的知识型员工会因此对企业未来发展失去信心,以致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因而产生流动意愿。同时,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也是知识型员工流动的重要因素,如果组织人员缺乏默契的合作和顺畅的沟通,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最终也会导致知识型员工流动到其他企业。
  (三)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是员工流动的本质原因,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薪酬。知识型员工一般都从事创造性的劳动,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更难以测量,因此公平的报酬分配至关重要。知识型员工渴望追求一份与自己劳动贡献相称的报酬,并希望能够分享到自己创造的价值。如果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薪酬感到不满意,并在短时间内这种不满意又得不到改善,知识型员工就会产生“另谋高就”的想法。
  2.尊重需要。知识型员工掌握着大量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运用知识不断创新的能力。如果在目前的组织中,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尊重和重视,或者他们的创造性想法和建议受到企业过多阻碍,那么,知识型员工会去寻找更加适合展示自身才华的企业。
  3.自我价值实现。企业是知识型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知识型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会不断追求个人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如果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差异在短时间内难以弥合时,知识型员工会选择流动到能够较好地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组织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成长。


  三、管理建议与对策
  通过以上对知识型员工流动产生过程的展示和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因素作为影响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宏观因素是人力难以改变的。而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了解知识型员工个体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地选人、用人,并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企业因素进行适当的改善,从而避免知识型员工流动对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建议和对策如下:
  1.实行有效的招聘。为避免工作以后知识型员工频繁的流动,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招聘时,应对众多求职的知识型员工进行甄别,选择符合企业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并把这些人才合理配置到空缺的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适岗适人,实现对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招聘。
  2.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合理的员工培训与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知识型员工的潜能,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更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组织绩效。加强知识型员工的培训与教育能使他们保持与企业同步发展,从而成为企业稳定可靠的人才资源。
  3.建立公平的薪酬与福利体系。建立合理的薪资福利体系,保证该体系具有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和岗位公平性。公平的薪酬与福利是对知识型员工过去业绩的肯定和能力的尊重,它会让知识型员工获得成就感,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能,这是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前提,也是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
  4.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知识型员工善于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管理者应为知识型员工提供有一定自由度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自主权,要敢于让他们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授予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活动的权力,鼓励他们提出关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独到见解。
  5.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知识型员工的劳动成果难以衡量,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知识型员工业绩的考核,肯定他们过去的工作成果并期待未来绩效的不断提高,同时,注重知识型员工的人格和价值,承认他们脑力劳动的过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留住知识型员工。
  6.创建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企业管理者应制定人才储备计划,创建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根据知识型员工的职位信息和工作内容及时有效地采取换岗、轮岗等相应措施,防止知识型员工流动造成的核心岗位空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巧艺.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图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12) :85-86.
  [2] 贾军伟,安应民,孙美佳.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离职控制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341-343.
  [3] 刘菁,郑瑶.知识型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2007,(12) :281-282.
  [4] 刘晔.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人才开发,2005,(6):28-29.
  [5] porter, l. w., steer, r. m.. organizational, work,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employee turnover and absenteeism[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3, 80(2): 151-176.
  [6] hom, p. w., griffeth, r. w.. employee turnover. clicinnati oh: southwestern,1995.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庞文会 [标签: 知识 影响因素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国大学教师知识生产的功利取向及其平衡
    基于社会化问答平台的企业知识共享研究
    近十年我国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进展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利用
    基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现代行政管理
    学校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架构
    个体知识的特性及其开发管理研究
    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浅探析
    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浅探析
    公共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