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消费国际化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对消费国际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消费国际化的衡量标准和我国国内消费国际化的现状,论述了消费国际化与生产、流通国际化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指出消费国际化对经济转轨国家的生产和流通国际化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并对我国消费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消费 流通 消费国际化 流通国际化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环节既是流通过程的终点,也是流通过程的起点,消费者是流通循环的重要参与者。消费国际化与生产、流通国际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消费国际化的内涵界定与衡量指标
  
  (一)内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消费国际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消费国际化是指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居民进行消费决策过程中对各国商品或服务的自由选择程度以及基于这种选择的消费档次和数量状况。消费国际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它可以用一些指标来衡量。
  通俗地讲,消费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费水平的高低,唯一不同的是消费国际化水平反映的是开放条件下一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封闭条件下一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可能达到很高的层次,但并不能说明消费国际化水平高。比如,如果一个国家限制居民出国旅游,也不允许国外游客到本国旅游,即使本国居民拥有和发达国家相同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可以尽情游览本国的任何地方,但本国居民的旅游消费国际化水平却很低。消费国际化既是指一国居民消费的商品结构和总量水平与其他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居民相比所处的状态或达到的程度,也是指居民对国内国外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消费选择的自由程度。wWw.11665.cOM如果一国居民对国外产品有完全的选择权利和选择余地,即使其最后做出消费决策时选择的是本国产品而不是国外产品,仍然可以说该国居民拥有很高的消费国际化水平。从这一角度看,一国消费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实际上是该国流通国际化程度高低的一种体现。
  (二)衡量指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即一国居民完全有权力、有可能选择本国产品和外国产品的假设前提下,评价一国居民消费国际化水平高低的指标可以包括:
  1.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或可支配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低的国家居民相比,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居民,其消费观念、消费标准和消费能力会有更高的水平,消费国际化水平相应就要高。
  2.反映居民总体消费结构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一国居民食品消费的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或总收入的比例。联合国粮农组织用恩格尔系数提出了一个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在此我们也可以用恩格尔系数判断消费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因为恩格尔系数低,说明居民的收入更多地用来旅游、保健、娱乐、学习等精神消费和发展消费,这是实现工业化国家居民消费的基本特征,所以这一系数可反映居民消费国际化水平的高低。
  3.反映居民收入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大说明该国贫富差距大,居民的消费国际化程度不一样,地区结构也不合理,只有少部分高收入阶层或富裕地区的居民才能达到国际水准的消费水平,而其他居民则不能,甚至生活在贫穷线以下。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一国消费国际化的消费者结构水平。
  4.对国外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在各国居民对国内外商品享有同等的消费选择权的情况下,一国居民年度总消费中对国外商品和服务消费的数量越大,该国消费国际化程度就越高。比如美国每年出境旅游人次及平均每人出境旅游消费明显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则美国居民旅游消费国际化程度就高于发展中国家居民。这里的商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之所以有这一指标,是因为生产和流通国际化虽然是消费国际化的前提,但生产和流通国际化又是由消费国际化最终决定的。如果没有消费国际化,生产和流通国际化就失去了基础,也失去了意义。消费国际化和流通国际化也是互相决定、相辅相成的。
  
  我国消费国际化现状
  
  (一)改革开放初期
  经济转轨国家最初的消费国际化表现在消费观念的国际化。转轨国家国门开放初期,国内经济还处于短缺状态,而商品流通国际化水平还很低,国外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数量有限,所以居民实际消费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但国门开放却带来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消费信息和消费观念,这是由信息传递的先导性、无形性、快捷性等特征决定的。国内消费者接受国外消费信息的渠道很多,正规渠道有电台、电视和报纸广告,国外电视剧和电影,文艺演出、时装表演、体育比赛等国际文体交流项目,个人或商务旅游,海外亲属来往等。非正规或违法渠道有走私、偷渡等。消费观念国际化带来了消费行为的国际化,成为消费国际化发展的起点和动力。
  我国现代意义的消费国际化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长期封闭,中国消费者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外部世界,使用发达国家(地区)产品,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日本的“三洋”盒式录音机当时在日本已经是要淘汰的产品,我国第一次打开国门后,日本把它出口到我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尽管我国消费者接触国外消费观念和消费信息是伴随着部分物质产品的消费,但这些物质产品所传递的观念性东西要远远大于产品本身。在当时国门刚开启时,外来消费信息对我国消费者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以至于很多国人盲目崇拜国外商品,向往国外生活方式。尽管一些崇洋的想法应当受到批判,但不可否认,人们在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商品和生活方式崇拜和向往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追求国际化水准的消费理念。正是这种消费观念的国际化,我国消费者对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采取了欢迎的态度,对国外企业在我国本土和我国企业竞争采取了理性包容的姿态,体现出大国国民的素质,没有因经济原因发生排外事件。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国际化使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了坚实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
  (二)21世纪后
  1.国民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2004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历史性地达到1000美元,其后继续不断增长。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比上年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gdp总量也在2006年首次超过意大利,在世界排名上升到第6位。按照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很大转变,住房、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进入小康阶段,并逐步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看齐。
  2.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39.2%,迈入富裕水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则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49.1%,进入小康水平。如果恩格尔系数比较抽象的话,可通过20世纪50~90年代我国家庭耐用消费品“四大件”消费的演变过程直观地看出国内消费升级过程(见表1)。从20世纪的50~70年代,“四大件”的消费水平基本上是“百元级”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其消费水平升级到了“千元级”。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四大件”的消费水平再次升级,已经涉及“万元级”以上的耐用消费品。
    进入21世纪,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信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6大消费领域是:住房消费;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消费;文化教育消费;节假日及旅游消费;服务性精神消费。
  3.对国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第三位,外贸依存度超过60%,其中进口依存度超过30%。除了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的生产性消费增加外,我国居民对国外消费品特别是高档消费品以及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在逐年上升。以化妆品为例,sk-ⅱ在上海某商场一个20平方米的专柜2004年一年就销售1000万元,年增幅为20%。
  

  消费国际化对生产和流通国际化的作用
  
  从时间角度分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和要素会跨越一国国界而向他国流动,从而出现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又必然带来一国消费的国际化。从起源上看,生产和流通国际化决定消费国际化,而随着市场机制在全球经济领域的普遍建立,消费国际化又能进一步强化生产和流通的国际化。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经济转轨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国际化能够对本国生产和流通国际化的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 消费国际化能提高内向流通国际化水平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消费国际化意味着较高的消费水准,所以发展中国家消费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对消费品需求种类的增加和需求档次的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尚不具有生产高档消费品条件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增加进口来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进口增加就意味着本国市场中流通的国外产品增加,从而提高内向流通国际化水平。商品进口又会带动外国企业在本国投资设厂,从而使本国内向流通国际化的结构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 消费国际化能提高外向流通国际化水平
  消费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可促使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结构和数量,从而提高外向流通国际化水平。首先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企业,不可能不对新的市场熟视无睹。新的市场需求不仅吸引国外企业,更会吸引本国那些完成资本积累的生产厂商加入技术改造和创新的行列,满足本国消费需求,从而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促进本国产业升级。其次,国外产品和投资进入本国市场,也至少在三个方面促进了本国产业的升级换代。
  1.减少了本国企业的市场进入风险和市场开拓成本。有时消费需求是潜在的且具有不确定性,对此,国外产品和资本的进入必然要付出巨大的市场培育成本,如广告宣传、产品推广试用等,这可使本国企业避开在产品投入期的资金投入和市场风险(见图1)。
  
  2.增加了本国市场竞争压力,推定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面对具有成长性的国内消费市场,国外产品和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必然要为争夺消费者而展开竞争,这就增加了本国企业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3.国外企业的产品和资本进入本国时,由于种种原因,也会使其生产和管理技术产生外溢,从而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水品。
  所以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消费国际化水平提高就能提升本国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从而改变原来低层次的出口结构,增加出口产品的品种和附加值,提高出口效益,最终提高外向流通国际化水平。
  (三) 消费国际化能提高生产国际化的水平
  消费国际化拓展了企业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消费国际化意味着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偏好。在消费者日益追求消费差异性的时代,消费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需求多样化和生产规模化的矛盾。因为需求多样化意味着市场的分割,如果没有消费和流通国际化,一国被分割的小规模市场只能允许小规模生产。而在消费和流通国际化条件下,一国的小规模市场能和其他国家的小规模市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国际化的大市场,导致大规模生产的产生。这种大规模生产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是国际市场。所以,消费国际化能拓展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国际化水平。
  我国消费者消费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流通领域经营业态选择,商品流通过程的质量管理、商品安全和环保标准,以及流通政策和法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消费国际化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我国消费国际化水平提高的现实,我国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很多地方还存在与消费趋势不相符的地方。另外,居民收入地区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加大,制约了消费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些都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以解决。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刘东明 [标签: 费国 相关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制约网上团购消费者信任的关键因素
    我国的贫困标准向国际看齐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与模式分析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与模式分析
    酒店业国际化竞争中的中国式管理
    浅析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调研
    国际投资新趋势及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策略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有效途径的探索
    高尔夫服饰文化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影响
    国际化旅游管理(专升本)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浅谈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心理—对个体消费心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