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摘 要] 研究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应该在对国内外创新型区域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套综合的真正意义上的测度指标体系;才能探讨测度指标构建原则、结构框架、功能定位;才能对相关的创新型区域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包含社会、经济、人文、空间、资源、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伴生着复杂性、互动性、随机性。
  [关键词]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评述
  
  一、引言
  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成功的区域经济可以发现,资源主导的经济向创新主导的经济转变,基于市场的区域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不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创新能力、智力资源、区域环境和生产经营优势等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建设创新型区域是区域崛起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创新型区域建设正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政策工具,知识和创新在区域经济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应该将区域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相结合,研究特定时空范围内经济的创新问题,通过创新求得区域内经济的协调与快速发展。创新型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具体包括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培育和形成能够支撑区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基本任务。wWw.11665.COm创新型区域建设以创新型国家创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区域内的条件和能力来确定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架和建设重点。在资源和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陆续开始了区域创新工程的建设,创新型区域建设方兴未艾。但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与知识技术基础都不尽相同,实施区域创新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选择的战略都应有所不同。为了适应区域优化和个性化的需要,现在许多地区都在着手构建和培育本区域的创新体系。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创新型区域的研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有很大的相关,而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由来及理论渊源缘自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概念产生以后(freeman 1987;nel-son,1993)。英国的梅特卡夫(metcalfe)教授认为,以国家为单位来分析一个技术体系的动态图像可能太大了,因此“应该考虑一组特色的、以技术为基础的体系,其中的第一个以在一个国家地理和制度为边界,而它们之间又进行联结,支撑国家或国际创新体系的发展。”英国的库克(cooke)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迹。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和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cooke,2000)。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是产业聚集,最早注意到产业聚集效应的是英国的马歇尔。哈佛大学波特(porter)教授提出的cluster的概念(porter,1998)可以说是区域聚集效应的再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
  如前所述,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有很大的相关性,是因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由职能机构、组织和政策及其相互联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区域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它的要素既包括“看得见”的行为主体(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和政府等);又包括“看不见”的运行机制、政策和法规等。区域创新体系比国家创新体系呈现更多的特色制度安排,更强的产业、技术专业化,更明显的企业创新性,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层次。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主要制约因素有价值观念、制度框架、消费习惯、产业专有和自然禀赋等。这造成了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是构筑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核,也是区域经济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区域创新能力是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不是科技力能,也不是科技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如下5个方面构成: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产出能力。
  由于区域创新体系明显不同于国家创新体系,因此必须寻求不同的方法来评价。从评价的观点来看,区域创新体系最相关的方面是有关它们的大量隐性知识和情境特质(autio,1998)。fritsch(2001)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方法测量和比较了11个欧洲区域创新体系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r&d活动生产力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中心——边缘范式,的确存在显著的有利于r&d活动的聚集经济。riba vilanova和leydesdorff(2001)利用其提出的区域创新体系系统性评价模型对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创新体系还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体系。evangelista等(2002)通过深入分析意大利的创新调查数据,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区域创新体系只出现在一些界限分明的区域。在大多数意大利地区,系统交互以及相应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简直是太少、太弱,不能说明有创新系统存在。kyrgiafini和sefertzi(2003)调查了希腊成功实施欧洲区域创新计划的三个一级区域(即centralmacedonia、western macedonia和thessaly)创新体系的运行轨迹以及发生的各种变化。基于观察,该研究证实了借助这些创新计划实施的欧洲区域政策已经显著加强了参与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cooke等(2003)根据区域创新系统方法对北爱尔兰的创新绩效和创新战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虽然研发等创新投入的经费支出已经有所增长,但仍然存在大量的创新后进者。三类创新性企业在以风险投资为主导的基础设施支撑下正快速发展,并相互作用。因此,在新的区域创新战略方法中应将大力仿效这些公共支撑机构。此外,dong-ho shin(2002)对日本筑波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考察分析。niosi和bas(2003)分析了加拿大最大的两个城市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的生物技术区域创新体系。sang-chul park等(2003)对瑞典和韩国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详细考察了两国为创建区域创新系统所实施的各种战略。holbrook和salazar(2003)研究了加拿大这一特殊联邦政府国家的区域创新体系问题。
  总体看来,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下一些层面:(1)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2)关于r&d投资密度和回报率的研究;(3)关于知识经济测度的研究。
  
  三、国内研究现状评价
  国内关于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则有不同于国外的特点和背景。一方面,国内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有了明显的进步。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创新体系构建和创新能力评价。胡志坚和苏靖(1999)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主要由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构成区域创新体系基本构架的三大实体要素为:面向市场经济的科技资源,不断衍生和壮大的经营机制灵活的新型企业,新的经济政策与政府管理办法。黄鲁成(2000)认为,从“创新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的角度看,区域创新体系由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知识传播子系统和知识应用子系统构成;从创新的结构看,区域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构成;从创新的动态过程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研究与开发子系统、创新导引子系统(创新计划与战略)、创新运行与调控子系统(制度、规则和政策)、创新支撑与服务子系统构成;从创新对象上看,区域创新体系由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组织创新系统和管理创新系统构成。指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包括组织创新研究、创新能力研究、市场创新研究、创新扩散研究、制度创新研究、创新政策研究和创新策略研究。其中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关键是对要素能力进行分解,并确定权重,然后进行评价指标的计算。按技术创新线性过程模型,可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过程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点是“过程性指标”。刘顺忠和官建成(2002)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特点,并对各体系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根据各创新体系的特点和创新绩效,将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创新体系,提出了制定区域创新政策的建议。之后不久,他们又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创新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间没有相关关系,规模效益递增的区域较少。这说明,在我国增加创新投入虽然是当务之急,但是更应当注重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官建成和刘顺忠,200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2002、2003、2004-2005)中详细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各省、直辖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评价,并用相关年份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各省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区域创新的简单模型,但是没有详细描述该模型。关于创新能力评价,多以省、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明确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有关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显示出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证实了在继续提升东部地区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力培育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急性。关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方面,多以个别省市或地区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国内众多省市、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条件、问题,提出了规划方案,研究范围涉及到众多省市,甚至一些跨越省市的区域,其中以沪、苏、浙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东北三省、珠江三角区、京津唐城市群为代表。
  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最终依靠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各省市关于建设创新型区域、创新型城市的工作均被提到议事日程。一些省市按照区域、城市的特色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思路,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名义陆续发布了建设“创新型区域(省份)”或“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或“意见”,明确了创建“创新型区域(省份)”或“创新型城市”的目标。
  从现有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对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研究大多是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某一方面功能进行评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知识经济的测度,主要以世界银行和oecd的研究为代表,他们都非常重视创新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世界银行主要针对知识经济的模式对世界各国的总体创新体系进行测度。oecd国家在评价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主要是通过计量的方法评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oecd侧重r&d投入的各方面分析,比如公共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促进作用,r&d投入对促进生产率的增长,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二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主要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系列报告为代表,其中《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经济绩效五部分组成,其指标体系是以“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和增长率指标”来评价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三是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角度,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实现高效益的投入产出比。区域科技资源是区域内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以及科技组织资源等要素的总和,是由科技资源各要素及其次一级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全区域科技资源在全部科技活动的不同活动主体、学科领域、科学计划、行业部门、时空分布的分配与组合,就是科技资源配置。四是从微观层面对区域内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系统的反面研究其脆弱性(或从正面研究其合理度),得出一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以上分析表明,国内对创新新型区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技术创新模式、运行机制及扩散机理、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和科技资源配置研究方面,相关研究在内容上都是针对某一方面的,不能综合反映创新型区域的系统状况。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本质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没有一套成熟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理论和测度理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较为一致的专门测度创新型区域的理论和方法。
  另外,从现存的创新测度指标体系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体系的指标都集中在系统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果等方面,在测度形式上基本都是面向结果的综合评价,没有充分反映体系内部创新流动的指标和反映系统自身演化本质方面的指标体系,还没有从复杂系统角度进行研究的测度指标体系。现行的测度方法也多集中在系统运行机制的探讨和系统创新竞争能力计算方面,还没有一种测度系统自身演化的成熟测度方法,也没有较为一致的专门测度创新型区域的指标体系。
  
  四、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考虑重点研究如下问题:对创新型区域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探讨其产生渊源和理论构成;对国内外建设创新型区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共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综合的测度指标体系。在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的选择上,将充分考虑测度指标的相对稳定性、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关联度大小等因素,充分考虑r&d方面指标与非r&d方面指标相结合,创新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相结合,静态性指标与动态性指标相结合,既考虑现实情况,同时又关注发展性指标。在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功能定位上,使其行使监视器功能,为地方政府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将行使检测器功能作为上级区域评价与协调整个区域创新资源的重要参考;行使引导器功能,作为下级区域实施创新工程的标尺;选取有关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情况进行案例分析。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之所以将其作为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创新型区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它涉及面广,包含社会、经济、人文、空间、资源、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伴生着复杂性、互动性、随机性。它有些方面是可以精确计量的,有些方面只能作定性描述。如果采用主观定性评价,则随意性和主观性太大,容易以偏概全。而完全定量精确的测度对区域创新体系本身也是不具有实践意义的,因为,创新体系本身既有定性的成分又有定量的成分,是一个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体系;创新型区域建设的目标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因此其测度应该是一个多目标评价问题,是一个综合评价问题,而不是单项评价问题。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综合作用力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某个因素,但因素的综合作用过程怎样,一般是难以被了解的,更难以对其进行综合评估。还有,很多影响创新的因素是隐含的、潜在的,比如隐藏在人们头脑里的灵感、思想就不能用数据进行说明,甚至无法获得数据的。创新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数据来表示区域创新这一复杂的事件。所以其效能测度体系应该不只是包括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而应该全面反映创新型区域的各个结构层次,全面反映创新型区域的各项功能和作用;我国目前创新型区域建设才刚刚开始,知识和技术仍呈点状聚集在一些主要的大城市中,同时知识的流动性差,产业化程度不高。况且,创新型区域建设以提高特定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区域内的条件和能力来确定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架和建设重点。因此,调查某一区域的发展现状及潜力,建立一套测度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估该地区创新状况,并对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空间差异进行比较,进而为政府决策以及国家创新工程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是需要作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lundavall b-a.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m].london:pinter publisher,1992.
  [2]nelson r 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 [m].lon 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cooke p.introduction:origins of the concept[c].in braczyk,h.j.etal.(eds.),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 london:ucl press,1998.
  [4]niosi j,bas t.g..biotechnology megacentres:mon-treal and toronto regional systems innovation[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3,11(7):789-804.
  [5]radosevic s.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determinants,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transfer,2002,27(1):87-96.
  [6]riba vilanova m,and leydesdorff l.why catalonia cannot be considered as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j].scientometrics,2001,50(2):215-240.
  [7]cooke p and heirdenreich,medite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role of governancein a globalized world[m].ucl press limited,1998.
  [8]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
  [9]胡志坚,苏靖.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1999,(6).
  [10]胡明铭.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建设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9).
  [1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解读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5).
  [12]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1).
  [13]官建成,刘顺忠.区域创新机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2).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鲁兴启 [标签: 创新 区域 测度 指标体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管理理论演进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趋势
    新型逆流式露点蒸发冷却器的分析研究
    新型电力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探究与分析
    在创新中彰显价值 在凝聚中显现作用
    “三集五大”架构下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创新
    不断推动钾肥分公司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加强档案管理 创新工作理念
    浅谈怎样创新高中英语教学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方法创新的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启示与
    面向学术创新的高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