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工商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战略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企业研究论文
论员工持股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员工持股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应用。自上世纪50年代员工持股问世以来,员工持股就受到各国企业的欢迎。本文首先介绍了员工持股制度起源以及概念,并简略介绍了其在各国应用的情况,然后就员工持股计划中的热点问题: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关阐述,具体以金地集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公司的销售收入与总资产报酬率的增长变化情况和其与同时期同行业的对比情况说明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在本文最后两部分,对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实施的重要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员工持股,金地集团,绩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 receiv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is utilized in china. since esop was born in 1950s, it is welcomed in many countries. the essay describes the origin of the esop, its conception and its state in the wor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op and performance has been a focus, and golden ground group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former relationship.
the significance of esop in china and some problems that exist now a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key words: esop, gold ground group, performance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回顾••••••••••••••••••••••••••••••••••••••••••••••1
三、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2
四、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
五、金地集团实施esop的绩效分析•••••••••••••••••••••••••••4
六、我国现阶段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意义•••••••••••••••••••••••7
七、我国的员工持股存在的问题•••••••••••••••••••••••••••••••8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9

一、序言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简称 esop)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它是一种使员工投资于雇主企业而获得长远受益的员工受益计划,或者说它是一种使员工成为本企业的股票所有者的职工受益机制。WWw.11665.cOm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制度优势,使得这种员工持股模式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开来。截止到 2000 年,欧洲、亚洲、拉美和非洲已经有超过 50 个国家在推行员工持股制度,大部分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尤其以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员工持股计划开展得最为成功,其理论基础和制度设计都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善。
本文主要介绍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以及其在各国应用的情况,并对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具体以金地集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公司的销售收入与总资产报酬率的增长变化情况说明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员工持股计划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阐述。

二、文献回顾

员工持股计划产生于50年代的美国。从理论起源上,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源于路易斯•凯尔索(louis kelso)扩大资本所有权的思想。他认为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使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如果资本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产权集中,则经济发展的好处将主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将不能分享到资本主义的好处,这将造成严重的分配不公,从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凯尔索等人希望能建立起使资本主义所有权分散化的新机制,使人们都有可能获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这两种收入,并能以某种方式使大多数并不富有的人得到一定数量的资本,从而拥有一定的生产性资源。事实上员工持股计划迎合了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这也是员工持股计划得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esop),在国外指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工会的持股会(或信托机构等中介组织)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要设立一个员工持股计划,首先要建立一个信托基金,由信托基金会拥有企业或股东以股票或现金提供给职工的资产,并用这些资产购买企业的股票。管理信托基金会的受托管理人可以是银行或信托公司,或是与企业利益不相关的个人、公司管理者或一般员工。自20世纪50年代esop在美国问世以来,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外员工持股制度主要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新办企业采取员工持股的方式;二是现有公司股权结构改变时选择员工持股制度,如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大型股份公司遗弃或改组其子公司等。据有关资料,从1974年起,美国esop的数量有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增长,从1975年到1984年,由1000家增长到6000家,平均每年增长22%。美国实行全员持股的公司有17000多家,其中至少有1000家企业的大股东是全体员工;在超过1/4的“财富500强”企业中,员工持有10%以上的股份。继美国之后,德、法、英、日等西方国家也把esop作为重新安排产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加以实施。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职工持股计划,它在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实行的都很普遍。就1989年日本公司的职工持股情况看,在全部上市的2031家公司中,有1877家实施了职工持股制度,占92.4%的比例,实施企业职工持股会持股的份额达到总份额的0.88%,实施企业职工加入持股会人数比例为45.4%。在此之后的几年中,esop在日本又得到了较快的发展。esop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其发祥于浙江温州、台州及山东周村等地的股份合作制,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许多中小企业改制的普遍和首选形式。这可以看作是员工持股在我国发展的雏形。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制度已在我国股份制企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在证券市场形成之初,便采用向本公司职工发行内部职工股的方式,增强职工对公司的责任感。1994年以来,职工股配售比例为公众股的10%,纳入新股发行额度,并在配售6个月后上市。

三、员工持股计划的类型


总的来说,员工持股计划有非杠杆和杠杆两种类型。非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是指公司每年向该计划贡献一定数额的公司股票或用于购买股票的现金。这个数额一般为参与者工资总额的15%,当这种类型的计划与现金购买退休金计划相结合时,贡献的数额比例可达到工资总额的25%,这类计划的特点是:(1)由公司每年向该计划提供股票或用于购买股票的现金,职工不需要任何付出。(2)由职工持股信托基金会持有职工的股票,并定期向职工通报股票数额及其价值。(3)当职工退休或因故离开公司时,将根据一定年限的要求相应取得股票或现金。杠杆型的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是利用信贷杠杆来实现的,涉及信托基金会、公司、公司股东和贷款银行四个方面。首先,成立一个esop信托基金会,然后,由公司担保,由该基金会出面,以实行员工持股计划为名向银行贷款购买公司股东手中的部分股票,购入的股票由信托基金会掌握,并利用分得的公司利润及由公司其他福利计划中转来的资金归还银行贷款的利息和本金。随着贷款的归还,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将股票逐步转入职工帐户,贷款全部还清后,股票即全部归职工所有。这类计划的特点是:(1)银行贷款给公司,在由公司借款给esop信托基金会,或由公司做担保,由银行直接贷款给信托基金会。(2)信托基金会用借款从公司或现有股票持有者手中购买股票。(3) 公司每年向信托基金会提供一定的免税的贡献份额。(4)信托基金会每年从公司取得的利润和其他资金,归还公司或银行的贷款。(5)当职工退休或离开公司时,按照一定条件取得股票或现金。

四、员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据美国的一项专题调查证明,实行职工持股的企业与未实行职工持股的同类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高出30%左右,利润大约高出50%,职工收入高出25%-60%。美国许多学者也研究了职工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认为职工所有权实现了职工的广泛参与,确定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劳动者利益的提高(rooney,1992;park and song,1995)。库姆哈克和顿巴(kumbhaker and dunbar,1993)以及肯特和克鲁特(conte and kruse,1991)发现了公司绩效与职工持股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发现正规的利润分享计划对公司的绩效的影响大于esop的效果。然而,也有学者(ducy等,1997)认为esop与公司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这种混合的结果可解释为先前的研究把esop作为一个虚拟变量,存在或减少,而没有考虑到esop对退休金的影响.茅尔丁(mauldin,1999)认为,由于建立esop的目的不同,使企业绩效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别:为职工的利益而不是明显的融资目的的企业,职工的利益有显著的增加;而那些主要为融资原因建立esop的企业,职工的利益显著的减少。因此,只要是真正从人力资本产权的经济利益出发,员工持股计划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国不少学者都对职工持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职工持股的实行能够有效地促进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杨杜,2000年;詹凌蔚、林凌,1999年;赵立新,2000年)。程和邱(cheng and qiu,1998)实证研究了在中国制度环境中契约安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利用全国200家乡镇企业在1985-1990年的财务数据,在双向道德风险条件下强调地方政府的努力的潜在重要作用,建立计量模型来解释为什么利润分享制比定额利润制可以产生更好的刺激并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乡镇企业从利润分享制过早转向定额利润契约也许是造成后期效率下降的原因。
王斌(2000)依据中国股份制信息评价中心1996和1997年3184家非上市企业的统计资料,抽取1996年396家和1997年383家企业进行职工持股试点的企业作了一定分析,研究表明,职工持股促使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所提高。他按内部职工持股占企业总股本的比例把企业分成4组,即第1组0<s≤2.5%,第2组2.5%<s≤10%,第3组10%<s≤20%和第4组20%以上。企业职工持股比例在20%以上的企业,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都明显高于前3组(表1)。该研究不足之处是,并没有发现企业绩效与内部职工持股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虽然我们根据表1中最后一栏的平均每股收益(y),可以大致的出一种正相关关系,但平均净资产收益率(x)并不存在这种关系。
表1 非上市公司职工持股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抽样统计表

注:s为职工股占总股本比例,n为企业数量,x为平均净资产收益率,y为平均每股收益。
同时,王斌对1993-1997年上市公司中发行职工股与其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是上市公司中发行职工股的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随着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提高,而且这种趋势是十分明显的。他进一步把1993-1997年上市公司及发行职工股的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做了对比研究。从表2可以看出,除1994年外,其余各年含职工持股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都高于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尽管两者的这一指标是逐年下降趋势。
表2 1993-1997年全部上市公司与含职工股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注: r1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r2为含内部职工股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最终结果是,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含有内部职工股的企业绩效高于不含内部职工股的企业。
与上述研究相比,另有学者对10家改制的职工持股企业(非上市)的绩效进行的调查分析表明,改制企业的绩效都比改制之前有很大的改善。如表3所示,10家企业在2002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3.00%,每股收益平均为0.246元。考虑到影响改制企业绩效的因素很多,如剥离了不良资产、甩掉了社会包袱等,这些无疑都会提高企业的绩效。但是,改制企业在土地使用上比原国有企业支出的多,也得不到政府的补助。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无法单独的精确计量职工持股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只能从产权激励机制上来讲,职工持股制度无疑推动了国有企业产权进程,稳定了职工与经营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从而有可能带来效率改进。
表3 10家非上市职工持股企业2002年盈利状况
 

五、金地集团实施esop的绩效分析


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月的“深圳市上步区工业村建设服务公司”,当时只是一家既执行企业功能又执行部分政府职能的公司,主要从事深圳市福田区最大的工业区上步工业村的规划、建设及管理。1993年1月,公司取得了地产经营权,公司转变为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1995年,金地集团推行以内部员工持股为特色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因此业务大幅增长。2001年4月,金地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04年6月,金地公司内部员工股份允许上市流通。金地集团现在是中国建设系统企业信誉aaa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一级资质单位。集团已拥有多家控股子公司。
员工持股制度实施前后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
金地集团在1991-1994年期间,企业的经营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1995年-2004年这段时间内,随着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行,制度变迁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十分积极,是经营管理绩效提高的主要源泉,企业的销售收入持续、快速提高,总资产报酬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图比较直观地看出。
 
图1 金地集团1991-2004年销售收入图
数据来源:金地集团1991-2004年对外公布财务报表
 
图2 金地集团1991-2004年总资产报酬率比较图
数据来源:金地集团1991-2004年对外公布财务报表

从图1、2上的数据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员工持股制度实行前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报酬率的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在员工持股制度实行前,公司的销售收入一直徘徊在1亿元之下,而员工持股制度实行后,销售收入呈几何级数高速增长,从1995年的1.2亿增长到2002年的9.8亿,增长了8倍左右。在销售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总资产报酬率一直维持在14%以上的水平。这说明员工持股制度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十分显著。如果我们结合深圳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与金地集团进行比较分析,则更能说明问题。
纵观深圳市的房地产发展,表现了随经济变化周期波动,其波动的频率一般为5-7年为一个周期,房地产市场的总体发展呈周期性的上升趋势,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1980-1985年是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的萌生阶段,为房地产市场的第一个波动周期。该阶段的特点是外商投资的需求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一阶段深圳经济特区首先在我国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使土地使用权商品化,形成了地产和房产有机结合的房地产市场雏形。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这期间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此时期的房价为500-1800元/平方米之间,各类房屋之间的价格都相差不大。86、87年的竣工面积(住宅)为97.37、84.80万平方米。
1986-1993年为房地产市场的形成期。此时期的特点是私人投资和投资带动市场,为房地产企业的暴力期。
1994年-1996年为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这一时期市场表现为房地产供大于求,价格呈现下跌趋势,有的与高峰期相比跌幅达4成,一般都在20-30%左右。
1996年以后,房地产市场进入成熟期,住宅市场逐渐走向规模化。
表4是1995-2004年深圳市房地产业的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房地产信息网(1991-2004年深圳市房地产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金地集团成立于1988年,1989年正式开始经营运作,其发展历经深圳市房地产业发展的后三阶段。因为金地集团从1995年正式开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因此,我们重点比较1995-2004年间,深圳市房地产行业和金地集团销售收入的变化。金地集团1995-2004年房地产业的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情况如下表5所示:
表5 金地集团房地产业的销售面积和销售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金地集团网站
从表中我们分析的结果是:深圳市房地产业在此期间年销售增长率平均为11.6%,而金地集团在此期间的年销售增长率平均为34.7%,比同行也的平均水平高出23.1个百分点。金地集团的超常规发展,我们认为是建立员工持股制度所产生的一次性突发效应在六年内的释放。这一时期销售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员工持股制度的实行。因为在相同的行业背景下,我们认为劳动、资本投入增长以及技术进步水平都是基本相同的,11.6%的水平代表了统一区域所有企业的增长水平,而金地集团在此期间超出的部分即是员工持股制度实施的作用。在相同的行业背景下,还可以剔出诸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状况变化、政策变化、例外事件等等因素的影响,反映出该行业所有企业经营的平均水平。
从1995年到2004年,在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以后这段时间,金地集团的资产规模增长了1000%,在资本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远高于同时期深圳市房地产业8%的平均水平。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仍能维持高水平的收益率,体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员工持股制度实行前后收益状况可以看出,正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使企业的经营绩效了有了根本提高,获得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我国现阶段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意义


员工持股计划体现新的企业制度改革思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在人们头脑中的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产权结构的单一,主体虚位的问题。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改革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 有利于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改革
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企业制度。1993年至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中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比例高达65%以上,这表明了所有者缺位现象和国有股一股独大。主体缺位造成企业的经营者和职工责任心不强,存在道德风险。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直接后果是各种投资、生产等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策,完全受政府的长官意志控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缺乏在竞争中所需具备的自主性与灵活性。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则有利于逐步削弱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干预,从而实现政企分开,同时也有利于国有资产的资本运营,并对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有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有者缺位”。通过实行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企业激励和分配体系的改革,用利益资产纽带把员工,经营者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国有资本如何从部分领域退出是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问题,通过员工持股可以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按照员工持股合理合法的分配给职工,同时也解决了国有资本的退出问题。
(二) 有利于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过去曾经试图用公司制改造的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但这并没有改变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从产权的归属来看,当上市公司的社会公众股增加时,职工的“雇佣”意味更浓。实行员工持股计划,通过买断、置换国有资产使员工持有本企业股份,可为企业内部引入全新的动力,有利于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塑造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
对于所有制改革、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意义,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三) 有利于激励与约束员工行为。
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这样的后果是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将职工包括工资、奖金等的个人利益和公司资产增加的长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员工更加关注企业的发展状况,具有了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 有利于解决现阶段的需求矛盾问题
我国目前存在着两大矛盾:居民储蓄总额及储蓄增长率长期居高不下,缺乏有效个人投资途径和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受到影响的矛盾;企业急需高素质人才和因资金缺乏无法吸引足够人才的矛盾。实行员工持股可以从资金和激励两方面解决这一矛盾。
(五) 员工持股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改革的思路是放权让利。过分强调了对国家利益的保护,从而忽视了职工的切身利益,导致放权让利步子越快,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越严重,企业经营短期行为愈来愈普遍。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改革没有解决职工和经营者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切度问题,他们关心的只是短期收益。由于不拥有企业的股权,他们缺少关心企业长期利益的内在动力。员工持股则把国有股权和经营者、员工股权捆在一起,通过经营者和员工股权的利益实现,来实现国有股权的价值。员工持股自然会增强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自然会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依据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国有股的保值增值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六) 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
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的资料都证明职工持股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员工持股优化了劳动者和资源的结合方式,促进了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用职工内部自发的、直接的、多层次的、监督和约束,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代理成本。对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我国的员工持股存在的问题


员工持股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弊病。相反,由于操作的规范性、企业员工的素质以及外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员工持股制度倒成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障碍。
(一) 员工持股引起的股权分布过散或比例过高的情况,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
在有些实行合作制的企业里,平等出资,共同经营,“人人拥有平等的投票权”,常会使得企业的决策表决权相对分散,难以集中有效地做出决策,起不到激励和约束作用。而且,分散的员工股也使得员工之间达成协议的成木过高而难以真正参与企业管理。而员工持股比例过高又会强化“内部人控制”并对外部股东形成歧视。内部股东利用“内部人”拥有企业的大量信息的优势为自己牟取好处,从而造成内部股东的道德风险。同时员工过度持股会再次形成企业封闭的产权体系,严重时会导致企业产权凝滞,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时在法律方面存在不少障碍,特别是在税法方面。
职工个人若牵涉到证券的交易,不但要缴纳证券印花税还要为所获的资本利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与员工持股计划中让职工逐渐用股息、红利缴纳个人所得抵偿股权价款和分享股权收益的目的背离,由此压抑了计划实施的积极性。我国至今没有一部法律明确对员工持股制度做出相应规定,《公司法》也没有相对应的条款。在关于员工持股的立法中,绝大多数是地方性立法和部门规章,其效力层次明显偏低,缺乏权威性。如在内部员工持股比例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25%,其中公司职工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拟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本总额的10%”。而深圳市《关于内部员工持股制度的若干规定(试行)》则规定,员工持有股份总额不超过企业总股本的30%
(三) 认股资金来源问题在我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美国为推行职工持股计划采用了贷款扶持等多种手段,而在我国通过向银行贷款缴纳认股资金却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银行要考虑贷款风险。而许多企业经营前景不明,不符合贷款条件。另外,我国员工工资普偏低,员工积存资金有限,难以一次性付清认股资金。这大大制约了员工持股计划。
(四) 员工持股福利化倾向严重。
员工持股本来是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目的,通过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使企业绩效得到提到,这是符合企业股东利益的。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员工持股一般是以配送或低价出售的方式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的,因此有过分的福利化倾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1994年2月.原国家体改委、国务院证监委制定了《关于社会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向职工配售股份的补充规定》,强调社会募集公司应在国家批准的股票发行额度内,按不超过10%的比例向职工配售股份。但事实上,这里的“向职工配售股份”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员工持股”,而是作为一种优惠,低价位出售给职工,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公司法规定内部职工股在公司股票上市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通过市场进行变现,而职工购买的内部职工股与上市后的股票市场价格有较大的差价,职工往往在公司上市之后很快将手中的职工股抛出变现,无形中助长了上市公司视职工股为一种福利手段。
(五) 不规范的外部环境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旧观念的影响我国法制法规的不健全等原因,员工持股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许多企业的员工持股并没有真正遵循自愿的原则,许多企业强迫员工“带资就业”,把“上岗”与“入股”联系起来。这种做法不仅束缚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要素优化重组,而且是对劳动者利益的极大侵害。劳动者作为企业的雇员,其经济利益主要体现在工资上,他们不需要承担各种市场风险,也不应该承担企业在前期形成的各种不良债务。而企业的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把国有企业在前期形成的不良债务以股权的形式卖给本企业的员工,以此来剥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强迫劳动者分担企业的市场风险。因此,这不是在促进劳动者成为企业的“主人”,而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一种侵害。而且,由于股票市场发育的不成熟,投机行为和心态充斥整个市场,使得企业员工的努力程度与企业的业绩并不能真正形成直接联系。这此都使得员工持股制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除此之外,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实行员工持股的条件,却心存攀比,盲目实行,只是为了追求改革而改革,不考虑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结果可想而知,造成了缘木求鱼的后果,反而影响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 王阳:《从员工持股到管理者收购》,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2. 郭东杰:《公司治理与劳动关系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81页
3. 封文丽:《上市公司实践与体系构建》,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82页
4. 金地集团网站
5.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mployee ownership
6. 孙锋 王霞:“员工认股权计划会计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0年第11期
7. 李昕:“员工持股计划”, 《中国劳动》,2000年9期
8. 顾馨耘:“员工持股计划:理论溯源和我国推行意义”,《上海综合经济》,2004年11期
9. 李东 丁楠:“员工持股在我国运作的问题和对策”,《前沿》,2005年2期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未知 [标签: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维——员工第一
    网络教育中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研究
    关于开展青年员工职业生涯指导的实践与探索
    略论酒店员工职业心理素质提升路径
    浅谈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管理研究
    建立虚拟培训组织有效开展员工在职培训
    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浅探析
    建立虚拟培训组织有效开展员工在职培训
    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管理浅探析
    浅谈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控制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体制研究
    浅谈酒店员工高流失率的控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