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财务管理论文 >> 其它财务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融资决策论文   财务分析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财务控制论文   财务基本理论论文   其它财务论文
流动性
[摘要]流动性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志,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往往会忽视公司的财务风险,只要不关系到生存问题,流动性问题也往往不被认为是一个问题。金融危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流动性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存在于企业日常经营和投资决策中。尽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不能直接告诉我们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但是,这两个指标却告诉了我们企业在静止状态下的流动性状况,即一旦外部条件恶化,企业发生支付困难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必须时刻关注流动性问题。
  [关键词]流动性;财务风险;规模
  
  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和恶化使得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倒闭、裁员、减薪几乎天天见诸媒体,经济数据的不断恶化令人们越来越担心:我们的企业还能活得下去吗?
  提起生存法则,自然让人想起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市场的残酷竞争中,我们看到的只是胜利者的喜悦和动人的故事,似乎足够大、足够强就是胜利的法宝。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似乎又不是这么简单。雷曼不足够大吗?破产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不足够大吗?但在等待政府的救济,或者等待死亡。如果不是这场危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他们也会面临生存危机,也会破产。大到不倒(too big to fall),看来并不是法则。
  如果说仅仅是场意外,让很多企业无法持续,那么,只要在正常经济环境中,那些面临倒闭的企业就都仍然是市场中的强者。然而,经济周期却像四季更替,周而复始,何时是正常经济环境?企业总是在波动的经济环境中生存,这场危机显然不是意外,不同的只是今天的衰退来得更加猛烈。Www.11665.CoM
  当然,危机过后,总有企业能够生存下来。那么,活下来的是哪些企业呢?产品有竞争力、利润率高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管理规范的,等等,都可能是生存的理由。其中,往往被人忽视的是,能活下来的企业都是能够渡过财务难关的,也就是财务健康的企业。就财务风险而言,财务健康的企业实际上就是保持良好流动性的企业。这个判断似乎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是,做得好的企业却不是很多,很多企业在日常经营和重大决策方面,流动性风险往往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一、危急时刻的流动性
  
  要渡过难关,首先要保持流动性,甚至不惜代价保持流动性。能收回来的,尽可能收回来,能今天收回来的,就不要明天收回来,所谓清理应收账款;能卖掉的商品,尽快卖掉,甚至不计损失也要卖掉,所谓清理库存。能省则省,压缩一切开支,保留现金。如果对流动资产的紧急处理还是不能保持流动性,就要不惜出售资产。死掉的企业,往往是舍不得坛坛罐罐,最后性命不保。典型的例子就是雷曼。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宣布破产前三天,雷曼是有机会保全性命的,可是,ceo认为收购价格太便宜,并自信能够等到买家提高价格,不幸的是,雷曼等到的是死亡。
  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所有资产都不会按照正常市场条件来定价。1934年11月,切斯特·约翰逊美术馆因破产而拍卖资产,毕加索的《超级派对》以400美元出售,胡安·格里斯的一幅画只卖了17.5美元。2008年3月18日摩根大通收购危机中的贝尔斯登只用了2.36亿美元,不到贝尔斯登市值的1/10。
  应对流动性危机,第一是变现,第二还是变现,损益是不重要的。
  每个企业为保持自身的流动性而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流动枯竭。所以,企业改变信用政策、压缩投资、银行惜贷往往被指责为不负责任。假设,如果人人都有信心保持原来的消费水平,企业保持正常的生产水平,甚至适当增加投资,银行正常贷款,就不会出现市场的流动性问题,雷曼也就不会倒闭。遗憾的是,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触发市场危机的事件,看起来是偶然的,实际上是必然的,并且存在深刻的背景。一旦经济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范围的流动性问题。单个企业试图抗衡这种系统性的流动性危机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保全自己。比如,宝钢在2008年8月25日率先下调10月份钢材的出厂价,随后10余家钢铁企业陆续降价。尽管宝钢降价有竞争的含义,但是,保全自己的效果是明显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枯竭,同样也是各个金融机构保全自己性命的必然结果。
  
  二、日常经营的流动性
  
  流动性危机不仅仅发生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时期,即便在经济繁荣期,一些企业也常常出现流动性危机。日常经营出现流动性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企业决策层不重视流动性问题,比如流动资产的管理,使企业常常处于流动资金紧张状态中。有些企业领导甚至埋怨财务主管:“十个瓶子九个盖,就看你会盖不会盖”。
  很多企业对流动资金紧张习以为常,殊不知,流动资金紧张本身就是一个流动性问题。流动资金紧张不仅仅表现为购买原材料、支付日常开支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表现为拖延到期债务,拖欠工资、拖欠水电费、拖欠税、拖欠货款,甚至于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偿还银行债务。最近,纳斯达克前总裁麦道夫的欺诈案,实际上也就是拆东补西,危机到来,再也无法维继。
  克服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需要加强日常经营的流动资金管理,如应收账款、存货等。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表象。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大,规模过大,流动资金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过快通常与企业决策层的乐观和壮志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决策层往往容易过于乐观,目标也随着越来越高,风险意识渐渐淡薄,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扩张陷阱,欲罢不能。
  规模扩大过快,必然导致资源紧张,其结果就是资产负债率的快速上升,企业在规模扩张中慢慢地失去了债务空间,流动性缺乏越来越明显。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企业便很容易出现资金断裂问题。高杠杆(高负债)虽然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是风险很大。比如,雷曼破产前一个季度的总资产约7000亿美元,净资产只有280亿美元,对于这种财务状况的企业,命悬一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一旦金融市场流动性出现闪失,企业的性命就成问题。更有甚者,一位叫harry maclowe的纽约房地产商人在2006年用自己的5000万美元在纽约市买了70亿美元的商业房地产,其借款全部来自于德意志银行,杠杆比例高达100多倍,有人警告“madowe这样的借款人最大的能耐就是能够借到一大把钱,然后永远都还不了”。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债务空间的重要表现。债务空间是财务弹性的重要体现,没有债务空间的企业,外部环境的任何波折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在任何时候,企业都必须保持恰当的债务空间,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保持债务空间,需要有效管理流动资金,更需要控制扩张的欲望,以流动性风险的边界控制扩张规模。

  三、反周期的流动性
  
  实践证明,经济周期总是会周而复始的发生的。为了降低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政府总是会采取一些反周期的财政和金融措施,如萧条时减税、降息、增加政府支出。
  尽管反周期措施能达到一定效果,提高人们的信心,可是,投资和市场信息之间总是存在时间差。市场不好的信息传递到生产领域并作出减少投资、压缩规模的决策,存在一个时滞;同样,市场好的信息传递到生产领域并作出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的决策,也存在一个时滞。虽然时滞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但是企业是否也可以采用反周期的方式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呢?现实不是这样,不然类似套利的反周期办法就会完全克服经济周期的波动。
  可见,产生经济周期的原因并没有被人类所深刻认识,要克服它,就更加困难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常见的并不是反周期的行为,更多的是在萧条时压缩规模、出售资产、降低库存,繁荣时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增加存货。企业决策者和政府管理者总是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2006年前后,我国普遍存在电力短缺,于是有人埋怨政府1998年禁止建设新电厂的决策,2006年开始,政府大规模扩大电力投资、增加电力供应,可是,2008年下半年开始逐渐出现电力过剩的现象,预计2009年电力生产将严重过剩。
  截至目前,人们不仅不知道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也不了解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正如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一样难以预测。如果企业试图采取反周期的行动,就需要对周期波动的幅度作出判断,否则可能酿成大错。
  历史上也有在经济低迷投资房地产而获得巨额收益的,不过都不是房地产的专业人员,而是从事皮货、零售的人。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企业的流动性相对较好。可见,采取反周期行动的企业需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即便是时机不恰当,也不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命。
  
  四、企业流动性的谨慎估计
  
  仅仅从会计账面数字看,企业往往高估自己的流动性状况。一般而言,企业的负债都是刚性的,并且普遍存在被低估的现象,而资产则是有弹性的,普遍存在被高估的现象,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被低估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则是被高估的。
  尽管企业对其客户的信用评价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普遍是乐观的。授予客户信用并发生应收账款时,企业通常认定是不会发生坏账的。但是,由于受到销售人员的业绩激励以及信息不完整等因素影响,发生坏账几乎是不可避免,只是坏账估计的比例高低不同而已。
  存货的增加显然表明企业对未来的市场状况存在乐观估计,即便存货管理很好的企业,也难免因为乐观而增加存货。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在经济繁荣时企业增加原材料存货的可能性更大。
  以宝钢的存货为例,自2005年以来,宝钢的存货一直是增加的,从2005年底的259亿元增加到2008年中期的483亿元。尽管宝钢的销售收入一直呈增长趋势,存货的增加也显然表明宝钢对未来市场情况的乐观估计。到2008年第3季度末,宝钢的存货增加到620亿元,对不锈钢产品和原材料计提减值准备9.9亿元。
  从现金流量表看,宝钢2007年末的现金余额为151亿元,现金净流入195亿元,平均每个月的现金净流入16亿元,应当不存在流动性问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宝钢平均每个月经营活动需要支付的现金167亿元,年末的现金余额还不足以满足一个月的现金需要。从资产负债表看,宝钢的流动比率1.22,速动比率o.55,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如果外部的流动性一旦出现困难,宝钢的流动负债将面临清偿问题。可见,宝钢的流动性状况并不是很好。由于宝钢的资产负债率只有50%,留有较大的债务空间,从这意义上讲,宝钢的流动性不至于出现灾难性的危机。
  中石化的情况则不同。2007年末,中石化的现金余额为83亿元,现金净流量1016亿元,平均每个月的现金净流入85亿元,似乎不存在流动性问题。然而,目前“中石化集团的现金流非常紧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以这些数据判断中石化的流动性没有问题是基于中石化持续经营的正常状态的,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中石化的流动状况也随之变化。中石化2007年末流动负债的总额为2617亿元,流动比率为0.69,速动比率为0.25,尽管指标很差,但是正常经营条件下就可以按期偿还巨额的流动负债。可是,从静态角度看,流动资产并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可快速变现的速动资产只是流动负债的1/4,中石化偿还流动负债只能依靠不断的现金流入和短期融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失去了融资来源,中石化肯定会产生支付困难。2008年第3季度的数字证明,中石化的流动状况恶化了,流动负债增加到3372亿元,增长29%,2008年前3-个季度现金净流入为34亿元,偿还流动负债显然出现了困难。如果没有政府补助454亿元,中石化的流动状况更加糟糕。当然,中石化的现金状况与政府对成品油价的控制和2008年上半年原油价格上涨有关。
  由上面两例,我们大致可以对一家公司的流动性作出谨慎估计,并推断是否可能会发生清偿困难。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当高于教科书的经验数据,资产负债率保持在60%以下。在持续的正常经营情况下,很难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得出流动性状况的信息。但是,假定出现外部环境的意外,如市场恶化、紧缩政策、竞争加剧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告诉我们企业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并且资产负债率也会快速上升。
  企业控制负债规模,保持恰当的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意味着企业利用的资源将受到约束,发展速度将受到影响。由于流动性涉及到企业的生存,速度慢一点、步子稳一点,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的发展,在外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夏冬林 [标签: 流动性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辨识准则研究
    流动人员管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探讨
    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浅谈企业人才流动的行政管理
    高等学校科研流动岗位人员聘用管理工作的几
    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流动风险分析与控制
    高等学校科研流动岗位人员聘用管理工作的几
    建筑施工企业员工流动风险分析与控制
    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创新管理
    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创新管理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管理研究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的管理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