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略论小说批评的第三种视角
内容摘要:《论小说性修辞》探寻一种小说批评的“第三种视角”,将“小说性”作为一种修辞资源,从语用学出发,通过严谨细致的分析,探讨叙事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关键词:理查·沃什《论小说性修辞》第三种视角
  
  《论小说性修辞》用一种新的视角为叙事理论提供继续生长的推动力。作者理查·沃什坚持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前提,以实用主义与严谨分析为准则,从语用学出发寻找小说批评的“第三种视角”,力求将叙事创作及其受众之间的交流形式加以规整。整部著作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以一种新的修辞视角看待小说性的这种文学批评方式;第二部分包括从第二到第五章的共四个章节,全力解决叙述理论的核心概念,诸如第三章就是以修辞学视角来考察俄国形式主义的故事原材料的概念,并维护其语用学价值及与虚构作品的密切关系;而第五章则以大段的篇幅阐释了小说这种虚构性交流模式作为一种符号学解释的修辞艺术;第三部分则以第六章到第八章来举例说明作者以“小说性”作为考察虚构作品的一种新角度的合理性。
  作者认为,这部同样从修辞角度进行小说批评的著作,容易让人联想到著名学者布斯·韦恩的经典著作《小说修辞学》。尽管作者承认自己的研究深受布斯的影响,但他不希望读者们将两部著作混为一谈。他接受布斯的某些核心概念,如展示与讲述、戏剧化叙述者、不可靠的叙述等,但理查也注意到布斯理论的某些有失偏颇之处,如布斯在探讨问题时过分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而轻视“文脉性”等(5)。叭‘它是关于小说性修辞功能的一本著作,可以被看作是关于小谠l生的主要规范、原则、机制乃至构成要素的专题著作。WWW.11665.Com”总之,它仅仅是一本“论及小说性”的书(5),而非完全系统概之的著作。
  “小说修辞学”在布斯的理论中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小说中的修辞”,另一个是“小说的修辞”。而理查教授毅然地跳脱出原有的框架,以“第三种修辞学视角”(6),颠覆布斯的将修辞作为某种可供使用的表现手法的观念,而将小说作为理解整个文化话语的特有方式。所谓的“第三种视角”是针对布斯等前辈批评家们的传统批评视角而言的。传统的视角有两种:其一,是以作者评论的形式展开,从小说出发探寻其与修辞学的关系;其二,是将这种叙述交流行为作为整体艺术来看待,从修辞学出发来考察小说的意义。而理查教授认为这两种视角实际上都是以小说与修辞的双向关系而获得的视角,且都力求将虚构世界强加于读者的同时引发读者与小说的某种道德关联。而他认为,严格地说来,整个文化体系都以“小说性”,或者称之为“虚构性”作为一种潜在的修辞技巧,因此他选择“第三种视角”,即以“小说性”来探讨其与修辞的关系。当人们习惯于布斯理论中圃于探讨小说与修辞二者的双向关系时,本书的作者选择“从原有框架之外来看待小说”(6)的这种视角则显得极有创见。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即虚构话语必须有一个正式的本体论框架。尽管这些研究有着某种存在的理由,但作者仍毫不留情地对此颇有微辞,因为在这种观点下催生出的是一种过于简单的二元论研究视角——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内部视角倾向于集中研究叙事个案,而外部视角则过分关注“读者的反应批评”而忽视其它。显然这种二元论视角是作者所并不赞成的,因而他选择以语用学的方法来消除前二者的弊端,构建小说批评的“第三种视角”。
  布斯理论的核心“小说修辞”,指的是“作者通过作为技巧手段的修辞选择,构成了与叙述者、人物和读者的某种特殊关系”,“该书并不去探讨我们通常理解的措辞用语或句法关系,而是研究作者叙述技巧的选择与文学阅读效果之间的联系”(布斯3)。理查在着手小说批评理论研究时,借鉴了这种跨学科的独特视角,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叙事理论进行探究,即认为信息的成功传达需要的是“上下文”或者“文脉性”提供的知识。他在第一章中即把叙事虚构性作为主要话题,讨论了指涉理论对于虚构世界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重要意义。结构主义批评家们认为所有故事都由成规和想像构成,他们力求探寻存在于虚构性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成规,试图解释语言、社会和头脑如何有助于文学成规的形成。而结构主义恰是作者理查教授所强调的研究前提,可见,“指涉关系”是本书的理论基点。
  《论小说性修辞》中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竭力强调“小说性”与“小说”的严格区分。“小说性”在他看来,几乎是所有叙事文学内在固有的特质,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在一些非虚构的叙事文学中都有所体现。将“小说性”看作是一种修辞资源,那么不难发现它不仅为叙事文学提供了制造“第二自然”的可能性,还使之获得了在生活的原生态中时常缺少的强度与张力。为了证明这种观点,作者通过重新审视一些叙事理论中的基本的核心问题,从新的视角,对“小说性”的含义、特点、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当谈到从语用学理论来阐释“小说性”的内涵时,作者还特别指出,“它无须使文学话语与现实世界相分离”(36),因为它不是虚构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更不是使作者与作品产生隔阂的罪魁祸首,而是读者关于上下文的一种“假设”,通过它我们才能够明白无误地认识到创作者通过作品所期望展现出的信息。

 一般认为,“叙述者”是叙事的内在特质的外在表现。但本书的作者却旗帜鲜明地表达出对于这个概念存在之合理性的质疑。他认为,“叙述者的作用仅仅是使得叙述被看作是既定存在的,而非臆造的,是事实上的,而非虚构的某种知识”(73),而这显然是有悖于小说的“虚构性”的。因为这种“有意制造的怀疑悬念”在读者阅读一篇作品时正是使之被认为是虚构作品的必要条件,只有将这种“怀疑”或“疑虑”作为虚构性作品的特有文学资源,才能获得原有的表达效果。鉴于此,作者从热拉·热奈特的叙述者四种层次的划分开始谈起,并指出无论是同位叙述者、异位叙述者、内部叙述者还是外部叙述者,都不需要那个所谓的“直接的叙事代理人”。理查教授对外部叙事层的同位视角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他认为“外部叙事层的同位叙述者实际上是扮演着角色的,叙述者总是维持他们所讲述的故事框架之外的身份,”外部叙事层则是“促使叙述者处于表现范围之外的一股外来之力”(72),而当叙述者以小说中虚构身份出现之时,讲述的故事则是故事本身所呈现出的话语、思想、行为的集合。当他深入探究外部同位视角时,实际上是想为我们建立一种基本的观念,即并不存在任何内在的逻辑上的要求迫使人们严格划分叙述者与故事中的人物,因为叙述者是以故事中角色的身分展现的,因此并不存在某种泾渭分明的界限将二者区分开来,那么“叙述者”概念存在的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了。不可回避的是,外部叙事层的异位叙述者有这样一种特殊的需求:它需要有一个能够全盘掌控虚构叙事中一切信息的视角,这也正是“叙事代理人”被众多拥护者声称有其存在合理性的依据。的确,这种内在的自由视角是实际存在着的。理查教授在此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既然“叙述者”的身份受到质疑,对于小说作者职责的呼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于是作者进一步对“隐含作者”的概念提出挑战。理查认为,在所谓的“叙述者”与作者之间设置一个“隐含作者”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隐含作者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叙述者”(82),当隐藏在叙述角色背后的作者亲自叙述时,他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因为“隐含作者”不是“叙述者”,也不是“真实的作者”,既然二者皆不是“隐含作者”所能够代表的,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存在的必要性了。总之,理查教授认为,虚构作品是由作者或者故事中人物所叙述的,任何其他的身份都没有存在的空间,尽管这种结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及实践中的检验,但作者无疑是为叙事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论小说性修辞》作为一本以全新视角进行小说批评的专著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在小说叙事理论蓄势勃发之时,在辩证看待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以作者自身独立的思考为我们揭示小说内在的本质性问题,且始终言之有据,充分展现了理查教授的学术思维之严谨与缜密,这都为本书成为一部有影响的批评理论著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张金泉 [标签: 视角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时代语境下的人性彰显(小说评论)
    从《死水微澜》的人物“对话”看小说主题的…
    从老舍小说人物的“异化”看其文化批判意识
    苏联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人物性格塑…
    聚焦:当代优秀影视小说人物语言的社会文化…
    谈加缪小说《局外人》的人物形象
    浅谈外国小说《飘》中的人物文学素养
    唐代文学观念与小说创作
    在历史时空中展现乡土社会的原生态——龚桂…
    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三种境界
    略论“言文一致”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