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简论《情人》中小姑娘的“厄勒克特拉情结”
 摘 要: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杜拉斯的小说《情人》进行了分析,透过母女、兄妹、情人这三重关系,得出小姑娘的潜意识里有着明显的“恋父仇母”情结。这种“恋父仇母”情结得不到实现时便在现实中寻找替代品,不断地变形、转移以期实现其潜意识里的愿望。
  关键词:“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意识 乱伦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的潜意识中都会不自觉地存在着(男孩的)恋母仇父和(女孩的)恋父仇母”。[1]“恋母仇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与之相对应的是 “厄勒克特拉情结”,也就是“恋父仇母”情结。《情人》中的小姑娘身上也有着“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本文主要从探析小姑娘与母亲、小哥哥、情人之间的爱恋情仇关系来剖析她身上的“恋父仇母”情结的表现及其变形和转移,由此为杜拉斯的《情人》提供另一种解读。
  
  一
  
  《情人》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的冷漠,母亲缺乏对女儿必要的爱和呵护。在这种母爱的缺失中,小姑娘和母亲的关系异常紧张,甚至发展到了一种彼此对立、互相怨恨的地步。
  女儿的心中隐隐藏着一种对母亲的恨,连她自己都说不明白。只是觉得“这恨可怕极了,对这恨,我不懂,至今我也不能理解,这恨就隐藏在我的血肉深处,就像刚刚出世只有一天的婴儿那样盲目”[2]。可怕而盲目的恨正是与生俱来、潜藏在小姑娘无意识深处的“恋父仇母”情结。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无意识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WwW.11665.com小姑娘虽然难以明白自己对母亲的恨,但在生活中却是能明显感觉到母亲对她的不公。在她看来,母亲只爱大儿子。尽管大哥像个流氓无赖,好吃懒做、无所事事,但是母亲依然对他百般疼爱。这种异常的宽容和偏袒让小女孩难以接受,她感觉母亲对她极不公平。同样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待遇却千差万别。当小姑娘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她期待得到母亲的赞扬和认可。可是,即使是这样的时刻,母亲也“什么也没有说,一句话也没有说,她并不满意,因为法文考第一的不是她的儿子”[3]。在母亲那里受到了冷落的小姑娘心中充满失望和不满,这种愤懑的情绪甚至转变成了一种仇恨。在一种痛苦的情绪中她敏锐地觉察到母亲和大哥之间微妙的关系。母亲正如古老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母亲一样让儿子占据了父亲的位置,也许这是连母亲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情感。更何况对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寡妇而言,儿子的强悍可以给她安全感,成为家庭中抵御外界欺凌的支撑。所以,虽然大儿子吃喝嫖赌、无恶不作,但是母亲需要他。只有这个大儿子才可以给她依赖,给她精神上的安全感。而实际上这个强有力的儿子并不能承担家庭的重负,只会给这个家庭不断地带来麻烦。
  在《情人》中,父亲的形象是缺失的,小姑娘在这个贫穷的家庭里既得不到父爱,也无法得到母爱,因此她愈发嫉妒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自己的母亲对大儿子的爱是不正常的,“这种爱是那么强烈,又那么邪恶……”[4]所以,敏感的小姑娘激愤地想:“我想杀人,我那个大哥,我真想杀死他,我想制服他,哪怕仅仅一次,一次也行,我想亲眼看着他死。目的是要当着我母亲的面把她所爱的对象搞掉,把她的儿子搞掉,为了惩罚她对他的爱。”[5]这种心理就是一种对母亲偏心的报复和发泄。弗洛伊德认为,儿子迷恋自己的母亲,女儿迷恋自己的父亲。反过来,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这种情感潜藏在人的无意识深处,《情人》中父亲的缺席使得大哥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欲望不用抑制,而母亲也因为丈夫的离去让自己的大儿子替代了丈夫的位置。她始终最爱这个儿子,而不是那个文弱的小儿子,更不是女儿,这种情感也许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但是这种暧昧的爱却被受到冷落的小姑娘觉察到了,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强烈而邪恶的”。虽然文中并未提及小姑娘对父亲的爱,但正是这种空白和沉默恰好说明在小姑娘的内心深处这个地带是不可触及的,她把对父亲的幻想和爱藏在了内心深处,不可提及。当母亲对大哥的爱在她看来超过限度的时候,她认为这是一种侵犯,对父亲的位置的侵犯。所以她认为母亲对大哥的爱是邪恶的,她想要除掉大哥。
  爱的缺失对小姑娘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她无法在母亲的怀抱中得到爱和温暖,也许只能在其他地方寻找慰藉。
  
  二
  
  根据弗洛伊德的爱洛斯人格理论,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情人》中的这个小姑娘自幼丧父,对她关爱有加的小哥哥便成为了她对父亲情感的替代品。
  在《情人》中,小姑娘对小哥哥的感情是带有乱伦色彩的,作者在叙述时也是遮遮掩掩的。最初,他们只是受苦受难、遭受大哥暴力的一对兄妹。但是在这种并肩作战中他们感受到了彼此给对方的爱和依靠,在贫穷和痛苦中他们相依为命。兄妹之间的正常的情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变得神秘而暧昧。这种带点乱伦色彩的兄妹关系恰是小姑娘潜意识里恋父情结的变形。弗洛伊德认为,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要拥有适当的父爱和母爱,这种情结就会随着健康的成长慢慢地消失。反之,这种情结不但不会消失,还会发展为一种畸形的恋父情结。“畸形的恋父情结更多地却是在相反的方向上形成的,倘使一个女孩从小缺乏父爱,甚至完全没有父爱,她会形成比父爱过滥更强烈得多的恋父情结。”[6]《情人》中的小姑娘不但没有父爱,还缺乏母爱。因此,这个迫切需要父爱母爱的小姑娘不可能很健康地成长,家庭中爱的匮乏导致她的恋父情结更加强烈。父亲的离世使得小姑娘无法得到父亲的爱,而小哥哥的温柔、疼爱、呵护恰恰像父亲一样给了她情感的弥补。在对爱的渴望中,这份感情愈发弥足珍贵。因此在相处中,小姑娘便把自己潜意识深处对父亲的情感转化为了对小哥哥的情感。恋父情结在父亲缺失的情况下转变成了一种对小哥哥的带有乱伦色彩的爱。她说:“我对他的爱是不可理喻的,这在我也是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爱他竟爱得甘愿为他的死而死。……我爱他,也许永远这样爱他,这爱不可能增加什么新的东西了。”[7]这些话说明小姑娘对小哥哥的爱很强烈,爱到愿意为小哥哥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爱也说得很隐晦,她说它是“不可理喻”的,恰恰显示了这爱的不可告人。因为这是“一个不可测度的秘密”,“秘密”二字说明她意识到自己对小哥哥的感情的不正常,负罪感使得她无法公开这份爱,只能让它永远藏在心底。所以,当多年之后得知小哥哥的死讯时,她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悲痛。“最初,不能理解,后来,仿佛从四面八方,从世界深处,悲痛突然汹涌而来,把我淹没,把我卷走了,我什么也不知道了,除了悲痛我已经不存在了。”[8]“我”与小哥哥分离多年,但对他的爱一直没有改变。他是她一生中最爱的人,在她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死给她以致命的打击,使她伤心欲绝。她把自己和小哥哥混为一体,她认为小哥哥的身体也就是她的身体,他们已经聚合在一起了。所以,小哥哥不存在了,“我”也将不复存在。

 一份畸形的兄妹之情,是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当然也是小姑娘要竭力避开的。而情人的出现正好转移了这份畸形的爱,使得小姑娘的“恋父”情结有了新的寄托。在《情人》中,小姑娘和情人的爱情关系疑似现实中父亲对女儿的关系,在这个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全群艳,何月婷 [标签: 情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西游记》中喜剧性的艺术表现
    论《简爱》中女性的自卑与觉醒
    从理智与情感的角度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
    论《红与黑》于连的奋斗史对大学生就业的指…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否定之否定人生道路
    试论《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的死亡描写
    浅论《朝花夕拾》的双重内涵
    论《朝花夕拾》中的双重眼光
    论《基督山伯爵》的宗教情结
    简论新媒体传播的舆论化趋势及互联网信息分…
    论《尘埃落定》叙事视角的审美意义
    试论《古代文学》课程中的素质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