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文学评论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鲁敏的文学评论现象研究

鲁敏的文学评论现象研究

  一、引言
  鲁敏,1973年生于江苏东台,25岁时开始写小说,迄今共创作作品150多万字。现已出版《此情无法投递》、《百恼汇》、《博情书》、《戒指》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有《纸醉》、《取景器》、《离歌》等五部。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曾获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年度青年作家奖”、“紫金山文学奖”等奖项。
  鲁敏作为文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备受人们的瞩目和青睐,“鲁敏是江苏文坛乃至全国文坛的惊喜,其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还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好评”。①鲁敏的首篇评论文章发表在《江苏邮电报》1993年9月18日第433期4版,此时鲁敏的小说作品还没有发表,这篇评论文章主要是评论了鲁敏的发表在报纸上的散文作品。《白围脖》无疑是鲁敏的成名作,伴随着鲁敏作品的声誉日隆,鲁敏也成了众多评论家关注的对象,各学院批评专家以及记者、编辑等纷纷撰写鲁敏的评论文章,鲁敏的评论文章主要发表在以下媒体上:
  1、报纸媒体:文学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读书报,中国艺术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新京报,河北日报,东台日报,金陵晚报,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盐城晚报。
  2、网络媒体:中国作家网,江苏作家网,沈阳网,大佳网,中国艺术批评网,小伙伴网,左岸文化网,维普网,搜狐读书网,北大评刊网,钟山网,国际在线,东台报业网,盐城新闻网,江苏人文论坛,盐城人文论坛,新华报业网。Www.11665.Com
  二、鲁敏的文学评论的类型:
  综观发表在以上媒体的有关鲁敏及其作品的评论文章,文章的存在样式、形态是多样的,有的属于学院批评,有的偏于媒体批评,有的是对两者的综合运用,是两者的杂糅形态,可以说是处在两种批评中间的位置上,是对两者的初步融合,是两者的互相靠拢。
  1、学院批评论文联盟http://
  首先指出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学院批评,它的批评主体主要是指文学批评领域的专家,主要是指一些职业批评专家,他们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学术修养,丰富的艺术经验,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他们坚持的立场是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他们的批评具有专业性、学理性、系统性、启蒙性、批判性、独立性、严肃性和深度感,文章篇幅一般较长,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深度挖掘,它最大的特点是维护学术水准。
  2、媒体批评
  而这里的媒体批评则总体表现出“浅”的特点,虽然“浅”,但是这一类的文学评论文章并没有强烈地表现出浓厚的商业化、世俗化以及媚俗化倾向,它们并不像我们所指责的那样:“当下我们的各类媒体批评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夸张随意、格调滥俗、零碎浅显等缺陷”。②不过媒体批评确实是零碎浅显,不够系统,没有深度感,而且对作品的分析也不像前者那样主要靠逻辑思辨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是主要通过自己对作品的感性体验来解读作品,以感性见长。学院批评和媒体批评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善于对作品进行学理的、逻辑的与历史的理性分析,后者则对作品有更敏锐的直觉力和精致的感性体验,有批评家因此戏称作家们虽然感性能力发达但却缺乏‘学问’。作家没有学问,更会深刻地影响他的文学批评,主要表现为批评没有理论性,他们对作品的批评往往是现象罗列,总体上表现出‘浅’的特点、并且不能对批评进行准确的历史定位”。③但是媒体批评正因为其浅显,通俗易懂,较符合大众的感知层次,大众阅读起来就不会太困难,所以易为大众所接受。
  3、 新的批评形态
  显然还存在一种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类批评,这种批评它既有学院批评的特点,但又不完全与学院批评相同,它也有媒体批评的特点,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媒体批评。它的批评主体也变得多元化,既包括专业人士,职业批评家和专业批评家,也有编辑、记者等非专业人士。比如在鲁敏的评论文章里有一类是访谈类,在这里笔者主要参考了李云雷对鲁敏所做的访谈记录,这篇人物访谈类文章名为《鲁敏与小说跳一场危险的舞》,曾发表在《北京青年报》,江苏作家网,中国作家网。
  如果说它是媒体批评,但它也不完全符合媒体批评的特点,它并不像通常的媒体批评那样没有深度感,完全没有理性分析,恰恰相反,它也体现了注重对作品的深度挖掘、有理性诉求等一些学院批评的特点,它只是采用了灵活的、通俗的表达方式,感性的思维方式,便于人们理解的书写方式,它也是有理性追求的,它坚持的立场依然是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它并没有流于肤浅、随波逐流、哗众取宠、娱乐大众,相反它依然保有一定的深度,在访谈式的评论中融入了一种批判性和关怀性。
  因此,这种杂糅形态的评论文章,虽然采用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向大众靠拢,以增加自己对大众的影响力、吸引力,但它并没有一味去迎合大众,在靠近大众时,丧失自己的理性批判精神,它并没有“放逐了非功利审美与考察人的精神心理的文学理想”,④它依然“固守人文批评的准则,维护纯正的审美理想”,⑤它不是人云亦云,捕风捉影,信口开河,而是有理有据,冷静客观,凭借其清醒而锐利的洞察力对作品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
  这种人物访谈类的评论文章不仅发挥了学院批评的长处,它也汲取了媒体批评的优势所在,直接来自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解读,而不是来自批评家的解读,更有效地引导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与解读,对作品深层涵义的领会,使得作者和读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
  三、结语
  简而言之,学院批评的主要特点是学术水准高、有深度,擅长理性分析,但受众少,影响力小。反之,媒体批评的主要特点则是学术水准低、较浅显,擅长感性分析,但受众广,影响力大。两种批评各有利弊,谁也不能相互取代谁,而杂糅形态的文学评论则是两者的融合互补,它是对前两种批评的补充,它们的共存构成了当下多元互补的批评格局。任何一种文学批评类型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缩小自己的局限,通过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就能达到批评的最佳效能,同时也不必因为一种批评自身的局限而求全责备,自身的局限可以通过其他批评种类的长处去弥补”。⑥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韩婷 [标签: 文学 文学 六人 文学 六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英美文学评论存在的文化差异
    冯至与京派人物的文学交往
    论海明威的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风格
    也谈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
    试析英语文学语篇的文学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字特质探源
    浅谈唐宋时期论说文的文学性
    浅从《唐宋八大家文钞》谈张伯行的文学思想
    《女神》时期集外诗作的发掘与郭沫若早期新…
    论郭沫若的文学创作特色
    唐代中书舍人权知贡举的文学史意义
    探寻《朝花夕拾》的文外之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