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默多克新闻集团英国受挫的玄机

  【本文提要】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丑闻”案的发生和被调查,是国际新闻界的一桩大事,它反映了西方跨国新闻传媒滥用新闻自由和媒介的社会责任论之间的较量。本文试图描述并分析默多克新闻集团在英国受挫的真正原因,它不仅仅是新闻道德的问题,更主要是触犯法律以及腐蚀警界及政界的深层问题。从这一案件我们看出,西方的媒体独立和司法独立不过一纸空文。

  【关键词】 新闻集团 窃听丑闻 新闻伦理道德 数据保护法 隐私权

  默多克新闻集团靠窃听个人隐私获取新闻猛料,目前导致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首先停刊,其帝国阵营里英美两地多名媒体精英或锒铛入狱,或黯然辞职,默多克和他的儿子接受英国议会质询,其传媒帝国岌岌可危。事态不止于此,英国朝野哀鸿一片,上至首相卡梅伦遭受质疑,下至伦敦警界辞职的辞职,遭调查的遭调查。丑闻举报人霍尔,在此旋涡中离奇死亡,使得事态不仅更为严峻,同时也在进一步扩大。

  难道仅仅是踏破了所谓新闻道德伦理底线,仅仅是采用伦敦报纸司空见惯的窃听手段,即便是漠视了无辜百姓的生命权利,就会导致默多克传媒帝国在英国的败局?这里到底有什么样的玄机?

  道德——不过是软肋

  窃听丑闻到底是什么?从大的方面说,窃听丑闻是一次自由主义新闻观和媒介社会责任论的较量,是滥用新闻自由和维护公众个人权利之间的搏弈。

  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新闻观出现了社会责任论和新闻自由的搏弈。社会责任论同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一样,是西方新闻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里程碑。WWW.11665.cOm社会责任论的主旨,就是建立新闻道德伦理,抑制滥用新闻自由。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滥用新闻自由、损害个人权利的事还是时有发生,而且进入21世纪之后,在西方新闻界出现了愈演愈烈的现象,比如目前的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丑闻。不仅于此默多克旗下报纸窃听英国政要、社会名流长达数十年,致使某些政要名流深受其苦,甚至家破人亡。所有这些,都足以导致默多克新闻集团站在道德的审判台上。

  然而,这个道德审判一直是个软肋,并不足以给默多克新闻集团更多的束缚和制裁。直到《世界新闻报》前记者霍尔向《纽约时报》揭露真相,“窃听门”才给默多克新闻集团带来了实质性的打击。2002年,英国萨里郡13岁的女孩米莉·道勒失踪,《世界新闻报》雇用侦探侵入米莉的手机,为了窃听更多的手机留言,甚至不惜删除部分手机信息。这一举动,让人们得出了误判——米莉还活着。而事实上,米莉已经被谋杀了。

  这条对《世界新闻报》来说看似平常的“窃听”消息的披露,却发生了不平常的效应——《世界新闻报》被推向了道德拷问的风口浪尖,道德拷问聚焦在了传奇人物默多克身上。

  实际上,新闻伦理道德一直是英国各媒体兵家必争之地,但新闻伦理道德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约束作用一直不大,这也导致了默多克新闻集团在窃听信息方面的变本加厉。

  大家知道,英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新闻自律的国家,但它的新闻自律制度可以说是西方各国的榜样。早在1953年,英国就成立了报业自律组织——英国报业评议会(press council)。这个评议组织的主旨就是保护新闻自由并抑制对新闻自由的滥用,并且受理和调查公众对报界的投诉。1991年,在评议会的基础上成立了报刊投诉委员会(press complaint commission),公布了由十六条章程组成的《业务准则》,对包括“准确性、辩护机会、隐私权、骚扰、未成年人”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1997年,《业务准则》进行了修改,强调了对隐私权的保护,加大了对青少年的保护。

  但是,评议会对新闻操守的重视,为英国某些报刊所不屑。自1984年开始,英国报刊评议会主席zelman cowen就跟默多克报系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默多克创办《today》时,该报编辑就表示不再刊登任何评议会的审理结果,这其实就是默多克的意思。《世界新闻报》则把有关评议会对它的批评,采用小字印刷,混杂于“脱衣舞三角布”和性用品的广告中。zelman爵士曾经会晤默多克,并且指出:“一旦报刊评议会被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无效的话,那么对报纸侵犯隐私的立法控制就会出台,默多克报系对此就毫无抵御能力了。”"

  zelman爵士这句话,真是富有远见。代表新闻操守的评议会所发挥的作用确实不尽如人意,尤其近十年在遏制滥用新闻自由、阻止非法窃听方面作为不大。比如,早在2006年,报刊投诉委员会就接到一些有关小报窃听行为的投诉并展开质询,但遗憾的是委员会并没有找到窃听行为的证据。现在,面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事件”的这种“不作为”再次引发了猛烈的批评。媒体甚至讽刺报刊投诉委员会是“巧克力茶壶”、“巧克力消防员”,遇热就熔化。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多次公开批评报刊投诉委员会,甚至提议解散报刊投诉委员会,重建一个报业自律机构#。

  所有这一切诟病,只能说明时下自由主义新闻观和媒介社会责任论的冲突日益严重。报刊投诉委员会,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在强大的跨国媒体集团面前无法作为,是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的,简单地对其横加指责并不十分客观。

  无论如何,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制定的新闻道德伦理规范,可以说是一杆标尺,它的作用,就是让人们了解新闻操守的是与非,从这个方面说,它对英国媒体的教育也算得恪尽职守了。霍尔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举报,不能简单说是对《世界新闻报》的报复,同时也是出于其对自身新闻良知的拷问,对长期职业操守的反省。

  硬伤——出在《数据保护法》

  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就是因为违反了某些约定俗成的准则,突破了社会崇尚的价值观或违背了法律。从道德层面上看,“窃听丑闻”是违反了新闻伦理职业道德;从法律层面看,则是践踏基本人权,违反了相关的人权保护法案。

  这场践踏平民权利的“窃听丑闻”除了导致百年老报《世界新闻报》关门,以及默多克新闻集团多名干将锒铛入狱之外,它的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在多国启动了对默多克新闻集团有关窃听的违法行为调查,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拷问,更是一个法律调查,无人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结果。

  据英国议会下院内政委员会估计,可能有1.28万人受到《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的影响,但警方迄今只联系到170人$。倘若这个数字属实,估计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所有这一切的发生,以及相关的后果都和英国的法律机制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其社会机制正在寻求的一种自我保护。

  “窃听丑闻”对基本人权的践踏,涉及了多个法案。比如,《欧洲人权公约》就有相关的基本人权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使自己的私人和家庭生活、家庭和通信得到尊重的权利。”再如,英国1981年签署的欧洲数据保护条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data protection),也有相应的个人数据保护内容。最有针对性的法律,则出自1984年英国制定的《数据保护法》(data protection act),在此基础上,1998年为适应欧盟数据保护需要,《the data protection act 1998》又通过并于2000年生效,成为目前默多克新闻集团窃听案的基本判断法案依据。

  《数据保护法》是英国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法案,该法共分六个部分,其宗旨就是要保护个人数据,避免个人数据用于行销用途,避免因数据处理不当而造成损害,这一法案适用于多个行业,其中就包含新闻业。该法禁止因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从而侵犯他人的隐私,规定无论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公共利益的目的,侵入或侵扰他人的个人数据,都应当被禁止。《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丑闻,说到底,就是一种滥用新闻自由、采取窃听手段非法盗窃个人信息的行径。而其所盗窃获得的个人信息,又用在了吸引读者眼球、供公众茶余饭后的消遣上,其目的正是用以提高报纸销售量。这种不惜牺牲他人利益、销售他人个人信息的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公众的感情。而这种非法销售,是以牺牲普通人甚至是少年儿童的生命为代价的。《数据保护法》在最后的阵线上,不得不反戈一击。可以说,《世界新闻报》是倒在了《数据保护法》的枪口上。

  《数据保护法》中的个人信息数据,其范围虽然大于隐私权的范围,但也基本可适用于隐私权。而隐私权和新闻自由历来是一对矛盾体,也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西方新闻界的话题。英国新闻界常说:“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某些人不愿让人知道的事情。”而隐私权,则是一种“不愿被人知道的权利”。这两者完全对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适用范围。

  从媒体的角度而言,新闻就是要攻破你的个人堡垒,获取个人信息,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英国的公众人物,比如名人、政治家和商界领袖等,虽然也存在着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往往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公众人物往往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他们的权利往往被掩盖在公众知情权之下。在公众知情权之下,个人的权利被淹没了。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默多克新闻集团长期以来对皇室成员、政治人物施行窃听,却并没有引起太大动静的原因。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而言,隐私权是个人至高无上的权利,是基本人权包含的重要内容,是相关法律条文诸如《数据保护法》所裁定的范围,尤其明令禁止新闻界以营销为目的,非法获取、滥用、销售个人信息,并杜绝此类行为造成的损害。

  所以,知情权是针对公共利益的,隐私权则是针对个人利益的。不可以公众利益为借口,牺牲个人隐私、个人权利,这恐怕是未来新闻操守的价值取向。

  由此可知,默多克新闻集团实际上是因为盗窃他人个人信息,从而践踏了基本人权,违反了《数据保护法》,踩了第二条红线。

  祸根——源自“小报主流化”

  然而,仅仅因为新闻伦理道德的丧失,仅仅因为对个人隐私权的践踏,还不足以让在世界拥有众多话语权的默多克传媒帝国遭到大范围的调查。这一点,从以往默多克新闻集团对英国皇室、政治明星的个人隐私的探秘却平安无事,即可得知。

  究其实质,英国的这次窃听丑闻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反弹,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世界新闻报》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而实际在于政治权力的博弈。真正的博弈,是权力对权力。所以,所有这一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条最根本的红线,那就是权力的博弈。默多克新闻集团因为窃听,腐蚀了警界也可能包括政界,这种“权力通吃”才是默多克新闻集团遭受多国政府调查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个跨国新闻集团真正踩踏的最危险的红线。

  政治权力的博弈,是通过报纸对政治权贵的亲密接触而完成的。众所周知,默多克集团历来走高层政治路线。他50年来通过报业整合,把报业做成类似石油、工程、运输的垄断大企业,以至默多克新闻集团遍及全球,掌管着美国及英国社会的大部分话语权,甚至影响到党派竞选,有人就曾经评论说:“默多克就是‘地球村’的统治者。”%

  默多克一个最有效也是最危险的谋略,就是把小报和政治生活搅和在一起。小报依靠出卖个人隐私、绯闻等黄色新闻而著名于世。而为了适合英国人的胃口,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报刊把这个口味直接和政治挂起钩来,不仅从中捞钱,同时也从中捞取政治资本。这种做法,改变了小报过去身微言轻的局面,成了英国最受欢迎的媒体。比如,在对英国皇室的报道上,默多克的《太阳报》就曾经对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进行持续报道,为《太阳报》带来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利润。

  从另一方面说,把小报主流化、政治化的唯一方法,就是默多克新闻集团和政治权力过从甚密,使小报报人一夜之间从社会边缘化群体成长为英国首相府邸的红人。默氏的报纸一直都是亲近权贵的,1979年英国大选,《太阳报》在头版号召人们投票给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默多克从此成为唐宁街10号的座上客,以至后来的一二十年间,出入唐宁街可以直接“走后门”。1997年,默多克的报纸转而支持政治新贵新工党,为布莱尔竞选摇旗呐喊。1998年3月,已经登上首相宝座的托尼·布莱尔代表默多克,给意大利首相r·普罗迪打电话,问意大利政府是否会阻止默多克斥资40亿里拉收购贝卢斯科尼的意大利电视网。同时,默多克旗下的英国星空卫视大量引进廉价美国节目,这一做法实际上违反了《本国电视保护法》,可布莱尔政府却视而不见&。2010年的英国大选中,默多克和卡梅伦也相当默契。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一反常态地出现在电视上进行公开辩论,议会制的英国和总统制的美国不同,并没有电视辩论的传统。卡梅伦的特立独行,虽然让他在和工党候选人的对决中被驳得毫无颜面,可他却赢得了默氏媒体的热情吹捧,最终登上首相宝座,而天空电视台由于播放那些关于电视辩论的广告也赚得盆满钵满。至于近来媒体曝光的,卡梅伦和默多克新闻集团高层自他上台来会晤达26次之多,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的一个跨国媒体庞然大物,竟然能够垄断着多国社会的政治话语权,那么在最底层踩踏平民少年的生命警戒线,自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是,恰恰是在这个显得微不足道的层面出了问题。因为这无疑是一个信号,那就是默多克集团显然正在进行“权力通吃”。上至政治党魁,下至黎民百姓,无论警界政界,媒体的话语权出现了过于集中、过滥的征兆,这使得历来标榜三权分离的西方政治体制极大地蒙羞,所谓的司法独立、媒体独立转瞬成为神话。

  无论从媒体本身来说,还是从政治体制来说,默多克都是做得太大了,走得太远了。自己吃肉,别人喝汤的局面是无法长期维持下去的,最终会受到体制的制衡。

  所以,默多克这个四处抢滩的媒体大鳄,在西方维护个人权利的大潮流中,一直逆流而上,采用极端手段自以为是在捍卫新闻自由,而实质上却是在滥用新闻自由,甚至把滥用新闻自由和腐蚀公权力搅和在一起。那么,他在英国栽跟头,也就不足为怪了。

注释:
  林琳:《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与英国新闻业务准则》,《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2期
  刘晋:《从窃听丑闻中的报刊投诉委员会看英国媒体自律》,中国新闻网2011年7月21日
  张越、男郭瑞:《国议会内政委员会预计窃听丑闻波及1.28万人》,新华网2011年7月2日
  詹姆斯·卡瑞、珍·辛顿:《英国新闻史》第66、6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李晓林 [标签: 英国 神探 克新 神探 四季 神探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窃听门再次凸显报业困境 默多克顺势转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