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 现代 经典小说 《围城》 主题 讽刺、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围城》之所以成为现当代经典小说,除揭示了深刻的主题外,《围城》的讽刺别具一格。本文指出《围城》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钱钟书的《围城》在
读了几部作品,就“好像人生之谜有了解答”,也是初学文学易犯的毛病。范小姐后来在境遇不佳的时候,发现那些警句并没有派上用场。如此功利地对待文学,也是和文学本来的性质相悖的, 现代 文学爱好应以此为诫。
五、讽刺人性普遍具有的病态
原文:(本段文字写在汪处厚发帖子请鸿渐、辛嵋到汪家作客并准备为二位说媒时)
汪处厚(三阎大学中文系主任,娶有一漂亮汪太太,下课贪官。论者注)先出来,满面春风,问两人觉得客堂里冷不冷,分付丫头去搬火盆。两人同声赞美他住的房子好,布置得更精致,在他们这半年来看见的房子里,首屈一指。汪先生得意地长叹道:,.这算得什么呢!我有点东西,这次全丢了。两位没看见我南京的房子—房子总算没给日本人烧掉,里面的收藏陈设都不知下落了。幸亏我是个达观的人,否则真要伤心死呢。”这类的话,他们近来不但听熟,并且自己也说惯了。这次兵灾当然使许多有钱、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穷光蛋,同时也让不知多少穷光蛋有机会追溯自己为过去的富翁。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譬如陆子潇就常常流露出来,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现在当然谈不到了!”李梅亭在上海闸北,忽然补筑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该死的日本人放火烧了,损失简直没法估计。方鸿渐也把沦陷的故乡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几倍,妙在房子扩充而并不会侵略邻舍的地。赵辛嵋住在租界里,不能变房子的戏法,自信一表人才,不必惆怅从前有多少女人看中他,只说假如战争不发生,交涉使公署不撤退,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做上去汪处厚在战前的排场也许不像他所讲的阔绰,可是同事们相信他的吹牛,因为他现在的起居服食的确比旁人舒服,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是革职的贪官—“政府难得这样不包庇,不过他早捞饱了!”p0
这段文字由汪处厚对自己战前生活阔绰的夸大式回忆,提出这是人性普遍的一种缺失(类似于阿q精神胜利法):借已经远去的灾难来夸大自己光荣的过去。这毛病是如此广泛,这不害人,只利己的人类劣根性,竟然人人有份。
夸大的对象也是差不多的,不外是房子、女子、官帽子。过去,现在,都有几“子”登科的说法。夸大过去“阔过”的业绩,古今都一样!还有一点,由于是借灾难夸大以往,而这灾难又是日本的侵华战争带来的,所以我们可以无意中看到《围城》超意识形态的叙事立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