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回到文学的怀抱教古诗

回到文学的怀抱教古诗

《游园不值》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名作,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王荣生教授把语文教材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对于这一类的经典文学作品,王教授将其纳入了定篇的范畴,认为在教学中“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和欣赏的目的”。朱自清先生也在《经典常谈》中说道:“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大多重视作品的理解与积累,而对作品的欣赏、体味则显得不够。我在教学《游园不值》的时候,在理解积累的基础上,回到文学的怀抱,尝试建构诗歌鉴赏的知识,并依此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诵诗歌,做到字正腔圆、节律和谐、音义共生。
  2.通过意象体悟、抓中心字、情境设想、比较等方法理解鉴赏诗歌。
  3.理解诗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美美地说说。
  4.背诵、默写诗歌。
  【设计思考:教学目标的设定紧紧围绕“熟知经典,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朗诵诗歌是欣赏诗歌的基本途径,但教师对孩子们的要求往往过于笼统,所以我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根据诗歌的特点和我对古诗朗诵的理解,提出了“字正腔圆、节律和谐、音义共生”的层次要求。wWW.11665.Com诗歌内容与表达的鉴赏也是有其独特的要求的,因为前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教学,所以这节课我想着重引导孩子通过“意象”“情境”这两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来进行深入体验,同时根据这首诗的特点,通过“抓中心字”“比较”的鉴赏方法,进一步领会。】
  二、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学过这首诗吗?谁来读读?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知道这是谁写的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叶绍翁的另外一首传颂千古的诗,题目是(齐读)——《游园不值》。
  板块二:诵读诗歌
  1.大家都知道,诗歌特别好读,读来朗朗上口。所以,今天我们就从诗歌的朗诵学习开始。朗诵诗歌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课前大家已经做了认真的预习,谁先来读读这首诗?
  2.我国著名学者朱光潜曾做过研究,诗歌与音乐、舞蹈原来是同时进行的,人们活动时一边唱诗,一边舞蹈。后来诗歌虽然分化出来了,但古人作诗的时候仍旧像音乐、舞蹈一样非常注重节律。所以我们朗诵诗歌也要读出节律,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3.大家自由练习。 论文联盟http://
  练得怎么样?谁来展示展示?
  4.看得出来,同学们非常讲究诗句的停顿,像每行七字的诗句,一般在第二、四、七字上停顿。我国古人诵读诗歌还有一个讲究,就是把一二声读得比较长,三四声读得比较短。比如“印苍苔”,“印”第四声要读得短,“苍苔”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要稍微延长一点,读成“印苍——苔——”。那“久不开”“关不住”“出墙来”怎么读?想听听古人是怎么吟诗的吗?老师来学学好不好?
  5.当然我们不一定完全要像古人那样吟诵,当有些地方按照古人的方法处理以后,表达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关不住”将“关”拉长,“不住”急促而止,“出墙来”一字一字高腔拉长,韵味无穷。大家自己再自由揣摩、诵读,小组内大家交流交流。
  6.刚才我们仅仅从形式上研究了这首诗,诵读的最高境界是从诵读声中听出诗歌的意蕴、诗人的情感,我把它叫做“音义共生”。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得认真品读诗歌。
  【设计思考:我认为古诗的朗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读正确,声音洪亮,我把它概括成“字正腔圆”;第二个层次是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味,我把它概括成“节律和谐”;第三个层次是人完全沉浸在诗歌的意蕴里,表情、动作、声音的高低起伏等与诗歌意蕴同步共生,我把它概括为“音义共生”。第一层次着重在预习中解决,第三层次还要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体会,这部分着重练习第二个层次。同学们平时在朗读诗歌中,对于停顿已经做得很好了,而平仄读法根本不懂。我认为,古人是按照平仄规律吟诗的,我们可以把诗歌吟诵作为一门艺术来欣赏,可以在朗读中借鉴一些东西,如“关不住”“出墙来”的吟诵方法,但没有必要一定要回到古人的状态。】
  板块三:品读诗歌
  1.品读诗歌首先是品词,品出每个词的滋味。我们先仔细看一看,这首诗写了哪几样东西?(屐齿柴扉苍苔红杏)其中哪些东西给我们带来了春的气息?它们分别带来了怎样的春天?
  (1) 对比出示苍苔与红杏的图片,学生自由交流苍苔与红杏带给我们的感觉,在学生自由体会的基础上,揭示:古诗中一般用“苍苔”代表一种自然淡雅与幽静。如白居易的《石上苔》中“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一般用“红杏”代表烂漫的春色。如宋祁的《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同学们,古人常用某种东西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这景物就叫“意象”,比如“红杏”、苍苔”,我们学诗的时候要抓住这些景物,就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蕴。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屐齿”和“柴扉”,请看两段资料:(自由默读)
  ①屐:木底的鞋子。齿:鞋子底下的前后跟。历史上传说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曾发明过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便于登坡和在泥泞中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行走,给旅游活动带来极大方便。据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并名之曰“谢公屐”。后来很多诗文都借“屐”表达“休闲旅游”。李白就曾写过:“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灵运住过的地方至今还在,清澈的溪水绿波荡漾,上面有猿猴在啼唤。我脚蹬着谢公屐,爬在青山上,就像是登上了青云所做的梯子。)
  ②柴扉:用柴做的门。古诗中经常用“柴扉”来代表雅士、隐者住的地方。如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在黄昏的山中,把你送走后我就关上柴门。等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您还会再来吗?)
  看明白了吗?“屐齿”是什么东西?它还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柴扉”是什么?它又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思考:古诗中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表示特定的含义,小学学古诗就应该开始这种积累,如“松”“竹”“梅”等。这个环节就是回到生活和典故的原点,体会这种特定的含义,为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蕴提供背景,同时也是诗歌学法的指导与体验。】
  2.品读诗歌不但要品词,还要品句。古诗中常常有些关键的字,就表达了诗句的意思,透露了诗人的情感,这首诗里面有吗?
  ●怜:什么意思?怜什么?把你的怜爱表示出来吧!
  ●扣:什么意思?为什么小扣?好的,你来扣一扣吧!
  ●满:为什么?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春色?
  ●关:这关得住吗?是啊,谁能挡得住春的脚步呢?整个园子孕育着生机,孕育着力量,你来告诉大家吧!
  ●出:你从这个“出”字看到了什么?对呀,你来赞一赞这生机盎然的红杏吧!好啊,你来展示一下这喷芳吐艳的红杏吧!
  3.我们一起来完整地分享一下叶绍翁的诗情画意吧!(女生前两行,男生后两行)
  4.古诗就是这么奇妙,寥寥28个字,就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不过,这已经是历史了,今天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叶绍翁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美美地表达出来吗?同桌先相互说说,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从单个词上升到整个句子意蕴的领悟,引导学生抓住每句诗的关键字体会,从而走进诗歌的意境。同时这也是板块二的延续,“音义共生”在这里体现。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孩子们就像诗人一样,走进了烂漫的春色,这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可谓水到渠成。】
  板块四:比较鉴赏
  诗歌学到这儿,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1.“应怜屐齿印苍苔”是诗人的推测,你同意他的推测吗?为什么?
  2.宋朝诗人陆游在叶绍翁之前就写过“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它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思都很接近,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
  【设计思考:古诗用词的推敲是有传统的,像“春风又绿江南岸”佳话何止千万,因此推敲、比较是理解、欣赏诗歌的重要途径。这个环节引导孩子们与作者进行对话,只要联系下文“小扣柴扉久不开”就知道,诗人“应怜屐齿印苍苔”的推测是站不住脚的,但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这是对春的热爱啊!第二问的比较使我们更容易体会到春色的烂漫与生机,诗人赞赏之情、遣词之妙立现眼前。】
  板块五:总结破题
  1.最后,让我们回到诗歌的题目《游园不值》,“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你认为叶绍翁是“值”还是“不值”呢?
  2.集体背诵诗歌。
  3.熟悉作者,推介阅读。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是江湖派诗人,擅长写七绝。他的诗都是描写山林景物和酬赠朋友之作。除名作《游园不值》外,其他如《田家三秋》、《夜书所见》等都写得词淡意远,很有情致。
  【设计思考:采用倒序处理,最后回到题目、介绍诗人,一方面可以提升对诗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孩子对叶绍翁的仰慕,激发孩子自己自主学习叶绍翁的诗歌乃至学习宋诗的兴趣。】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徐金贵 [标签: 回到 文学 回到 文学 小学 语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缺失…
    在法意与自由之间:民国法律视野与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问题分析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集结号
    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反思的必要…
    叶兆言:现代文学确实没那么好
    我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语境中的自然精神选择及…
    基于“活动”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古代文学赏析 豪气诗歌咏自然
    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界问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