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浅析汉语 X俩 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
 摘 要: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通过分析来自大型语料库的真实语言材料,集中讨论了现代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研究发现:第一,“x俩”构式具有“代词复数俩”模式、“代词单数俩”模式、“np单数俩”模式、“np儿俩”模式、“np1+np2俩”模式和“混合”模式等六类常见组配模式;第二,“x俩”组配模式受制于词类有限律、人称代词无制约律、混合模式的词类排斥律和组构单位量值制约律等形式制约规律,这些形式规律受“双人定指”语义制约律、三重同指极量制约律、信息值等级制约律和语义关系亲密律等语义制约规律的支配;第三,“x俩”组配模式构成一个语篇频率等级,“代词单数俩”模式是无标记的组配模式,混合模式是标记最强的组配模式;第四,“俩”的典型语义特征是[+人]、[+非正式]和[+复指]。 中国论文联盟
  关键词:“x俩”构式 组配模式 制约规律 语篇频率
  
  一、引言
  数是一个具有语言普遍性的基本范畴,但数的类型系统存在语言类型差异。
  可以是单数、复数、双数或少数。(comrie,1989;givón,1993;croft,2003;corbett,2005)。我们认为,汉语有单数、双数、三数和复数①,其中单数、复数是主要数类型,单数是其无标记形式。如:
  (1)a.孔子及其弟子常被后世尊作圣人。
   b.弟子们都很尊敬孔子。
   c.弟子都很尊敬孔子。wwW.11665.cOm
  “俩”和“仨”分别是现代汉语“双数”和“三数”的语法标记。“俩”尚处于语法化过渡阶段,兼有独立和依附双重属性:前者为词,如例(2)a;后者为“双数”语法标记,语音弱化为“liã”。②双数标记“俩”正是本文的关注对象,如例(2)b。
  (2)a.一共五个,我吃了俩,他吃了仨。
   b.我们俩是好朋友。
   *c.俩是好朋友。
  二、关于“俩”的相关研究
  关于“俩”,为数不多的专题研究不同程度地关注了“俩”的起源、词性、语义、语音、句法与类型学意义。有的探索“俩”的起源,但对其产生时间看法不一,如高名凯(1948)认为,“俩”作为双数产生于清末,但太田辰夫(1987)则认为它开始于清初。有的讨论“俩”的词性,如王彦林(2007)统计了18部字(词)典发现,认定“俩”为数词的7家,未定性的7家,认定为数量词的2家,认定为双数的1家,认定为合音词的1家。有的关注“俩”的语义,如吕叔湘先生(1980)认为,“俩”的意义是“两个”,太田辰夫(1987)亦持有类似观点。有的从历时角度关注“俩”的音变过程,但各家观点不同。魏红(2006:155)认为,这些不同观点可归为两类:形成失音说和形成合音说。前者(如马百乐,1914;赵元任,1980;吴永焕,2005)主张,“俩”是因为“两”或“个”弱化并失去韵尾演变而来,后者(如江蓝生,1994、1995;冯寿田,2002;孔祥卿,2005)认为,“俩”是“两个”数量结构连说音变的结果(即合音而成),在演变过程中,两个音节不断同化,不断融合,中间有许多过渡形式。有的讨论了“俩”的句法功能,如张道俊(2006)通过分析《王朔文集》(1~4卷,1994版),讨论了“俩”和“两个”的句法功能差异及其原因,认为“俩”与“两个”在句法功能上存在重大差异,最突出的一点是,“俩”主要用于人称代词后,“两个”基本不用于人称代词后,“两个”主要用于人物名词前,“俩”较少用于人物名词前。“两个”合音为“俩”的优选条件是充当后位复指,而不是充当前位限定性定语。王彦林(2007)在语义语法理论指导下,基于《儿女英雄传》和《王朔文集》进行频率统计和对比分析,认为汉语“俩”具有类型学特征,是双数的标记。
  我们基本认同上述主要观点,同时主张,随着新的语言理论和大型语料库的出现,以下内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第一,汉语中“x俩”构式有哪些组配模式?第二,这些组配模式具有哪些制约规律?第三,逻辑上的组配模式在大型语料库中会显示出哪些语篇频率特征?因此,本文拟在构式语法理论背景下,基于来自大型汉语语料库的语言材料③,集中讨论现代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并对有关现象加以解释。
  三、汉语“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
  语料分析发现,“x俩”构式具有强烈的组配模式制约,其数量、成分和组合方式都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其中“x”体现在词性上选择代词、名词及其组合形式,具体实现为:复数代词、单数代词、单数名词、名词儿、“名词1+名词2”、代词+名词组合结构,从而与“俩”形成六类组配模式。为行文方便,本文分别称作:“代词复数俩”模式、“代词单数俩”模式、“名词单数俩”模式、“名词儿俩”模式、“名词1+名词2俩”模式、“混合”模式。具体模式与对应样例如下:
  模式一:“代词复数俩”模式:我们俩、你们俩、他们俩、她们俩、谁们俩
  模式二:“代词单数俩”模式:我俩、你俩、他俩、她俩、谁俩、这俩、那俩
  模式三:“名词单数俩”模式:爷俩、娘俩、哥俩
  模式四:“名词儿俩”模式:爷儿俩、娘儿俩、哥儿俩
  模式五:“名词1+名词2俩”模式:兄弟俩、夫妻俩、师徒俩、父子俩、母女俩
  模式六:“混合”模式:我们爷俩、她们娘儿俩、我们兄弟俩
  上述模式中,模式一和模式二同时具有对称与非对称双重属性,其中人称代词单数或复数构成的组配构式具有对称性,而指示代词构成的组配构式具有非对称性,如有“这俩”和“那俩”,却无“这些俩”和“那些俩”。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些”和“那些”中表数概念的“些”与“俩”无法达到语义相容,因而,在缺乏强大语义压制条件下④,两者不能形成合法构式。模式三与模式四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构对称性。模式五是由具有特定关系的单数名词并列组合而成。模式六(即“混合模式”)是前五类模式根据特定规律组合而成的复杂模式。深入分析发现,只有“代词复数俩”模式或“代词单数俩”模式与“名词单数俩”模式、“名词儿俩”模式或“名词1+名词2俩”模式两两组合才能构成合法的汉语构式,即“代词复数名词单数俩”模式、“代词复数名词儿俩”模式、“代词复数名词1+名词2俩”模式、“代词单数 名词单数俩”模式、“代词单数 名词儿俩”模式、“代词单数名词1+名词2俩”模式等六种混合模式合法,而其他混合形式为非法构式。如:*我们你俩、*我你俩、*娘爷儿俩、*爷儿父子俩。同样,组合存在数量限制,上述三种或以上模式混合而成则为非法构式,如:*我爷儿父子俩。
  四、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制约规律
  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x俩”组配模式存在严格的形式和语义制约规律。
  (一)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形式制约规律
  透视其组配模式发现,“x俩”构式存在如下形式制约规律:
  第一,词类有限律:现代汉语中“x俩”构式中词类集中的代词和关系名词。如“我们俩”和“父子俩”。这是因为代词和名词的功能与“x俩”构式的功能相一致,都具有指称功能。
  第二,人称代词无制约律:本制约规律包括两层含义。首先,现代汉语中人称代词无论单数还是复数都可以与“俩”组合构成合法构式;其次,人称代词可与有关单数或复数称谓名词组合构成合法构式。
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第三,混合模式的词类排斥律:混合模式中,x存在词类制约选择,即使在不违背语义的前提下,前五种模式组合排斥同一词类。如“*我们我俩”或“*爷儿父子俩”,尽管“我们俩”和“我俩”语义可能相同,即同指“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人”或“某对父子”,但他们仍因为“词性排斥”而不合法,但“我们爷儿俩”却因符合“词性排斥律”而合法。第四,组构单位量值制约律:“x俩”构式的信息单位成员数量值是一个有限集,x的最大量值不能超过2,即只能是1或2,总体构式最大量值不能超过3,形成量集<2,3>,如“我们/俩”“爷儿/俩”“我们/爷儿/俩”。 中国论文联盟
  上述四个形式制约规律之间是互动的,必须同时符合上述四条规律,才是合法的“x俩”组配,违反其中一条规律,其合法性就遭到破坏。
  (二)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语义制约规律
  形式制约是语义制约的外在体现,受制于后者,可从中获得解释。语料分析显示,“x俩”构式的主要语义制约规律如下:
  第一,“双人定指”语义制约律:现代汉语“x俩”组配在语义上只能是指称“交际各方都知道的两个人”,即同时具有严格的[+双数]、[+人]、[+有定]和[+指称]语义特征制约,其中“俩”为[+复指],这是“x俩”构式的本质语义属性。违背此语义制约律者为非法构式,如“篱笆、女人与狗俩”不合法是因为它同时违法了[+双数]、[+人]、[+有定]和[+指称]语义制约,“桌椅俩”不合法是因为它虽然符合[+双数]、[+有定]和[+指称],但是违背了语义特征[+人]。
  第二,三重同指极量制约律:从指称功能角度来看,现代汉语“x俩”组配中最多是三重同指。如“我们俩”是一种显性二重同指,其中“我们”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是显性的一重指称,“俩”是一重指称(即复指),二者构成二重同指;“我俩”也是一个二重同指,其中“我”是第一重指称,突显“说话者本人”,与第二重指称“俩”共同构成一个二重同指构式,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我们兄弟俩”构成一个三重同指,即“我们”“兄弟”和“俩”各指称一次,最终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人”。“x俩”构式的指称超过三重或不同指时,则该构式不合法,如“我们”“祖孙”“父子”和“俩”共同构成的四重非同指构式“我们祖孙父子俩”不合法。
  第三,信息值等级制约律:构成“x俩”构式的各信息单位必须贡献自身价值,同时各价值信息地位不等,围绕一个信息中心展开。首先,经济原则要求语言必须尽量经济,若无特别需要(如强调),则要求每个信息单位具有自身信息交际值。“x俩”构式构成如下信息价值模式:“指称对象信息值+指称对象数量值”,其中“x”提供指称对象信息值,确认指称对象,“俩”提供指称对象数量值,具体明确指称对象的数量。其次,语言交际的经济性和有效性要求各成员的信息地位具有等级差别,即各信息单位所提供的信息在内容和价值上不能处于同一水平,否则就会造成信息重复低效。在“x俩”构式中“x”提供的信息值比“俩”丰富,确认指称对象,其信息内容是动态的,是主要信息。而“俩”提供的信息值只是简单地明示指称对象的数量,构成“复指”,其信息内容是固定的,是次要信息,有时可以被其他信息手段取代(如语境),即“两个人”。混合模式中各成分的信息值也存在等级差别,形成“次要信息+主要信息+最次要信息”复杂信息值模式。最后,每一个“x俩”构式只有一个信息中心,二重同指模式的信息中心是“第一重指称”信息”,即“x”提供的信息,其信息等级为:“第一重指称”信息>“第二重指称”信息;三重同指模式的信息中心是“第二重指称”信息”,即“x”中第二个信息单位提供的信息,其信息等级为:“第二重指称”信息>“第一重指称”信息>“第三重指称”信息。如二重同指模式“我们俩”中第一重指称“我们”指称“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是中心信息,不能省略,但与第二重指称“俩”组合后,明示指称对象为“两个人”,即“包括说话者在内的两个人”;三重同指称模式“他们兄弟俩”中第一重指称“他们”明确指称范围,指称“包括不在说话现场的两个或以上的人”,是次要信息,第二重指称“兄弟”进一步明确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兄弟”,是中心信息,第三重指称“俩”最后明示指称对象为“两个人”,是最次信息,承担“复指”功能。当语境充分时,“俩”的信息价值就可能被语境所取代而隐现,而中心消息则不能省略,其相应的语言形式也必须保留。如:
  (3)a.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他们俩一直很和睦。
   b.隔壁住着张氏两兄弟,他们一直很和睦。
   *c.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俩一直很和睦⑤。
  (4)a.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他们兄弟俩一直很和睦。
   b.隔壁住着张氏两兄弟,他们兄弟一直很和睦。
   c.隔壁住着张氏兄弟,兄弟俩一直很和睦。
   *d.隔壁住着张氏兄弟,俩一直很和睦。
  第四,语义关系亲密律:概念层面上,“x”必须是指称一对亲密概念的关系词,这种关系可以是明示的或隐晦的,如“父子、兄弟、爷、娘”等表示称谓的关系词⑥。同时,这种亲密关系是说话人的“心理现实”,具有动态性和可变性。通常,若指称对象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够亲密,则无法进入“x俩”构式。如“张三和李四俩”不合法是因为“张三”和“李四”不是关系名词。但若说话人在心里将两者“亲密化”,则可诉求于“代词单数俩”或“代词复数俩”模式,如用“他俩”或“他们俩”来指称“张三”和“李四”。该制约规律是语言交际中经济原则和相似原则互动的结果:近距离关系采用简单象征形式⑦。代词的形式比专有名词简单,其所表征的概念之间的距离比名词所表征的概念之间的距离小,使得代词在语言交际中具有“模糊”概念距离和“亲密”社会关系的作用,将不合法构式“张三和李四俩”亲密化为“他俩”或“他们俩”的合法构式。
  五、汉语“x俩”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特征
  通过取样分析相关语料发现,“x俩”构式的六类组配模式具有不同的语篇频率特征。首先立足语篇频率的绝对值来讨论相近模式的共性和个性,然后基于语篇频率的平均值来讨论各类组配模式的异同。
  表1:模式一和模式二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
  模式 模式一 模式二
  样例 我们俩 你们俩 他们俩 她们俩 我俩 你俩 他俩 她俩
  频率 886 534 1525 194 925 290 3314 535
  
  表1至少显示三点发现:第一,模式一和模式二都是高频率模式;第二,人称代词与“俩”的组合频率存在频率差异,构成一个语篇频率等级,由高及低,依次是“第三人称俩”模式,“第一人称俩”模式和“第二人称俩”模式;第三,除第二人称外,不含复数标记“们”的“模式二”的语篇频率高于含复数标记的“模式一”,如“我俩”高于“我们俩”,“他俩”高于“他们俩”。这符合语言相似性原则及其体现的“x俩”组配模式的语义制约规律,因为“x俩”构式实际上表示的是“说话人心理上认定的具有亲密关系的某两个人”,根据语言相似性原则“代词单数俩”组配模式中“成分距离”小于“代词单数俩”组配模式中“成分距离”,具有更强的语言相似性,同时显示“x俩”构式的[+非正式]特征。
  表2:模式三和模式四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
  模式 模式三 模式四
  样例 爷俩 娘俩 爷儿俩 娘儿俩
  频率 95 109 100 109
  
  表2显示:模式三与模式四的语篇频率惊人的近似。
  表3:模式五和模式六(部分)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
  模式五 模式六(含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夫妻俩 536 我们夫妻俩 18 我夫妻俩 6 你们夫妻俩 5 你夫妻俩 1
  夫妇俩 429 我们夫妇俩 13 我夫妇俩 2 你们夫妇俩 0 你夫妇俩 1
 父子俩 258 我们父子俩 7 我父子俩 1 你们父子俩 1 你父子俩 2
  父女俩 137 我们父女俩 6 我父女俩 1 你们父女俩 0 你父女俩 0
  兄弟俩 443 我们兄弟俩 25 我兄弟俩 5 你们兄弟俩 6 你兄弟俩 3
  弟兄俩 66 我们弟兄俩 1 我弟兄俩 3 你们弟兄俩 2 你弟兄俩 3
  姐妹俩 235 我们姐妹俩 8 我姐妹俩 0 你们姐妹俩 3 你姐妹俩 0
  姊妹俩 46 我们姊妹俩 1 我姊妹俩 0 你们姊妹俩 0 你姊妹俩 0
  祖孙俩 23 我们祖孙俩 1 我祖孙俩 0 你们祖孙俩 0 你祖孙俩 0
  母子俩 182 我们母子俩 17 我母子俩 2 你们母子俩 0 你母子俩 0
  母女俩 282 我们母女俩 7 我母女俩 2 你们母女俩 7 你母女俩 0
  师生俩 8 我们师生俩 0 我师生俩 0 你们师生俩 0 你师生俩 0
  师徒俩 56 我们师徒俩 0 我师徒俩 0 你们师徒俩 1 你师徒俩 2
  
  表4:模式六(部分)样本的绝对语篇频率⑧
  模式六(含第三人称代词)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样例 频率
  他们夫妻俩 36 他夫妻俩 12 她们夫妻俩 1 她夫妻俩 1
  他们夫妇俩 1 他夫妇俩 9 她们夫妇俩 0 她夫妇俩 9
  他们父子俩 17 他父子俩 14
  他们父女俩 10 他父女俩 5 她们父女俩 0 她父女俩 0
  他们兄弟俩 21 他兄弟俩 3 0 0
  他们弟兄俩 3 他弟兄俩 0 0
   她们姐妹俩 9 她姐妹俩 5
   她们姊妹俩 2 她姊妹俩 2
  他们祖孙俩 0 他祖孙俩 0 她们祖孙俩 0 她祖孙俩 0
  你们母子俩 0 他母子俩 0 她们母子俩 3 她母子俩 3
  他们母女俩 0 他母女俩 0 她们母女俩 15 她母女俩 8
  他们师生俩 0 他师生俩 0 她们师生俩 0 她师生俩 0
  他们师徒俩 1 他师徒俩 3 她们师徒俩 0 她师徒俩 4
  
  表3和表4至少显示六点:第一,总体上,模式五的语篇频率远高于模式六,模式六的语篇频率十分低下;第二,各模式内部成员之间的语篇频率差异很大;第三,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亲密度与频率成正比,关系越亲密,出现的频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如“夫妻俩”远远高于“师生俩”;第四,逻辑上可能的语言构式与实际语言使用存在很大差距,表中许多绝对值为零的构式(如“她们父女俩”“她父女俩”)逻辑上都是合法构式,可在语言使用中却十分少见;第五,“x俩”的语篇频率与非正式性成反比,“x俩”构式中词语越正式,其语篇频率越低,反之,则越高,如“我们夫妻俩”远高于“我们夫妇俩”;第六,显示了汉人的等级与亲密度认知规律,如“兄弟俩”的语篇频率远高于“弟兄俩”,反映了传统汉文化中“兄”高于“弟”的等级观,“父子俩”高于“父女俩”“母女俩”高于“母子俩”反映了传统汉文化的“心理亲密度”。
  下面基于平均值来讨论“x俩”构式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特征:
  表5:各类“x俩”组配模式样本的平均语篇频率
  平均频率\模式类型 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 模式四 模式五 模式六
   784.75 1266 102 104.5 207.77 3.38
  
  表5至少揭示了三点:第一,六类模式的平均语篇频率构成一个频率等级,由高到低是: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五>模式四/模式三>模式六;第二,六类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等级揭示了“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之标记特征:模式二为“x俩”构式的无标记组配模式,模式六为标记性最强的组配模式;第三,基于平均值的研究支持了基于绝对值的研究发现,如“x俩”组配模式的语篇频率等级及其标记特征。
  六、结语
  本文在构式语法背景下,通过分析来自大型语料库的真实语言材料,集中讨论了“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研究发现:第一,“x俩”组配的常见模式是“代词复数俩”模式、“代词单数俩”模式、“名词单数俩”模式、“名词儿俩”模式、“名词1+名词2俩”模式、“混合”模式;第二,“x俩”组配模式受制于词类有限律、人称代词无制约律、混合模式的词类排斥律和组构单位量值制约律等形式规律,后者又受到“双人定指”语义制约律、三重同指极量制约律、信息值等级制约律和语义关系亲密律等语义规律的制约;第三,“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之语篇频率构成一个等级: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五>模式四/模式三>模式六,模式二为无标记组配模式,模式六为标记性最强的组配模式。同时,语篇频率分析进一步证明了“x俩”组配模式语义制约规律的正确性。此外,“俩”具有下列典型特征:[+人]、[+非正式]、[+复指]。“x俩”构式的组配模式及其制约规律与语篇频率都是语言交际原则、汉语使用者的认知与文化活动之间相互协商与冲突的产物,其意义、结构、功能和使用具有构式的典型特征(goldberg,1995)。
  
  注 释:
  ①对于现代汉语是否存在“双数”,学界看法不一,如高名凯(1948)、
  彭楚南(1957)、徐思益(1958)、吴长安(2006)等主张“俩”是双数标记。但有学者(如陈刚,1954)否定汉语中“双数”的存在。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俩”的第一个释义是“两个”,
  但未明示其句法独立和依附信息。
  ③包括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台湾
  中央研究院开发的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和谷歌搜索引擎。
  ④关于压制,详情请参见goldberg(1995),pustejovsky (1995),
  董燕萍、梁君英(2002),罗思明 (2009)。
  ⑤就其所含信息量而言,名词的信息等级高于代词。代词的所指信
  息较为“空洞”。
  ⑥关系词是所指概念双方相互依存而存在的词语,如“爷”或“娘”
  相对于“子女”而存在。而专有名词、代词和普通名词(如“教师”)所指概念无此依赖性,不属于关系词。详情请参见袁毓林(1998)。
  ⑦关于经济原则与相似性原则互动,详情请参见croft(2003)和
  haiman (1985)。
  ⑧表4中空缺部分为逻辑上不存在的概念,如“她兄弟俩”“他们
  姐妹俩”,保留空格是为了对比。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参考文献:
  [1]comrie,b.language universal and language typology: syntax
  and morphology[m].oxford: blackwell,1989.
  [2]corbett,g.number[m].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3]croft,w.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 cambridge 中国论文联盟
  university press,2002.
  [4]givón,t.syntax:an introduction(vol.1 & 2)[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
中国论文联盟 any,2001.
  [5]goldberg,a.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黄凤鸰,查如荣 [标签: 汉语 配模 频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
    卢甘斯克国立大学汉语专业中国文学课教学状…
    浅谈如何加强偏远山村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汉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谈电大汉语文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教学管理制度…
    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
    汉语言文学教学课改之我见
    中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之探索
    浅析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现状
    浅析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学类课程改革措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