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意义
【摘 要】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误读在多数情况下会阻碍文化的交流,但有时也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误读 文化差异
  
  1 文化误读的原因
  1.1文化的差异
  文化误读,是指译者主观上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造成对原文本的误解,它是译者无意识犯下的理解错误,并非有意而为之。因此,误读首先是针对理解而言。当作者在其语言创作中含有对读者文化图式的预设时,如果我们用蕴含着不同文化图式的表达方式取而代之,就必然导致文化误读。
  刘明东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译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可见,理解的过程就是对照头脑中已存在的知识或背景知识,给原语文本信息解码的认知过程。因此,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存在一个图式文本。作者把原语文本呈现在译者面前,译者通过纯文字的转换与逻辑的推理,对照已存在的知识,建立一个图式文本,然后把它转换成译语文本。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共性。翻译的陷阱是文化的异质性。不同的译者,由于认知结构中的文化图式不同,对同一文本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甚至误解。中国人看到“龙”的字样时,其文化图式反映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神圣的象征”,而西方文化中往往把龙(dragon)视为邪恶势力的象征。
  1.2对原有文化的错误预设
  这里的文化预设与文化图式意义差不多,都指蕴含在某种文化中、不言而喻的思想观念。WWW.11665.cOM人们往往由于过分熟悉这些东西而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翻译过程中茫然不觉地受到影响,造成解读失误。这种预设当然多在母语中根深蒂固。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受佛、道和儒学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中西方死亡意识的差异。比如,《茶花女》、《罗密欧与朱莉叶》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主人公最后都是以死告终,这一结局对中国读者来说是悲剧,因此对他们充满了同情;而对西方读者来说,死是一种拯救,死神降临的时候就是灵魂永生的时候,他们的死已经不是痛苦悲哀,而是一种至高的幸福。
  比如,班门弄斧翻译为:to show off one’s capability with axe。这句成语的英译走入了一个极端,它机械地摹仿原语的外在表现,对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词语一味照搬,结果让人不知所云,表面上忠实于原信息,实际上却使原信息游离于词语之外。《汉英词典》中将此句译为: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译文撇开无关宏旨的“门”字不译,文内增补了画龙点睛的同位语the master carpenter,本身自明,增减得当,灵活实用,不仅再现了原语风貌,而且充分转达了原语文化。
  1.3认识的有限性
  作家的创作是作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然后对社会生活所作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再现。作家对客观世界的解读总受他的文化、思想、生活阅历、解读经验和个性等方面的制约。以作家个体的有限性对待社会生活的无限性,必然会造成作家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全面。比如,作家对蝙蝠的认识就不如动物学家全面,而且中西不同作家对蝙蝠的认识还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视为吉祥、健康、幸福的象征;而在西方,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和罪恶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以个体的有限性对待社会生活的无限性必然造成作家认识客观世界的不全面,这无疑给读者的阅读过程以“误读”的机会。

  1.4文化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折射出来的思维差异,主要表现在具体与抽象、综合与分析、本体与客体、顺向与逆向等方面。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辩证的、具象的、主观的、模糊的;而西方民族的思维是分析的、抽象的、客观的、精确的。东西方在观察事物时选取角度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反映到语言表达形式上,英语重形式、重写实,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间接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
  简单地说,汉英表达的显著差异就是,汉语潇洒随意、主观色彩十分强烈,英语则是规范严整、客观具体。例如:
  then came the twilight colors of sea and heaven, the wine pink width of water merging into lawns of aquamarines, the sky a tender palette of pink and blue.
  试译为:
  随之而来的是暮霭沉沉,海天一色,红浪翻涌,碧波横流,天空红蓝相映、五彩生辉。
  原文有着严谨的语法结构,从英语角度看译文,会觉得汉译过于散漫。但是从汉语角度看英语,又会觉得原文过于平白。两者心理感觉差异巨大。
  再看一个汉译英的例子:
  西湖如镜面,千峰凝翠,洞壑幽深,风光绮丽。
  the west lake is like a mirror, embellished all around with green hills and deep caves of enchanting beauty.
  汉语音韵和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而译文却完全是直观景物的罗列。
  2 文化误读的意义
  “文化误读”是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其后果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看。一方面,文化误读“误读”、“曲解”了原文,导致文化信息传递失败,使译文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的真相。另一方面“文化误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为民族文化建设也发挥了一些积极作用:(1)使异质文化很容易在本国传播,与本国读者达到沟通,建立起文化交流。比如林纾在翻译狄更斯的《董贝父子》时,删除了原作中论述工业化功过的段落,却添上了有关女儿孝道的议论,使其得以流传;(2)在“误读”中可能会阐发出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如寒山诗由于悖离了中国诗歌传统,最初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但几十年后传入美国,得到了当时美国“垮掉的一代”的赞赏与认同,导致“寒山热”在美国一度兴起,并且寒山诗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得以被重新认识;(3)由于“误读”往往是由于译者自身文化的历史需求造成的,因此,它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比如中国近代文学翻译活动使中国传统文学在文体类型、叙事模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革新和进步,进而使文学的近代化向前跨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刘明东.图式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2002(6).
  [2]周桂方.文学翻译与文化误读[j].教育研究,2008(8).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闫静 [标签: 翻译 中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孙中山奉安大典中的藏族人士
    译者主体性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操控”
    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制…
    东垣升阳益胃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
    如何处理同声传译中的特色词汇
    契诃夫小说中的庸俗主题
    花窗艺术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重构
    “花意象”在中国女性绘画中的题材表现与象…
    浅谈台儿庄旅游产品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努特拉的住宅理念在当代中国住宅设计中的价…
    SWOT分析法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
    一般法则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