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与运用探析
摘 要:“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心理学理论;在运用上实现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形式合作化以及成绩考核多维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与式”教学法;心理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75-03
  “参与式”教学法体现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运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情景剧表演”以及“课外调查”成果汇报等丰富多彩的形式,鼓励、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参与式”打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小组为教学活动单位,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参与式”教学法营造了平等、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促进了“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参与式”教学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1]本课题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不菲的教学成果,并获批成为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将对“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以及运用进行探讨,希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有所促进。WWw.11665.CoM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
  “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英国,最早的时候,是英国社会学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性援助项目研究时总结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获得成功[2]。后来这一理论被引入教育教学领域,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参与式”教学法更加符合人类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依据主要有四个:即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社会互赖理论。
  1.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理论
  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两种:外在性需要与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内在性需要的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于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
  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有四种状态:一是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二是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三是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四是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外偿。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实现内在性激励与外在性激励双重强动机的结合,一方面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并找出不足,这些对于学生都是一种外在性激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学习方式的有趣性以及学习目标的有意义都使得学生能够克服困难,去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解释说:只有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高层次的需要。前面四个需要被定义为“缺乏型”需要,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则被定义为“成长型”需要,在“成长型”需要中包含了自我提高和求知欲的满足,这恰恰是学生“缺乏型”的需要被满足后,希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成长型需求的满足的体现。[3]
  “参与式”教学使得学生通过参与到教学

过程中来获得归属感,实现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确定自我价值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活动,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表现以及对小组活动成果的贡献来获得小组成员的尊重和认可,建立了友谊,学生也就获得了归属感,满足了“缺乏型”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多的学生心理需求上升为“成长型”需要,即希望自我提高,并对学习产生更为积极浓厚的兴趣,同时激发出学生内在的创新品质,成为获得求知欲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的动机。
  3.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托·弗洛姆(victorh.vroom)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指出:“某一活动对于调动某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和激励(motivation)强度,取决于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效价(valence)与他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导致该结果的概率——期望值(expectancy)”[4]。
  根据这一理论,“参与式”教学法提供给学生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知识,组织有效资料,阐述个人或小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及时获得教师的评价和同学们的意见反馈,这对于学生所付出的努力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体验自身的价值,表现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极大热情,也使得学生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4.社会互赖理论
  “参与式”教学法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依据是社会互赖理论。社会互赖分为积极互赖(合作)和消极互赖(竞争)两种。积极互赖产生积极互动,个体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共同目标能促使个体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互动方式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促进目标的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进行“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以及“课外调查”的小组汇报等教学活动中,每一小组的学生都是体现出团队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投入每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展现创新精神,努力争取获得教师的肯定和奖励。大家相互团结,相互依赖,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同时也为个人发展提供动力。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包括了绪论在内的共九个主题,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实现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目标,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组合,确定了“适应大学生活”以及“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法律修养”等四大模块。每一组模块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争议点,师生共设问题的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相信学生,学生全程参与案例选择、问题设置、原因探究以及结论判定,由此可见,“参与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得尤为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拥有更多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有机会选择更多的自我发展的路径,这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亲身体会学习是一个主动、实践以及创新的思维过程,真正实现学生是成长、发展的主体的教育思想。
  2.教学方式——多样化
  “参与式”教学模式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学方式的设计首先借助“案例分析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其次通过“提问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发问的机会;再次引入“专题讨论法”,在课堂上,或在小组内部进行广泛的讨论,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收集资料,开展多次的问题讨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最后,以“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成果演讲汇报”以及“课外调查报告汇报”等形式展示自己以及小组在学习中的收获与成长,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们和老师进行学习交流,学生们通过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努力打破“知”与“行”脱节状态,促进人格完善。
  3.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活动单位,每班选出一名课代表,将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由小组成员推选出一名组长。由教师、课代表和组长共同确定每个课程模块中的选题,并制定工作程序和要求。课代表和各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小组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任务的分配,最后选出小组代表向大家做活动成果汇

报,展示小组的整体水平并由教师进行评价。
  这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的特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5]
  合作学习是一种直接的学习方法,传统式的教学注重从理论上教会学生如何去做正确的事情,合作学习则强调人人“参与”,在这种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直接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优化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合作学习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本身,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依赖,学会表达自己以及与同伴分享学习感受和学习成果,与人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4.成绩考核——多维化
  一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成绩考核形式比较单一,比如:开卷考试或撰写论文,这种成绩考核的方法是将这门课程定位在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的知识传授课的性质上。但实际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和完善,使学生成为思想成熟、道德高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这就决定了这门课不能仅仅考察学生的“知”,更要考察学生的“行”。
  “参与式”教学法的成绩考核方法是多维度的,对学生在“参与式”教学全过程的表现进行打分。教师、课代表和组长组成成绩评定小组,对小组每一位成员的上课情况、小组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对小组的贡献、与其他组员的合作情况以及生活中思想道德行为的改善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进行评定。这种成绩考核的方式与传统教学法的考核方式相比,注重学生思想行为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更能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159.
  [2]王士恒.构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参与式教学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10,(5):24.
  [3]冯樱.高职思想政治课参与式教学范式研究,www.doc88.com
  [4]喻玉峰.浅谈弗洛姆期望理论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29):127.
  [5]王坦.合作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3
  (责任编辑:田 苗)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心理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网络参与不应成为政治参与的主渠道
    探讨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
    探析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
    对于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的思考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的思考
    有关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的思考
    关于中职英语课堂参与性教学的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