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仔细研读 妥善处理

原文作者:陈琼飞

笔者一次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两位七年级教师执教新教材“人口与人种”一课。其间,两位教师处理教材中的一幅图片的方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一位只字未提,另一位进行了局部更改。好奇之下,请教原因,均言此图说不清楚,不如不说; 如要说则需要进行局部调整,用中国秧歌或中国民乐来替代最后的舞蹈部分。笔者顿生疑问:这幅图片为何说不清楚,竟让执教教师避而不谈或局部调整?如何处理才比较合适?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仔细研读了这幅图片并作了相应的处理。
   一、图片引发的疑惑
  上文提到的一幅图片就是最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人口与人种”这一课中“图2-39各具特色的文化”(见下图)。这幅图片由一组照片构成,第一张显而易见,是白人芭蕾舞者跳芭蕾舞的情景,第二张是非洲黑人在丛林击鼓的画面。让人疑惑的是第三张照片,人物的肤色、着装、舞蹈的类别都不是很清晰,与之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也没有进行任何解释和说明。笔者先入为主以为三张照片分别对应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查阅了印第安人舞蹈方面的资料后却发现第三张照片根本不是印第安人舞蹈,却与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在服装和舞姿上相似度最高。但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是个“混血儿”,并非单纯由黄色人种创造,身上除具有美洲大陆印第安古老的文化印痕,还受到欧洲(主要是西班牙)和非洲文化的双重影响。就人种而言,拉丁美洲人种复杂,以混血人种为主。至此,疑惑解开,这三张照片其实分别对应的是欧洲白色人种的芭蕾、非洲黑色人种的鼓乐和拉丁美洲混血人种的民间舞蹈。wwW.11665.cOm两位教师反映这幅图说不清楚,估计也是因为第三张照片反映的内容不够清楚,再加上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与笔者先前一样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了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需要教师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精通历史、地理、政治等专业知识,也要广泛涉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就拿“图2-39”来说,与历史专业联系不大,如果没有正规学过音乐、舞蹈方面的知识,很可能不懂照片反映的舞蹈门类,无法与学生交流、互动,只能避而不谈或作局部调整。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论文网] 
   当然,作为教师直接依靠的《教师教学用书》,应该细化工作,对教材涉及的内容尤其是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配套补充和说明,以方便教师备课。
  二、 两种处理方式的偏颇
  上述两位教师中的一位之所以对图片避而不谈,或是因为对这图中内容没有十足把握,或是认为这幅图作用不大,替之以其他课程资源同样能达成教学目的。而另一位教师之所以采用局部调整方法,主要是考虑图中的第三张照片反映内容不够清晰,用“中国秧歌”或“中国民乐”取而代之效果更好。笔者以为,这两种做法均有待商榷。
   比较新旧教科书,“人口与人种”一课的变动仅4处,这幅图和相关的文字“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富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就是其中之一,属新增内容。我们知道,教科书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从编写到定稿经过专家的多轮论证,其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呈现方式、内容素材及图像系统等,都是为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服务的。新教材“大动干戈”进行相关增补,肯定有其道理,是我们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应予以特别注意的地方,如此避而不谈和随意更替是否过于草率?
   从教材的结构设计上看,新教材空间、时间、探究三条线索相互交织,由中外混编到中外分叙,尤其是中外分叙在七年级新教材上下册中有明显的体现。原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在新教材中为第三单元,内容变化很大:第二课与山为邻取消了天山哈萨克牧民“垂直的牧场”,代之以印第安人“垂直的生计”; 第三课取消了“水乡孕育的城镇”等。还有,原上册第三单元的“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在新教材中被放置于下册第五单元。总之,新教材上册作出了尽量避免中国化的元素编排,用中国秧歌、中国民乐来代替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明显与教材的整体性不符。
   此外,这三张照片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共同的特点:影响的普遍性和深远性。具体而言,芭蕾在欧洲白色人种中盛行,在世界舞蹈界占有重要的地位;鼓乐是非洲黑人文化的一种象征,在非洲具有普遍性,其节奏鲜明对今天的流行音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拉丁美洲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经历过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深受拉美各国人民的喜爱,对今日的大众舞蹈有着重要影响。而秧歌只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乐的影响也只局限于中国,并不具有对亚洲或黄色人种的普遍性。总之,无论是秧歌还是民乐,都不能与芭蕾、鼓乐同日而语,以此替代,与教材的科学性不符。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任何教材都有弃取增补的空间。教师在教材跟前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研究者、开发者。但教师在灵活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一要以课标为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来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二要符合科学性、规范性和整体性;三要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总之,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深刻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全面熟悉新旧教材的变动情况,灵活运用好新教材,这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课程智慧。
   三、基于课标的处理
  基于与本课对应的课标是“1—1—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及其分布,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而拉丁美洲民间舞蹈恰恰可以成为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这是因为,经历了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本土印第安舞蹈、来自非洲的鼓乐和来自欧洲殖民国家的芭蕾发生了碰撞、冲突、吸收、融合,最终形成了一门新的艺术门类: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因此,笔者没有替换第三张照片,而是在“图2-39”中对三张照片依次标注上“欧洲芭蕾”“非洲鼓乐”和“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字样,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对这三张照片的认知难度。
   结合课标,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者增加这幅图的意图,是想通过不同人种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种为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人种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一是展示体育、政治、文学等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请学生来分类并说说他们的成就或贡献。二是补充对芭蕾、鼓乐和拉丁美洲民间舞蹈的简介,欣赏我校学生艺术节表演的芭蕾、街舞的背景音乐,拉丁舞的片段,说说这些艺术形式的特色和你的感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芭蕾这一由白色人种创造的舞蹈以其优美的旋律和轻盈柔美的动作,在世界舞蹈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节奏强劲的鼓和热情奔放的乐舞是非洲音乐的明信片,黑色人种的击鼓节奏鲜明对今天的流行音乐(比如rap说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以混血人种为主的拉丁美洲人民创造了热情奔放的拉丁美洲民间舞蹈,对今天的流行音乐和大众舞蹈(如拉丁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各个人种肤色不同,所创造的舞蹈形式上也有差异,但都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创造了别具韵味、特色鲜明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多姿多彩。
   总之,通过对新教材中这幅图片的研究,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改变学科本位思想,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学习和吸收不同的知识营养,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淀,才能实现自身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达成综合课程所追求的教育功能。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处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研读发展等级,融入作文教学
    浅析组织行为研读 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在校培…
    浅谈研读国学经典 培养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