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研究

一、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历史发展提供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指出:“对高等教育分类的研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观点”,“这一观点最大用处不是对高等论文联盟http://院校进行类别说明,而是对高等院校变革方式进行探讨,是教育生理学而不是教育解剖学。”二战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呈现出分化特征,高等院校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等院校并存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每个国家中,大学间的地位和声誉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世界闻名,而有的则鲜为人知,大学的分类形式已经渐渐明朗。尽管各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高等教育系统并没有形成统一模式,多样化的新院校的形成并没有动摇老大学的地位,著名的院校仍然著名,仍然被视为其他院校的样板和典范。由于层次不同,因而形成了类型不一、水平各异、特色鲜明的多样化高等教育系统。
  20世纪50—70年代是各工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时期,许多新大学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新的高等教育部门也纷纷出现或提高了地位。为适应新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新的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和经费结构逐步形成。有资料表明,20世纪50年代的著名院校仍然著名,仍然被其他院校视为样板和典范,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一样。为减轻大学招生的压力以及满足人们求学的需要,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向日渐明显,各种新型大学相继出现。wwW.11665.com政府试图通过多样化来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需要。但总的来说,这些新型院校按照克拉克所说“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地位等级上,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有限的”。开办大众化大学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需要;办好精英大学是为了国家长远建设发展需要。政府的目标是引导高等院校降低分类体系高度,而不是为它们创造地位升迁和变革的条件。要使高等院校的地位得到升迁和变革,无论国家采取什么行动,最终都要由争取著名教授和出类拔萃的年轻教师、争取研究经费、争取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等的市场力量来决定。
  (二)现实状况提出要求
  事实上,高等院校的分类是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从客观方面来说,有些高等院校有其他高等院校所没有的权力或特权,通常包括较多的院校自治,可以控制自己的预算,拥有授予学位和证书的权利;它们比其他高等院校拥有更多的资源和物质帮助;它们的招生标准和学位要求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名牌大学保持了强大的优势,它们在政府的援助下,为自己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始终维持了名牌高校的优势,而这些优势反过来又维护了它们的自由。
  从主观上来说,高等院校的地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等院校的内部差别所致,以声誉和名望的差别为标志。这些都是各国高等院校在竞争学术和科学荣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积累的结果。以中国为例,近几年来,对大学中的相对排名的兴趣程度越来越高,在每年的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学生认为到名牌大学就读,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样,导致对这些的名牌大学的追逐也愈演愈烈。克拉克认为,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认为它们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将受到它们的学术地位影响,也就是受到排名榜上它占有的位置影响。因此,声誉和名望就是由在上述市场中所取得的成功累积的结果,特别是在学术竞争和科学荣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积累的结果。大学的许多政策和学术决策都是为了保持或提高它们在大学等级中的相对地位,那些处于顶部或接近顶部大学也不例外。
  高等教育的竞争一方面越来越导致多样化,另一方面越来越导致趋于同一性。首先,由于各高等院校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成果不同,同时,由于地位较低的高等院校在同其他院校竞争时为了在市场竞争上获得优势所运用的策略不同,就使这些高等院校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其次,高等院校的相互竞争,以及地位较低的院校对地位较高的院校的趋同和模仿,使得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差别日渐缩小,向着一流大学的特点和风格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澄清高等教育质量观误区
  第一,以规模表象决定质量走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来临,高等教育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这种看法认为,规模和质量是一对矛盾,规模的扩大势必影响到教育质量。这种看法将质量问题简单化,以资源来决定质量,仍然是停留在“量”的层面上,而没有深入到“质”的层面。第二,按照单一标准衡量复杂系统。以统一的、绝对的、固定的知识标准或学术标准来看人才培养质量,如以专业口径、学制年限、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知识传授、知识考核等来整齐划一地培养和评价学生,千篇一律地要求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所有学生和所有学校。实际上又是将教育质量等同于单纯的知识质量。第三,将综合质量进行简单数量化。有很大一部分人将教育质量等同于学校层次、或院士数目、博士点、硕士点数目、重点学科数目、精品课程数量等。由论文联盟http://于这种错误导向,使得中国的高校没有清晰的分类和定位,缺乏个性和特色,也使得高等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当前,高级技术工人的巨大缺口,也恰好反映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单一的质量观造成的不足。
  (二)构建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
  当下,高等教育发展多样化已经成为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应答。一方面,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从业人口调整明显变化;另一方面,所有制结构也从单一型向多样化演变,这必然引发和带动生源和毕业生的来向与去向。此外,高等教育的入学对象日趋多样化,也必然带来大众化阶段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求学意愿及态度价值取向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这就表明,大众化阶段的全面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是一个统一的、绝对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多元的、动态发展的概念,它有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标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都有不同的要求,最终又归结到人与社会统一的要求上。所以,有专家指出:“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明显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的总和。这些特性往往通过受教育者、教育者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目标、标准、成就水平等形式表现出来。”

 不仅如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态势下,有几个特征非常突出:一是多元化,二是市场化,三是地方化,四是国际化。那么,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要求就应该具有与这几种“化”相符的切实性。首先且最根本的就是质标准的多元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结构多元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也就需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人才标准的多样化。而这些是高等教育一元化质量标准远远达不到的。让一批无差别、同一化的高等学校来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需要,也是不现实和不明智的。同时,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所包括的内涵,必然是有分类、有个性、有特色,它既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又要进入全球经济循环和参与国际竞争等。反之,没有市场化、地方化和国际化,也就没有多元化。总之,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在这几方面做得很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也必须是多元的、动态的。
  (三)建立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观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以来的突出问题之一,教育界对此已经达成共识,即高等教育质量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而不是整齐划一的精英教育质量标准。因此,各层次高等院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学生质量的差异严格制定符合实际的质量要求,高等院校的梯度分类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不管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化教育的高等院校,都应当有适合各自层次要求的质量标准和发展目标,这样,各个层次上高等院校都可以找到自己准确地位和发展方向,都可以在各自层次中的高等院校间展开理性竞争。我们切忌忽视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而盲目追求学校大、学科全、专业多、层次高。这里,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观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提升,适应高等教育分类别发展的重要理念。
  (四)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估观
  明确评估目的,要更新评估观念,首先就要明确评估的目的是什么。事实上,高等教育评估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估的结果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评估双方都要把评估看作是促进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全面发展性评估观应包括:在评估方向上面向未来,注重被评估高校未来发展,运用形成性评估,根据被评高校的实际表现,确定其发展需要,制定发展目标,重在使被评高校“增值”;评估要注重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和特色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具有高度复杂化的体系,因此,对高等教育的评估一方面要反映出“共性”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评估促使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评估高等教育应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既要保证高等教育评估的现实性,同时也要保证高等教育评估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动态、多元的评估标准。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宁凯 [标签: 发展研究 教育学 研究方向 中国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启…
    中国动画创作观念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真人秀节目“拿来主义”综述
    冯小刚电影对当代中国人情感变迁的诠释
    中国动漫电影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最后的陆路孤岛”:陈塘
    穿越第九大道中国水手的北极梦
    你去过越南的丽江吗?离中国边境线只有30多…
    中国足球=中国社会?
    中国动画本体美学:装饰的意指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意识思辨
    20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略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