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大学生就业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实践能力 培养
  论文摘 要: 本文针对大学生严峻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阐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讨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就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1]《经济学人》杂志报道了中国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到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接近760万,达到最高峰。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这场就业危机中杀出重围,找到立足之地,成为大学生求职群体最关注的问题。[2] 
  1.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1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当时的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大学生整个群体的特点分不开。大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几个导致就业难的特点。[3] 
  1.1.1具有创新意识,但是由于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导致缺少创新实践技能。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对能从学习中产生新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法,抱有热切的追求。然而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有限,以及学生自身没有创设条件或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往往不能紧跟学科最新发展动向。wWw.11665.cOM大部分同学忽视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协作,以及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这样即便有创新意识和灵感,也阻碍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1.2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想象力日渐丰富,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及合理的整合,他们往往缺乏灵活的、全面的思维方式。这就导致创新实践不能很好地实现。 
  1.1.3有创新热情,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大多数大学生尽管有创新的热情,但毕竟师生、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甚少,再加之没有真正走向社会,缺乏认识,因而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 
  1.1.4创业能力急需提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中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4]我国的高等学校也早已接纳这一理念并广泛开展创业教育,但创业者寥寥无几,成效不明显。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创办者史蒂夫·马若提出了12种被普遍认为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适应能力、竞争性、自信、纪律、动力、诚实、组织、毅力、说服力、冒险、理解和视野。这些能力和素质可以说基本上属于“默会知识”,而这些“默会知识”在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学不到的。只有在“做中学”、“干中学”,才能真正掌握这类知识。也可以说,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练出来的。不难看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基本原理,[5]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是摈弃传统大学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理应摈弃应试教育的弊端,走上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正确发展轨道。 
  1.2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用人单位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看重学历之外,还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就业困难,倒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他们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明白学校和社会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往往对社会的了解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与期望,而多数企业则对应届大学生往往表现得很冷淡,认为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心态不好,角色转换慢,适应期过长。他们在录用和挑选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曾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纪律性强的毕业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实践经验的提高,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1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属于素质教育。[6]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应体现时代特征、社会要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校就读期间依照学校规定所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应用所学理论、观点、知识完成学业,动脑动手进行综合、实验、技能训练等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拓展认知领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初步能力,还有人际交流交往方面的能力。二是在校就读期间借助学校提供的条件或者自己与同学合作创造的条件,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拓展所获得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诸如参与社会主体(工人、农民、军人、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及其他阶层群体)改造自然,或变革社会的某些活动中所获得的,或在已有基础上新增长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各种能力所构成的能力体系。通常由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构成。其中一般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等;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际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记忆分析能力、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专业写作能力、实验能力、科研能力、设计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等等;综合能力则包含了在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基础之上的解决综合问题的其他能力。 

  2.2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2.2.1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这个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将书本教学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学习能力和将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件,并成为一个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拔尖的群体,对知识运用的能力非常出众。如果说相关专业知识是当今大学生的“拳头产品”的话,那么社会实践能力则是当今大学生的“贫血学科”。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低下。这样,就必然导致新一代能人综合素质的打折。未来,人们在社会、在工作中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工作本身。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锻炼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习能力与学习精神,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2.2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和自我定位。专家指出,目前不少大学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和自我定位。[7]如果能够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定向,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那么大学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大学生们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了解自身优势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融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通过实践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将学会如何作决策,知道如何制订计划,如何分层次地向着目标努力,强化规划意识,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踏实地掌握相关知识;还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缓解就业的心理压力。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了解社会需要,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 
  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企业面临困境,这必然引起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而且必然对人的发展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的体现。国与国之间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又是和教育密不可分的。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毕业后的第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是在校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大三、大四学生就业、择业迫在眉睫,参加社会实践并迅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是一项毕业前的重要准备工作。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对于加强学校教育同社会实际相联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http://www.eol.cn/ze_ye_qu_shi_4374/20091214/t20091214_429967.shtml. 
  [2]http://www.hb53.cn/thread-1149-1-1.html. 
  [3]丁逊.论教学和科研中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 
  [4]周德昌,江月孙.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于博溉.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vol 27,(7):40. 
  [7]刘风英.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之对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vol 19:53-54.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刘建军 李美凤 [标签: 大学 能力 大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从iPhone热现象中反思大学生自我价值观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教学新思…
    基于阿莱悖论的内蒙古大学生投资创业心理研…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健身走、跑的锻炼方式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
    从大学生体育教学认知谈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青海省与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