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谈从需要分析探讨高职ESP课程评价机制的建构
论文关键词: esp 课程评价机制需要分析 高职教育 建构 
  论文摘要: esp课程评价是高等职业院校esp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然而目前高职esp课程评价机制正逐步丧失对esp课堂教学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本文从需要分析出发,尝试建立一种科学的esp课程评价机制,以提高esp教学效果,使高等职业esp教学能朝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一线技术人员,他们承担着生产一线的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社会对这些技术人员在语言领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英语教学的成败与高职院校办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所培养的人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踏上岗位时,无法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起来。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读不懂专业的英文资料与图纸,而事实上,专业英语学习与职业、就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矛盾使得如何探索有高职特色的专业英语评价机制对高职的定位及发展意义重大。 
   
  1.esp的缘起与定义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应运而生。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esp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已逐渐形成了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如管理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简单地说,专门用途英语是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岗位相关的专业英语,它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均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wWw.11665.coM它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不但涉及语言知识,还涉及相关专业知识。peter strevens(1998)提出了专门用途英语的4个基本特征: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的需要;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词汇和语法放在与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上;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1]。 
   
  2.需要分析 
   
  esp的教学内容完全根据学习者的需求确定。但将esp与egp区分开来的不是需求的存在,而是对需求的认识(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53)。需要分析是esp教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是esp教学的核心、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础。1987年,hutchinson和waters围绕需要分析提出了目标需要和学习需要这两个概念。以下笔者将从这两方面阐述需要分析。 
   
  2.1目标需要 
  目标需要是指学习者为在目标情境中能够顺利运用专业英语知识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hutchinson和waters把目标需要进一步细分为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必学知识是学习者将来为顺利完成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知识为目前知识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知识为学习者面对特定情景而感到想要学习的部分[2]。真正的esp课程应该为学生在目标情境中进行职业交流做准备。目标需要分析本质上就是针对目标情境问题,挖掘出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者对目标情境的态度。这种需要分析关注的是语言的使用,但它还需要分析目标情境中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者在目标情境中用语言工作存在的差距,以及学习者自身的需要。 
   
  2.2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分析就是对学生学习英语需求的分析,即为目标情景所要求的能力,学习者应该获得什么知识及能力。一般包括学生英语知识与能力需要分析、英语学习情感需要分析和学生英语环境需要分析。学生英语知识与能力需要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在英语方面的需要。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这方面的需要各不相同,比如有的想从事酒店工作,则可能交际需求高些;英语学习情感需要分析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情感需要分析,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受到关注,受到鼓励,有的则希望得到展现;英语学习环境需要就是分析学生学习英语时对周围环境的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环境的要求不同,比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喜欢到真实岗位去练习,希望有能和外国人交流的学习环境。 
   
  3.需要分析在esp课程评价机制中的应用 
   
  课程评估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步,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形成反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随着esp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对esp学生能力的界定,以及评价手段的使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社会用人单位对esp学生的能力界定也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建立esp课程独立的、有自己标准和评价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分析为esp课程评价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3.1esp课程评价的标准 
  3.1.1“以学生为本”标准 
  评价esp课程评价是否科学,标准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学习需要要求esp课程评价必须考虑学习者所起的主动作用。因为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是esp课程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也就是说,高职esp教学尽管在学生的职业和专业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期望和要求,但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属性仍然是“以学生为本”。esp课程教学本来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因此“以学生为本”应当成为高职esp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学生自身的学习需要有时会与目标情境的需要有冲突或者目标情境的需要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高职esp课程评价中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一个中心位置。如果忽略了学习者自身的需要,学习者的动机就有可能大大降低,这就违背了esp课程评价的初衷。
  3.1.2专业针对性标准 
  esp课程评价必须遵循专业针对性标准。esp课程具有鲜明的目标性、实用性。一般说来,其目标学习群体是将来从事各种专业的专门技术人才,如电工、会计、护理人员、证券人员等,他们希望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在必要时能更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从岗位需求和职业需求分析来看,esp与具体职业岗位紧密相联,表现实质内容的语料载体随不同的专业学科的方向发生变化。学生应掌握职业岗位上所必须具备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与他们本专业相关的词汇、常用句型和文体风格,同时还要掌握这些行业内在的知识体系。目标情境的需要决定学习者要想成功地在目标情境中运用语言,就必须获得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如殡葬专业的学生要将来能在涉外事务中有效地工作,那么他就必须掌握与整个殡葬事业相关的词汇,以及在这种情境中常用的语体、语篇结构等。目标情景需要决定了esp课程评价不能脱离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而存在。因此esp课程评价必须针对学生对于本行业专业英语知识的掌握运用展开评价。 
  3.1.3真实性标准 
  在esp课程评价中不可忽视的是真实性标准。目标需要分析表明创造真实语境是提高esp课程学生学习专业语言的有效途径。esp课程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esp课程评价的目的就是检测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语言行为能力。因此esp课程评价执行者应事先了解esp真实使用者在真实环境中应具备什么样的语言能力、掌握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完成什么样的语言任务等来制定评价大纲,为学生创造仿真的语境,使学生了解自己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为以后走上岗位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无疑坚持真实性原则能保证esp课程评价的效度。如果条件允许,esp课程评价机制在评价主体一方应积极引入行业评价,因为社会用人单位对专门用途英语的能力界定也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目标需要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知识本身就是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以学校及企业的标准来进行的评价,建立在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基础之上的评价才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3.2 esp课程评价的内容 
  esp的精髓就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esp课程是否成效显著,主要看它是否满足了学习者的需要。esp评估的目的是要检查根据这些需求设置的课程,最终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达到何种程度。有效的esp课程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评价的模式。两种评估模式在esp教学中不能孤立存在,其目的都是给esp课程提供反馈,为更好的esp教学提供依据。 
  3.2.1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esp对于学生的评价可通过结果评价的方式进行。结果评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评价一般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执行者是教师,对象是学生。通过考试,教师可大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水平是否足以完成将来要求的任务,自己对需要分析是否恰当,同时也了解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的态度。考试的目的是明确学生与目标知识与技能差距在哪里,还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在esp课程中有哪些学习潜力。 
  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决定了学生在esp课程评价中处于中心地位,而“一考定乾坤”的结果评价忽视了学习需要,打消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因为目标情景需要及学习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esp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单一的结果评价无法考查学生在动态的目标情景中应用相关专业英语知识的能力,这要求我们综合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通常在学期中进行,学生通过分数、出勤率、课堂表现、交际能力及学习动机等指标给教师提供他们学习情况的线索,以便作出公正的评价。至于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权重比例,则根据专业需求而定(刘润清,1999:7)。因为不同专业对英语内容需求是不一样的,对英语要求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且侧重点也有不同,有的重交际、有的重写作等,那么在不同专业需求的背景下,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对各部分能力的考核比重。 
  3.2.2学校和企业合作评价 
  esp课程的专业性及职业性决定了其评价过程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在esp教学阶段必须进行整体规划,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最终达到“学即致用”的目标,让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需要,实现学生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学生在企业接受相关的专业英语实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在真实的目标环境中,更加自觉主动地了解目标环境的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掌握相关专业的语言知识和实践技能。企业也可以通过参加教学活动,在培养过程中全面实现用人的意图;学生则在“校企结合”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触实际,接触未来岗位,接触企业文化。 
  校企结合的评价模式就是对这种培养模式的一种评估和反馈,在评价中,学校通过esp考试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通过模拟情景操作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企业则根据学生在见习阶段的表现,以及专业知识的运用情况打分。通过这种双向介入的方式来检验学生作为语言学习者的需求和他们作为语言使用者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或者说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这两种需要。因此说学校和企业合作评价的模式实现了目标需要与学习需要的统一。通过评估,学校能了解企业对esp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付诸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当中,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4.结语 
   
  我国高校的esp课程评价应该以需要分析理论为指导,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评价的模式,并将其贯穿课程开设、教学过程的始终,给esp课程提供反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满足目标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通过切实应用需要分析理论,提高esp教学效果,使esp人才的培养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使高职院校esp教学朝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stevens,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m].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centre,1988. 
  [3]swales,j.service english program design and opportunity cost[a].in johnson,r.k.(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79-90. 
  [4]李华.esp教学中的专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分析与整合[j].科教园地,2008,(11). 
  [5]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6]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文平 [标签: 评价 机制 建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的写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托福阅读事实信息题的解法
    浅谈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
    浅谈警察职业教育与执法公信力的塑造
    浅谈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使用现代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