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谈以学生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互动探析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以学生为本 教学互动
  论文内容摘要:以学生为本,教学互动,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要做到茸重人、发展人、启迪人、鼓舞人,灵活运用教学互动方式,充分遵循教学互动原则。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显得极为迫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深人人心,就必须彰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学的双向互动和交流,贴近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要做到尊重人、发展人、启迪人、鼓舞人
    教学互动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形成动态的交互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本身就是师生间积极进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彰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力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做到尊重人、发展人、启迪人、鼓舞人。
    1.尊重人。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一味采用灌输和命令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教条”,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提倡民主自由的讨论和交流,特别是不能随意乱扣“帽子”。当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和思维创造性受到尊重和认可时,他们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师生交流互动中来。Www.11665.cOM
    2.发展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江泽民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核心价值,不是意识形态的控制,不是单纯的政治知识的普及,更不是什么往“官方”的脸上“贴金”,而是要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牢牢把握培育“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因材施教,教书育人,这对于本课程赢得学生的尊重和荣誉,也是至关重要的。
    3.启迪人。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致力于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他们就将强烈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魅力和思维魅力,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价值,由此产生积极的学习意愿和互动倾向,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把正确的价值判断相应地外化在自己的言行上。
    4.鼓舞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通过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近现代中国的“三个选择”,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他们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有这样的情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会被激发,而这种兴趣和激情反过来又会调动教师的教学情绪和积极性,推动双方在良性互动中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运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方式
    所谓“教无定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单调地使用一种互动方式很难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也没有哪一种互动方式是所有学生都喜好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需要和反应,灵活运用多种互动方式并适时合理的转换,才能让学生深人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堂内外曾尝试分步骤运用不同互动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用一个示意图表达如下:

    这些环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学生讲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布置讲课主题(必须具有现实性且难易适中);一部分学生按自愿原则组成团队,承担本次讲课任务,并为此共同合作完成收集资料、了解学术前沿、讨论交流、准备教案、登台献讲(一人主讲,其余补充)等项工作;其他学生则须事先预习和思考此部分内容,并可向讲课团队提出与讲课内容有关的疑问。
    ——课堂讨论:在团队学生回答问题和其他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形成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理清思路,抓住争论的焦点,使讨论深入下去。
    ——课堂辩论:将学生的课堂讨论导向课堂辩论,符合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和年龄特征。此时,团队学生希望“捍卫”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则希望“推翻”他们的观点,因而辩论常常精彩纷呈,有时甚至针锋相对。由于有课前的精心准备,双方学生都会在辩论中利用事先整理的数据、事例据理力争。教师在这一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通过辩论努力寻找答案。当然,在课堂讨论和辩论结束后,教师要作总结和点评,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所讨论和辩论的问题进行深人分析,明辨是非,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课后论文:为了强化和巩固教学效果,教师应“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结合课堂讨论和辩论的问题,在进一步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按照严格的学术规范形成小论文。教师在学生提交论文后要认真批阅,及时反馈,这是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延续。教师通过论文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合理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学生则通过教师的评阅意见,认识到论文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架构,提高学习能力。

   促进教学互动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除上述提到的讲课、讨论、辩论、小论文外,还有诸如主题演讲、学术讲座、情景演示等多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或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前提都是要以学生为本,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地与教师形成双向互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原则
    如果我们把以学生为本视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互动的一条“原理”,那么,这条“原理”还需要具体化为若干“原则”。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原理”所揭示的真理性,需要“原则”来落实,否则,认识世界再正确的成果,也无法转化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中,需要遵循如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原则: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德国诗人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马克思主义不但强调认识世界,更注重改造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务必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帮助学生用科学理论去分析世界、认识中国,特别是不能回避那些热点、焦点、难点、“敏感”问题。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有效互动才有望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激励原则。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效的评价是教学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此环节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内在需要诸如学业成就需要、价值承认需要等为出发点,充分运用激励手段,给予学生积极评价。如果学生的付出得到老师、同学的积极正面的评价,那么他们的学业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增进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更愿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以期通过更努力的学习赢得更多的认可。
第三,对话原则。教学互动的背后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首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话的权利。师生双方在人裕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师越是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就越是能够坦诚地与教师交心;其次要善于倾听。倾听是对话的前提,教师只有通过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发现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和引导;最后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碰到许多不明白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不能稀里糊涂一带而过,而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习惯于提出质疑,在质疑中争论,在争论中寻求答案。
    第四,情感交融原则。这是维系教学互动的感情纽带。教师和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个体,他们之间不仅有认知信息的传递,也有情感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理解、信任和鼓励通过亲切的眼神、会心的微笑、生动的手势等形式表现出来,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活学生思维的波涛,激荡起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心”,并自觉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进取的内在动力,全身心融入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形成互动。
  四、有效改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手段
    唯物辩证法认为,目的和手段是辩证统一的,目的决定手段,但手段的选择恰当与否,也会影响到目的的实现程度。多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与科研的人们,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不断进行探索,努力寻求适合本课程“进学生头脑”的途径,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要更好地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互动,就需要在手段上进一步改革创新。
    首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能为课堂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能突破时空、扩大容量;能借助声、光、电、画、动的奇妙配合,强化教材的直观性,将教学中某些抽象、静态的元素以形象、动画的方式予以呈现,从而有助于使学生直接受到视觉刺激,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软件,增加图片、表格、录像、录音、影视和幻灯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翔实的资料信息,从而形象直观地展示讲授内容,准确生动地进行表述和说明。这不仅极富感染力,也更具说服力,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为互动提供条件。当然,我们也要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多媒体“迷信”现象,因为教师如果忘记了本课程的使命而将自己变成“电脑操作员”,将学生变成屏幕前的看客与听众,那么师生之间就体会不到思维互动、理论互动、人格互动的美丽,多媒体先进技术就无法真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互动增添动力。
    其次,善于利用网络平台。网络能为教学创设相互交流、信息共享、互助合作的平台,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尤其是网络交往具有匿名性,学生感觉在网络中与教师是处于平等地位的,所以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向教师提出问题,寻求帮助,教师则可以通过网络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及时给予释疑解惑,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大力构建诸如主题网站、网上沙龙、网上辩论等模式的网络平台,能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供更大的空间。
    再次,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互动既要靠课堂理论教育,也离不开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才、了解社情民意、学习王黔论联系实际的大舞台。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问卷、参观、访问、考察、志愿者活动,除了可以锻炼其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对抽象的理论的把握,在火热的生活中理解中国为什么只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什么只能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和各地的对策;增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决心。总之,搞好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坚定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和决心,并自觉地在学习中加强与教师的互动。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胡凌艳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理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先学后教 以学促教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的写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托福阅读事实信息题的解法
    浅谈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
    浅谈警察职业教育与执法公信力的塑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