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摘 要: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是西安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主干课。2009年学校立项建设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组长期坚持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输油管道;教学改革;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44-02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最主要的主干专业课之一,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很强的实践性,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在现场从事输油管道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工作。2009年底学校立项建设精品课程以来,该课程进入提高阶段。通过两年的建设期,教学团队大幅度加强,课程内容体系更趋完善合理,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一、师资队伍建设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建设重点是教师素质的建设,课程建设水平是教师的学术造诣、科研背景、人格魅力的综合体现。在课程组建设的过程中,主要做法包括:
  第一,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搞好课程教学的传帮带工作,重点是对青年教师的传带和新进教师的帮助;对青年教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建设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队伍,培养青年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第二,逐步将授课任务相对集中于三名教师,课程建设小组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教学体会和科研经验,成员之间不断听课,不断交流教学经验。WWw.11665.Com
  第三,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加相关的教育教学或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如油田数字化管道、成品油管道混油监测技术等都是通过学术会议进入课堂的;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做报告,提升团队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四,鼓励教师参加科研项目,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做到教学和科研并重;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汇编成专著或渗透到教材中,鼓励教师撰写教学、科研论文。
  从教学队伍结构及教学运行过程来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建设
  (一)课堂教学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共54学时,3学分。课程以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输油管道勘察设计概况、等温与加热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与运行管理、顺序输送管道工艺设计、易凝高粘原油输送工艺等内容构成,课程的理论支撑体系为流体力学、传热学、原油流变学、泵与压缩机、仪表检测与自动控制等,是上述知识在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工程问题上的综合应用,既有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随近年来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在输油管道得到应用,十分注意将新技术和新工艺及时引入到教学中,使课程不断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距离输油管道的设计、投产及运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掌握长距离输油管道设计计算方法和运行管理原理,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为以后的现场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实验系统是由课程组教师自行研制的等温管路模拟系统,通过该系统模拟实际的长距离密闭输油管道的运行工况,完成管路特性、泵(站)特性测定,以确定输油管道的最佳工作状态。整套装置既可以通过自动的远程控制调节也可以通过调节阀门来实现手动控制,可以让学生对 scada监测系统有个初步的认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己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本套装置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阀门调节实现泵站内的泵机组的串联和并联、对泵进行开/停和转速调节、对不同阀门进行开/关控制和开度调节,实现对长距离密闭输油管道的自动化生产管理,模拟输油时发生越站(停泵)、输量调节、管道堵塞、管道泄漏和水击等工况,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及不同站点间的压力和流量表的数值变化情况来判断事故工况点,可以将书本上深奥的理论知识在现场得到很好的验证。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获得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

能较快地胜任生产管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条件建设
  (一)教材和实验配套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开始之初就非常重视教材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管道工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程组教师不断改革与完善教学思路和体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编写了相应的讲义,石油工业出版社于2007年7月在全国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教材建设会议上确定,在课程组讲义的基础上由蒋华义老师主编新的《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教材并作为行业规划教材,该教材于2010年上半年出版。
  在学校的支持下,建设了“长距离输油管道模拟实验架”,为此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教材,该实验教材编入与本专业相关的九个实验,学生可以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设计合理的流程,设计可能的事故工况,通过试验装置验证理论结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二)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1.实验方面,由课程组教师自行设计建设了“长距离输油管道模拟实验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综合性实验,并有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师指导。
  2.实习方面,我院在河南油田建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其设备先进、齐全,学生经常在这些生产单位完成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实习期间我们请经验丰富的工人讲解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操作,并配备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启发,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本科毕业论文方面,通过毕业设计完成某段输油管道的具体设计,提出几种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经济预算,为将来在管输方面工作打好基础。学生毕业设计期间能在图书馆获得大量资料,从网上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教学方法研究
  (一)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只有营造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实践。教师根据每堂课讲解的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也注重教材延伸工作,为学生推荐了一些学习材料。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尽量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理解程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减少教师无效劳动,加大传播信息的目的。本课程的学时数从原来的64学时压缩到54学时,但本课程的内容随着管道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增加。为了缓解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考查方法综合化,保证教学质量
  基本概念的考查: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即课堂提问、课下答疑、闭卷考试,将三部分的考查结果按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基本理论的考查:也采取三种方式,即随堂测验、课外作业、开卷考试,巩固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创新能力的考查:根据教材内容,有重点地给出一些教材中简单介绍的、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有重点地寻找一些原理简单、可创新的题目,让学生课后查阅文献,探索新的答案。具体形式有专业查阅文献和参考书籍、解决小型工程实际问题、撰写简单论文和学习总结等。
  五、教学效果
  在所有任课教师的积极努力下,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克服了理论教学的抽象与枯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加强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的掌握;对平时作业、思考题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课后答疑,学生反应良好。毕业设计期间和毕业后的工作中,均反映了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具备了进行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方面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每次考试都准备了a、b、c三套试卷覆盖所学内容,试卷评阅结果表明学生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符合教学规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学生普遍感到,《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任课老师认真负责、作业全部批改、讲课质量高,从2002年~2009年专家和学生听课情况看,课程组授课教师授课效果良好,授课教师评教成绩平均分在90分以上。
  六、结束语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该课程师资队伍稳定,建立了课堂理论教学→模拟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较完备的课程体系;优化

了课程教学内容,编写了该课程教材;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并编写了实验讲义;针对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现代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涛平,夏惠芬.石油工程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石油教育,2004,(6):54-56.
  [2]林英松.《钻井工程》课程建设实践[j].石油教育,2008,(1):77-78.
  [3]李丽,曹作刚.《无机及分析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收获与体会[j].石油教育,2005,(5):77-80.
  [4]尹洪军,刘义坤.渗流力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收获[j].石油教育,2008,(2):88-89.
  [5]李淑霞,冯其红,姚军,张艳玉.油藏工程精品课建设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9,(4):89-91.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输油管 中俄 输油管 输油管 输油管 输油管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教育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