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评析
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
  摘要: 公元383年,释道安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五失本”谈到翻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详简问题。对于“一失本”的语序问题,道安主张失本而采用倒装语序;对于“二失本”的文质问题,道安主张根据读者层次和不同文体选择质派或文派翻译,提倡发挥质、文两派的优势,更好地进行佛典汉译;对于“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的详简问题,道安认为就一般佛典而言,反复叮咛、啰唆琐碎的颂文、义辞和反腾都应删去,但戒律翻译应该保留;“三不易”谈到佛典汉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这三大因素导致了佛典汉译不容易。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3038506
  释道安是我国东晋、前秦时期的僧团领袖和佛学大师,魏晋佛学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安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佛典汉译所作的序言中。《出三藏记集》记载其译经序言19篇,与翻译密切相关的有6篇,其中尤以“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最为出名。苻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释道安撰写了《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钱锺书先生对此评价颇高:“论‘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1]释彦琮在《辩证论》中完整地引用了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内容,认为其“详梵典之难易,铨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2]释僧叡非常欣赏遵照“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译出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称其为“出八地之由路,登十阶之龙津”,“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Www.11665.cOm[3]21梁启超论及“五失本、三不易”时指出:“后世谈译学者,咸征引焉。要之翻译文学程式,成为学界一问题,自安公始也。”[4]曹明伦认为“道安此序之重要性非同一般,‘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5]这些皆说明“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五失本、三不易”提出的年代距离我们比较遥远,后人在理解上产生了一些分歧。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是:道安虽然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但他本人并没有直接表明对待“五失本”的态度。学者们对此也有不同理解,马祖毅认为:“他(道安)的意思是,翻译梵文佛经,有五种情况容易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三种情况不易处理好。”[6]38王文颜认为道安不允许翻译中出现“五失本”现象。[7]陈福康则主张:“‘五失本’显然是指他(道安)认为不理想或不正确的五种译法,而不是赞同这些译法的。”[8]钱锺书阐述“五失本”的“一失本”时说过:“‘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1]朱志瑜、朱晓农认为:“为一般读者考虑,‘五失本’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需的。否则,读者不爱看或看不懂,译经也就失去了意义。但对于高人来说,就须记着这到底是有所‘失’,哪怕译者水平再高。”[3]45这些观点之间有所出入,本文首先对“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进行分析,尔后再做评述。
  一、“五失本、三不易”疏解
  “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出自释道安撰写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二段,内容如下: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斯三不易也。[9]289
  (一)“一失本”——语序问题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是说胡语佛经原文采用倒装语序,翻译为汉语,译文要遵从汉语习惯顺装过来,这是有失原文的第一个地方,谓之“一失本”。“一失本”谈到如何处理翻译的语序问题,是保留源语的倒装语序还是遵从目的语习惯改

为顺装语序?保留胡语的倒装语序虽说可以不失本,但必然造成汉语译文颠三倒四、不合语法习惯,造成读者对译文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遵从汉语习惯改为顺装语序,虽说有失原文语序,但至少能够保证译文符合语法习惯,文通字顺,读者能够看懂读通译文。权衡利弊,道安在语序方面选择了“失本”。《鞞婆沙序》记载:“遂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也。”[9]382《鞞婆沙》经的翻译完全是质派翻译,案本而传,没有增减,但在语序上还是把胡语的倒装句在汉语译文中顺装了过来。即便是对待“八辈圣士珍之宝之,师师相付,一言乖本,有逐无赦”的戒律翻译,道安依然主张译文语序要遵从汉语习惯。《比丘大戒序》记载:“于是案胡文书,唯有言例,时从顺耳。”[9]413对于“一失本”的语序问题,道安毫不含糊地主张失本,因为他非常清楚这是翻译的底线,不失本不足以成为翻译。钱锺书先生谈到“一失本”时也说过:“‘本’有非‘失’不可者,此‘本’不‘失’,便不成翻译。”[1]这样看来,王文颜先生所言“道安不允许翻译中出现‘五失本’现象”[7]和陈福康先生所言“‘五失本’显然是指他(道安)认为不理想或不正确的五种译法,而不是赞同这些译法”[8]有待商榷,因为倘若道安不允许翻译中出现“五失本”现象,或者认为“五失本”是不理想或不正确的五种译法,那么在对待“一失本”的语序问题上,他就应该本着不失本的原则,主张保留胡语的倒装语序。这与道安在上述译经序言中表明的翻译思想明显不符。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把东汉安世高翻译的《人本欲生经》与东晋道安译场僧伽提婆翻译的《人本欲生经》异译本《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大音经》进行对比研究。两种版本的译文如下:生经》(后汉安世高译)
  若如有如有生无有,亦无应有令有生,一切安难,无有生为有老死否?阿难白佛言:不。佛便告阿难:从是因缘当知为从是本、从是习、从是因缘,老死为生故,生因缘阿难为老死。
  《中阿含经·大音经》(东晋僧伽提婆译)
  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若无生,各各无生者,设使离生,当有老死耶?答曰:无也!阿难,是故当知,是老死因、老死习、老死本、老死缘者,谓此生也。所以者何?缘生故则有老死。阿难,……[10]241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东汉安世高翻译的《人本欲生经》大多按照梵文语序,倒装句太多,译文让人不明所以、难以看懂。这些所谓“不失本”的倒装句使得译文颠三倒四、桀骜难懂、意思不明。即使是博学如道安者,在读安世高翻译的《人本欲生经》译本时,也经常在注解中批示:“是意微妙本句倒”、“句倒也,言从习有是苦也”、“今有受倒,宜言令受有也”、“有因缘阿难受句倒也,言有受因缘也”、“今发为有欲贪句倒也”,依次指出了译文中保留原文倒装语序的句子。相对而言,《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大音经》则要易懂很多,译文基本采用顺装语序,文通字顺,读者理解起来几乎不费什么困难。可见,在对待“一失本”的语序问题上,道安明确地主张“失本”,坚持把胡语的倒装语序改成汉语的顺装语序,方便读者理解。
  (二)“二失本”——文质问题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二失本”谈到文质问题,道安认为用胡语写的佛经语言质朴,但考虑到汉人喜好文丽,译文要“可读者的意”需要采用文丽的语言。对待“二失本”的文质问题,道安的态度比较含糊,没有像对待“一失本”那样坚决。他是允许失本,主张用文丽的语言翻译质朴的胡经呢?还是不允许失本,主张用质朴的语言翻译胡经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翻译中的两难选择,“失本”意味着向读者靠近,为合读者的意采用文丽的语言;“不失本”意味着向原文靠近,保持佛经原文质朴的语言风格。《放光》与《光赞》是同一佛经的文、质两个译本,道安在《合放光光赞略解序》中评价道:质派译本“言准天竺,事不加饰。悉则悉矣,而辞质胜文也。每至事首,辄多不便,诸反复相明,又不显灼也。考其所出,事事周密耳”;文派译本“言少事约,删削复重,事事显炳,焕然易观也。而从约必有所遗,于天竺辞及腾,每大简焉。”[9]266道安对文派译本和质派译本的评价比较客观,本着一分为二的态度,明确指出了质派译本和文派译本的优点和缺点。认为最好的翻译就是把质派译本和文派译本合二为一,互相补充订

正,以便读者可以择善而从,最后的结论是主张融合文、质两派的优点,提倡“合本”,《合放光光赞》就是《放光》与《光赞》的合本。道安在另外两篇序言《比丘大戒序》和《阿毗昙序》中分别探讨了“律”类文体和“论”类文体的翻译,他意识到对于不同文体应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翻译“律”类文体要选择质派全译,不能删减;翻译“论”类文体则要选择文派节译,主张删繁就简。“关于译文的‘文’、‘质’的问题,他们(指道安译场的译者们)采取这样的原则,即经文的文质,是由其本身决定的,译大乘经可以‘文’一些,译戒律就非‘质’不可了。至于毗昙一类,有一定的格式,不能删略。”[6]36可见,文质问题道安考虑得比较全面,如果简单地把道安划入质派或文派都是不妥的。他主张根据读者层次和不同文体选择质派或文派翻译,充分发挥质、文两派的优势,融合两派优点,更好地进行佛典汉译。
  道安的翻译思想颇有深度,对规范译场活动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由于时代原因和个人因素,其思想也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道安认为“胡经尚质”,认为胡语佛经只有质朴一种语言风格,这是因为道安不懂梵文和胡语,只能通过当时看到的佛典译本所作的一种判断,可惜判断失误。据释僧祐《鸠摩罗什传》载,道安去世19年之后,从印度来到中国的鸠摩罗什明确指出:“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9]534原来梵文也非常重视文采,前人所说“胡经尚质,秦人好文”和“弃文存质,深得经意”是一种误解,因为佛典原本也有文丽和质朴之分。据钱锺书先生研究:“则梵自有其‘雅’与‘文’,译者以梵之‘质’润色而为秦之‘文’,自是‘失本’,以梵之‘文’损色而为秦之‘质’,亦‘失本’耳。”[1]如果道安知道梵文也非常重视文采,佛典原文也有文、质之分,那么他所说的“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必将改写,让他感到左右为难、纠缠不清的文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个问题直到20多年以后,道安的高徒释慧远在《大智论抄序》中才给出了正确答案:“于是静寻所由,以求其本,则知圣人依方设训,文质殊体。若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9]390慧远的这篇序言进一步深化了文质问题,他反对不问原文因素,单纯地讨论译文的文和质,这是佛典汉译史上讨论文质问题时首次把原文当作参照标准。有了原文作为参照,以前争论得如火如荼的文质问题,一下子得到了解决。因为若用文丽的语言翻译质朴的原文,怀疑的人就很多;若用质朴的语言翻译文丽的原文,感兴趣的人则很少。既然“以文应质”和“以质应文”的结果都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答案已经不言自明,那就是“以质应质,以文应文”,原文是什么语言风格,译文就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语言风格。
  (三)“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详简问题
  “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可以一并论述,因为所谈均为叙事风格的详简问题。佛典原文详尽周密,包含叮咛再三、反复咏叹的颂文,用来复述、小结前面经文的义辞和事情已经说完,另说他事之时,又回过头简述前文的反腾。为了简约起见,这些译为汉语时都可删去不译。道安之前的佛典汉译比较混乱,对待繁复详尽的佛典原文,什么地方可以删?删去多少?译者皆自行其是,随意增删,并无标准可言。到了道安时代,开始有了官方译场,为了大规模翻译的顺利进行,道安制定了删减的标准,认为对于一般佛典而言,反复叮咛、啰唆琐碎的颂文、义辞和反腾都应删去。由竺佛念传译,慧力、僧茂笔受的《阿毗昙》刚译出时因为保留了这些,而被道安批评为“颇杂义辞,龙蛇同渊,金钅俞共肆者,彬彬如也”[9]377,并下令重新翻译,大加删减,最后定稿比初稿少了四卷。颂文、义辞和反腾为可删之处,除此之外,不可随意删减,否则会造成“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皆葡萄酒之被水者也”。在《比丘大诫序》中,尤其对于“八辈圣士珍之宝之,师师相付,一言乖本,有逐无赦”[9]412的戒律翻译,道安主张“与其巧便,宁守雅正。译胡为秦,东教之士犹或非之,愿不刊削以从饰也”[9]413,认为戒律翻译既不

可删削,也不可文饰。 三不易”——翻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
  据前引文,“三不易”是说有三种情况造成佛典汉译的不容易:一是时代因素,佛祖所言必定根据当时情况,如今时过境迁,时俗已变,翻译不得不删雅古以适合当今形势,此为翻译的一不易;二是读者因素,上智下愚,如同天隔,要想把千年之前佛祖的微言大义翻译得合乎凡人胃口,适合时俗,此为翻译的二不易;三是指译者因素,杰出如阿罗汉者尚且如此兢兢业业,何况我等智力平平、未脱生死的凡人岂敢对佛典翻译有丝毫懈怠,否则岂不成了“不知法者为勇乎”?此为翻译的三不易。关于“三不易”,梁启超概括为:“(一)谓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二)谓佛智悬隔,契合实难。(三)谓去古久远,无从询证。”[4]事实上,早在公元224年,支谦就在《法句经序》中发出了“名物不同,传实不易”[9]273的感慨,但是没有指出翻译时具体存在哪些不易。直到383年,释道安才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具体指出了翻译中存在的三种“不易”情况,对《法句经序》提出的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至此,“三不易”分别谈到了佛典汉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正是这三大因素导致了佛典翻译的不容易。
  二、释道安态度辨析
  分析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再看看道安本人如何看待“五失本、三不易”问题,道安是赞成还是反对?另有两篇文献对这一问题有所涉及,一是释僧叡的《大品经序》,二是佚名人士的《僧伽罗剎集后记》。《大品经序》第三段影射了道安对待“五失本”的态度,内容如下:
  予既知命,遇此真化,敢竭微诚,属当译任。执笔之际,三惟亡师“五失”及“三不易”之诲,则忧惧交怀,惕焉若厉。虽复履薄临深,未足喻也。幸冀宗匠通鉴,文虽左右,而旨不违中,遂谨受案译,敢当此任。以弘始五年,岁在癸卯,四月二十三日,于京城之北逍遥园中出此经。法师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两释异音,交辩文旨。秦王躬览旧经,验其得失,谘其通途,坦其宗致。与诸宿旧义沙门释慧恭、僧哲、僧迁、宝度、慧精、法钦、道流、僧叡、道恢、道标、道恒、道悰等五百余人,详其义旨,审其文中,然后书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尽。校正检括,明年四月二十三日乃讫。[9]292
  僧叡原为道安弟子,知识广博,机智善辩,后来辅助鸠摩罗什翻译了很多佛典。这段话意思是说,僧叡本想竭尽诚心担当《大品经》传译的重任,但提笔之际,每每想起亡师道安“五失本”和“三不易”的教诲,则忧惧交怀,如临危境,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形容也难以表述此时的心情。有的学者依据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居然让机敏如僧叡者恐惧翻译,从而判断道安是反对“五失本、三不易”的,主张不要“失本”。我们再看《僧伽罗剎集后记》中的说法:
  大秦建元二十年十一月三十日,罽宾比丘僧伽跋澄于长安石羊寺,口诵此经及《毗婆沙》。佛图罗刹翻译,秦言未精,沙门释道安,朝贤赵文业,研覆理趣,每存妙尽,遂至留连,至二十一年二月九日方讫。且《婆须蜜经》及昙摩难提口诵《增一阿含》并《幻纲经》,使佛念为译人。念西学通内外,才辩多奇。常疑西域言繁质,谓此土好华,每存莹饰,文句减其繁长。安公、赵郎之所疾,穷校考定,务存典骨。既方俗不同,许其五失胡本,出此之外,毫不可差。“五失”如安公《大品序》所载。余既预众末,聊记卷后,使知释赵为法之至。[9]375
  这篇序言较短,记载了释道安、赵政主持翻译《僧伽罗剎集》的经过。首先说明译者竺佛念认为梵文繁质,汉人喜欢文丽,主张佛典汉译时进行文饰,但遭到道安、赵政的反对,于是反复校订,尽量保存原文风格。然后又说梵文、汉语语言习惯不同,许其五失胡本,除此之外,毫不可差。对于“一失本”,“许其五失胡本”意味着要改变原文的倒装语序,对于“三失本、四失本、五失本”,“许其五失胡本”意味着删繁就简,这些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二失本的文质问题,“许其五失胡本”又该如何理解?如果“许其二失本”,那么佛典汉译应该采用文丽的语言翻译质朴的胡经,但是序言前面刚刚提到竺佛念也是这样想的,却被道安、赵政反对和阻止。这样看来,这篇序言前后有点矛盾,不知是记载有误,还是因为其它原因。序言出自《出三藏记集》,作者未详,但文后标明“余既预众末,聊记卷后,使知释赵为法之至”,应是道安

子或是参与道安、赵政译场的译经僧人所记。
  两处文献反映道安对待“五失本、三不易”的态度刚好相反,《大品经序》中释僧叡想起亡师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的教诲,吓得不敢翻译,间接地表明了道安反对“五失本”的态度。《僧伽罗剎集后记》则直接表明道安“许其五失胡本,除此之外,毫不可差”, 说明道安赞成“五失本”的态度。关于道安对待“五失本、三不易”的态度,他的两位弟子居然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事实上,由于“五失本”所谈情况非常复杂,尤其是二失本的文质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所以道安本人一直没有明确地表明对待“五失本”的态度,而是主张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三、 结语
  鉴于“五失本”的复杂性,任何主张“失本”或“不失本”,采取简单划一的办法对待“五失本”的观点都难免失之偏颇。这样看来,王文颜、陈福康等人的看法,皆有待商榷。我们同意朱志瑜、朱晓农的理解,“三不易”指佛典汉译面临的时代因素、读者因素和译者因素,正是这三大因素导致了佛典汉译不容易。道安时期佛典汉译尚处于无序状态,译本质量参差不齐,辗转传抄中以讹传讹的现象非常严重。对此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翻译思想,解决了困惑佛典汉译的语序问题、文质问题和繁简问题,探讨了影响佛典汉译的三种不易因素,为当时大规模译场翻译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此外,道安还对佛典汉译的译者和译出年代严加考证,整理编撰了《综理众经目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佛典目录,收录了东汉至东晋两百年间的佛典译本与注释作品,开创了佛教史和翻译史上目录学的先河,为整理佛典译本,保存佛教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注疏经典方面,为了改变佛典汉译初期译本意义隐没、文理欠通的不良局面,道安遍览诸经,先后为《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佛典作注疏,使佛典要旨一目了然,意义更具系统,开启了佛典文理贯通、经意明晰的时代。佛典有考始自道安,后人因此把道安尊为我国佛学的奠基者。
  参考文献:
  [1]钱锺书.管锥编[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1262.
  [2]释彦琮.辩证论[c]∥释慧皎.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18.
  [3]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c]∥佛学研究十八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145.
  [5]曹明伦.“五失本"乃佛经翻译之指导性原则——重读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j].中国翻译, 2006,(1):51-54.
  [6]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7]王文颜.佛典汉译之研究[m].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4:206.
  [8]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修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3.
  [9]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苏晋仁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10]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c].台北:白马书局,1990.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翻译 道安 翻译 翻译 翻译 傅雷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教育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