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与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创新教育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活动。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为此,结合我的教学体会,就中学化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初中化学阶段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必须切实抓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论是将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而产生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创新,还是更高层次的有发明、创造的创新,都必须以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一般说来,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创造,越是高层次的创新越需要丰厚的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通过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wwW.11665.cOm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思考、动手、设计的能力。
        2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到了培养和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摆脱以“填鸭式”为主的传统方法,积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内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绝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着自我完善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的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还应发扬民主,鼓励质疑,使学生敢想、敢说,尊重学生心灵深处的独特性,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欲望,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讲《分子》这节内容时,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时候,就有一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都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让我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于是,我高度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虽然他提出这个问题不利于分子有空隙的解释,但不能制止学生提出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因为这样就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保护活跃的气氛,驾驭其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滋长。

      3 创设多样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何谓创新精神?我以为,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充分运用教材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者对某些实验作一些改进补充,都可设置情境。比如,在初三化学学习电解原理,其中的演示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如果仅把它作为一个验证性的实验,那么,无论实验如何成功,现象如何明显,实验教学的功能还是没有充分开发,但若把它与问题组合创设情境,就能更好去激发思维,从中可以看出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创设的实验情境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中的作用,看出这个模式中师生互动的关系。这些使实验复杂化了的改进,一改过去一味追求简化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改进的思路,体现了对化学实验启思功能的认识和开发。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调查问题的方法,是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一次提高。创设“化学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容易把知识激活,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会产生新的探究需要。   
        4 运用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虽然有利于实验操作和技能的提高,但不利于学生智力乃至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能力的培养“永远起自于主体的积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能以简单的操作,鲜明的现象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如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改为“变色喷泉”;将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通过趣味性实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创新灵感,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并通过此时实验产生的现象让学生自己概括和归纳出结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探究能力。
        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的启发式教育,需要学生的主动、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一定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闫彩红 [标签: 化学 创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艺术的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之阅读理解的教学技巧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如何提高高职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浅析
    散文阅读教学可以这样教
    现代诗歌教学突围的若干途径
    突显“过程性”,追寻英语课文教学的原味
    以建构性教学模式开展科学概念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