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巧用心理效应 提高历史课堂效益
      摘要  所谓课堂效益,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学习收获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收益。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而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即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
大的收获。
 关键词  历史课  心理效应    课堂效益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是力求培养人性的全面与最佳品质以及促进健康个性发展形成的教育。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课堂结构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们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大形势下,必须在观念、模式、方法等领域展开积极探索。而课堂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向课堂要效益,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孜孜以求的头等大事。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实施素质教育,立足新教材,完善和丰富课堂,提高教学效益作了种种尝试,其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心理效应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素质方面颇有心得,现整理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Www.11665.cOM    一、首因效应——“先入为主”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把首因效应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就是教师要注重导入语的重要性,把本堂课的重点溶入导语中,或不必按照课本的教学顺序,而把重点内容放在开始的一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达到让学生“先入为主”的目的。
         如在《红军长征》一课的学习中,课文的顺序是: 1.长征背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2.长征过程:从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解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3.长征胜利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遵义会议,如果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设计教学流程,则很难突出重点,给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就会防碍教学的效果。因而我在设计本堂教学流程的时候,把遵义会议放在了首位,先播放遵义会议视频,了解会议的内容,让学生明白毛泽东的正确决策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过渡到长征原因和过程的教学,这样调动了学生,突出了重点,课堂教学效益有了提高。    二、门坎效应——“得寸进尺”    门坎效应,又叫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门坎效应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就是要层层深入,一步步加大学习容量和难度,让学生在历史认知上循序渐进而不是“一步到位”,最终达到掌握目的。
         如在《鸦片战争》一课的学习中,对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维护其在华的利益”和战争性质“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学生不易一下就理解和把握。没有关系,在学习到后面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再回顾英、法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及附件、《黄埔条约》中获得的利益,就很容易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和扩大侵略权益”这一根本原因了。

        三、海潮效应——“魅力无限”
         海潮效应,是指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海潮,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的现象。海潮效应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就是要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历史课堂的优势还在于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会发现到处都有“无限魅力”。
         如在《战国争雄》一课的学习中引用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在《抗日救亡运动》一课的学习中,补充介绍张学良、杨虎城后来的命运如何,在《朋友遍天下》一课的学习中,补充适当的故事如“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前前后后,中美关系改善前的“乒乓外交”始末、周恩来在外交中伟大形象等,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四、迁移效应——“举一反三”迁移效应是指在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即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即通常所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历史不可能复制,但历史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学到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是迁移效应发挥其价值的最好时机。
         如学到《英国的新生》,学生知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革命的意义是:扫除了封建障碍,有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在学到《美国的独立》和《法国大革命》时,就可引导学生 “举一反三”,轻松地掌握甚至自己也能得出其原因和意义了;学了《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就可以轻松地掌握《日本明治维新》;学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可以轻松地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这就是迁移效应的妙用。五、近因效应——“后来居上”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近因效应运用于历史课堂小结或单元复习中,可巩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课堂的最后又有大的收获。
         如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的教学小结部分,抓住“转折”二字,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对比中理解:1.思想方面:从“左倾”错误到实事求是的转折;2.政治路线: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折;3.组织路线:从制造“冤假错案”到为老一辈革命家“平反昭雪”的转折;这样既突出了会议内容的重点,又突破了历史意义的难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很容易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教有法”,但“教无定法”,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本人认为,要“攻身为下,攻心为上”,教师要与学生达到心灵的互动与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运用心理效应。常用的心理效应有很多,这里略举一二与大家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达到“蝴蝶效应”。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叶伟亮 [标签: 效应 历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设计市场学的视角:透过消费者心理看设计
    对小学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几点思考
    好莱坞电影海报的特殊审美心理研究
    基于阿莱悖论的内蒙古大学生投资创业心理研…
    在学科教学中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医学双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视角
    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学生审美心理与人格完善
    贫困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突发事件中民众对政务微博的心理诉求及引导…
    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心理咨询的…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组织激励机制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