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大学生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目标的认知及其教学启示

摘  要:本研究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特点。结果发现,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状况总体较好,但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总体不高,并且存在着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因此,教师应根据以上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讲授质量,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认知特点;教学启示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程之一,于 2007 年春季在 2006 级本科学生中普遍开设。[1] (p56-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注重以“史”为基础、以“史”为借鉴,但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思想政治教育、重内在规律探索、重问题事件的归纳,是其显著特征。该课程的宗旨在于通过史实的讲解,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服务。[2] (p8-10) 通过中宣部、教育部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活动以及三年的教学实践与学术研讨活动,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难点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把握。WwW.11665.COM然而,对于怎样提高教学水平和讲授质量,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探讨。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问题,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常常忽略了学生如何“学”的问题[3] (p123)。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育的两个基本活动过程,二者相依相成,互为前提和基础。学生是课堂教育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课堂的主导。因此,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自己的讲授质量,并最终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宗旨。鉴于此,笔者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就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考察,以期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讲授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启示,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考察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特点。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本研究首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中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该文件及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要把握“一个主题”,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沙健孙教授对“一个主题”、“两个了解”和“三个选择”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论证阐述。[4] (p12-15)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北京大学沙健孙教授的具体论述,本研究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六个主要教学目标,并以此来构建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题项,如下所示。
        q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助于积累和丰富史学知识。(      )
        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不置可否     d 基本否定      e 完全否定
        q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助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      )
        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不置可否     d 基本否定      e 完全否定
        q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
        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不置可否     d 基本否定      e 完全否定
        q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
        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不置可否     d 基本否定      e 完全否定
        q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不置可否     d 基本否定      e 完全否定
        q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有助于珍惜现有社会主义成果,维护安定团结局面。(      )
        a 完全赞同      b  基本赞同      c 不置可否     d 基本否定      e 完全否定
        以上每个题项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多选或不选均视为无效问卷,在统计时加以剔除。采用五点计分法对学生的选项进行编码。选择“a”答案,记1分;选择“b”答案,记0.5分;选择“c”答案,记0分;选择“d”答案,记-0.5分;选择“e”答案,记-1分。
        本研究总共发放了650份问卷,对重庆师范大学的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回收了5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考虑到艺术类学生与非艺术类学生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差异,本研究把调查对象归为艺术类和非艺术类两组来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见表一所示。
        表一   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分布状况 
        

        二、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对回收的594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发现了如下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一)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状况总体较好
        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认知状况比较令人满意。对于q1,有89%的同学肯定地认为这门课有助于积累和丰富他们的史学知识,约7%的同学对此目标不置可否,而约有4%的同学对此目标进行了否定性选择。对于q2,有78%的同学肯定地认为这门课有助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约17%的同学对此目标不置可否,而约有5%的同学对此目标进行了否定性选择。对于q3,有81%的同学肯定地认为这门课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约15%的同学对此目标不置可否,而约有4%的同学对此目标进行了否定性选择。对于q4,有74%的同学肯定地认为这门课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约20%的同学对此目标不置可否,而约有6%的同学对此目标进行了否定性选择。对于q5,有62%的同学肯定地认为这门课有助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约28%的同学对此目标不置可否,而约有10%的同学对此目标进行了否定性选择。对于q6,有71%的同学肯定地认为这门课有助于珍惜现有社会主义成果,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约22%的同学对此目标不置可否,而约有7%的同学对此目标进行了否定性选择。由此,总体来看,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知上,大部分同学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只是在对个别目标的认知上(如q5)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二)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总体不高
        虽然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认知状况总体较好,但是我们也发现,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认同程度却总体不高,都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见图一所示)。 
        

        图一  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
        从图一可知,关于积累和丰富史学知识这一课程目标(q1),仅有0.63的认同程度;关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q2),仅有0.49的认同程度;关于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这一课程目标(q3),仅有0.59的认同程度;关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课程目标(q4),仅有0.46的认同程度;关于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课程目标(q5),仅有0.36的认同程度;关于珍惜现有社会主义成果、维护安定团结局面这一课程目标(q6),仅有0.44的认同程度。由此可见,大部分同学在思想上仍然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当作一门历史课程来认同看待,而对于这门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目标和意义的认同程度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三)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存在着年级差异
        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来看,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认同程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如图二所示)。 
        
        图二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

        图二的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二年级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目标的认同程度要比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的认同程度要低。其中,在关于积累和丰富史学知识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1)、关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2)以及关于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3),一年级和二年级同学的认同程度差异显著(t q1 = 2.53, p < 0.05; t q2 = 4.56, p < 0.001; t q3 = 2.68, p < 0.01),一年级同学的认同程度要显著高于二年级同学的认知程度。一年级同学和三年级同学相比,在关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2)以及关于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3),其认同程度的差异也很显著(t q2 = 2.23, p < 0.05; t q3 = 2.49, p < 0.05),一年级同学的认同程度要显著高于三年级同学的认知程度。三年级同学与二年级同学相比,在关于积累和丰富史学知识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1)和关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2),其认同程度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t q1 = 2.90, p < 0.01; t q2 = 2.53, p < 0.05),三年级同学的认同程度要显著高于二年级同学的认知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q5问题上,三个年级的同学的认同程度都较低。
        (四)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存在着专业差异
        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来看,艺术类专业学生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在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图三所示)。 
        
        图三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
        从图三我们可以看出,在关于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2)、关于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3)以及关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课程目标方面(q4),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认同程度要显著地低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认同程度(t q2 = -2.49, p < 0.05; t q3 = -2.23, p < 0.05; t q4 = -2.14, p < 0.05)。然而,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q5问题上,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认同程度都较低。
        三、本研究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的现象,教师常常仅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材规定内容来讲授,很少顾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倦怠,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5] (p52-53) 本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总体上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的认识状况较好,但是他们的认同程度却相对偏低。可见,教师的理想目标与学生的实际评价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同程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必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从知识传授者与权威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与合作者,在“授业”过程中,通过“解惑”的方式,实现“传道”的功能。[6] (p 95-96)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认同程度存在着年级差异。这些年级差异表明,大学生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并不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年级的时候,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目标和意义的认同程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折,有显著降低的趋势。到了大学三年级,随着他们的知识和阅历的增长,其思想认识水平逐渐提高和成熟,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和意义的认同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思想变化,注意培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和意义的长效机制。体验式教学对于建立这种长效机制来讲,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目标和意义有切实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这种方法要求教师打破“以书为本”和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模式,在社会实践中去丰富学生的阅历,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此外,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也是增强和巩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除了平时上课通过课堂提问等方式增强互动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讨论、辩论、演讲、课下阅读、参观、电教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从中体验参与的快乐,从而增强和稳固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和意义的认知。[7] (p42-43)
        此外,本调查研究的结果还发现,在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问题的认识方面,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的认同程度较低,与非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认同程度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讲授中,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认同程度较低的状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适合于他们的特殊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对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有效的方法,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可能显得效果不佳。例如,课堂讨论、讲演、辩论等方法,对于具有一定理论素养的非艺术类大学生来讲,可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理论素养相对较低,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可能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针对艺术类学生,我们应该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在一些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有研究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讲授中,通过播放大型抗战纪录片《为了胜利》片断,让学生重温这段并不陌生的历史;然后按地域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并在课堂上分别介绍自己家乡的抗战事迹,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 ( p53-54) 同时,也可以利用当代丰富的近现代史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带领学生去参观、去感受,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并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目标。例如,在讲授“重庆谈判”这一历史事件时,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桂园、林园等历史遗迹。此外,针对艺术类学生对这些目标的认知程度较低的现状,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并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和巩固他们的认知,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应用和迁移,让他们切实理解和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在提高史实评价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邱秀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
[2]本刊记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述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3]白文刚.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4]沙健孙.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5]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
[6]沈成飞.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7]史春风.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8).
[8]佟静.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陈洪 [标签: 大学 中国 现代 目标 认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从学生困惑入手 构建探索大空间
    从iPhone热现象中反思大学生自我价值观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提高食品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水平的教学新思…
    《商务沟通》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
    基于阿莱悖论的内蒙古大学生投资创业心理研…
    紧抓钢琴演奏基础教学 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