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论 国学热 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

      摘要: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更好地为传承、发扬国学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试从传承国学这一角度来探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以期为大学语文教学找到一个切入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大学语文

  一、国学与国学热
  “国学”,是中国五千年来各个民族共同积累的优秀中国文化的“学术”。在电视选秀火爆的时候,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读《论语》、钱文忠讲《三字经》等等研究、推介传统文化的学者也以“超级学者”般的形象风行开来。与此同时,大学开办国学院、国学讲座,汉服热、成人礼在学生群体中兴起,ceo老总的国学培训班广为开讲,就连小学生也开始再读《三字经》、《百家姓》,这些都旨在向人们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哲学、科技等学识,推广中国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传播中国优秀的社会价值观等等。在当前,“国学热”已经蔚为风尚。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
  众所周知,传承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大学当然也不例外。而大学语文相对于其他各门学科,它在传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它所传播、传授的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广泛性。那么,在当前的这样一种“国学热”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如更好地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传承?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都强调专业课学习,而忽视像大学语文这类人文性学科,他们学习的实用目的非常明确,学生个人在学习取向上功利色彩过于浓厚,忽视对自身思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Www.11665.COm同时,面临着社会生存压力的日渐增大,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抓紧时间去考五花八门的外语、计算机等技能证书,以求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为自己增添砝码,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他们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个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加之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些都使得不少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内涵的了解和把握甚少。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杂含了中西方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其中以实用为目的的商业气息,使得其缺乏深层次文化内涵。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而在这一点上,大学语文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让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认识和把握隐于其背后的深层意识,深刻的文化根源和精神实质,从而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个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目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忽视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必然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最终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优势作用,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这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是当今大学生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
  2.传承什么?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说的大学语文的“文化传承”,并不是一味地承认传统文化中都是好的东西,我们要原封不动地把它继承下来。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但如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的两重性一样,中国文化同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正因为如此,它对于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是双重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我们要采取冷静的分析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仔细、审慎地区分,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性,以个人偏好代替客观标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传统文化,我们便应当继承,而对于那些传统文化中糟粕的、落后的、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部分,惯常的做法是避而不谈、违莫如深。其实,躲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倒可使之作为反面教材,有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我们可以“以史为鉴”,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可以说,文化传承和文化变迁是同时的、甚至是统一的过程。因此,文化传承不是要用传统文化来保留、继续规范现在这个社会,而是把它作为镜子对我们自己进行反观,然后推动社会前进,推动新的文化传统的产生。我们认为,大学语文的这种文化传承观,应当清醒地建立在我们的思想中,对传统文化的这种理解,必须在大学语文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明确和贯彻。
  3.如何传承?也许有人会问,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会改变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说的传承传统文化,并非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各类文化知识,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其传达给学生。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从文化视角来分析、讲授文选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再是一般理解的乏味的高四语文。大学语文所面对的是已有一定的语言文学功底的大学生,对他们的教授可以不再囿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篇章结构的分析,不再拘泥于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相承不变的“三段论”教学法,而应该使大学语文成为培养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种子的基地。从文化视角看大学语文教学,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文化景观,亦即课程文选所包含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历史文化积淀等等。以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铸造大学生的灵魂,这些教育不但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而且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契机。当然,大学语文中字词句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提倡文化视角教学,不仅未削弱它的力度,反而更有助于学生从理念层次上认识和把握。不仅使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更深入,而且达到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更深层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任务。因此,可以说强调大学语文课的文化功能不仅未排斥其应用功能,反而涵盖和推进了其应用功能,因为大学语文的内容恰恰是传统文化的承载体。
  当然,仅仅从文化视角来分析文选内容、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使大学语文的学习主体——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唤醒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大学语文中选用的经典著作凝聚了古代圣贤的处世智慧和对人生的诸多思考,是当代大学生课堂上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孔孟之道,教诲我们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怎么样去认识和维护基本的伦理道德,虽然其中的一些约束和规则已经和现代社会有所背离,但是道德始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只有人人都能遵守道德规范的底线,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的进步发展;老庄思想,则充满着朴素的辩证色彩和睿智的治国方略,闪烁着灿烂的智慧和以民为本的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种顺势而为的心态;经典作品里蕴含的古人们对善恶、忠奸、虚实、爱憎的认识和表达,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给我们带来的启迪也同样不容忽视。通过文化视角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人不能忘本”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就是我们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本”。其次,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厚重绚烂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足以与之媲美。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和重视却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在受教育群体中,也不难发现传统意识淡薄的现象。苏格兰人在节日里会穿上格子短裙吹起风笛,日本人会穿起和服,韩国人有韩服,但是中国作为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却似乎少了些什么;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物欲洪流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却开始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圣诞节、情人节过得有声有色,可传统的节日却在逐渐地失去往日的热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变得丰富,开始学会欣赏音乐会,看歌剧,但传统的戏曲却寡人问津,这种种现象,怎不叫人不安和心痛?因此,强化大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也是培养爱国情操的一个重要部分。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从“天下为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辟总结,这些都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豪情壮志。不仅对过去,而且对现在以至将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正是我们大学生所要继承和发扬的爱国主义主旋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唯一长期延续而没有中断过的文化,它历经磨难,历久弥坚,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当代大学生要有这样的自信。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应该以时代的视角思考和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一种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的正确观点。同时,还要树立一种革新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源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为世界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鹤.中国传统文化释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
  [2]冯秀珍.中国文化传统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晓华 [标签: 大学 语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国家干预”手段重构与环境法变革
    论“道德叙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的“古希腊热”
    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和策略
    试论中学生出国学习前英语语言知识的储备
    试论中小学语文中国学系统化教育
    浅论“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
    浅议我国学校体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发展
    试析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
    试论 跆拳道礼仪 在当代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
    我的 国培 历程
    试论 绿色生态型 校园文化创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