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简论以Yngve人类语言学方法解析二语习得中的输出假设
 提 要:swain提出,输出加强有助于二语学习者流利和准确地使用二语。takashima & ellis考查迫使性输出对二语学习者习得动词过去时词形准确性的影响(ellis 1999)。他们注意到,当被迫使时,有些学习者自我修正,有些学习者则没有。本文作者认为国外输出研究者将语言研究置于逻辑域而不是物理域, 这种对域的混淆使得研究者不能科学认识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导致混淆研究对象。本文从yngve的人类语言学视角出发,解析二语习得中的输出假设。
  关键词:输出假设;二语习得;人类语言学
  
  an analysis of output hypothesis in slafrom yngves human linguistic perspective
  gui lin
  (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2,china)
  swain proposes that output enhancement contributes to fluent and accurate production. takashima and ellis examine the effects of pushed output on l2 learners’ acquisition and use of past tense forms; however, they notice that some learners are more inclined to selfcorrection than others when pushed.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argues that output researchers locate their research in the logical domain rather than the physical domain. such domain confusion prevents researchers from approaching the role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cientifically and leads to the confusion of subject matter. in this paper,yngve’s human linguistic approach is adopted to explain the role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key words:output hypothesi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human linguistics
  1 引言
  swain提出输出假设,阐明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学习者准确、连贯和恰当地使用语言(swain 1985)。www.11665.CoM“在观察、研究加拿大沉浸式法语教学的基础上,swain发现这些沉浸式教学下的学习者在多年接触高质量的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并未能发展出完善的二语能力, 原因在于当时的沉浸式教学在输出的质和量上都没有敦促学习者进一步发展。据此, 她提出输出的作用是输入无法取代的,因而也是习得过程中的必要条件”(顾琦一 2009:158)。vanpattern&cadieron也肯定通过输出加强(output enhancement)提高学习者二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vanpattern&cadieron 1993:239)。mitchell & florence强调输出加强对二语学习者“自信和经常”使用二语的必要性(mitchell & florence2004:174)。swain将输出与二语学习者中介语体系的发展联系起来,阐明输出对二语习得的注意/触发功能、假设验证功能和元语言功能(swain 1995:128)。具体说,通过语言输出,二语学习者发现自己语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触发其巩固已知的语言知识或者获得新知;通过语言输出,二语学习者验证已经习得的二语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通过语言输出,二语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对语言形式进行自我协商。swain & lapkin指出,通过迫使二语学习者关注目的语的语言规则和提供自主输入,可以提高二语学习者对模糊二语知识的认知(swain & lapkin 1995)。he & ellis试图将修正语言输出与词汇认知联系起来(ellis 1999)。takashima & ellis试图验证输出加强对学习过去时的作用(ellis 1999)。adams提出纠错可以提醒二语学习者注意自己的语言输出,加以修正(adams 2003)。输出研究者验证二语输出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值得注意。
  在我国的二语习得研究中,卫乃兴和周英首次提到swain 的可理解输出(卫乃兴 周英 1994)。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外语研究者开始探讨将输出假设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如卢仁顺提出强化输出训练是解决我国英语教学中“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卢仁顺 2002);李芳媛、杨晓艳通过对比实验说明作为输出活动的写作训练对提高英语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的作用(李芳媛 杨晓艳 2007);王荣英倡导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加大说、写、译的输出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王荣英 2007,杨红 余箐 2010)。王初明的“写长法”倡导以写促学,是对输出假设理论的创造性的应用,是具有

 takashima & ellis试图验证迫使性输出(pushed output)对二语学习者习得和使用动词过去时的作用(ellis 1999:185)。迫使性输出指在以意义表达为重点的交际活动中,学习者收到请求说明而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他们发现,被“迫使”的学习者习得和使用动词过去时词形的准确性并不一定胜于那些只听到修正过的语言输出的学习者。换言之,迫使二语学习者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并不一定能提高他们对某个具体语法形式的习得和使用。takashima & ellis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学习者比其他人更倾向于自我修正?在交际活动中,为什么自我修正有助于有些学习者对语法形式的习得,而对有些人则不然?” (ellis 1999:187)。he & ellis的词汇实验(ellis 1999)和adam的注意实验均有类似发现(adam 2003)。
 传统语言学注重语言形式研究,而语言形式并非真实世界的实体,它仅存在于逻辑域中(coleman 2002)。在真实世界,人是交际主体。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用科学方法领会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交际主体习得和使用的非真实世界的语言呢?国外输出研究者注重研究语言形式,把输出研究置于逻辑域而不是物理域,混淆输出研究的域(如takashima & ellis)。这种对域的混淆导致对研究对象的混淆。
  2.2 研究对象的混淆:语言本身还是交际中的人和交际环境中的物
  takashima & ellis用简短对话说明二语学习者在教师发现其语法错误而佯装没有听清,然后向学生发出“说明要求”,“迫使”其作出可能反应:1)学生用准确的目的语修正自己已输出的错误的中介语;2)学生只是重复而没有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3)教师的说明要求迫使学生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但学生输出的目的语的形式有误(ellis 1999:175)。
  ① student: cinderella change into the beautiful girl.
  teacher: sorry?
  student: cinderella changed into a beautiful girl.
  ② students: cinderella have to go home.
  teacher: cinderella? i beg your pardon?
  student: cindrella have to go home.
  ③ student: the prince fall in love at first glance.
  teacher: sorry?
  student: the prince falled in love at first glance.(ellis 1999:174)
  这个例子反映了用传统语言学研究输出的局限性:注重研究语法形式。这些对话或许来自现实生活,但对它们的理解与分析未必基于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语境。尽管takashima & ellis也意识到学习者不可能用未曾习得的语法形式来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但是也发现:有些学生已经具备目的语中过去时的相关知识,却不能运用正确的语法形式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不过,他们没有对这种“泛化错误”(overgeneralization)的现象加以任何解释(ellis 1999:175)。
  3 以人类语言学的方法解析输出研究中的问题
  yngve的人类语言学挑战了这种局限。人类语言学指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真实世界里交际的人和交际环境中的事物,而不是语言本身;它研究真实世界中人如何交际,而非传统语言学只专注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yngve 1986,1996a,1996b,2004;coleman 2002)。yngve指出,“传统理论忽略人的存在。合理、科学的语言学研究必须注重对人而不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yngve 1996b:120)。coleman提出,交际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才是人类交际中真实世界的实体,是人类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人类交际中发生的事件是人和其所处环境的物理属性的变化(coleman 2002)。yngve的人类语言学又称硬科学语言学。yngve认为语言在真实世界里不存在;对真实世界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可能用科学方法研究的(yngve 2005)。他认为语言学家应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的研究可以像对自然界中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在硬科学环境中进行。语言学家应该解释:人是如何进行交际的?而不是:什么是语言、意义或什么是符号、词、句?
  yngve将语言学研究视为科学(yngve 1986)。所谓科学,指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在真实世界里是可以被检验的。yngve提出,“当疑问出现时,衡量一种假设或理论是否成立的标准是看其是否经得起真实世界中细致观察和实验的检验”(yngve 1996a:99)。我们观察和实验的焦点不应该是诸如语法形式之类非真实世界实体的东西,因为它们仅存在于学习者的主观经验中,所以在真实世界中是经不起检验的;而交际环境中的人和物是真实世界的实体,在特定交际环境中可以通过测量他们的属性(properties)加以检验。halliday在解释科学这一概念时,引用yngve (1986) ,hagege (1988)的观点并明确表示,他赞同他们的观点:所谓科学指科学实践,也就是“科学家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真正在做的事”,“我们所关注的是科学家自身的实践,也就是他们如何构建理论阐述他们研究的现象”,而不是“用构建出来的理论来解释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实践的”(halliday 1992:1)。halliday批评那种“通过研究以科学的名义而构建出来的模式来给科学下定义”的做法;认为这种模式被“理想化”了,“远离科学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把语言学研究看成科学的研究,是指:科学研究人如何用语言交际,而不是研究人使用的语言本身。
  根据yngve的人类语言学,语言研究的对象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交际行为,包括交际个体(communicating individual)和连接链(linkage)。yngve把交际个体看成人的理论表象(theoretical representation),而该交际个体的年龄、种族、学历和经历等都被视为特定交际行为所需要的属性;他把连接链视为一个组合的理论表象,该组合包含与交际行为相关的属性,如特定交际环境中的其他参与者(participant)、渠道(channel)、道具(prop)和背景(setting) (yngve 1996a)。也就是说,连接链是物理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理论表象。yngve用下表说明实体(real physical objects)与其理论构建(theoretical constructs)之间的对应关系(yngve 1996a:130):

运用yngve人类语言学的观点,可以对以上3段对话中学习者在收到说明要求后的反应作出解释。学习者是否选择自我修正,首先取决于他作为交际主体是否具备特定交际事件所需的相关语言知识,即:是否具备交际需要的语言属性(linguistic properties),如有关动词过去时的语法知识;其次,学习者对连接链中其他参与者或道具或背景等的意识和理解会影响他自身属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他的交际行为。以上面对话①和③为例,对教师说的sorry之类的话,学生或许已经有一些相关知识;这些相关知识是学生已内化的知识,即自身属性。学生或许已经明白此时应该修正自己的话,这反映出学生的自身属性对其交际行为的影响。教师说话时的语调和面部表情等是连接链中作为参与者的教师的属性,而学生对它们的意识和理解会影响其交际行为。也就是说,当听到老师说sorry时,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被激活;同时,学生解析当时特定语境中教师的语调和面部表情的能力也被激活。此外,学生知道与自己对话的是教师,意识到教师的权威(比自己正确),因此很自然地把教师的说明要求理解成对其语言输出中诸如语法错误的暗示。于是,学生决定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以上3段对话中教师发出说明要求产生的3种不同的结果是由于作为交际主体的3个学生具有不同的自身属性,他们对作为参与者的教师的属性的意识和理解不同,所以采取的交际行为也就不同。撇开作为交际主体的学生的自身属性和连接链中必要组成部分的属性,单纯研究作为话语的语言本身,不能科学解释takashima & ellis提到的现象(ellis 1999):有些学生虽然已经具备目的语中过去时的相关知识,却不能用正确语法形式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
4 结束语
  采用人类语言学观点,可以将输出研究的重心从非真实世界中的语言组成部分(如语法形式)转向真实世界实体(如语言交际环境中的人和物)。由此,输出研究者把语言研究从逻辑域转向物理域,把交际环境中的人和物作为观察和分析对象,使其理论或假设在真实世界中接受检验。这样,语言研究(如输出研究)可以成为对人类语言的科学研究。
  
  参考文献
  顾琦一. 输入、输出研究路在何方[j]. 外语学刊, 2009(5).
  郭 红戚德山. 输入与输出假说的实证性研究[j]. 外语学刊, 2009(1).
  李芳媛杨晓艳.英语写作教学与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实验研究[j]. 衡水学院学报, 2007(2).
  卢仁顺. “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4).
  王初明 牛瑞英 郑小湘. 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3).
  王初明. 外语“写长法”的教学理念[j].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2002(1).
  王荣英.语言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1).
  卫乃兴 周 英. sla研究中的认同观点[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1).
  杨 红 余 箐. 综合技能教学法与口语输出[j]. 外语学刊, 2010(4).
  adams, r. l2 otput, rformulation and nticing: implications for il development[j]. la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003(3). 
  bigelow, m. does output promote noticing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 quarterly, 2000(34).
  coleman, d.speculative notes on human linguistics[j]. ol,2002(1). 
  halliday,m. a. k. systemic grammar and the concept of a “science of language”[j].foreign language world,1992 (2).
  he, x. & r. ellis. modified outpu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word meanings[a]. in r. ellis.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interaction[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
  mitchell, r. &florence, m.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2nd ed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hehadeh, a.comprehensible output, from occurrence to acquisition: an agenda for acquisitional research[j].language learning,2002(3).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 in s. gass & c. madden.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rowley: newbury house, 1985.
  swain, m. & s. lapkin. 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 a step towar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95(3).
  takashima, h. & r. ellis. output enhancement and the acquisition[a]. in r. ellis.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through interaction[c].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
  vanpatten, b. &t.cadiernon. explicit instruction and input processing studies[j].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3(2).
  yngve, v. h. to be a scientist[a]. in i. fleming.the thirteenth lacus forum[c]. lake bluff: linguistic association of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86.
  yngve, v. h.from grammar to science: new foundations for general linguistics[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6a.
  yngve, v. h. issues in hardscience linguistics[ol][j].the lacus forum, 1996b(28).
  yngve, v. h. & z. wasik.hardscience linguistics[m]. london/new york:continuum, 2004.
论文联盟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桂林 [标签: 语言 方法 习得 中的 输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以“敬”为经重建道德文化之要义
    简论毛泽东农民经济合作思想
    简论刑法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运用的探索
    简论英语教学中的目标管理
    简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简论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简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系转化的专…
    简论职业院校学生人格教育探析
    简论对当代高职英语教育重要性的分析
    简论中职“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制度探析
    简论新时期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的探索与实…
    简论工作过程导向的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改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