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考物理获取高分的策略
【摘  要】近几年来,初中物理教材都没有发生改变,纵观最近几年的中考,对物理试题作了较大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涌现了不少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新颖活泼具有探索和开放性的新题型,只有掌握一定科学的复习策略和应试技巧,就能够在中考中获取高分。
【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高分;策略
        纵观最近几年的中考,对物理试题作了较大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涌现了不少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新颖活泼具有探索和开放性的新题型,归纳起来中考试题呈现三大特点。第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更加灵活多变。新题型打破常规,从“量”的考查转向“质”的考查;打破思维定势,从“静态科学”的考查转向“动态科学”的考查;变换方法,从“应试教育”的考查转向“素质教育”的考查,并通过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同时把物理科学方法作为考查的重要内容。第二,理论联系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试题增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第三,着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根据当前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物理总复习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也就是提高复习最有效的策略。
        1.提高复习最有效的策略。
        1.1 夯实基础,过“基础”关。wwW.11665.coM
        学生基础知识能否过关,基本功是否扎实,是中考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做到:
        1.1.1 吃透课标,全面复习
        1.1.2 梳理、归纳、提炼、建立知识网络
        1.1.3 选好、用好与教材相配套的一本复习用书
        1.2 培养能力,过“能力”关。
        立足双基,培养能力,只有抓能力的培养,才能做到培优育尖。一个学生即使基础过关,若能力不高,也不能在中考获得好成绩。
        1.2.1 科学探究能力。
        1.2.2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3 综合应用能力。
        1.2.4 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可分三个专题进行:①科学探究专题;②开放型专题;③信息与应用型专题。如何搞好专题复习?一方面注意搜集各地中考试题中有关考查这方面能力的题型,精选一部分新题型进行范例剖析,讲清新题型的特点、解题方法、思路、步骤;另一方面加强专题训练与考查。通过专题复习与考查,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1.3 查缺补漏,过中考关。
        1.3.1 模拟测试,查缺补漏。
        自编两套模拟试题,随堂测试,全收全改,从中发现问题,逐一细评,通过模拟考试使学生尽快进入中考临战状态。
        1.3.2 学法指导,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
        (1)根据中考物理科的题型特点来解题。比如:填空题,特别是单选题不能留空;多选题宁可单选;解计算题应规范,做到五个有:有公式、有单位、有过程、有结论、有作答等。
        (2)考前一到二天应回归物理课本,将学过的物理基础知识重温一至二遍,以增强应考的信心,忌做难题或偏题,也要切忌猜题押题。
        (3)应特别提醒学生的是,中考应试过程中做到“三心”:对容易题不能掉以轻心、答题顺利时要防止粗心、对难题要有信心,只有做到三心,才能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立于不败之地。
        1.3.3 整理知识内容,归类掌握。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较高,最近几年都在80%~90%左右,但对十个重点知识点的覆盖率则为100%。这十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物理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基本概念、理论更是体现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 
学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扩展成知识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相互联系,如:在对速度这一知识进行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这一物理概念的思想方法迁移到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去,举一反三,即要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书越读越薄(概括整理、总结)──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2.应试技巧
        2.1 注重审题意识,培养审题能力
        历届考生在中考中出现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考试中没有仔细审题或不会审题,审题的质量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教学中可从下面几方面提醒学生注意:
        (1)仔细阅读题文,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2)善于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3)画出相应的图示,反映物理过程的实质;(4)理清物理过程的细节,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2.2 注重解题技能的训练,培养应变能力
        复习中要有一定的难度意识,通过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处理各类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教学中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指导学生积极思维,向深处钻研,向广处联想,注重物理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结合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归纳出一定模式的思路并鼓励学生寻找创造性的解题方法,这样有益于学生解题技巧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

        2.3 要巧做习题,不搞“题海战”
        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的训练量就不会悟出熟练的解题技巧。但题目必须精选,也就是说教师要进题海,教师在学生练习前必须先对练习进行筛选,要注意题目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想性。
        2.4 卷面答题技巧
        说穿了,初中物理试卷所考的内容都是很简单的,考的都是教材上的东西,要么就是你没有见过的,但是能根据题意能回答正确答案的问题。因此,你只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那么你就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
        (1)、选择题。
        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若干个备选项组成,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备选项。做此类题的方法是用“排除法”,也就是说把你最有把握是错的答案先选出来,答案减少一个,你做题的正确率提高了25%。暂时还不懂做的题,千万不要留空。
        (2)、填空题
        填空题由不完整的陈述句构成,要求学生填入简单的词句、数字或符号。建议要尽量用一些短语来回答问题,也就是用“物理术语”来回答问题。联系题目的前后,找出题目所隐含的信息,就能够做对题。
        (3)、作图题
        初中物理的作图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得做过考前专题训练,就能过关。
        (4)、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在分类上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题型,一般以填充题、选择题、简答题或计算题等形式出现。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等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探究题分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教材上的东西,这种题目,我们也许都已经做过,那么再来做一次,应该难度不大。
        第二种是教材上没有的,也就是我们根本没有见过的题目。其实这种题目很简单,只要你能心平气和的静下心来把题目看完,答案就在题目所隐含的内容当中。要求同学们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归纳结论——交流与评价”,是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5)、计算题
        计算题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计算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要求展示完整的解题过程。解计算题应规范,做到五个有:有公式、有单位、有过程、有结论、有作答等。
        总之,在中考复习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倡导以《课标》为准绳,以百色市中考试题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学成绩为目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即可取得高分。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王德锋 [标签: 物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提高柔韧素质对中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影响的…
    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情景、了解、应用”教学法的探…
    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
    高师物理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培养的…
    中学物理实验教育功能的探究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
    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中学物理中的电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