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高品质的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确立了“卓越”的文化内涵。这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文化、行为文化、教学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以人为本,建立科学有序、充满温情的管理文化,让制度有“温度”和“色彩”,让学校像家庭般温暖;以活动为载体,建立高品位的行为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铸就了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以创新为动力,建立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名师文化、高效和谐的课堂文化、极具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以育人为宗旨,建立典雅的环境文化。
  [关键词]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
  
  创建于1974年的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潍坊三中”),坚持“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的发展策略,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三中的文化精髓,最终确立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卓越”。这意味着五层含义:一是底蕴丰厚,根基卓然;二是创新发展,卓立于世;三是倾力育人,卓尔不群;四是收获成功,声名卓著;五是弘毅致远,追求卓越。“卓越”充分体现了潍坊三中人“追求卓越、支持卓越、成就卓越”的决心和勇气,它赋予了学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了“培养素质全面、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时代学子”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略;向社会作出了“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做学生敬佩的教师”的庄严承诺。“卓越”是三中人孜孜以求的文化精髓,它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文化、行为文化、教学文化和环境文化上。www.11665.cOm
  
  一、以人为本。建立科学有序、充满温情的管理文化
  
  在教育管理的发展中,潍坊三中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我们倡导“一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这是“经验管理”;第二个时期是我们常说“一套好制度等于一所好学校”,这是“制度管理”;第三个时期是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影响学校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即文化管理。潍坊三中在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两大亮点。
  
  (一)让制度有温度、有色彩
  教师是一个具有较高知识层面、鲜明思想个性、强烈自尊心和成功欲望的特殊群体。因此,我们采取“七分靠情感,三分靠约束”的管理机制,工作中充分依靠教师、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发展教师,努力建立了以“人本和谐”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文化,在完善和出台规章制度时,利用教代会,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讨论链。无论是最基本的教学行为要求,还是最重要的教师评价制度,都以教师的内需和发展平台为依据,帮助教师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制度建设在潍坊三中包罗万象、细致入微,我们在每一个细节中寻找制度的切入点,让每一条制度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让它们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春风化雨般注入教师的心田。比如,学校实施的《部、处室“捆绑式”评价制度》,通过对各部、处室进行“捆绑式”评价,构建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机制,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学习、合作教研、合作教学,进而促成了合作文化的形成。在某些方面,传统的制度已被善意的提示所取代,像教室内,刺眼的《教师“十不”行为规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今天你笑了没有?”的温馨提示;办公室内,繁琐的《备课组制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真正有兴趣的学习都有几分游戏的快乐”等警语,时刻提醒着教师们改变教法、重视学法。在三中,制度已不是冰冷的、单一的约束条例,而成为有温度、有色彩的行为指南。
  
  (二)让学校像家庭般温馨
  近年来,学校以“四重”
  (即重发现、重关怀、重激励、重引领)为核心,让管理走进师生的心灵,让教育走向家庭化。学校先后开展了形象大使、“三中名师”“魅力教师”评选活动,通过开展名师课堂、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名师带名徒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合作学习、合作教研、合作共事、构建合作型处室,搭建教师施展才华、走向成功的舞台;在日常生活中,学校通过每天为教职工精心提供一顿舒心的早餐、一张温馨午休的床位,每年为教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等一系列关怀措施,从生活中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这种“亲情式”管理,打造了一支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教职工队伍,树立起教师的责任感、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创造性、主动性,教师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不平凡的价值。在这里,学生上学像到家,享受教师的关爱;教师到校像到家,时时感受着十指连心的手足情。“学校像家庭般温馨”的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二、以活动为载体,建立高品位的行为文化
  
  在近几年的深入思考和自觉实践中,潍坊三中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现代人”为目标,始终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理念,为学子们创设了一个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使学子们在奋斗中实现着教育幸福的丰厚内涵。
  首先,实现了育人观念上的“四个转变”。育人目标从抽象划一性转变为具体层次性,体现出针对性;内容从单纯服务于各种中心工作的需要,转变为服务于学生成材的需要,体现规范性;途径从封闭式的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体现多样性;评价从应试教育指导下的片面评价转变为全面知行统一评价,体现导向性。
  其次,加强德育工作的“四化”建设。学校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教育活动、学校管理及环境优化中,实现了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使德育工作规范化,内容系列化,方法科学化,途径多样化。
  再次,探索“四大校本”德育活动。亲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使德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亲情,实现德育的“软着陆”,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绽放生命的光彩。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铸就了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感动校园人物的评选,让谭富刚、王云龙等一批先进人物应运而生;
  “青少年模拟法庭”的设立,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寓于生动的案例当中,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和成长导航站”建设日臻完善,通过面谈咨询、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留言等形式接受学生咨询300多人次,“我的秘密花园”等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潍坊三中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走进社区,进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学校还承办了校务公开、红心向党推优工程、关心下一代工作、安全工作等多个现场会,其经验得到各方的一致认可并被推广。

  三、以创新为动力,建立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
  
  有效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只有当教学管理赋予文化的含义,触及被管理者心灵,唤

起教师的热情,才能为教学提供合理的信念支持。因此,努力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是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潍坊三中从名师文化、课堂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着手,构建起具有浓郁校本特色的教学文化。
  
  (一)积极向上的名师文化
  名校离不开名师的支撑,为造就一支有战斗力的名师队伍,近年来,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三中名师评选活动”,通过树名师形象,扬名师风采,让更多名师脱颖而出,从而加快学校“实施精品教育,办特色品牌学校”的步伐。连续两届名师评选工作共评出名师20余人,名师效能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启用,全校名师轮流坐堂,200余名教师踊跃咨询,诸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产生了极强的拉动作用。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讲座论坛、书面论坛、网上论坛、研讨论坛为特色的名师辐射网络,有效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和谐高效的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过去,我们发现,教学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如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滞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随意的教学行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自2008年开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广大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在课改的舞台上作出有益的尝试:学校多次组织人员到东庐中学、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听课观摩,将先进的外来经验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积极稳妥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实施教学顾问制,不定期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公开课活动和课改培训班,邀请市、区科研人员担任教学顾问,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引入课堂,使教师与专家直接对话,实现提高;学校还通过推门听课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加强监督,增强教师课改的紧迫感;通过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关注学生需求,建立“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促进广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反思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转变教学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极具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
  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在强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以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突破口,开发出一批具有三中特色的课程。像校本课程《朗识集邮》在培养学生集邮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教材获潍坊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趣味生物》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有效弥补了生物教材的不足,获得市区优秀校本教材三等奖;《远离危险,珍爱生命》以例引理,图文并茂,成为学生规避风险、增长知识的得力助手,该书不仅得到专家领导的一致认可,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充实,学校已初步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的教师梯队,建立了相对齐全的课程资源库,为落实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以育人为宗旨,建立典雅的环境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外显的直观文化,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与设施,又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近年来我们因校制宜,精心设计,通过学校建筑造型、绿色植物造景、人文景点设置,让一山一水会讲话、一草一木有思想、一墙一景即文章。
  今天的三中校园皂角盈绿,雕塑林立,具有中国古代国子监建筑风格的学校大门古色古香,凸显了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园内,乔、灌、草多维度地铺开来,集美观、实用、育人于一身。尤其是柿树园内,与学校同龄的柿子树流露着历史的沧桑,有着300年树龄、被誉为“江北第一木”的金银木彰显着大自然的神奇,传递着圣人先师的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三中文化的精髓和三中人的向往追求。
  校园墙壁文化是我们打造校园文化的亮点,让墙壁与师生对话,让师生在墙壁明智,这是我们的共识,也是我们的行为。学校依托院墙建立的30米长的“班级文化长廊”成为校园内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长廊”分20个版块,每班一个版块,每个版块又分“班级采风”“每日一首”“温馨提示”“今日格言”4个栏目,由学生定期撰稿,定期更换,自由发挥,自主创作,它已然成为三中学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
  学校还积极开展寄宿文化锻造工程,使学生在寄宿生活中体味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与人相处。公寓中,学生们为自己宿舍定名的状元居、益智园、卧龙轩、望远斋、北大驿站等各具特色的名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身居陋室,心忧天下!”,学生宿舍里这些自勉的词句,集中展现了三中学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开阔的知识视野、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成为独具特色的三中宿舍文化。
  总之,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管理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保障,它需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特色发展。今后,我们将在全面审视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学校文化新的生长点,使其成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强大力量。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胡东文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刍议文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对策
    绍兴地区茶文化休闲体验旅游初探
    论内蒙古自治区苏木嘎查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构…
    母语教育中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培养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论高校改革中的学校效能建设
    视觉文化:图与图像
    基于AR技术的文化旅游商品创新设计与开发研…
    赢在学校,输在职场——女性的困境
    论《白鹿原》性描写的多重文化内涵
    浅析聊斋文化对《河父海母》艺术风格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