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策略选择
内容摘要:2008年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仅够维持53天,远低于2007年初169天的水平,同时国际粮价出现大幅上涨,小麦和玉米价格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而大米价格的涨幅更超过了30%。如何强化农民种粮的激励机制,增加粮食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面临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粮食安全 激励机制 粮食供给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我国粮食供求形势
  我国目前粮食市场供求进入紧平衡的新时期。自1993年全国粮食市场第一次放开到2004年重新全面放开,政策几经调整,近几年我国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在9800亿斤至10000亿斤之间,实现基本平衡。近几年总供给赶不上总需求的增长,供需出现一些缺口,主要靠挖库存和适当增加进口解决。
  1995年到1999年我国粮食连续5年丰收,产量分别为9332亿斤、10090亿斤、9883亿斤、10246亿斤、10167亿斤。这5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较高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我国在1995年大幅度提高了粮食定购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由于连年丰收,承担向农民收购粮食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大量积压,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无法顺价销售,企业亏损严重。WWw.11665.coM于是,从1999年起,粮食价格大幅下降,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二)我国粮食价格形势
  目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受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动荡、美元贬值,原油价格上涨,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需求大幅增加、部分主产国粮食因灾减产、一些国家粮食供求紧张等因素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我国主要粮食价格稳中有升,2007年末小麦、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和玉米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6%、7.8%、9.2%、12.7%,粳稻价格同比下降3.9%,但小麦、稻谷、玉米的价格上涨幅度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幅度。2008年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仍有上涨压力,粮食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推高了种粮成本,同时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粮食价格,2008年1-2月,国内早稻米同比价格上升0.6%,国内红小麦平均价格同比上升了9.6%,全国36个大中城市面粉同比上涨8.3%,国内玉米销售平均价格较2007年同期上涨了28.6%。
  另外,今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导致市场粮价存在较高的心理预期,对价格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目前看我国的三大粮食品种小麦、玉米和大米是能够满足自给的,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强,我国的库存充足,所以我国粮食价格在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中保持稳定。
  (三)我国粮食行业形势
  我国粮食行业正处在整合的关键时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全国粮食职工下岗分流230万人。国有粮食企业正处在改制重组的关键时期,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也处于发展阶段。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旧的运行体制结束了,但新的粮食流通服务体系还未建立和健全起来。企业改制的关键是要重新整合各种资源,构建起新型的粮食流通服务网络,以确保在新形势下粮食流通的良性循环和正常运转。
  (四)我国粮食品种结构形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什么吃什么”的传统观念逐步被打破,现在讲究的是吃精,吃细,粮农把粗粮、杂粮出售,买进精粮、细粮,粮食的品种结构矛盾逐渐突出。我国现在粮食作物品种繁多,有主有辅。粮食品种结构中,稻谷、小麦和玉米这 3种作物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 80%以上,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小麦和稻谷作为主要口粮品种,消费相对稳定,玉米消费在加工业和饲料业的带动下增长较快,大豆消费则快速增长。谷子、高粱等其他谷物,豆类和薯类等播种面积共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4.2%,各品种的比重都在8%以下。
  
  影响粮食安全形势的因素分析
  
  (一)耕地面积减少且粮食安全基础不巩固
  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土地供需矛盾突出。1996年我国耕地面积达到19.51亿亩,1997年至1999年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从2000年起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到2003年减少到18.51亿亩,1999年至2003年4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至2002年底全国的开发区有3500个,占地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666座城市占地面积的总和。2007年4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耕地面积的较少,这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安全基础。
  (二)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199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7.07亿亩,以后几年逐年下降,到2003年减少到建国以来最低点14.91亿亩,5年间减少2.16亿亩,年均减少4320万亩。200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有所恢复,达到15.24亿亩,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继续恢复,达到15.64亿亩,2006年基本与2005年持平。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一时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代名词,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
  (三)国内与国际粮价倒挂
  我国农产品价格基本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保持紧密的联动关系,但2007年底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粮食价格低于国际水平。我国粮食种植成本却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作业、排灌费以及人工成本。近年化肥、农药、农机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雇工成本不断提高,粮食的比较效益最低。2003-2006年,粮食每亩实际收益(含补贴)分别为201元、382元、329元和320元,虽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不断加强,但农民收益甚至有所下降。进入2008年后,石油价格上涨带动了化肥、农药以及机械作业的价格。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尿素价格比2007年年底上涨10%,钾肥和磷肥价格涨幅则超过了20%,大大增加了农作物生产成本。目前的种粮成本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升15%,但粮价仅上升6%,种粮的成本收益率已从去年同期的21%下降到目前的16%。
  (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国民收入分配长期不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投资偏少粮食生产抗灾能力不强。1998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本之策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近年来,我们坚持并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要看到,基础脆弱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现在财政支持“三农”建设,一年增加的有效灌溉面积不到一个百分点,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在个别地方,甚至逐步萎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得不到必要的报酬,就有可能转行。农民现在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留在家里修路、修渠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只有农业投入增加,农业基础地位增强了,农业能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就保证了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
  (五)粮食流通及粮食市场体系存在缺陷
  粮食流通是联系粮食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由于自然原因,我国存在粮食产区、销区和平衡区。销区要从产区购买粮食以满足消费需求,产区要把粮食销往销区以实现粮食再生产,粮食流通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制约,其中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至关重要。我国粮食市场的发育程度比较低,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一是对粮食集贸市场监管不力,集贸市场秩序存在混乱现象。二是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市场功能不完善,辐射范围有限,而且存在盲目建设、定位不准等现象。三是期货市场发展滞后,功能存在缺陷,有待完善。四是电子商务建设相对落后,并难以实现网站间的互联共享等。五是市场规则不完善,粮食交易缺乏法律约束,合同兑现率很低。六是粮食市场仍然存在分割现象,形成全国统一高效的粮食流通市场体系还存相当长的路要走。
  
  确保粮食安全的策略选择
  
  (一)保护耕地并强化农民种粮的激励机制
  稳定和增加粮食供给,首先要保护耕地。当耕地减少速度超过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时,就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非农用地过快增长是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首要因素。我国己意识到保护耕地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国耕地保有量应不低于18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虽然目前我国耕地减少的状况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我国将继续面临耕地较大占用的压力。
  其次是鼓励农民多种粮食,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措施除了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价格外(今年以来我国两次提高了稻谷等粮食收购价格,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关键是从制度设计上解决农民种粮收益下降的难题。一是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要整顿农资市场,防止农资物资持续涨价。三是要建立与种粮挂钩的直接补贴制度,通过直接补贴的反周期作用保护农民利益,防止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稳定粮食生产。四是发展非常规金融支农。在农村,发展非常规金融优于常规金融,可以适当降低门槛。可以给予民间金融以引导,规范其相应的法律地位,使非常规金融和常规金融协调发展,相互补充。可借鉴印度的做法,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所有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的要求。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国家发改委还新增加20亿元投资用于加强粮食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是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搞好节水灌溉示范,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二是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扩大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林地;建立和完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查处协调机制,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三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研发,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减免税,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继续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扶持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服务公司。
  (三)增强粮食储备并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储备,通常是指粮食后备储备。本世纪初,我国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组建了中储粮总公司,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粮食储备制度,我国粮食储备分为两级储备,即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发挥着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作用。目前粮食储备机制还存在一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宏观调控效率和作用的发挥。其一,地方储备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储备粮食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吞吐方式尚欠灵活;其二,有些体制关系尚未得到完全理顺。中央储备粮管理实行的是垂直管理,地方储备粮管理实行省、市、县三级储备制度,其在相互协调功能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在收购粮食时,各级储备企业为了完成收购任务,很容易展开盲目竞争,既给市场粮价的波动带来不利的影响,也给购销企业增加了市场风险。
  粮食储备规模和储备结构应该保持适度。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线应该适当高于fao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具体说,我国粮食储备的规模应维持在相当于当年全国粮食消费量25%-30%的水平上。基于这一理念,目前国家粮食储备总量高于fao提出的粮食安全警戒线是必要的。目前国家粮食储备总量是充足的,2007-2008年度,中国的小麦、稻米和玉米等三大谷物种类的库存量将达到3630万吨左右,高于上一年度的库存量。国家粮食储备不仅需要数量充足,而且还需要结构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要以大米、小麦、玉米等三大谷物为主要储备品种。此外,还需储存适量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以备应急之用。其次是布局结构。国家粮食储备适当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是必要的。但是,从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口的粮食安全出发,应该在粮食主销区和粮食基本自给区安排足够的国家粮食储备。目前,国家应该适量增加稻谷的储备量,粮食主销区应该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四)强化科技支持并倡导节约用粮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粮食单产。科技提高单产关键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加强自主创新,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在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突破,产量在一定面积上可以达到800公斤,但是仍需要通过自主创新来争取突破。其次是要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的接受和要领的掌握、技术的到位是关键的。最后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换应用和大面积推广的步伐。目前,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只达到30%左右。
  另外,引导科学、节约用粮,在全社会形成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党的十七大在提出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还强调坚持节约资源,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节约粮食,人人有责,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的饮食和消费风气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原松华.确保粮食安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课题"[j].中国发展观察, 2008
  2.李昌平,张敏.政府政策关乎粮食安全[j].中国改革,2008(05)
  3.姚高宽.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全省粮食安全[j].中国粮食经济,2008(02)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郭强 邵波 [标签: 影响因素 选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玩具产业如何突破出口瓶颈
    如何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和谐发展
    浅析如何建设我国房地产的信用体系
    浅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构建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在我国的…
    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煤矿生…
    浅析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论我国电子信息化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
    贸仲委涉外仲裁实践 推动了我国仲裁立法国际…
    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述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