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

原文作者:郝诚之、郝松伟

一、乌审召经验的历史点评
  回顾我国西部治沙历程,总结生态建设成功经验,有一个典型是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内蒙古“牧区大寨”乌审召。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我区南部蒙古族聚居区的鄂尔多斯乌审召人,在条件严酷的毛乌素沙地,创造和发展了“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独特经验,引起全国关注、联合国重视,并受到陈毅元帅的赞扬。
   但舆论宣传很长一段时间把它和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农业学大寨”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印象中它的经验就成了革命精神和冲天干劲。近几年来,我们追寻乌审召人“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足迹,反思他们的成绩,领略他们的贡献,研究他们的突破,发现他们的观点创新、理论创新和模式创新都在全国领先一步。他们从自发到自觉的科学发展观,不但符合我国西部沙区的实际,而且符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完全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从更深和更实的层次看,乌审召人首创的三个模式,即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绿化治沙模式,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双赢用沙模式和以绿为荣、以人为本的科学管沙模式,给我们展示的已经是沙漠的新经济、环保的新思维、牧区的新蓝图、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未来。50多年过去了,“牧区大寨”乌审召的经验不仅没有过时,而是历久弥珍,很有必要予以再认识、再总结、再宣传。
   (一)发现并总结规律,坚持“乔灌草结合,灌草为主”的绿化治沙模式
  乌审召公社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毛乌素沙地南部,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毒草疯长,牲畜锐减,既是沙害重灾区,又是蒙古族聚居区。WWw.11665.coM在自然灾害面前,乌审召人变被动的防、堵、逃,为积极的治、用、管,不拘泥于上级文件,不局限于部门陈规,冲破条块分割,坚持林牧互补,用进取的态度、实用的观点、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从实践升华理论的思维,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的生物固沙科学方法:“前挡后拉、穿靴戴帽、栽种补护、撵沙造林”;“封飞造结合、片网带结合、草灌乔结合”。他们发明的“水、草、林、料四配套”的草库伦,为划区轮牧找到了因地制宜、廉价高效的绿色墙体材料和家庭牧场模式。他们试验、示范的“种草、种树、种灌木”已成为乌审旗的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的成功样板。“十五”期间,乌审旗种树种灌木的绿化面积平均每年以40万亩的速度推进,其中沙柳、杨柴、柠条等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乡土灌木树种唱了主角,高达80%。截至2006年8月,全旗475万亩森林资源中,灌木林近420万亩,比例高达88.5%,包括沙柳220万亩、杨柴40万亩、柠条106万亩、天然沙地柏35万亩,全旗灌木林用之中,向沙漠要资源总量位居鄂尔多斯市之首。
   (二)有效治理并利用,坚持“治理沙漠与建设草原结合”的双赢用沙模式
  在国土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方面,乌审召人在我国沙区首先提出了“治沙”是为了“用沙”的观点,变人与环境的对抗性思维为顺应性思维,生态生计兼顾,寓环境保护于科学要草、要畜、要粮、要钱。1965年11月25日乌兰夫主席题词号召 “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乌审召人的所作所为,是我国“牧区的一个历史性变革”,他们“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伟大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必由之路”。《内蒙古日报》1965年12月3日报道乌审召事迹时赞扬:乌审召人自1958年以来,“把成百个沙丘变了样,在几十万亩牧场上铲除了毒草,把十多万亩牧场上的积水排了出去,在大片牧场上实行封滩育草,并建设成2900多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饲料基地”,找回了绿色,也重建了家园。当时乌审召公社总人口2800人,劳动力不足1400人,面对恶劣的环境,依靠集体的力量,创造了敢于治理、善于利用的业绩,真是了不起。“牧区大寨”的代表人物是布日都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同志,当时只有20岁!国家重视乌审召经验,1977年8月,派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黄兆华教授率领的专家组,总结并向联合国呈送了题为《治理沙漠建设草原——内蒙古乌审旗乌审召人民公社治沙经验总结》的报告。随后乌审召接待了联合国组织的16个国家的专家、官员来华考察学习。196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陪慕名而来的国际友人乘直升飞机考察乌审召治沙用沙成就,高兴地留下了充满自豪的四句诗:“治沙种草获胜利,牧业农业大向前,马里贵宾来参观,乌审召美名天下传!”[论文网]
   (三)以绿为荣,以人为本,坚持“以工哺牧,富民强镇”的科学管沙模式
  西部大开发实际是民族地区大开发、大发展。生态建设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是国家花钱买生态,是有期限的。如何把政策动力转变为政策动力与市场动力结合,建立“造血”而不是“输血”的长效机制,用创新思路保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一个涉及“三农” (“三牧”)即农村(牧区)稳定、农业(牧业)增效、农民(牧民)增收的全国性的大问题,乌审召为破解这个问题做出了新贡献。
   宝日勒岱同志在《我眼中的钱学森沙产业》的回忆录中说,他作为蒙古族人大代表和党代表,有幸在北京开会,多次见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老亲切地称她是“宝日”,建议她看清沙漠的优势劣势,发展节水的阳光产业,搞“草畜工贸四结合”的沙产业,让牧区绿起来更要富起来。乌审召人响应钱老号召,在全国建立起第一个牧区的沙产业协会,叫“鄂尔多斯乌审沙产业协会”,把发展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当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创新后续主导产业。
   现在,乌审召不但以地上有绿草原而高兴,而且以地下有新宝藏而自豪。他们明确提出“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开放兴镇、文化塑镇”,做出了整体规划,优化了经济布局,转变了增长方式,调整了产业结构。树立了“要就业,抓工业”、“若要富,先修路”的新思路,搞起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化工园区,把天然碱、天然气和矿泉水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打开山门,吸引外地资金,全力推动500万吨级天然气化工基地建设,提升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还经过严格论证批准,让北京维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今儒投资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的我国第一家以沙生灌木为原料的“绿色电力”——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在乌审召落户。镇党委书记苏雅拉吉日嘎拉同志说得好:“我们的一切努力只为着一个目的:用绿色理念、绿色经济和绿色标准打造新世纪‘绿色乌审召’的金字招牌。”

“十五”期末,乌审召镇地区生产总值8.5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775.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5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701元。到200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2亿元,增长3.42亿元;财政收入已完成2832.1万元,增长1056.5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00元,增长20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267元,增长561元,都比“

十五”有大幅提高,都创历史最好水平。
   二、乌审召经验的现代意义
  (一)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
  联合国非洲“萨赫勒运动”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西方专家把自己当作“救世主”,从愿望出发,搞纸上谈兵、贪大求洋、好高鹜远,把样子项目变成了影子项目,劳民伤财。
   治沙的根本动力是沙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对沙患感受最深,对治沙积极性最高,对沙漠的脾气摸得最透,对治沙的规律认得最准。
  中国乌审召的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摸清楚沙子怕什么。牧民们经过多年的观察、试验、比较,发现流沙有“三怕”——怕水、怕草、怕灌木。他们发现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之间有绿洲,沙漠腹地有高度耐旱、耐寒、耐盐碱的乡土树种灌木、半灌木。治流沙不能对着干,而要顺势来。种灌木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先给沙丘“穿靴”,后给沙丘“戴帽”;先戴“绿帽”,后戴“花帽”(有的沙生植物是开花的),一块一块吃掉,积小胜为大胜。在年平均降雨量不足350毫米的沙区,即使地下水位较高,也不要首选乔木,而要乔灌草结合,灌草为主,以保证成活率、成林率、成材率。宝日勒岱同志说,我们牧民发现的这些土办法就是治沙必须遵循的大道理:以水为先、以水为限、循序渐进、适树适种。
   (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
  不能满足于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和森林覆盖的高指标,而要变生态效益的第一和唯一为保护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兼顾。不能为绿而绿,而要为用而种。牲畜不爱吃的灌木和草少种,市场效益好的多种。一年一茬的牧草少种,一年几茬的牧草多种。不能以绿色画句号,要见沙更要见人。有污染的项目再大也不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项目才受重视。让绿起来和富起来两个车轮一起转。
   乌审召的经验“治沙种草获胜利”所以宝贵,是因为沙漠增绿了,资源增值了,“牧业、农业大向前”了,农牧民靠沙产业与市场对接了,收入增加了。生物链变成了经济链、效益链、致富链、价值链,农牧民才有了奔头,可持续才有了保证,牧区发展才有了后劲。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三)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科学理论、创新思想的指导
  必须按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为未来着想,为人类造福。钱学森先生说,沙产业就是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创造财富的沙业系统工程。这项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理论,在乌审召人的科学用沙、产业扶贫、城乡一体、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实践中已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印证和完善。这说明换一种思维看沙漠,沙漠资源就能孕育新经济,打造新优势。中国的经验终将证明:沙漠地区是解决未来人类生存的新空间。与其到月球上找居住之地,不如在地球上用好沙漠,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用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家园。
   (四)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不能离开生态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
  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历史、文化、文明的传承创新,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时代课题和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从生态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乌审召人的选择,也将是中国西部人的选择。
   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内蒙古党委书记储波同志2007年3月在《乌审旗生态建设的重要做法和几点启示》上批示:“类似这样生态建设的典型应认真搞好报道(包括在中央新闻媒体)”;乌审旗委、政府所以要选择内蒙古防沙治沙用沙60周年研讨会在乌审召镇举办,就是因为乌审召的绿色之路是包括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建设沙区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比较全面的一个典型。它不但是前进中的乌审旗“天蓝地绿人变富”的缩影,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旧貌换新颜”的缩影。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乌审召人热爱家乡,但不抱残守缺;崇拜绿色,但不拒绝工业文明。他们跳出狭隘,以资源支援国家;跳出传统,以工业带动就业;跳出封闭,以开放连接世界;跳出单一,以多元经济支撑牧区繁荣。告别了人与沙、林与草、牧与工、道义回报与物质回报的“四大对立”,追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两大和谐”,走在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跨越发展”的新路上。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乌审 布鲁诺 再认 乌审 再认 乌审 天气预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玩具产业如何突破出口瓶颈
    如何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和谐发展
    浅析如何建设我国房地产的信用体系
    浅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构建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在我国的…
    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煤矿生…
    浅析我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论我国电子信息化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
    贸仲委涉外仲裁实践 推动了我国仲裁立法国际…
    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述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