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与广西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要]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区域经济合作是广西发展新兴机遇,广西处在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构思出一种策略和政策。中国一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广西立足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是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定位。
  [关键词]区域合作;广西发展;战略选择
  
  一、世界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产业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区域化。区域经济合作是以产业经济为基础、区域经济为载体的内涵丰富的合作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全球化的产物和推进器。
  
  (一)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趋势
  1.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突飞猛进。同时,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机、地域分布、组织形式以及影响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组织在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东盟到1998年完成了10国大东盟的计划;拉美国家成立拉美国家共同体筹建委员会;非洲主要区域贸易协定组织已经提出2028年建立非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目标,以实现非洲经济一体化。
  
  2.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
  (1)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深化型转变。传统的区域贸易协定涵盖范围以货物贸易自由化为主体,所涉及的规则也大多局限于取消/减让关税与非关税壁垒。www.11665.cOm新兴的区域贸易协定涵盖的领域和规则越来越广,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还包括服务贸易、农产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共同的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等。
  (2)寻求静态经济收益逐渐转向寻求动态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强调对成员国的静态收益,包括改善成员国的贸易条件,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强化竞争和吸引外国投资等。但经验研究显示,这些静态收益并不大。新兴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更多的是寻求动态收益和非经济收益。非经济收益主要包括: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安全,提高成员国的交易能力,区域内公共资源的合作,锁定改革的进程等。
  (3)南南型合作逐渐让位于南北型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南北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以及北北型合作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是收益分配和它的组织形式有很大的相关性:在南南型贸易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绩效会逐渐拉大;而在南北型贸易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的经济绩效会逐渐缩小;南北型合作有助于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南南型合作这种功能则不明显。
  (4)大国之间的竞争正在让位于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全球经济呈现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随后,美国与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双方所基于的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当1986年欧共体决定与欧洲自由贸易区合并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时,美国随之与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当欧盟1992年签署《欧洲统一法》时,美加自由贸易区进一步扩展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在积极开展“东扩”的同时,美国也在致力于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到2004年欧盟“东扩”完成接纳首批10个新成员国之际,也正是美洲自由贸易区正式谈判结束之时。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迄今为止,中国已参与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具有机制性的,如曼谷协定、正在推进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二是具有论坛性质的,如apec、亚欧会议;三是其他正在进行的,如上海合作组织、东北亚区域合作、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总的来看,以两岸四地为核心、以参与次区域经济合作和功能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手段、以积极倡导与建立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为导向的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雏形正逐步形成。
  
  (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构思出一种策略和政策,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双方的合作意愿、提升双边合作的可能性、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以及符合中国的外交战略。
  1.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也面临日益增大的外部冲击风险。而区域经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回避全球化的风险提供了一个避风港。
  (2)在东亚地区,以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网络为基础,正在形成一种更紧密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格局。
  (3)作为wto的成员,中国既要接受现行的国际经济规则,也要力图影响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
  2.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政治环境向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提出新的外交战略,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睦邻、安邻、富邻的战略目标。而实现的手段只能采取加强双边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
  3.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明显落后于欧洲和美洲,这就对亚洲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要积极地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为亚洲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推进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基础,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10+1)为平台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4.须静态经济收益和动态经济收益及非经济收益兼顾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表明,大国与小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说来,大国更多地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经济收益及非经济收益,如扩大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影响力,获取区域内的主导权;而小国主要通过提高市场准入获取静态经济收益。
  
  (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尽管东亚经济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尚无明确的区域一体化规划,但区域内国家已在积极探索合作途径。就目前来看,除了继续加强双边合作、东盟内部成员多边合作外,主要有“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10+1”模式三条路径。“10+3”模式是指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合作。“中日韩经济合作”则构成了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主体。“10+1”模式是指东盟与中日韩其中一国的合作。
  “10+3”模式涵盖了东亚的主要国家。但“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将有一个协调各方利益的艰辛历程,目前只能作为东亚经济合作的长远目标。相对而言“10+1”模式较易推行,“10+1”模式以具有一定规模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作为基础,只涉及两个谈判主体,面临的阻力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由此可见,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应在“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10+1”模式三条路径中,重点发展与东盟的“10+1”模式,所以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中国的战略选择。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已正式启动。由中国率先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基本平台,并由此促进和推动“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模式的合作进程及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立足于自身国家利益,构筑“和谐”东亚,推动东亚地区内有关各国和地区的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与广西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一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广西立足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一东盟自贸区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提出以构建次区域合作为主要目标的“m”型战略,顺应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精神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在客观要求。在经济合作领域充实和完善了中国和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既把握了国家战略的走向,又抓住了广西开放开发的关键;既把广西的开放开发与国家战略利益紧密融合,又体现了广西开放开发与国家战略利益的内在联系;既充实和丰富中国—东盟合作的内涵,又将广西推到次区域合作的重要位置上;既立足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又创新构建了一个区域合作的新格局;既促进了广西的发展,又纳入中国—东盟合作的总体框架,使之成为中国—东盟的新的增长极。
  
  (二)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定位
  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以国家战略为立足点,以区位优势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合作为平台,在综合分析广西现有各种机遇与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加快广西发展的战略选择。
  1.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北推南拉中间膨胀”,将把走廊沿线的经济资源整合起来,构成西太平洋沿岸的快速增长带。
  北推:位于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北端的南宁,中国大陆将主要从这里走向中南半岛,中南半岛7国也将主要从这里进入中国大地,其地位和作用尤显突出。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和广西逐步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同时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长期举办地,南宁将对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放发展。
  南拉:位于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南端的新加坡,虽面积不大,但发展程度高,市场经济发达,已成为国际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将对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拉动本区域尤其是沿线地区的开放发展。
  中间膨胀:位于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中间的一些重要的城市如湄公河流域的经济中心曼谷、东盟向中国开放的桥头堡河内等将对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产生膨胀作用。

  2.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自古以来的对外开放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海洋经济史。历史证明,凡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占有海洋区位优势的国家和这些国家的沿海地区。与“环北部湾”这个概念相比,“泛北部湾”更让人们注意到“海洋”这个重要通道。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应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概念,使之涵盖海上东盟国家。
  传统意义上的环北部湾经济圈是中越两国的次区域合作,是仅从单纯的地理概念来划分的次区域合作区,在实践中面临不少难以解决的困难,是典型的“弱一弱”型合作,次区域合作进展慢,效果小。环北部湾经济圈拓展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并没有改变环北部湾经济圈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而是扩大了次区域内参与各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整合经济资源,增强互补性。将过去“弱一弱”型合作转变为“强一弱”型合作,增加环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发展活力,并将该区域提升为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使该区域的国际经贸合作朝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3.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次区域经济合作从来就没有排他性,而是具有开放性。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次区域合作允许区域外组织或企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参与区域内的合作;二是次区域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扩大区域的合作范围。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大湄公河(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域的中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六个国家的部分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组织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导和推动下于1992年成立,但此后的合作进展一直比较缓慢。2002年11月3日,六国政府达成合作开发协议,计划在今后10年投资10亿美元推动大湄公河合作计划的实施,以大湄公河为纽带,带动次区域内各国的经贸合作,进而促进中国与整个东盟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
  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整体部署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离不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三、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的政策性建议
  
  (一)统筹全局的创新性战略思维
  1.更新观念,转变意识
  观念的落后,是广西发展最大的制约;思想的禁锢,是广西开放最大的阻滞。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是新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无经验可循。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问题。这就需要探索创新,包括决策机制、工作机制、合作机制、对话机制等方面的探索创新。
  转变意识就是要转变优势意识、本位意识、被动意识、机遇意识,跳出广西认识广西,谋划广西,发展广西。
  2.开拓思路,抓住关键
  没有定位就没有地位,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应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区域一体化进程。政治意愿一直是推动区域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也是支持政治目标和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有效工具。最近的区域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倚重市场力量予以推动。
  (2)经济一体化与制度一体化的互动。在实现一体化过程中,区域性制度建设通常都会对实体经济一体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3)区域货币与金融一体化。金融合作已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的第一个具体步骤。建立良好的制度框架对那些以非本区域货币为锚的经济体发展金融一体化尤其重要。欧盟的经验证明,完美的制度框架是稳定汇率机制的重要因素。
  
  (二)脚踏实地的创新性战略实施
  1.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1)建立快速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铁路方面:尽快连通泛亚铁路。泛亚铁路全线大多数路段已经建成通车,只有柬埔寨金边到越南胡志明市约300来公里的路段需要新建。泛亚铁路东线同时应考虑接通泰国东北部廊开(隔湄公河与老挝万象相望)至越南中北部路段。南宁—河内—荣市段已有现成的铁路,其中南宁—凭祥—同登—河内已经是准轨。泰国廊开—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段已有现成铁路,眼前只需建荣市一万象段仅约300公里左右即可连接起来。
  公路方面:尽快规划建设南宁—新加坡高速公路。中国境内全长179.7公里的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已于2005年完工,从泰国廊开—曼谷—吉隆坡—新加坡段已有现成的高速公路,目前只需从中越边境到老挝万象的低等级公路改造或新建500公里左右。
  (2)当前先利用“东西走廊”。“东西走廊”是从越南中部岘港市为起点,经老挝的沙湾那吉省、泰国的孔敬府到缅甸的毛淡棉市的交通走廊。在越南等国的积极推动下,2000年1月召开的gms第9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将开发经济走廊列为经济合作四大战略重点之首,最先入选的是东西经济走廊,沿途各国间交通运输已实行便利化措施。之所以重视东西经济走廊构想,是在于该走廊的东侧地区、即泰国东北部(孔敬)经老挝(沙湾那吉)至越南中部广治的公路已大体建成,沿线各国对建设东西经济走廊持非常积极的姿态,且日本等区域外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愿意提供支持。目前,这条交通走廊东段已经初步建成,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已可利用现成的南宁—河内—广治—老挝沙湾拿吉—泰国孔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公路为载体先运作起来。
  (3)早日实现公路客货运输的直通业务,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等国家的汽车能在各地自由通行,让一国的货物和乘客搭乘的本国交通工具能直接到达另一国家的目的地,以方便跨国的客货运输,减少周转,加快运输速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开展旅游合作业务。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等国家的各旅游目的地和旅行社之间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宣传广告、游客运送、通关手续、景点观光、饭店服务等方面,各方每年应组织会议和活动,解决存在的问题,拓展新的业务。
  (5)简化人员往来的通关手续,让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中国等国家的人员相互往来实行免签或落地签证制度,提高办事效率,缩短通关的时间。
  2.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
  (1)打造中国与东盟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是连接中国与东盟最便捷的海上通道。中国在建设连接东盟大通道方面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1995年,中国决定兴建西南出海大通道,旨在打造一条联系广西沿海与西南腹地的出海通道。
  (2)提速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成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经济区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3)进一步完善沿海地区路网、管网、口岸、供水、供电、排水、信息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提速沿海高等级公路的修建,以把广东、海南、广西和香港、澳门同越南的广宁、海防等沿海地区连接起来,成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主要陆路通道。
  (4)推动基础设施特别是沿海港口群建设,加快“海上东盟”的通道形成。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城市群为依托,推动港口经济及腹地经济的互动与提升,按照“港口与工业互动、海陆经济联动”的思路,大力推进临海工业的发展。把海洋资源开发与沿海陆地资源开发紧密结合,实现海陆经济互动和一体化,使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群、产业带,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
  3.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开发合作已经逐步展开,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积极,其余五国政府也都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和支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次区域合作开发交通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成就,资源开发利用有了很大进展,贸易往来与投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旅游项目合作迅速发展。
  (1)建立灵活的区域合作运行机制,促进次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便利化。具体而言需要从四个方面人手:一是要实现人员出入境便利化,统一和规范人员出入境手续、简化出入境程序、采取一致的出入境安检方式和通关报关条文等;二是促进交通运输便利化,如统一湄公河国际航运收费标准,签订次区域各国公路、铁路运输协定和货物多国跨境运输协定等;三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结算方式便利化,探索建立美元和人民币双重中心的次区域货币结算体系,为次区域内的投资和货物流动提供方便;四是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次区域内各国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提高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在能源、通讯、安全等各方面为外来投资提供方便。
  (2)加强次区域内各国间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为了解决次区域经济开发中的人力资源瓶颈,各国要加强人员培训、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建立人力资源开发网络的工作,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本国的年度计划,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实力的高等院校,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劳动力信息网络和教育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3)制定大湄公河全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次区域内六国政府应该相互协调和协商,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快次区域内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改造。
  (4)加强与次区域各国相互之间的谅解与信任,努力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龙头。在合作过程中,应主动采取诸如降低关税、提供开发资金、减少下游国家所欠负债等措施积极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与开发,增加次区域内互谅互信的友好氛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开发是各方共赢的合作,并不只是一方从中受益,各方应该眼光长远,从大局出发,相互之间密切协调配合,维护和平稳定的地区政治局势,建立积极有效的经济合作机制,才能保证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开发顺利进行。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潮流。区域经济合作是广西发展新兴机遇,广西处在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区域经济合作最大的挑战是怎样构思出一种策略和政策。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是广西立足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是广西加快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蒋勇 [标签: 中国 区域 合作 广西 战略 选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
    中国股市短期仍有波浪顶可能
    论秦国的崛起策略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
    从《汉宫秋月》看中国古典舞创作
    中国式养老
    中国富豪消费追求悄然改变
    中国经济指数:7月滞胀趋势负面
    中国开放新高度
    人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2》
    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生命人寿杯)全…
    中国企业大举并购海外农业资产
    中国经济指数:5月继续下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