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市场导向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国际贸易人才市场需求特点
  1.对政治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双重要求
  一方面,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我国的外贸法律法规与相关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因此,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法制意识,尤其是要熟知与外贸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表现在,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具有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具有商业道德与诚信意识,具有团队与协作精神,敢于吃苦、乐于奉献。
  2.对一般能力、基础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三重重视
  一是高度重视一般能力。一般能力是指经济管理类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如经营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与理论能力等。调查表明,86%的外贸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招聘国际贸易大学生时更加看重一般能力,尤其看重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二是重视基础知识水平。基础知识水平是指学生掌握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水平,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知识水平和国际贸易理论等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调查中发现,有79%的外贸企业重视英语与计算机水平,其中有65%的企业对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有明确要求。三是看重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技术与能力,如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公关与商务谈判技能、国际商务技能、国际结算技能、国际货物运输组织能力、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等。WWw.11665.CoM调查中发现,52%的外贸企业重视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这些专业技能中,重视程度排前三的依次是进出口成本核算能力、函电处理与撰写能力、单据制作与结算能力。
  3.重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进企业迅速成长与做大做强的动力源泉。国际市场充满商机,外贸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随着全球网络贸易的迅速发展、商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及信息管理在商业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外贸企业也越来越高度重视国际贸易人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调查显示,100%的外贸企业强调国际贸易大学生应当要有创新精神,要求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为企业打开市场、节约成本、提高效益;32%的外贸企业对实质性的创新“金点子”给予奖励,26%的外贸企业将实质性创新成果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依据。
  4.要求与时俱进、应变能力强
  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推广新产品、寻找新客户,一般可以通过参加商品展览会、商品交易会,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或者通过参加政府举办的博览会等方式找到商机。然而,国际贸易人才要与国际接轨,不但要熟悉国际交易规则甚至潜规则,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活动能力和筹备组织能力。传统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性,要求国际贸易人才必须与时俱进,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结果表明,76%的外贸企业要求国际贸易学生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二、外贸企业招工与国际贸易大学生就业“两难”问题并存
  1.外贸企业招工难现象凸显
  自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消退,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尤其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外贸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海外订单增长迅速,外贸企业用工量也迅速增加。但就在国际贸易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却开始出现让人困惑的外贸企业“招工难”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在2010、2011、2012年春节前后的用工高潮表现明显。调研结果表明,在外贸依存度高达300%的深圳市,2009年用工缺口达到了 12 万人;在对广州市72家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进行的春节后用工调查中发现,有73%的企业反映预期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72家企业申报空缺岗位10429个,缺工200人以上的企业37家。调查中发现,缺工突出的地区是“珠三角”和“闽东南”。广东省的缺工外贸企业中有超过 60%的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三市,而在福建省的缺工外贸企业中仅泉州市就占 53%。调查中还发现,中小型外贸企业“招工难”问题比大中型企业更严重,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如深圳外贸兴业贸易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坦言,新进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很难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的需要,导致企业往往需要专门与相关职业院校展开联合人才培养。
  2.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令人困惑的是,在外贸企业“招工难”的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正变得越来越大。“就业难”是我国社会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的影响仍在继续,对外贸行业影响尤其巨大。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诸如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多项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但因主要出口市场需求量下降而使此类政策收效甚微。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企业的裁员、减薪,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国际贸易形势趋冷,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形势令人堪忧。调研表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足25%,将近一半的毕业生从事与国际贸易毫不相干的工作。此外,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统计数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继续成为2012年就业率低、薪酬待遇低的“双低”红牌专业之一。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三、导致“两难”问题并存的原因分析   1.高校招生计划缺乏市场导向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计划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格设计与招生计划规模更多地只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所提供的信号来决定,致使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就业市场上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职业论文联盟http://;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存在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趋同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高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低等问题,从而影响学生就业。如国际贸易专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甚大,继而导致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就业压力巨增的情况下,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招生计划仍然有增无减,势必导致这些学生的就业前景甚忧。   2.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   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外贸企业招工难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并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内绝大多数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且专业课程开设同质化程度很高,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培养数量过多,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同质化程度很高,继而造成千人一面;再加之普通高校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获取、轻能力培养,造成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供过于求和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外贸企业用人需求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外贸企业从节约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的角度出发,重人才使用而轻培养,往往要求所招聘的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招来即用,而不愿意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这就导致了外贸企业用工要求和高职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供需脱节矛盾,造成外贸企业招聘不到为其所需的专业人才,而国际贸易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国贸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工作的“两难”问题并存现象。   3.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效利益均衡机制   解决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校企合作机制。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我国外贸企业大多追求短期利益与风险规避。因此,企业出于自身的短期利益目标,并不愿意为高校国际贸易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实习平台。另一方面,在当前高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绩效考评体系下,高校也缺乏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动力,导致目前的产学研合作更多的是院系与企业的自发形式,缺乏系统、长期、稳定的利益均衡与保障机制。   4.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   一方面,高校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当前,我国在评价高校领导绩效时,过于注重学校的硬件建设、学校规模、发展速度等外在因素,往往低估或忽略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因素,导致许多高校对人才培养不重视或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企业尤其是国企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在当前的企业领导绩效评价体系中,短期gdp增长成为压倒一切的核心评价指标,这就导致了企业追求短期内gdp增长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决策行为和人才培养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基本特征的内在矛盾,造成企业缺乏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市场导向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1.改革高校教育体制机制   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与就业要求,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一是改革高校招生制度。要在对未来4~6年国内外市场人才需求总量、结构与层次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将人才市场需求总量、结构与层次及其变化趋势和当前不同层次高校不同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计划招生制度,使高校招生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二是改革高校教育评估制度。要根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按照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内在规律,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专业评估模式,提升高校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三是改革高校教师评估制度。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质量、数量及其就业和对教师的评估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质量与就业率在教师评估中所占的比重。   2.设定科学合理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要树立以应用与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观,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应用与就业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应用与就业导向,尊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规律与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具体明确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外贸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条件与特点,确定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目标明确、具体与细化为各项指标,逐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予以落实。   3.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要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一是高校要提高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应用导向性和实践操作性。高校要加强与知名外贸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加大引进外贸企业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力度,通过让他们到高校兼职任教、当兼职导师、搞讲座、开研讨会等形式,让高校师生更多地了解、熟悉该领域技术创新动态、市场需求动向、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难点、重点与前沿领域等。二是外贸企业要加大引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国际贸易人才尤其是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的力度。通过让他们到外贸企业任职、挂职、技术参股、联合立项、项目参与、搞讲座、开研讨会等形式,让高校国贸人才,尤其是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和其他资深专家积极参与到外贸企业的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活动中来。   4.构建科学合理的领导绩效评价体系   一是将反映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质量、数量、结构与就业的各项指标,包括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结构等指标细化与量化赋值,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与就业导向的高校领导绩效评价体系,要突出应用与就业的权重,使其在高校领导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和实际重要程度相吻合。二是创新企业(尤其是国企)领导绩效评价体系。要将人才开发经费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纳入到企业领导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并突出该指标所占权重,以充分调动高校与企业领导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带动社会就业的积极性。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阳立高 [标签: 模式 应用 模式 创新 模式 数据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于效果评价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施工课程教学…
    基于SWOT的作战使命战略目标分析方法研究
    资金撤离亚太对市场冲击有多大
    基于生产和销售预测的图书出版产业投资优化…
    基于供电企业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探索
    基于柯式模型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网络公开课教学视频分析
    基于关联主义视域的网络自我组织学习策略研…
    CDIO视域下基于项目的协同教学理念与实践
    不同资本市场发展下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
    基于opentrack的轨道交通运行仿真实验开发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