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证券投资论文   金融研究论文   保险论文   期货市场论文   债务市场论文   银行管理论文   公司研究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金融理论论文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

论文联盟入世伊始,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就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中国的经济改革、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期,国内众多经济社会矛盾汇焦于金融,但是在金融危机迁延不愈的情势下,这一矛盾被国际社会动荡、经济低迷所掩盖,金融开放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一
  金融开放固然重要,但是开放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从国内来说,金融开放应该服从国内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在合适的时间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开放。把开放作为目的而非手段,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居民收入水平、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以及金融监管的能力,必然会带来金融、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混乱。
  从国际上来看,金融开放应该服务于国家利益。金融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没有一个大国的金融是完全对外敞开大门的。现代社会,金融成为社会第三极权力,足以左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格局。美国著名国际战略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将“控制全球的硬通货”、“控制全球的银行体系”和“控制全球资本市场”列为美国国家所必须掌控的14个战略领域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位,而“军事控制”仅列为倒数第二位。金融安全的重要性要排在金融开放之前,主次分明,不能维护金融安全的开放是有害的,盲目开放无异于饮鸩止渴,有损于金融市场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
  但是,金融安全本身也不是目的,金融安全是对“核心金融价值”的维护。WWw.11665.cOm“核心金融价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价值”,表现为金融财富的安全、金融制度的维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正常运行与发展;“核心金融价值”是受金融因素影响的国家的核心价值,即为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响的程度;“核心金融价值”是国际金融运行中本国的“金融价值”,其内容除了避免金融财富外流、外来冲击危及国内金融制度与体系,进而危及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外,主要就是“金融主权”。
  处理好金融开放和安全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把握好安全与开放的平衡,实现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的统一。要认识到金融开放是手段、金融安全是重点、维护“核心金融价值”才是目的;其次要清楚金融开放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化,完全的自由化是用来哄小孩的旧把戏。
  二
  金融开放有风险,风险需要被正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若要动摇一个国家的社会基础,破坏它的通货体系乃是最精妙、最有效的办法。
  首先,传统的政治风险不容忽视。金融作为一国经济核心,成为影响地缘政治的战略要素。在美国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与美元霸权体制之下,美国不允许有挑战他的第二个金融大国出现。历史上,美国曾利用各类金融手段牵制前苏联、降伏墨西哥、惩罚东南亚、遏制日本以及应对欧洲一体化的挑战。
  美国金融机构在东道国落地生根后,利用该国的金融市场缺陷与监管漏洞,通过一系列金融操作制造金融动荡,吸食该国财富,商业与投资银行提供杠杆资金,会计师事务所与投资银行提供信息,评级机构提供与创造契机,对冲基金则实施攻击;美国不断以贸易逆差与“操纵汇率”等为借口,制造摩擦,逼迫中国接受新的“门户开放”(1899年是商品市场的开放,如今是金融市场的开放),施压人民币升值;美国金融机构很多背景复杂,在中国境内活动日趋频繁,投资银行与评级机构已经掌握中国企业海外投融资的主导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会计审计业已经形成垄断,由此涉猎大量政治、经济、商务乃至国防工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业信息;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投融资以及进行其他金融交易时不断遭受非议、歧视甚至讹诈。
  其次,新形势下国际风险传播需要重视。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如火如荼,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一发不可收拾,世界经济很可能出现“二次探底”,这预示着发达国家主导60多年的世界经济秩序面临瓦解的可能,国际金融格局发生剧变,国际市场风险加大,在高度关联的全球经济中,很难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全球流动性再次过剩。信贷的枯竭以及经济的失血,使市场对通胀的担忧退于次要地位,经济增长放缓风险加剧,美、日等发论文联盟达国家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提高经济增长水平、冲销外债,而更多的新兴经济体面临“保增长”的压力,也加入到货币政策“宽松阵营”,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在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特殊时期,加剧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引起国际游资泛滥,全球的股市、房市、商品期货市场大幅震荡,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发达国家债务缠身、增长疲弱,势将恶化全球经济环境,2010年12月份,欧元区通胀率突破欧洲央行设定的2%警戒线后,一路攀升,今年9月份达3.0%,亚洲地区2011年通胀率预计为5.8%,其中印度通胀接近两位数。通货膨胀之下,资源价格大幅震荡,金融风险跨国传递;资本流动更加不稳定。经济的强劲复苏使大量资本涌入亚洲,未来资本流向难以判断,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成为对冲基金攻击的对象。
  再次,国际金融的监督、协调机制值得怀疑。国际金融监管滞后,国家间金融协调乏力。金融资本是美国霸权的重要工具,堂而皇之的外表难以掩饰其掠夺性的本质。一方面,“华尔街”通过操纵金融市场,不通过生产环节,就可以巧妙盘剥全球;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沦为“附庸之国”,自愿消耗本国资源、污染本国环境和用本国低廉的劳动力,为发达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恶性孳生,导致全球流动性的泛滥,大幅推升资产价格。不设防或防范不严的发展中国家,资金“大进大出”导致内外经济失衡,最终出现金融动荡乃至金融危机。
  最后,关注复合性金融风险的持续积聚。一是外在风险内部化。随着中国金融不断扩大开放,外部金融风险通过多种渠道传导至国内,对中国脆弱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巨额国际游资在获取巨额收益的驱使下,投机人民币升值,通过多种渠道入境,加剧资产泡沫,扰乱经济秩序,威胁金融体系稳定。二是内在风险外部化。一些“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由于鞭长莫及与内控不力,原先潜伏的金融风险迅速暴露。2002年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违规被重罚,2005年中航油和中储棉投机巨亏,2006年“国储铜”投机巨亏等,中资企业不断违规经营,参与海外投机,损伤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信誉,甚或对东道国以及国内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三
  开放下的金融安全离不开经济发展,特别是实业的发展。实业为金融之根本,金融开放固然重要,所带来的财富效应确实诱人,但是脱离实业而过度虚拟化,必然带来资产投机泡沫,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虚拟经济膨胀惹的祸。在“金融万能”的假象之下,全世界都在试图挤进产业链的高端,实现经济金融化,这就使实体经济被倒逼,不断失血萎缩,金融投机泛滥,资产泡沫膨胀,形成“倒三角”的畸形经济结构。
  过去,在美国,金融资本复辟,“摩根主义”替代“福特主义”,华尔街银行家将道德、法制、资本主义的契约精神一股脑地抛到脑后,将金融职能从配置资源转化为转移财富、从服务实体经济的手段转化为主导国民经济的工具,将低劣的垃圾债券包装成为优质资产,进行大规模金融欺诈,给自己带来一时的暴利,却给美国乃至世界引致无穷的灾难。这种环境下,经济增长不再依赖实体经济的财富创造,转而依赖虚拟经济的投机,过剩资本从工业转向金融,企业只能通过资产负债表的高杠杆化维持运营,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更多的工业资本试图通过“金融化”恢复过去的利润率,运营风险显著提升。
  如今,在中国,虚拟经济膨胀,导致金融风险积聚,经济乱象环生,社会矛盾重重。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实业利润难以弥补融资成本,大量民企老总不堪重负,毅然跑路或海外移民。遭受危机打击的美国,正吸取虚热实冷的教训,重回实业,寄希望能够实现“再工业化”,提高就业率。因此,实体产业是根,虚拟金融是叶,开放下的金融安全就要求先练好内功,练好基本功,再谈利用金融开放获利。
  实现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的统一,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外部环埔、内部情况随时调整。开放是一种手段,应配合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机制;开放要适时适度,与国内的经济结构相适应;开放要以我为主,服务于国内经济,不要胁从于国际压力;开放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当前复杂的国家环境;开放要以人民的福利为出发点,做到开放为民、服务社会。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刘云 [标签: 融安 融安 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 开放性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北交所集团:打造首都金融产业的靓丽名片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构建
    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主体资格的确认与刑法…
    企业的三大畅想:贸易便利化 投资自由化 金…
    中国开放新高度
    改革开放未竟时
    人行发布《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2》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
    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生命人寿杯)全…
    行为金融理论下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
    高职高专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创新开放型模式,提升对外经贸企业竞争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