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1月9日至11日,胡锦涛在新世纪全国第一次 科学 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创新文化”新理念,在党的科技思想 发展 史上是第一次把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有机统一起来,这是
二是 发展 创新文化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推动科技发展和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为了弘扬创新精神,必须大力倡导和发展创新文化,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曾经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 经济 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它是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在,还表现在强大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技术力量,因此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对于推进创新文化和科技创新具有重大作用。
三是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培育和倡导全民族的创新精神
任何一项 科学 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离不开观念和文化的引导和支持,可以说文化创新、观念创新进而实现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因而创新文化首先就是要大力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因为科技创新最终靠人,靠有科技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人。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早就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 教育 、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德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最终也要靠绝大多数人,靠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动、理解、支持和参与,其创新文化素质的高低状况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因此,科技创新精神兴则国家兴,科技创新意识强则国家强,发展创新文化倡导和培育全民族的创新精神,既是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主要路径,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行动。
四是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文化新的融合与创新,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积极学习和运用。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各民族文化只有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当然,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问题上,我们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区分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腐朽、有益和有害,积极吸收先进的、科学的、有益的东西,坚决抵制落后、腐朽和有害的东西。
参考 文献 :
[1]胡锦涛.坚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