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有“朱彭黄”,赣东北苏区有“方邵黄”。这“二黄”(黄公略、黄道)贡献殊多,却英年捐躯。黄道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黄道一生的思想和业绩,最大的亮点是一个“道”字。道,就是天道、大道、正道。黄道追求的是马列之道,践行的是革命之道,守护的是真理之道。“道”是他的灵魂所系、根基所在。
古人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君子之志于道也”(孟子),“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是
一、求道
在长夜漫漫的旧
三、殉道
黄道一生“求道”、“弘道”,最终“以身殉道”,完成了自己的壮丽人生。
他坚持艰苦卓绝的闽北三年游击战争。1934年1月,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黄道同曾镜冰、黄立贵等人,率领红五十八团重返闽北根据地首府——大安,以武夷山为依托,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在斗争实践中,黄道确立了“以老区为依托,挺进敌后,开辟新区,内线与外线相结合,开展群众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纵横在闽北20余县的广大地区,红军游击队发展到3000余人,开创了闽北游击战争的新局面。
他奔忙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办事处,大力推进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10日,黄道调任中共新四军分会委员兼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1月15日,中共长江局任命黄道为中共东南分局委员,兼任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东南分局书记项英,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山)。在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办事处工作时,黄道殚精竭虑,劳苦功高。
他河口蒙难,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