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理论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PC与MCU 485多机通讯的实现

   [摘要]本文介绍一种能利用rs-485电气特性和简单的结构方式,采用自定义串行通信协议,实现单片机rs-485多机通讯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宿迁市技工学校控电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控电系统 单片机 rs-485总线 串行通信
  
  一、简介
  rs-485串行总线接口的传输信号方式为差分平衡方式,抗共模干扰的能力很强,允许一对双绞线上一个发送器驱动多个负载设备。工业现场控制系统中一般都采用该总线标准进行数据传输,而且一般采用rs-485串行总线接口标准的系统都使用max485芯片作为通信控制器或各分机的cpu。max485芯片的结构和引脚都非常简单,内部含有一个驱动器和接收器。ro和di端分别为接收器的输出和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连接时只需分别与单片机的rxd和txd相连即可;/re和de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使能端,当/re为逻辑0时,器件处于接收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于发送状态,因为max485工作在半双工状态,所以只需用单片机的一个管脚控制这两个引脚即可;a端和b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差分信号端,当a引脚的电平高于b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1;当a的电平低于b端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0。在与单片机连接时接线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信号控制max485的接收和发送即可。利用单片机本身所提供的简单串行接口,加上总线驱动器如max485等组合成简单的rs-485通讯网络。本文所述的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宿迁技校控电系统,一台主机与25台从机通讯,通讯波特率达64kbps。wWw.11665.cOM
  二、rs-485方式构成的多机通信原理
  在由单片机构成的多机串行通信系统中,一般采用主从式结构:从机不主动发送命令或数据,一切都由主机控制。并且在一个多机通信系统中,只有一台单机作为主机,各台从机之间不能相互通讯,即使有信息交换也必须通过主机转发。

           
   在总线末端接一个匹配电阻,吸收总线上的反射信号,保证正常传输信号干净、无毛刺。匹配电阻的取值应该与总线的特性阻抗相当。
  当总线上没有信号传输时,总线处于悬浮状态,容易受干扰信号的影响。将总线上差分信号的正端a+和+5电源间接一个10k的电阻;正端a+和负端b-间接一个10k的电阻;负端b-和地间接一个10k的电阻,形成一个电阻网络。当总线上没有信号传输时,正端a+的电平大约为3.2v,负端b-的电平大约为1.6v,即使有干扰信号,却很难产生串行通信的起始信号0,从而增加了总线抗干扰的能力。
  三、通信规则
  由于rs-485通讯是一种半双工通讯,发送和接收共用同一物理信道。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台单机处于发送状态。因此要求应答的单机必须在侦听到总线上呼叫信号已经发送完毕,并且没有其它单机发出应答信号的情况下,才能应答。半双工通讯对主机和从机的发送和接收时序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在时序上配合不好,就会发生总线冲突,使整个系统的通讯瘫痪,无法正常工作。要做到总线上的设备在时序上的严格配合,必须要遵从以下几项原则:
  1.复位时,主从机都应该处于接收状态
  sn75176芯片的发送和接收功能转换是由芯片的 re*,de端控制的。re*=1,de=1时,sn75176发送状态;re*=0,de=0时,sn75176处于接收状态。一般使用单片机的一根口线连接re*,de端。在上电复位时,由于硬件电路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单片机各端口复位后处于高电平状态,这样就会使总线上各个分机处于发送状态,加上上电时各电路的不稳定,可能向总线发送信息。因此,如果用一根口线作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应该将口线反向后接入sn75176的控制端,使上电时sn75176处于接收状态。
  另外,在主从机软件上也应附加若干处理措施,如:上电时或正式通讯之前,对串行口做几次空操作,清除端口的非法数据和命令。
  2.控制端re*,de的信号的有效脉宽应该大于发送或接收一帧信号的宽度。
  在rs-232,rs-422等全双工通讯过程中,发送和接收信号分别在不同的物理链路上传输,发送端始终为发送端,接收端始终为接收端,不存在发送、接收控制信号切换问题。在rs-485半双工通讯中,由于sn75176的发送和接收都由同一器件完成,并且发送和接收使用同一物理链路,必须对控制信号进行切换。控制信号何时为高电平,何时为低电平,一般以单片机的ti,ri信号作参考。
  发送时,检测ti是否建立起来,当ti为高电平后关闭发送功能转为接收功能;
  接收时,检测ri是否建立起来,当ri为高电平后,接收完毕,又可以转为发送。
  在理论上虽然行得通,但在实际联调中却出现传输数据时对时错的现象。根据查证有关资料,并在联调中借助存储示波器反复测试,才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查看单片机的时序:
  单片机在串行口发送数据时,只要将8位数据位传送完毕,ti标志即建立,但此时应发送的第九位数据位(若发送地址帧时)和停止位尚未发出。如果在这是关闭发送控制,势必造成发送帧数据不完整。如果单片机多机通讯采用较高的波特率,几条操作指令的延时就可能超过2位(或1位)数据的发送时间,问题或许不会出现。但是如果采用较低波特率,如9600,发送一位数据需100μs左右,单靠几条操作指令的延时远远不够,问题就明显地暴露出来。接收数据时也同样如此,单片机在接收完8个数据位后就建立起ri信号,但此时还未接收到第九位数据位(若接收地址帧时)和停止位。所以,接收端必须延时大于2位数据位的时间(1位数据位时间=1/波特率),再作应答,否则会发生总线冲突。

  3.总线上所连接的各单机的发送控制信号在时序上完全隔开。
  为了保证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完整和正确,避免总线上信号的碰撞,对总线的使用权必须进行分配才能避免竞争,连接到总线上的单机,其发送控制信号在时间上要完全隔离。
  总之,发送和接收控制信号应该足够宽,以保证完整地接收一帧数据,任意两个单机的发送控制信号在时间上完全分开,避免总线争端。
  程序流程框图,参见图2。其中:a)为发送流程图;b)为接收流程图。
  
  注:延时t秒的取值:(1)传送地址帧时,t>2x(1/波特率),可以选取t=2.5x(1/波特率)。
  (2)传送数据帧时,t>1x(1/波特率),可以选取t=1.5x(1/波特率)。
  四、通信线的选择和安装处理
  由于男女宿舍分两个区域,主机与各分机相距最长达786米,64kbps的高频传输速度对通讯线要求较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抗干扰能力强。虽然总线末端接一个匹配电阻,吸收总线上的反射信号,保证正常传输信号干净;从而增加了总线抗干扰的能力。但是,我们在铺设通信线时还是选择外面加屏蔽网的。因为从地下穿管暗敷与电讯并行,又与校园广播网交叉,且不可避免地与强电靠近;这些外界的高次谐波会由屏蔽网隔离,从而减少干扰。
  2.消除通信线自身分布电容,长距离的,极高的频率,平行的双导线不是最佳选择,较密的双绞线可以消除通信线自身分布电容。
  3.减少中间接头,长距离通讯,中间必然接头,接头的存在会影响信号的传输,在与厂方订货时,就一步到位把正根线长度加大。但过长的导线施工起来很不方便,采取把接头放在室内桥架内,便与处理和维护。
  4.具备较小的阻值和较高的机械强度,满足要求的选择1.0mm2截面的br高密双绞屏蔽导线,内加纤维抗拉筋。地埋于-0.7米深度,穿直径50波纹管内保护,在转弯处加转角井,留有一定余量备伸缩。墙面桥架内穿管保护。如图:
  
  参考文献:
  [1]肖金球等.一种多智能仪表dcs系统的研究.微计算机信息,2005,21(6):23-25.
  [2]张毅刚.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257-262.
  [3]李朝青.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94-112.
  [4]郑学坚,周斌.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6-224.
  [5]楼然苗,李光飞.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44-48.
  • 上一个计算机论文:
  • 下一个计算机论文:
  •  作者:王帮磊 [标签: 实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海外EPC电站项目管理探讨
    PC操作系统份额:Win XP首次跌破40% Win8仅
    S7—200系列PLC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构建
    芯片级PCR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试析TOPCARES
    浅析基于TOPCARES
    PC控制系统设计的要点
    基于C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及其驱动程序设计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中LDPC码的研究
    一种改进3PC协议在分布式数据库安全中的研究
    SOC与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发展
    VC环境下的OPC客户端程序开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