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理论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软件工程论文   操作系统论文   通信技术论文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老”字符义象似性探析
摘 要:本文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象似性研究,就“老”字最初符形与符义之间直接的映像象似性,到符形历时演变中的拟象象似性,到符义网络之间隐喻象似性,进行了归纳总结。在理清了“老”字历时演变中的象似性发展脉络的同时,为探索汉字中的“象”思维,提供了一个研究范式。
  关键词:皮尔斯 符号学 象似性 老
  一、象似性理论发展概述
  (一)象似性理论简说
  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基石是其关于世界的三大普遍范畴(universal categories):第一性存在,表事物独立存在性质的;第二性存在,由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关系所决定产生的事实;第三性存在,解释第一性、第二性的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法则。正是在此三大范畴的基础上,皮尔斯提出了包含符号代表项(representamen) 、对象( object) 和解释项( interpretant)的符号三重性理论:“我所定义的符号,由其对象决定而产生,继而决定了其在人身上产生的效果——解释项,所以符号对象通过符号代表项间接决定了解释项。”[1]透过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符号的意义存在在于将对象的意义通过符号代表项使人产生的感知效果(解释项)中。符号是架起客体与人的认知效果的桥梁,其意义是以客体世界结构概念为基础,刻画出人所体验感知到的概念结构。诚如沈家煊所言:“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地体现概念结构”[2]。然而当今学术界关于象似性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皮尔斯关于象似符的分类为基础的。
  在符号三重性理论的基础上,皮尔斯根据符号(代表项)自身的性质,符号同它的指代对象的关系,以及符号在人身上产生的意指效果(解释项如何呈现符号),对符号进行了三个层面的九大基础性分类,符号生成方式分类如下图所示[3]:
  状态
  一级存在 客观事实
  二级存在 法则
  三级存在
  代表项
  一级存在 状态符号 个例符号 规则符号
  对象
  二级存在 象似符号 标志符号 象征符号
  解释项
  三级存在 可能符号 现实符号 证实符号
  毫无疑问,现今象似性的研究是以皮尔斯象似符的分类为蓝本的。wwW.11665.cOm象似符与指涉对象的某种性质具有相似性关联,如地图、素描等。象似性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共性认识事物的一种认知方式。皮尔斯根据象似符的抽象程度及各种相似特征(包括模仿、类比和对应) 所占成分的多少, 把象似符分成三类: 映像符(images),符号与所指对象单纯是外形属性上的相似,如照片;拟象符(diagrams),符号的各组成部分与对象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似,如地图;隐喻符(metaphors),通过此物与彼物的平行性反映所指物特征的符号,如句子“这名医生是个屠夫”。在对象似符作出一般性界定的基础上,皮尔斯指出:“在每个语言的句法里,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2]
  (二)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研究概述
  在西方,莫里斯(morris)继承了皮尔斯的符号学传统,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逊(jacobson)发现了其象似符理论在语言研究方面的价值,开拓性地运用皮尔斯的象似符相关理论对语言曲折形态和句法结构中的象似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海曼《句法象似性》问世后,“语言的形式可以模仿语言的意义”[4]的象似性概念开始被主流语言学界所采纳,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语言象似性研究日渐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在西方被提到主流位置之后,我国语言学界很快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自许国璋(1988)将 iconicity(“象似性”)引入后,诸多知名学者加入到象似性研究中来。王寅(2009)的《象似性研究论文精选》,是国内第一部象似性研究论文集,收录了沈家煊(1993)、严辰松(1997)、文旭(2001)等国内学者们在语言象似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从最初对语言符号学任意性的挑战——辨证象似性的存在,到象似性的哲学基础、定义和分类,到将象似性理论广泛运用到语言符号的字、词、句法、语篇、语用等不同层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升了象似性理论在语言符号研究中的价值。
  关于象似性的定义,沈家煊(1993)认为语言的象似性是相对于任意性而言的,“它是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有据的。语言结构的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

人的概念结构,而不仅仅是一般地体现概念结构。”[2]严辰松(1997)将象似性理解成语言临摹性,认为“语言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所经验的世界结构。”[5]张敏(1998)“语言的象似性指的是感知到的现实的形式和内容(或者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性、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6]王寅(1999)将象似性定义为“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相似的现象。”[7]
  学者们对象似性有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都表达相同的意思,指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非自然联系,是语音、语形与语义之间的相似,没有将语义与语义之间的相似联系。我们可以用两个简单的语言实例来说明象似性在“音、形、义”中的体现:
  (1)小明问小红:“你喜欢什么花?”小红答:“有钱花,随便花!”
  (2)一个温州医学院的黑人留学生说:“快点放暑假吧,温州太热了,我想回非洲。”
  例(1)和例(2)中的对话就是利用“花”的“音、形”象似性而实现的。按照人们的传统认识,非洲人晒得那么黑,“热”得可见一斑,现在黑人宁愿回非洲!温州与非洲有“热”的意义象似性。
  关于象似性在语言符号的不同层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分类。沈家煊(1993)总结出了句法中“距离象似原则”“顺序象似原则”“数量象似原则”等三条关系象似原则;严辰松(1997)则介绍了“疏离”“对称”“不可预料性”“思维的顺序”等四种“临摹”现象;王寅(1999)的总结可谓全面,梳理出了七种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滤减象似性”“句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张敏(1998)提出了“复杂、独立、对称、重叠、范畴化”象似性;文旭(2001)在讨论汉英词语的顺序时提出了文化规约拟象原则[8];石毓智(2003)发现除了“成分临摹”“关系临摹”外, 还有一种“意义临摹”[9]。  分类体现了学者们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兴趣,这些分类都是皮尔斯的影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在不同语言结构中的不同体现方式的体现。我们认为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为基础的象似性分类是最为全面和科学的宏观框架。本文将皮尔斯象似符理论中的映像、拟象和喻象的象似性原则用于梳理“老”字符形与符义,符义网络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老”字符形与符义、符义与符义发展中的象似性规律。
  二、“老”字符号意义的象似性来源
  (一)“老”字符号构形变化及本义的象似性来源
  seal(《說文解字》裏的篆體字)
  (以上数据来源 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characteretymology.aspx?characterinput=%e8%80%8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字符形的演变基准如下: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繁体隶书
  以皮尔斯的映像符、拟象符和喻象符分类为基础,本文拟将象似性分为映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映像象似性为符号代表项与其指涉对象属性之间的象似性,拟象象似性是符号代表项与指涉对象结构上的象似性,喻象象似性指符号所指对象与它物代表项之间的跨域平行象似性。
  甲骨文“老”字像长发老人佝偻其背扶杖之形,属于映像象似符;金文以甲骨文的象形字为基础,用“匕”代替拐杖的象形,“匕”字是有叉头的拐杖的象形,整个字表示拄着有叉头拐杖的老人,成为会意字,归属于拟象象似符;隶书以后的字形已经完全看不出老人的样子了,但金文和小篆“老”字结构还是保留了下来,仍然可以说是拟象符。许慎《说文》对“老”字注解为“考也,七十曰老。從人,毛,匕(化)。言須髮變白也,凡老之屬皆從老”“转注者也,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从许慎“言須髮變白也,凡老之屬皆從老”可见,“老”字符号所指对象与其代表项之间,已实现跨域平行象似特征,故可将其纳入隐喻符范畴中去。所以,“老”字符号经历了从映像象似性到拟象象似性的发展阶段,实现了象形字到会意字到转注字的跨越。但其本义源自甲骨文的象形,指“年岁大”,字义是源自字形对拄杖老人外形的模拟,故本义来源于映像象似性。“年岁大”所对应的时空结构意义就是“时间长”,“时间长”的意义从时空域投射到经验域,“有经验”的引申义便应运而生。所以,甲骨文中手拄拐杖老人的象形映像着“年岁大”的本义,拟象着“时间长”,喻象着“有经验”。

r>  (二)以象似性为基础的“老”字符义分类
  关于“老”的语义,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p817)的17个义项为基础来进行象似性分类,现将词典义列举如下[10]:
  老a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人~大爷 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也不显~。
  b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
  c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 隔壁前天~人了。
  d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
  e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老”同):~厂~朋友~根据地 这种纸烟牌子很~了。
  f陈旧:~脑筋~机器 这所房子太~了。
  g原来的:~脾气~地方
  h(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油菜太~了。
  i(食物)火候大,跟“嫩”相对: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
  j(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剂
  k(某些颜色)深:~绿~红
  l很久:老张近来很忙吧,~没见他了。
  m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
  n很、极:~早~远太阳已经~高了。
  o(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闺女~妹子
  p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板~三~虎~玉米
  q姓
  通过语义排列比较,除了表姓氏义项以外,其它义项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基本上都是以“年岁大”“时间长”和“有经验”为基础延伸而来,细心观察是可以探析到“老”字符义的各个义项之间的象似性的。皮尔斯的符号三重性理论的核心是符号指涉对象决定符号代表项,并借由代表项决定在人身上产生的解释项,且符号活动随着人的动态认知而发展的过程中,解释项可以作为大脑中的符号代表项,继续在大脑中产生新的解释项,如此历久弥新,不断延续。以“年岁大”为“老”的符号代表项,可以映像“老年人”,拟象“衰老”喻象“敬老”和“死亡”义项;“时间长”作为“老”字在人脑中的符号代表项,与“很久以前就存在的”“长久地”“原来的”“陈旧的;过时的”“蔬菜等生长的时间太长”“煮炒食物时火候过大”的义项之间具有映像象似性,因为具有“时间长”的性质经过人的直接经验认知所得的解释项;“总是,经常”,“很、极” “(某些颜色)深”均以“时间长”为结构,在频度和程度上拟象而得的义项;而“(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因为导致了人对事物发生质变的认识,认知从该事物域过渡到非该事物性质域,故由“时间长”喻象而成。“老狐狸”“老油条”“老古董”都借助“老”字实现了从具体事物域到抽象事物域的跨越,应视为“阅历深,在某方面经验丰富”的喻象义。从“老”字最初的符形与符义之间的映像象似性到当今符形与符义之间隐约的拟象象似性,再到“老”字符义网络中映像、拟象和喻象的象似性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客体意义最初是借助符号代表项进行映像表达,之后,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主体对客体意义的认识逐渐突破了“老”字字体形式的束缚,通过映像、拟象和喻象的象似性赋予“老”字不同意义的方式,来表达客体中意义的存在。对“老”字义项进行象似性分类的图表如下:
  映像象似性 拟象象似性 喻象象似性
  实义 虚义(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   年岁大
  (映像象似性) 老年人 衰老 敬老
  死亡 老爷
  老顽童
  老天
  时间长
  (拟象象似性)
  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原来的;长久地;蔬菜等生长的时间太长;煮炒食物时火候过大 “总是,经常”;“很、极”; “(某些颜色)深” 陈旧的;过时的;(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 老爸、
  老妈
  老王
  老黄花
  经验丰富
  (喻象象似性) “老狐狸”“老油条”“老古董”
  三、结语
  皮尔斯三位一体的符号理论中,提出符号指涉对象决定符号代表项,并借由代表项决定在人身上产生的解释项。客体意义通过人的实践经验,借助符号代表项而不断被人解读,转化成人的主观意义。主客体在绵延的时空中互动,其中,主体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经验进行动态认知,使符号主体意义借由符号解释项与代表项的认知更新,绵延发展,不断向符号的客体意义靠近。象似符的符号代表项与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

,该相似性在属性、结构和认知域之间的不同,可分为映像象似性、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
  许慎《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颇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已经意识到汉字的造字方式就是“依类象形”拟声词的“依声象声”到多义词的“以义象意”。今天的汉字“象”虽历经岁月雕琢,盖“象”思维的统管,其痕迹清晰可辨。潘文国认为“‘日’字从圆形变成了方形,也不妨碍人们仍把它‘约定俗成’为象形字,因而,也不影响它的象似性。甚至流动的水断成了三点(‘氵’)、一颗心变成一根棍棍带两个袋袋(‘忄’),也不妨碍它们的象似性。”[11]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由于字形讹变、草书、楷化等现象,使得汉字形体的象似性受到一些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象”思维在文字中的逐渐缺失,相反,汉字的演变记录了象思维从映像象似性向拟象象似性和喻象象似性发展的过程。
  “老”字从甲骨文中象老人拄着拐杖的形,到今日方方正正的楷体字形,其形义之间的象似性不再明晰可辨,但其语义却不断丰富发展,不仅跨越虚、实义类,且与词和词组搭配的兼容性超强,仅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以“老”字为首的词条就有183个(p817-822),这样的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不多见的。通过对“老”字的语义进行象似性的归类,不仅可以发现象似性在“老”的符义演变中的规律,而且还能为发掘汉字中所积淀的“象”思维提供一种探究途径。
  (本研究系“温州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peirce, charles sanders. the essential peirce, volume
  2:selected philosophical writings,1893~1913,ed. the pierce edition project[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8:478.
  [2]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2-8.
  [3]保罗·科布利.视读符号学[m].丽莎·詹茨,许磊(译).视读符
  号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29.
  [4]haiman, john. natural syntax: iconicity and erosion[m].
  beijing: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9.
  [5]严辰松.语言临摹性概说[j].国外语言学,1997,(3): 21-25.
  [6]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王寅.iconicity 的译名与定义[j].中国翻译,1999(2):
  48-50.
  [8]文旭.语序的拟象性探索[j].外语学刊,2001,(3): 90-96.
  [9]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3.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潘文国.字本位与汉语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上一个计算机论文:
  • 下一个计算机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符号 皮尔斯 符号 保罗皮尔斯 皮尔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计算机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