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声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德彪西管弦乐的织体与持续音探究

德彪西管弦乐的织体与持续音探究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作曲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创作了一种被后人称之为“印象主义”的风格,他那新颖的和声以及鲜明的配器色彩,以其强势的劲头席卷了欧美,甚至亚洲各国的作曲家,因此德彪西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德彪西在音乐学院学习时,就显露出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他在自己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打破陈规、探索新领域的强烈愿望。为了寻求一种新的音响组合,他常常在钢琴上连续弹奏一串串的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等等。他弹奏的和弦,全然不按照传统规则予以预备和解决。为此,他常常遭到教师们的责备。1880年他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音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这位大师的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以及其他作曲家的配器手法,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他后来所开创的“印象主义”音乐奠定了基础。在德彪西的管弦乐曲织体非常是丰富的,每一种织体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形象化因素,极大地提升了聆听者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他的管弦乐织体的运用更是灵活自如。时至今日,他的管弦乐织体技术仍然具有非常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主调织体
  德彪西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主调织体形式,因此,在管弦乐配器的学习中,借鉴德彪西的很多主调织体的写法是很有必要的。在下面这首管弦乐作品中就全部运用了主调织体。WWW.11665.coM
  在以上所列出的谱例就是德彪西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幻想曲》中的弦乐组的配器手法,很明显,在这里弦乐组整个都是一种陪衬性的写法,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都是震音的写法,所不同的是一个三度向下,一个则是四度向上,方向正好相反。其实可以看做是一张和声性的音型写法,属于反向摇荡式的音型,节奏形同,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做低音支持,和弦成密集式的排列形态,并且在力度上进行强烈对比。而整个旋律则全部交给木管组演奏,竖琴演奏琶音式的和弦,主调化织体非常明显。这是交给整个管弦乐队演奏的主调织体,还有在个别的乐器组以这种方式出现的织体。如下例:在此例中,两支长笛与一支短笛同度演奏主旋律,双簧管低八度进行支持,此处主旋律是非常鲜明地,在乐句的后半部分,主旋律交给了圆号来演奏,进行音色上的对比,只不过用了两种类型的圆号,丰富了音色。降b调单簧管与低音单簧管,三支巴松管,全部演奏和声长音进行背景性的支持,如果仔细分析,其实是把三和弦分配给了六个声部,使此管弦乐片段的中低音区充满了和声长音,整体感觉非常丰满。在这三个小节的主调性织体陈述中,德彪西运用了大量的表情记号。在前两小节,在和声长音的声部力度从sf过渡到了p,第三小节一直用了p的力度,并且给予减慢处理,从这个例子中看出,即使是纯粹的主调织体,德彪西也尽可能用其他技巧丰富织体的表情作用。
  以上所列举的几个片段只是众多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如果细心发掘的话,还可以找出很多同样织体形态。主调织体在德彪西的作品中是占大多数的,因为德彪西是印象派的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印象派的主要特点就是运用各种造型手段来形象化的描摹自然界中的五光十色,从而达到自己表达情绪的需要,而主调织体在造型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德彪西充分运用的主调织体的这个特点,在他的大量管弦乐作品中,通过各种手段使得主调织体复杂化,是他的典型的作曲特点。学习者如能仔细分析,定会受益良多。
  二、复调织体
  上例是在德彪西管弦乐《幻想曲》所截取的一小部分,在此例中,很明显,第一小提琴与大提琴是对比复调关系,而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则是一种支声复调。支声复调在德彪西的管弦乐队作品中所占份额不多,大多是以对比复调形态出现的。而在下例中出现的关系则比较复杂一些,下例中的复调织体依旧出现在弦乐组中,第一小提琴分部演奏八度主旋律,第二小提琴则引出另一条对比性质的旋律,还有两条旋律线条中提琴与大提琴演奏,低音提琴则用八度和弦式长音支持整个弦乐组,在这个例子中,弦乐队是处于一种比较复杂的对比复调形式。这在德彪西的管弦乐队里是比较常见的,常用来描写特定的场景或者人物心情,依旧用的是色彩性和声配置方式,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复调织体相比较主调织体来说,还是要少很多,因为在浪漫主义时代,作曲家大多注重内心情感的自我表达,因此常常采用主调织体的表达形式,相比较而言,复调织体则使用的就少很多了。
  三、混合化织体
  在德彪西的管弦乐队作品中,还存在有大量的混合式织体的写法,这种织体安排方式在他的作品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下面将举例说明:
  在此例中,是属于混合型音型织体,木管组属于密集和弦式伴奏,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中提琴演奏旋律,大提琴引出一条对比性的旋律线条,圆号在第二三小节进行和弦式长音进行支持,起到染色和调和作用,使木管组与弦乐组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而低音提琴则进行和弦低音支持,为整个乐队做厚实的低音支持,并且调和乐器组的音色,这种混合型的织体在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中还有很多,如果能够细心观察,一定会受益良多。
  四、音型化织体
  在德彪西的管弦乐队作品中,可见到大量的音型花织体,这可以说是德彪西管弦乐队音乐里最多的织体形态了,德彪西是一个造型高手,他运用各种错综复杂的音型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了解他的音型化织体的各种形态对于学习和研究配器法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例:
  这是在钢琴协奏曲《幻想曲》中选取的片段,很明显,在弦乐组中运用的是节奏音型化的织体形式,弦乐组运用统一的节奏形态,和弦呈现一种密集排列的方式,力度一致,全部用连弓的演奏技巧,这里强调运用统一的音色,音型化因素明显,在这里弦乐队是属于一种伴奏的形态。这是德彪西音型化的一种形态。

  在管弦乐《春季》里63页这里可以明确看出,整个木管组都是半音下行式的旋律音型化,只不过用的是大量的装饰音,而且是十六分音符半音下行,与此相同的是弦乐组重复了木管组的音型,只不过将十六分音符改为八分音符,所以,在总谱中,木管组是点缀在弦乐组当中的,中提琴在这里选用的是三连音的形态,在节拍重音包含了半音下行的旋律,非常有特点。再看钢琴声部的音型则是另外一种形态,左右手十六分音符交替,在重拍重位突出半音化下行的旋律,与木管组和铜管组进行重叠,在这里只用的是混合音色,使人印象深刻。
  在此例中,旋律交给钢琴的右手,左手演奏和弦低音,中提琴声部单独演奏一种音型,单簧管和巴松管演奏叠置和弦音型,都是在后半拍演奏,第二小提琴则在前半拍演奏一种音型,大提琴则在低音区演奏颤音式的音型,整个织体的节奏有一种混合节奏的感觉,不但节奏各有不同,而且音型也是互相交叉,给人一种活泼跳跃的感觉,十分值得研究与借鉴。
  五、持续音
  (一)静态持续音:即和弦式长音,这在德彪西乐队里大量使用。如:
  在此例中,有第一小提琴二声部,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整个演奏和弦式长音,为整个乐队打下良好的和声基础,也增添了一种朦胧的色彩。
  (二)动态持续音:即将持续音做各种节奏化的处理。
  在此例中,由于是降d大调,因此可以分析出,以上音型是属于主属持续音动态音型化的写法,并且进行拨奏演奏,给人一种非常轻巧的感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是属于同节奏型的,都是在强拍八度重复演奏,中提琴则是在低音区进行交替性的演奏,不同的是在弱拍起奏。这种持续音的音型化写法在德彪西的作品中给也是大量存在的,认清其织体原型是非常必要的。
  六、结语
  德彪西的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运。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 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再加上文学作品都以标榜"印象主义"为题材,这些文学家与艺术家互相往来,对于音乐家有很大影响。德彪西遂将其理论应用到作品中,发展成为印象主义,成为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与完成者。德彪西对传统音乐作了许多大胆革新。德彪西建造他那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用的就是这些在空气中听不见其振动的音。他为了让所有的人们都听见,大胆地敲响了那些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听见了的声音。总而言之,德彪西作为一代大作曲家,其在管弦乐队作品中的造型手法是极其多样的,如果能够细心发觉,对于我们学习配器技术是非常有帮助的。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刘明理 [标签: 月光 月光 月光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拉威尔 水的嬉戏 与德彪西 水中倒影 两…
    试析德彪西《为钢琴而作》之“前奏曲”的和…
    论欣赏贝多芬与德彪西笔下的《月光》
    欧洲印象主义音乐解析——德彪西与拉威尔的…
    不一样的月光——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
    浅谈德彪西的音乐创作理念
    论德彪西作品中和声手法的多样性
    德彪西钢琴音乐的艺术风格
    试析暗香悄浮动诗意轻流淌—从《绿》看德彪…
    略论德彪西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